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汉政坛的政治犯,被举报而获罪的一共有三个

由于政见和利益归属不同,历朝历代都有政治犯们被处理,三国时期蜀汉政坛虽然短短半个世纪,也出现了不少了位高权重的政治犯,获罪的方式大多数因言获罪,其中有三个很是特别,他们都身居要职,极富才华,也得到刘备父子的重用,却因同僚举报谋反、谤主而获罪,最有意思的都认罪,还满怀希望轻判重新得到启用。

蜀汉政坛的政治犯,被举报而获罪的一共有三个

这第一个政治犯彭羕是被五虎上将之一马超举报的。

彭羕蜀人,是个高富帅,才华横溢,眼高过顶,在刘璋时期混了个书佐就因人诽谤被问罪,剃头带镣贬为奴隶,可见周围没啥交心的朋友,而且本身嘴巴大得罪人。

刘备入蜀,彭羕觉得机会来了,他想毛遂自荐自己,就曲线应聘,先去拜访庞统,虽然素未谋面,但是彭羕的才华此时就显示出来了,不但混吃混喝混住宿,还能够把庞统聊的开开心心,可见彭羕还是才学不俗的。

庞统对彭羕感觉非常的好,而在蜀中的法正作为益州老人,也深知彭羕的能力。于是两人同时把他推荐给了刘备,刘备一见之下也非常欣赏,几次让彭羕宣传军事,指授诸将,结果都做得非常到位,因此得到宠幸,当刘备入主益州牧后,提拔彭羕为治中从事。

蜀汉政坛的政治犯,被举报而获罪的一共有三个

这时彭羕发飘了,开始有点得意忘形,这是诸葛亮看在眼里,虽然外表对其客客气气,背后多次给刘备谏言,说彭羕这人不靠谱。于是刘备留意查看彭羕,逐步疏远,将其调到江阳做太守。

彭羕就这样走了就没事了,但是非要去拜访马超,谈到落寞处,居然骂刘备老兵荒唐,没有什么可以说的。又对马超说:“卿为其外,我为其内,天下不足定也”。

马超本来就担心遭到猜忌,这话听后吓的赶紧跑去告发了彭羕,彭羕立即被下狱。彭羕在狱中写了一篇长达七百字的检讨信给诸葛亮,在文字言辞上从各个方面来获得轻判的机会,但是事与愿违还是被处斩了,死的时候三十七岁。

一句似是谋反的话,就可以判人死刑,蜀汉的刑罚也真够重的。


第二个政治犯是廖立,举报他的是蜀汉四相之一的蒋琬。

廖立是刘备在荆州时候录用的人才,当时刘备只有荆州四郡时就提拔其为长沙郡太守,可见重视程度,诸葛亮也把他和庞统一起引为可以共商国事的良才。

可惜此人很奇怪,在孙权派兵掩袭荆州南部的时候,其作为一郡太守,居然跑了,而且回到了成都。刘备爱才,没有责备,又用他为巴郡太守,后又为侍中。刘禅继位时,任命为长水校尉。

廖立自负才华,觉得自己只比诸葛亮差一点,不应该职位还在其他人之下,常有怀才不遇的郁闷。

一次廖立在与蒋琬、李邵聊起了国事,廖立为了展现自己的远见卓识,先是点评刘备荆南三郡、汉中、襄阳的战略失误;有说关羽打仗没有章法;接着说向郎、文恭是俗人,郭攸之是个和稀泥的老好人,王连也是俗不可耐。

蜀汉政坛的政治犯,被举报而获罪的一共有三个

一口气将一船人全部打翻,问题说的还都有点道理,这样惊人之语的重点攻击了政权的战略决策和用人策略,又不是和可以决策的人讨论,必然会引起权威的丧失和政权的公信力。

蒋琬两人当时就把这些话告诉了诸葛亮,诸葛亮上表大肆批驳了廖立后,将其废为庶民。

廖立带着一家人迁徙到汶山郡躬耕,后来听说诸葛亮去世了,廖立流着眼泪叹息说,我终身都没有机会回朝廷了。

想当朝中重臣,却不能承担压力和牺牲,有才华见识却不能和政权同心协力,总在一旁非议,这样的官员如果启用了,真的只能给政权带来混乱。


第三个政治犯是杨仪,举报他的也是蜀汉四相之一的费祎

杨仪此人襄阳人,本来是荆州刺史傅群的主簿,背叛了曹魏投奔了关羽,关羽任命其为功曹,送信到成都,见到了刘备后就被留用了,后来还升为尚书。

诸葛亮北伐时,多次随军为北伐筹备粮草,制定计划,深得重用。但是其与魏延不和,一直靠诸葛亮中间平衡。直到诸葛亮去世于战场,两人争夺军队掌管权的斗争中,杨仪得到大家的支持,成功族灭了魏延全家,将大军从战场带回成都。

蜀汉政坛的政治犯,被举报而获罪的一共有三个

但是朝廷只封了个闲职给他,而封蒋琬为尚书令,反而超过他当初的官衔,于是经常就有怨愤的语言,当时很多同僚都不敢接近,怕他没有节制乱说。只有当时后军师费炜去看望他,杨仪对费炜说,如果丞相亡故的时候,我若带军队投奔魏国,哪会有今天这般田地。

于是费炜举报了杨仪,废杨仪为庶民,迁徙到汉嘉郡,其到了地方,依然上书解释,但是言语激烈,毫无控制的乱说,最后被下狱自杀。

其心生怨望,就不受理性的控制随便乱说,情商不是一般的低。

能够在同僚面前说大逆不道的话,可见蜀汉政坛还是比较开明的;举报的人对蜀汉朝廷有信心才会甘愿成为出卖朋友的告密者;而获罪之人能去认罪,去辩解,说明对蜀汉政权有信任感的。

虽然蜀汉朝廷两世而亡,从政治犯的事件上来看,真非治理之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