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质量的努力,实质是懒惰,这样做帮助孩子把假用功导向为真勤勉

“有付出,就会有收获”,可曾有人想过,这句话有时候可能也是个伪命题。

相信大家在上学时,身边应该也有几个同学是平时学习非常用功,课堂笔记记得十分工整,还会专门准备一个错题本,可是只要一到了考试的时候,却总是考不出好成绩,分数总是处于停滞不前的状态。

而有的学生看起来总是漫不经心的状态,比起学习来,好像也是把更多的精力都用在了玩上面,但每次考试却都能排到班级的前几名。

低质量的努力,实质是懒惰,这样做帮助孩子把假用功导向为真勤勉

有些家长可能就会将这种差距产生的原因归咎于智商的高低。确实,智商的确会起作用,但实际上,排除掉极端情况,大多数人的智力水平相差并不大。

而真正导致用功程度和学习成绩成反比的原因则是在于学习方法的不同,只要大家细心观察就会发现,前文提到的两种孩子,就会在学习上有着大相径庭的表现。

01“假用功”和“真勤勉”的两个案例

有过教学经历的人,通过观察会发现这样一种现象,那就是同样“努力”的学生们,却往往存在着两种相反的表现。

看似很用功学习,每天像个陀螺一样总是高速运转的中等生

这类孩子就是非常典型的“乖孩子”,平时在班级里不捣乱,也知道主动学习,相对来说比较受到老师的喜欢。

这类孩子的主要特点,就是上课时不会主动举手发言,下课时也不会和同学聊天玩耍,只是在座位上面安静的做着笔记。就算放学回家后,也不会玩手机、看电视,而是吃完饭就回房间做功课。

这种类型的孩子真的并不少见,应该是每个班级都会有的。

如果再对这类学生每天的学习工作进行深度剖析后,还会发现,他们好像把每天大把的时间,都用在了学习笔记上。

他们往往就是,还没等理解老师的讲课内容,就开始把注意力放在了笔记上。最后结果就是,老师的话没听明白,笔记也因为记得比较匆忙,下课或者放学后,还要重新整理。

低质量的努力,实质是懒惰,这样做帮助孩子把假用功导向为真勤勉

看到这里,如果家长们也是有着“孩子很用功可是成绩不好”的疑惑,也可以多注意观察下,看看孩子到底是不是这种状况。

看似散漫,实际用心的“学霸”——被认为智商高的一类人

这样的学生看起来上课总是搞小动作、不听讲,但无论做什么都十分高效。

虽然他们做题和笔记的时间比较少,但是在老师上课时,会真的用心听、用脑记,真正的把“好钢用在刀刃上”。所以说,他们并不是大家想象的那么智商高,只是做到了时间的有效利用。

有了这两个例子,大家应该也就明白什么是“假用功”和“真勤勉”了吧!

02低质量的努力,实质是懒惰

不管是老师还是家长,他们都会被孩子低质量的努力所迷惑,可这掩盖的正是孩子实质层面上的懒惰。

就学习而言,懒惰主要有以下两种类型。

※动脑懒惰:这类孩子就是前文提到的“假用功”型,他们记笔记、搞“题海战术”,但是机械性的学习,不用心、不用脑,又怎能将问题理解透彻。

※身体懒惰:这类孩子就是前文提到的典型的“学霸”,虽然他们懒于笔记和做题,平时也爱玩,但是只要一上课,不管是大脑和眼睛,都会紧跟老师的节奏,因此总能在考试取得好成绩。

如果“脑懒”,就算再“体勤”,效率也高不到哪去。

低质量的努力,实质是懒惰,这样做帮助孩子把假用功导向为真勤勉

别人是该玩就玩,该学就学,而这类学生是把全部时间都用在了学习上,可是成绩却总是不理想,这都是因为“脑懒”造成的。

所以才说,低质量的努力,实质是懒惰。

03怎么帮助孩子合理安排时间,把假用功导向为真勤勉

如果家长确实发现孩子存在这种现象,下面就提供几点建议,以供家长教孩子合理安排时间时使用。

1)事情按重要性排序

初三和高三年级的学生因为面临升学,他们的学业压力自然也会比较大,尤其是越到考试时,越觉得时间不够用。

但是,就算眼前的事情都重要,那也总有个重要性的排序,如果按照顺序来执行,自然就会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重要性高时间又紧的事情:此类事情的收益效果较为明显,应该最优处理。举个例子是老师通知第二天要听写单词,那么前一天就该抓紧背诵和默写才对。

重要性高但时间不紧的事情:虽然对于此类事情没有时间上的压力,但是因为事情的重要性,也必须要提起警惕,尽快完成。

时间紧但是不太重要的事情:有些事情表面看确实很急,不过并没有多少实际意义,如果做了还会比较耽误时间,对于这类事情来说,可以推就尽量推掉。

时间不紧重要性又低的事情:这种事情完全可以直接回避掉,因为即使做了也等于是在浪费时间。

在这里向大家再次提出一点建议,那就是建议大家每天可以特意在睡前抽出几分钟的时间,专门对一天的时间安排做个复盘,然后判断究竟怎样才能更好的提高效率。

2)针对不同时间,可以区别对待

事实上,每个孩子一天当中的时间也是存在差异的。

关于时间利用与效率上,有一个名为“二八定律”的概念。通俗来讲就是,当人们处于效率最高的黄金时间中,只要付出20%的努力就可以收获回80%的效益;而在效率最低的时间中,就算付出80%的努力,最多也只能有20%的收益。

当然了,在“二八定律”时间上,家长还是要根据孩子的状态划分的,这里也有一个基本概念。

黄金时间:这段时间是孩子状态最好的一个时间段,所以应当充分且有效的利用好这段宝贵时间,加强孩子的学习。比如可以让孩子进行更深度的学习,或者是专门用于难点的突破和攻克。

低质量的努力,实质是懒惰,这样做帮助孩子把假用功导向为真勤勉

反馈时间:这段时间可以把孩子的学习强度降下来些,可以进行些总结归纳类的工作,或者是预习第二天的讲课内容。

巩固时间:这段时间更适合孩子用于需要“死记硬背”的学习内容,比如古诗词、课文和英语单词等等。

垃圾时间:这时已经是孩子一个学习阶段中效率最低的时候了,如果再进行比较有建设意义的学习的话,孩子也是真的学不进去了。这时候可以让孩子整理白天上课的笔记,或者是练习练习英语听力等都是可以的。

3)以实际的检查工作替换口头上的询问

家长肯定都格外关心孩子的学习情况,但是对于高年级学生,可能是父母的自身能力也有限,无法亲自辅导,更多也只能是口头上的叮嘱。

而这种行为恰恰就是像前文形容的“假用功”一样了,对于实际来讲可谓是收效甚微。

家长需要知道的是,真正检查孩子的学习情况如何,不在于题的对错与否,而是需要全面检查作业的完成程度,比如试卷完成度正确率,以及背诵的单词量等等。

还有家长需要注意的一点是,给孩子准备的课外习题要适量,因为题不在于多,而在于精,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的学习,才是取得进步的前提条件。

低质量的努力,实质是懒惰,这样做帮助孩子把假用功导向为真勤勉

​04可以提高学习效率的小技巧都有哪些

① 开始学习之前,需要首先明确自己有哪些任务,和要取得怎样的目的,不能是走一步后才看下一步。

② 既然是学习,那就要保持专注,不要被手机或电视吸引去注意力。

③ 尽量找一个周围安静,适于学习的环境。

④ 如果累了,可以适当休息。

⑤ 晚饭不要吃得过饱,也要避免高糖分的饮料,这都不利于大脑的运转。

总而言之,真正的勤奋不在于在学习上花了多少时间,而是看是不是真的在精神上“吃苦”。而低质量的努力,表面是用功,但终究敌不过实际成绩的残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