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张之洞谁对国家贡献更大?

史海深处


曾国潘、左宗棠、李鸿章、张之洞谁对国家贡献更大?

这四个人都是晚清中兴的“四大名臣。”他们中有的人有惊人的业绩,清朝的中后期他们各人的作用都不一样,但当时都是不可或缺的风云人物,他们中有的人对清朝有重大的贡献。但有的人确毁誉参半,这就是晚清时期举足轻重的四个人物。


1,曾国潘(1811年11月26日一1872年3月12日),初名子城,字伯涵,号涤生,宗圣曾子第七十世孙。中国晚清时期政治家、理学家、文学家、书法家,湘军创立者和统帅。曾国潘官至两江总督、直隶总督、武英殿大学士、封一等毅勇候,谥号“文正”,后世称为“曾文正”。

曾国潘较有名的是组建湘军平定太平天国,攻战南京,追剿捻军,镇压叛匪,挽救了清朝覆灭,并且主办洋务,同治六年(1867年)3月,在“江南制造总局”下设造船所试制船舰。人们对他的不满主要是处理天津教案,向法国人低头的做法,朝野对他的做法非常不满。但是,他的功绩是主要的,身后深受人们的追捧!


并且还有不朽的著作《曾国潘家书》,对后世影响很大。

2,左宗棠(1812年11月10一1885年9月5日),汉族,字季高,一字朴存,号称湘上农人。湖南湘阴人,晚清军事家和政治家。湘军著名将领,洋务派代表人物之一,与曾国潘等人并称“晚清四大名臣。”

左宗棠参与平定“太平天国运动”、兴办洋务运动、镇压捻军,平定陕甘同治回乱,收复新疆,推动新疆置省。历任闽浙总督,陕甘总督,两江总督,官至东阁大学士,军机大臣,封二等恪静候。


他的主要功绩是:东平闽浙,西靖陕甘,进军新疆。特别是进军新疆是在朝庭没有银子支撑,而是让他自筹资金军费,几经波折,清庭最终下诏令户部拨款200万两、各省l 协饷300万两,准左宗棠自借洋款500万两。但经费仍不足,左宗棠又曾于1877年(光绪三年),1878年(光绪四年),1881年(光绪七年)三次为西征军借洋款,他找大商人胡雪岩担保借款1375万两,另通过胡雪岩向华商借款846万两。

收回新疆是左宗棠最大的功劳!

3,李鸿章(1823年2月15日一1901年11月7日),本名章铜,字渐甫,子黻,号少荃(一作少泉),晚年自号义叟,别号省心,安徽合肥人。晚清名臣,洋务运动的主要领导人之一,世人多称李中堂,因行二,民间又称李老二先生。

作为晚清重臣,李鸿章是“淮军”和北洋水师的创始人和统帅、洋务运动的领袖之一,建立了中国第一个西式海军一北洋水师,官至东宫三师,文华殿大学士、北洋通商大臣,直隶总督,爵位一等肃毅伯。

李鸿章一生参与了一系列重大历史事件:包括镇压太平天国运动,镇压捻军起义,洋务运动,甲午战争等,代表清政府签订了《越南条约》、巜马关条约》、巜中法简明条约》、《辛丑条约》等一系列不平等条约。1901年11月7日病逝于北京。对于他的评价毁誉参半。

4,张之洞(1837年9月2日一1909年10月4日),字孝达,号香涛,时为总督,称帅,故时人皆呼之为“张香帅”。晚清名臣、清代洋务运动代表人物,祖籍直隶南皮,出生于贵州兴义府。

他的主要功绩是:清流首领,抗击法军,兴办洋务运动,积极投身中日战争,提出:“购兵船、借洋款、结強援”三功主张。参与变法,镇压义和团起义,中枢重臣;改革教育,修筑铁路,学习法律,在湖广总督,名气更大,兴办“汉阳铁厂”。

张之洞是个清官,而“爱才好客”,做了数十年封疆大吏,到死“家不增一亩”。在职时一心为国,为了国家利益,在甲午海战之前先后向李鸿章和朝庭皇帝上书无数,提出了很多治国方略,但基本上未被采纳。但清廷对他身后有很高评价,清廷上谕:1,公忠体国,廉政无私。2,提倡新政,利国便民。

社会上对张之洞的评价更高,是一个爱国亲民的好官,

综上所述,晚清四大名臣中对国家贡献最大的肯定数左宗棠莫属,光是收回新疆的功能就能彪炳千古,为中华民族增加领土面积160万平方公里,而且各种资源十分丰富。而且地理位置十分优越,直挿中亚战略要地,是我国最重要的国土高边疆,为我国国土面积重要的“压仑石”。也是保卫中华龙脉发源地“昆仑山”的坚固围墙。


昆仑之柏瞧历史


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与张之洞被称为晚清四大重臣,他们是大清一朝在大厦将倾时的重要柱石,在当时内忧外患的情况下,确实为大清朝做出了殊大贡献。

但如题,到底谁对国家贡献更大一些呢?这个问题从历史的维度去评判应该更确切。

从国家这个角度,清朝当时为清国,曾国藩的贡献无疑是最大的。曾国藩兴湘军平定太平天国起义,让大清国没有声势浩大的起义军被掀翻,这个功劳无疑对于大清国来说是巨大的。这从清朝统治者给他的褒奖就能看出。他官至两江总督、直隶总督、武英殿大学士,封一等毅勇侯,谥曰文正。在曾国藩的倡议下,建造了中国第一艘轮船,建立了第一所兵工学堂,印刷翻译了第一批西方书籍,安排了第一批赴美留学生。曾国藩是中国近代化建设的开拓者。

其它几位左宗棠、李鸿章、张之洞皆是在曾国藩之下兴楚军、淮军建功立业,但都是相助之角色,这在几位的谥号中可见高低。曾国藩为文正, 左宗棠谥号“文襄”,李鸿章谥号为文忠,张之洞为文襄,根据谥号的规则,其中文正最为贵重,次之为文忠,再次之为文襄,由此可见清朝对于四处的评价曾为第一,李为第二,左张次之。

换一个民族的角度再来评价四位的贡献。曾国藩忠于清朝,镇压起义,是站在了历史潮流的反立面上,但其推动洋务,开办工厂,让他毁誉参半。而于左宗棠来说,今天我们子孙仍能保持一个完整的国土,左宗棠无疑是贡献最大的。他立排重议,在保海疆还是保新疆的争议中,抬棺上阵,平定回乱,驱逐沙俄,夺回新疆,给我们争取到了一百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给了中国极大的战略纵深,赋予了中国发展所需要的能源与资源,这个贡献谁又能匹敌呢?

当然,对于李鸿章、张之洞各有其贡献,李鸿章被称为东方的俾斯麦,是“大清帝国中唯一有能耐可和世界列强一争长短之人”,慈禧太后视其为“再造玄黄之人”。但历史的局限与当时衰弱的国力让他没能保住多少利益,干的都是割地赔银的事,确实悲壮。

张之洞则为清流领袖,主推洋务运动,兴办工厂,学校,抗击法军,功劳巨大,但由于其主张多受李鸿章的抑制,作为自然也大大折扣,但其举办工业,开西学之风仍是为后来人救国兴国提供了重要的基础。

总结晚清四大名臣,于清廷和大清国来说,曾国藩贡献最大,于民族来说,左宗棠保持了国土的完整,为子孙后代争取了发展与生存的空间,贡献无人与争。


华竖


在曾、左、李,张四人中,做人当学曾文正,民族业不忘张之洞。李中堂就不说了,生在国难当头,卖国也实属不易。左宗棠,有眼光,有胆识,有谋略,若没左,富饶美丽之新疆真不知归于何处。当清边疆危机之时,李大人竟主张放弃新疆,只有左宗棠具有极强的国土观念,具有极高前瞻眼光,在他眼里,中国的国土一寸也不能丢。著名的近代史学家郭廷以说:“一部清朝晚年历史,几乎都是吃败仗,割地赔款,丧权辱国的记载,读来令人沮丧。唯有左宗棠的西北经略是例外,确实值得我们兴奋。”

他用了八个非常评价左宗棠:将军身处非常世,承担历史非常托;肩负靖边非常任,勇建收疆非常功。

成就人生非常业,无愧千秋非常名;长受史家非常尊,当是华夏非常人。

古往今来,抬棺出征有几人,左公柳又有几人能裁,被颂!

左宗棠功名卓著,个人品质忠贞耿直,对工作殚精竭虑,绝不推诿。清廉但从不抱怨贫困,对士兵热情诚挚,言而有信,大危难之时,舍身维护国家统一,足以名垂千古!流芳百世!



中原教育文萃之陶版主



多营936


对于这四位中兴名臣我们作为后人实在没有这个资格评价他们的功与过,但是是非公道自在人心。我只能说说自己的一点浅见,不认同的请不要喷我。

曾国藩平定太平天国运动,对大清国来说这是第一份的功臣,因为他挽救了政权的稳定。这是比天大的功劳,而且他个人深受儒家思想的影响,他个人的品格也是非常高尚的,连毛主席和蒋介石都十分推崇曾公。

左宗棠军功志伟,平定新疆叛乱,收复伊犁。抱着必死的决心,可以说是四大臣中真正的民族英雄。在晚清那个江河日下的时代,他给了国家少有的对外战争的胜利,给国人振奋的一剂强心针。

李鸿章是位好管家,对国家他鞠躬尽瘁,即使背负黑锅也无怨无悔,丧权辱国的条约他不签也会有别人去签。他毕竟违背不了最高领导的意志,他去还能给国家多争取少损失些利益。而他一手建立的北洋系,在晚清甚至民国都对我国的国家走向起到了深远影响。

张之洞在晚清洋务运动中师夷长技,兴办了很多著名的企业,给我国的工业打下了最初的基础,很多企业在后来也都是国家的重器。比如他兴办的汉阳兵工厂,在抗战时期还有很多部队在使用他的汉阳造。再比如现在的招商集团,前身也是他所兴办的。

所以他们四位没有谁贡献最大之说,他们都是在晚清大厦即将倾倒之时,苦苦支撑的顶梁支柱。仅凭一己之力对国家和后世起到了深远影响的大贤。


该用户已被系统封杀


各有千秋,曾的贡献在于给后世留下宝贵的精神财富,毛主席,蒋曾将他的传记视如稀世珍宝,放在枕头下。可见曾的影响。具体曾的精神财富如下

第一,自律自爱。严格要求自己每日的行为处事,自爱自己的身体!

第二,反省自我。不断进行自我批评和批评自我从而达到日益渐进,循序渐进。

第三,精进不歇。不断学习,不断进步,知识如浩海汪洋,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第四,坚持不懈。愈挫愈勇,愈败愈战

第四,精忠爱国。艰苦朴素培养湘军平叛太平运动,扶大厦于将倾,力挽狂澜,救民于水火。



平凡是道


曾文正公的影响最大,他培养人才,选拔人才,格局大,影响大!左文襄公功劳最大,他收复新疆,固边守土,对今天的中国有大功劳,李文忠公做事最多,练兵、铁路、电报、工业,尽管他自谦裱糊匠,清末以来,无出其右者也!张文襄公最大的功劳就是培养湖北新军、是武昌起义的幕后功臣!


阿砂之乡


我个人认为,从中华民族的立场上讲,从复兴伟大中国的角度上讲,在晚清中兴四大名臣中,左宗棠的历史地位之高,对中国贡献之大(收复新疆),远胜于其他三位(李鸿章,曾国藩,张之洞)。可是现今左公的社会存在感和知名度虽高于张之洞,却远不如曾国藩和李鸿章。这是为何呢?原因有以下几点。

第一,左公没有门生和后继者,甚至连视他为栋梁的后台也没有。导致自身的政治影响力没有传承到门生身上,一旦自己死去,自身的政治影响力也就瓦解了。而反观曾国藩,李鸿章是他的衣钵传人兼门生,胡林翼是他的羽翼,丁日昌是门下军人,杨岳斌、彭玉麟是他慧眼识珠发掘出来的。仅这五人,在剿灭太平天国后都拜为一省或身兼几省的总督,控制着大清的半壁江山,而这五人以后又去在李鸿章那边,成了李鸿章的淮系。

第二,曾国藩靠别人解读他家书之类的文章捧红,外加“曾剃头”的这个称号;李鸿章是被电视剧,网文捧红,把恶名捧成了美名。而左公没有文艺界的大咖给大众普及推广,曝光率远低于曾李,自然存在感和知名度就低很多。再说了,左公因为一个镇压“回变”弄得直到现在都没人敢给他平反,从而把他对对中国最大的贡献——收复新疆给磨灭了。

第三,曾国藩在太平天国打了半壁江山才把太平天国平定,李鸿章是等日本都把中国快打崩溃了才跟日本谈和,左宗棠是在阿古柏刚要冒头的时候就给他摁那,把这个苗头给剿灭了。所以历史评价就是曾国藩“拯救了半个中国”;李鸿章“挽救了整个中国”;而左左公,只是平定了一个省的叛乱。

要是等阿古柏打出新疆,占领青海、甘肃、西藏、蒙古甚至陕西,然后左公再把阿古柏灭掉,那么左公的评价也不低于曾李了。要记住,在火焰已经形成一定规模但是还没有疯狂蔓延的时候,将其迅速扑灭,使其不能造成更大的破坏,这才是左公最大的成功。因为这更需要过人的胆识和见识。


文玩盘他


晚清的左李之争

晚清的朝廷,曾国藩之后,左宗棠和李鸿章的地位举足轻重,一个是湘军的灵魂,一个是淮军的灵魂,两人就是大清国的两根擎天柱。可是,左李二人在国防建设上,却发生了完全相左的意见,引发了朝廷的一场大争论!

左宗棠意见是,大清国防的重点在西北,俄国是最大的敌人。他认为如果新疆不保,陕西甘「历史」「历史」肃就不能保;陕甘不保,山西就不能保;山西不保,河北就不能保,如此,则国将不国。

李鸿章却坚定地认为,大清的国防重点在东南沿海各省,大清国的头号敌人是日本。他认为,东部沿海的各省,是中国的精华所在,是膏腴之地,是赋税之源,是中华的心腹之地。心腹若失,国家就不存在了,反之若心腹还在,西北的边患就自然消除了。他认定,发展起来的日本,一心一意谋取中国,灭亡中国的贼心不死,意图非常明确坚定,是我们的最大敌人。

朝廷大辩论的结果是,支持高调的左宗棠,集中全国有限的军费,牺牲东南的海防,用于收复新疆。

在笔者看来,左宗棠和李鸿章都是老成谋国,都是大清的栋梁,只是腐朽的朝廷,虚弱的大清国,纵有左李这样的干才,也难护卫大清国不被列强欺负!那是一个让英雄落泪的时代!



农家故事


作为晚清政坛上最闪耀的四位名臣,要给他们排序我觉得还是比较难的,从他们的历史贡献来看曾国藩曾帅是当之无愧的晚清历史第一名臣,没有他清朝是很难续命的。

剿灭太平天国运动改变了历史的进程

1851年太平军从广西起义仅仅用时一年半就攻占了南京席卷了整个南方诸省,随后太平军一路北伐逼近京津,一路西征攻陷武昌可谓是声势浩大。此时的曾帅在湖南编练湘军,湘军和八旗军不同此时的八旗军已经丧失了战斗力(

满洲八旗已经腐化不能再用可用的只有北方的僧格林沁的蒙古八旗骑兵)南方的八旗绿营对太平军也是毫无办法,在这样的情况下咸丰帝不得已启用曾帅成为湘军团练大臣。

整个南方的战事此后基本依赖湘军,江南的八旗军基本上都被太平军歼灭了,因此湘军成为了太平军的主要对手,湘军不仅在湖南还在安徽江西湖北甚至浙江多个战线和太平军相持。李鸿章的淮军也是出自湘军老营,因此湘军就成为剿灭太平军的主力,1864年湘军攻入南京太平天国运动就此失败,此事件意义可以说是空前的,因为它为清朝延续至1912年创造了先决条件。

左帅的最大贡献就是收复了新疆

左帅左宗棠也是湘军出来的人物,他的最大功绩无疑就是收复了新疆。当时清朝羸弱很多大臣主张放弃新疆,左帅力排众议抬棺出征,面对沙俄支持的阿古柏,左帅从容指挥先北后南,快速收复了新疆并逼迫沙俄交还了伊犁。

新疆面积高达160万平方公里,收复新疆的意义非常的重大。它不仅仅让国家保持了领土的完整也提升了清朝的国际威望,一定程度上遏制了西方列强对中国的瓜分步伐。

李鸿章、张之洞的贡献在于洋务运动

洋务运动的意义也是不可限量的,它开启了国家的近代化为国家学习西方先进的科技开辟了道路。李鸿章也是在湘军起家此后创立了淮军,李鸿章对洋务运动的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不仅发展军事工业,还开办了很多民用工业,培养了很多近代化的人才。

张之洞在汉口创立的兵工厂的影响那是非常深远的,一把汉阳造在中国军队使用了太多年甚至到了民国抗日战争这把步枪还一直在用,当然张之洞的贡献不仅仅于此他在洋务运动期间的贡献也是非常大的。

比较这个四位杰出的汉臣我还是推荐曾帅,当然他喜欢屠杀太平军喜欢杀战俘的习惯被后人所诟病,但是他在提拔人才编练军队教育子女和为官做人上都有很多的闪光,因此在四位名臣中居首也是众望所归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