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史》忽略掉的牛人,留下一件法寶,專治各種豆腐渣工程

《宋史》忽略掉的牛人,留下一件法寶,專治各種豆腐渣工程

提起林徽因,人們總會想起那句“你是人間四月天!”彷彿溫暖、明媚的四月春光,是最符合這個民國才女氣質的形容,電視劇本更將這句話變成了一句情話。但其實,這一句滿滿幸福感的話語,是林徽因送給自己兒子梁從誡的:“你是一樹一樹的花開,是燕在梁間呢喃,——你是愛,是暖,是希望。你是人間四月天!”

梁從誡正是梁思成、林徽因最小的兒子,而的名字本被寄望於子承父業,“從誡”之名正是來自北宋建築學家——李誡。

《宋史》忽略掉的牛人,留下一件法寶,專治各種豆腐渣工程

光從起名這事,咱就能看出梁思成對李誡的崇拜!

李誡?好陌生的名諱。陌生就對了,因為人家一輩子都很低調,低調到在《宋史》裡對他的描述就一句話:命將作少監李誡,即城南門外相地營建外學,是為辟雍。

但要說他的著作,估計能嚇到很多建築界的朋友——《營造法式》。

一、《營造法式》

營造法式?難道宋朝人就開始穿越搞法式建築了?

這就要解釋一下“法式”這個詞,它的意思是:法度,制度;標準格式。

所謂“營造法式”,就是古代建築學的標準規範。

這書對於建築學的意義,打個比方:就相當於我們小學生使用《新華詞典》,中學生學化學的《元素週期表》,大學生背的四六級英語詞彙。

一句話,沒有它,古人就沒法好好搞基建!

《宋史》忽略掉的牛人,留下一件法寶,專治各種豆腐渣工程

二、《營造法式》的誕生

《營造法式》出版於公元1103年,但它的誕生卻與另一個牛人有關——王安石。

在王安石變法以前,溫和的北宋王朝一直奉行“不抑兼併”的政策。在這制度下,有本事你就多吃多佔,沒本事你就搬磚打工,

這導致的結果就是貧富兩極分化,而且是差距越拉越大。

這種大政策框架之下,勤勞致富就成了不太現實的空中樓閣,有點特權的都在想法子鑽國家空子、薅北宋的羊毛。

這種做派,在北宋高層超級喜歡的建築行業,表現得尤其明顯:宮殿、苑囿、府邸和寺觀,都是耗費巨大的“大工程”。咱都知道,越是大工程,你就越沒法精細化管理——吃飯時候多個雞腿、少個雞腿,誰知道?

更令人無語的是,那年月大家還沒有標準化的概念,建造規模、建築材料和工時定額等都缺乏標準,什麼預算、決算都跟浮雲差不多。主管工程的官吏,基本都能賺個盆滿、缽滿。

這種體系之下,是既沒法控制成本,也沒法保證工程質量。

王相公就算再會理財,也不可能自己拿個算盤天天在工地盤賬吧!

為了解決這個難題,“穿越者”王安石大手一揮——

李誡搞個標準化出來!

李誡同志隆重登場。

《宋史》忽略掉的牛人,留下一件法寶,專治各種豆腐渣工程

三、奇才李誡

為啥是李誡?因為他也是個“穿越派”!

翻看家譜,老李家也是典型的祖墳冒青煙:曾祖父李惟寅、祖父李惇裕、父親李南公(官至戶部尚書)、兄弟李譓(龍圖閣直學士)都是朝堂中人。

這李誡,打小就是聞著書香薰大的。有這樣好的家庭,李誡也是爭氣,16歲就蔭補郊社齋郎,後來又升任曹州濟陰縣尉。只不過他的興趣既不在經天緯地,也不在治國安邦,他的心思都在——雜學上:

別人翻看《春秋》、《論語》,他讀的卻是《山海經》、《搜神記》一類的,這在正統道學家眼裡,那就是不務正業了,可是興趣這東西,真改不了。

十幾年間,他先後寫出了:《續山海經》10卷、《續同姓名錄》2卷、《馬經》3卷、《古篆說文》10卷、《琵琶經》3卷、《六博經》3卷。

一句話,向“偏門”方向發展,李誡同志很有天分!簡直就是“百科全書”式的人物。

正因為李同志的博學多才,王安石變法立刻就想到了這個“奇才”,建築標準化這事就交給他了。

《宋史》忽略掉的牛人,留下一件法寶,專治各種豆腐渣工程

四、《營造法式》的出爐

建築標準化這事,說起來貌似很簡單,但是實際編纂起來就困難了:

建築那是個系統工程,咱普通人能想到的就有,打地基、砌牆、打梁、上瓦等等,專業分類則有13種176項工程標準和操作要領。

這裡面還涉及幾何學和美學,數學不好、美學不好,那也是絕對不行!

幹這活,不但需要絕對發達的工程大腦,還要超級精細、認真的會計思維。

你說這事難度有多大吧!

在參考了《考工記》《唐六典》《木經》等著作的基礎上,又經過各種實地走訪、考察,李誡就著手開幹!

但誰也沒想到這本書一編就是20年,李誡從神宗熙寧年間,一直編到了哲宗元祐年間!這本書終於成了,當時定名為《元祐法式》。但此時,他的老上級王安石早已辭世,轟轟烈烈的新法也被廢的差不多了。

舊黨當政,這本本就是新黨犯戒的書,它的命運也只能是束之高閣。對這些無常變革,李誡也只有一聲長嘆。

《宋史》忽略掉的牛人,留下一件法寶,專治各種豆腐渣工程

這世間,唯一不變的就是“變化”。1093年,宋哲宗親政,又恢復了新法。

但這本《元祐法式》的編纂,受到了新黨、舊黨的影響:新黨希望更精細,舊黨希望粗略。這就導致這本書的第一版,宋哲宗看不上!

比如這一版本,就沒有規定模數制,也就是基礎單位“材”的用法,那麼建築設計、施工仍具有很大的隨意性。

所以,1097年,宋哲宗又詔令李誡對《元祐法式》進行修改編訂。

1103年,《營造法式》終於出爐、成書。

這本書統一規定了建築常用術語和構件的名稱,有利於建築技術的廣泛傳播;它規定了營建施工中的常用數據及其幾何學比例;它列舉了壕寨、石作、大木作、小木作、雕作、旋作、鋸作、竹作、瓦作、泥作、磚作、窯作十三種一百七十六項工程的尺度標準及基本操作要領。

並且它還規範了預算制:它規定凡設計一個工程,都要以“材”為基礎進行預算;它詳細記述了竹、瓦、泥、磚、玻璃瓦等多種建築材料的加工製作、規格類型、功能用途、使用方法等,其中琉璃件的用釉配方和燒製方法等一直沿用到今天;它還規定了計算工時和確定勞動定額的原則標準。

總之,這本書絕對是古代建築學的《葵花寶典》。後來,

李誡更被稱為中國古建築界的祖師爺。

《宋史》忽略掉的牛人,留下一件法寶,專治各種豆腐渣工程

結語

《營造法式》本為新法改革而生,可是在它成書之前,王安石、宋神宗、宋哲宗,都已經先後辭世,他們都沒能最終看到這本建築百科全書。

即便成書刊發,也因為動了很多既得利益者的奶酪,它在很長時期內,也沒能真正發揮作用。

這本書的多舛命運,也是不免令人一聲長嘆。

參考文獻:楊寶順《李誡和他的〈營造法式〉》、王平《李誡編修〈營造法式〉對古代建築標準化的貢獻》、百度圖書館《李誡的歷史影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