好声音背后的科学原理——发声器官在歌唱中的作用

人的嗓音被认为是世界上最神秘,情感表达最丰富的语言乐器。它虽然不是乐器,却具有乐器无法比拟的丰富音色和表现能力。所有的歌唱训练都是基于人类身体构造及生理特点所产生的,可以说,懂得歌唱生理是能更快、更准确、更好的掌握歌唱方法与技巧的必经之路。一下,小编按照人体器官自上而下的顺序为大家介绍这些构成我们美丽嗓音的器官。

好声音背后的科学原理——发声器官在歌唱中的作用

一、横膈膜——歌唱的动力源泉

帕瓦罗蒂在演唱《今夜无人入睡》时曾说,"我非常害怕,我感觉自己身子上有一组肌肉比声带用的更多。"后期考证,帕瓦罗蒂说的就是横膈膜。

好声音背后的科学原理——发声器官在歌唱中的作用

横隔膜是胸腔和腹腔之间的分隔,通俗的理解,它位于心脏和双侧肺脏的下面,肝脏、、胃的上方,就像一个大圆盘平放在身体内部分隔了胸腹腔,随着而上下运动。我们在唱歌时,横膈肌用力的方向是向下推、向外扩,用力的大小、多少要根据所长乐句长短、旋律高低来定。在进行声乐训练时,通常在吸气时嘴巴发"舌颤音"或"唇颤音",在声音发出时要保持吸气时外扩的状态,把气吐完再吸气的重复训练。演唱者要真正感受到横膈肌外扩的幅度和力量,才能更好的为演唱提供源动力,使声音更加的通畅、稳定、有力和饱满。

好声音背后的科学原理——发声器官在歌唱中的作用

二、胸腔——人体最大的共鸣腔

我们在演唱歌曲时,都会有这样一个体会:当唱到音调比较低的声区时,声带变长、频率低做全长运动,发出"胸声"。这就是胸腔共鸣,是由声带的巧妙调节和喉咽腔、胸腔等共同参与的结果。歌唱如果没有低沉、浑厚的胸腔共鸣,声音就不稳定,整体浮在上面,声音色彩就不够丰富。而获得胸腔共鸣的方法经常用叹气的方式来有意识地将声音、气息往下推,千万不能用压迫喉咙的办法,而且对发声器官损害较大。

好声音背后的科学原理——发声器官在歌唱中的作用

三、喉——嗓音乐器的核心

喉是发声器官中最主要的器官,是振动提——声带的家,它的健康情况、上下移动的位置,对说话和歌唱有着直接影响。重要的什么程度,我国著名相声演员李文华就是因为喉部疾病,在演出的后期,只能发出微弱的声音,演绎生涯就此结束。而如何打开喉咙是所有唱法声乐教学过程中使用频率最高的声乐术语之一。由于唱法不同,对打开喉咙的动作程度和技术要求也不同。打开喉咙也是获得胸腔,口咽腔及头腔整体共鸣的基础。可以说,喉咙打开的程度决定这唱法的种类。

通常训练喉咙采用打哈欠和哼鸣的方式进行训练,通过想象把嘴搬到胸口唱,感觉胸部有一个支点,通过不断的训练,达到打开喉咙的目的。

好声音背后的科学原理——发声器官在歌唱中的作用

四、咽腔——可变性共鸣腔体

理论家加尔西亚在《对唱歌的一些体会》中说道:"歌唱家真正的嘴是咽部,因为声音的不同结构是咽部造成的,脸长这个嘴不过是让声音透过一个门道而已" 咽是饮食和呼吸的共同通道。自口腔到食管和喉的通道。由肌肉和构成。食物从嘴进入食管的通道,空气也从鼻腔经咽部入喉、气管。中耳(ear)的咽鼓管也通咽。咽部的炎症(咽炎)通常会引起喉咙痛。口腔后部主要由肌肉和黏膜构成的管子。是呼吸道和消化道的共同通路,也叫咽头。上文说的打开喉咙其实是不准确的,它只是打开整体共鸣重要的第一步,同时还需要各共鸣体协调、积极的配合,特别是咽下缩肌、咽中缩肌和咽后缩肌的扩张与缩小、紧张与放松,对声音起到一定的制约作用。咽腔就是客场的喇叭。

好声音背后的科学原理——发声器官在歌唱中的作用

五、口腔——声音飞离身体的喇叭口

口腔是人类摄取失误并进行咀嚼的入口,即属于消化器官,优势人类咬字、吐字语言表达的发音器官,也是将声音川香远方最后的共鸣器官。在唱歌中,口腔对声音色彩、力度、咬字吐字的清晰度(特别是字母b p m f)声音的喷吐都起重要作用。

好声音背后的科学原理——发声器官在歌唱中的作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