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體》看到差不多快一半了,有個疑問,三顆恆星在無規律的三體運動中居然還能留著行星?

溪茈


能,是在一段時間內的隨機性保留,如果時間足夠長,所有行星都不會存在。

三體恆星是一個混沌體系,它的數學模型無法實際模型結合起來。理想和現實總有誤差,儘管這個誤差可以小到趨於零,但是這個混蛋的混沌體系能將這種誤差持續放大,直到誤差大到不可接受而偏離理想模型。那是一個誤差放大的正反饋體系,所以它的軌跡不能被預測,或者說對其預測只能準確一段時間,然後又偏離了。只能邊計算,邊觀測,邊糾錯。

雖然《三體》只是一本科幻小說,但是他對這個恆星系統的描述確是真實科學的。


科普軍


我之前就在一個回答裡說過,劉慈欣的作品特色之一就是邏輯性強。你可以不同意他的假設,但只要那些假設成立,基於假設所推論出的一系列情形和故事就是合理的。

《三體》裡面有很多這樣的例子。真實的三體星系是否存在行星,目前只能說不確定,我查到的說法有說有的,有說沒有的。關鍵在於,那裡的三顆恆星構不成真正的三體運動,因為其中兩顆星距離較近,組成比較穩定的雙星體系,而第三顆距離較遠。書裡存在三體問題的三體星系,則應該是三顆星的大小、距離都差不多,才能構成一個典型的無解的混沌體系。

但即使真實世界確實存在標準的三體星系,也不能說這樣的恆星系裡就一定沒有行星。宇宙那麼大,假以時日,總能形成各種結構的星系。只是,誠如前面答主說的,就算能夠形成行星,在三體混沌體系的影響下,最終行星的命運也將是被毀滅。

這正是《三體》書中設定的情形,不知道提出問題時“看到差不多快一半”的題主,現在是否已經看到這部分了。

當汪淼第五次進入《三體》遊戲時,他看到的場景有了一個明顯變化:天空中多了一個碩大無朋的“月亮”。

那是三體第191號文明遭遇的“飛星不動”所帶來三體史上最大的災難:大撕裂。

三顆恆星成一直線從極近的距離掠過行星,把三體行星撕成兩半。其中較小的一半,就是汪淼所看到的“月亮”。較大的一半,在經過9000萬年後,重新孕育出第192號文明。

第192號文明發展到了核能和信息時代,終於確認了三體問題的無解。此外,還發現了遠古的三體世界,原本曾有12顆行星。現在只剩下被撕裂的這一顆,唯一的解釋就是另外的11顆已經被三顆恆星所吞噬。基於三體問題的無解,這樣的命運遲早也會落到目前碩果僅存的唯一一顆三體行星上。

這才是三體不惜任何代價也要移民外星系的根本原因。

參見相關問答:

《三體世界的恆紀元和亂紀元多長時間交替?》

《讀,,等科幻類書籍是什麼樣的感悟?》

以上是頭條號“海闊天空詩酒花”的回答。歡迎在今日頭條APP關注“海闊天空詩酒花”,圖文、問答、視頻,海闊天空隨便聊。


海闊天空詩酒花


都是胡說八道,劉慈欣亂編的,即使三體系統有行星,也不可能產生生命的,三體系統是環境最惡劣的,2顆恆星之間由於引力作用,可能產生物資交換,形成強烈的星際風,在高溫高速的等離子體的星際風作用下,別說什麼碳基生命體了,就是傳說中的硅基生命也是不可能發展出來的,只有單星系統,環境極為穩定才能產生生命的。而且如果生命產生於三體系統,三體環境是最惡劣的,我們假設這樣的惡劣環境能夠產生生命,這個三體生命也沒有必要去侵略地球了,隨便找個單體系統就能夠生存活的好好的了。


血山飛蟲


劉慈欣三體小說有一段經典話語:整個人類歷史也是偶然,從石器時代到今天,都沒什麼重大變故,真幸運。但既然是幸運,總有結束的一天;現在我告訴你,結束了,做好思想準備吧。

其實也可以用到三體上,三體人真是幸運。

嚴格來說半人馬座有行星很不可思議,雖然理論不排除但實際可能性比較渺茫,小說裡也說三體行星是現在僅存的獨苗了,而且還被撕成了兩半。

至於這算不算bug,我覺得談不上,這算是背景設定,只有假設他是真的,那麼劇情才能繼續。



有本事你來辯啊


單一行星的狀態就一定是穩定的嗎?


我們的太陽系的行星是在靠近太陽被吞噬還是在遠離太陽變成冰凍的地獄?如果從時間從夠長的維度來年地,目前的太陽系的狀態也是不穩定的,只不過這時間維度長到了可以蘊育出生命和文明,還有可能送走這個文明的程度。

那小說中的三體星系,各個行星的狀態的不穩定程度是大於太陽系的。但這種不穩定狀態從產生到滅亡,這個時間的長度可以足夠三體星系蘊育出幾百次的文明,直到整體星系的一個行星也不剩下,或者又不斷的從周邊捕捉到了新的行星來重複那過去的故事?

三體運動中的行星的會不斷的出現適合生命的狀態、不適合的狀態(脫水)、毀滅重生的狀態。假定我們是上帝,可以在一個蘋果上的創造類似細菌的文明。好,我們不假設三個恆星了,我們假定有三個行星,我們的腦袋是恆星。我現在像小丑拋球一樣。用一隻手拋三隻蘋果。當我的手離開蘋果時,蘋果會在0.1秒後出現細菌並在0.2秒到進入到文明社會。而當我手再次接觸這蘋果時,文明就會被手抹掉,我失手了這星球就爆掉了我會再加入一個新的蘋果。那在別人看來,我玩三個蘋果這事是多不穩定啊,那就是蘋果在只中運行的0.3秒的時間,相當於他們的3億年的時間,一個文明經歷是起源發展到毀滅的全過程。


文明


《三體》小說的設定就是三顆差不多大小的恆星做沒有規律的三體運動,在這三顆恆星之間還有一顆行星在三顆恆星引力下做更加不規則的運動。因為相對於恆星來說這個行星太小,不足以對三個恆星的運行造成影響,所以不能叫四體運動,只能是三體運動。

這個三體星系的設定創意來源於比鄰星系,但是和現實中的比鄰星系不同。現實中比鄰星系也有三顆恆星,但三個恆星大小相差較大,有兩個恆星較大,互相環繞做二體運動,另外一個較小的恆星就是比鄰星在距離它們很遠的軌道圍繞它們做圓周運動。可以說這三個恆星的運動還是有規律可循的,其原因就是因為其中一個太小,不足以對另外兩個造成影響。當然我們不能用現實中的比鄰星系來衡量小說中的三體星系,藝術來源於現實,但畢竟不是現實。

三體星系中三個恆星運行混亂無常,那顆可憐的行星也在期間無序運行。時而離這顆恆星近些,時而離那顆恆星遠些,時而距離三顆恆星都較近,時而距離三顆恆星都較遠。這就使得這個行星上的氣候也是混亂無常,時而嚴寒冷凍,時而炎熱酷暑,很少有風調雨順,溫暖清涼的時候。當然這時而不是短期內,而是幾個或幾十個地球年的時間。

在這樣惡劣的環境中竟然也能有生命的誕生,生命的適應性是非常強大的。在漫長的進化演變過程中,大多數生物都具有脫水功能。過熱或過寒時它們脫水以保存幾乎零消耗的存在,氣候適宜時它們就浸水復活,抓緊這短暫時間迅速生長繁衍。

經過幾億年的演化,有一種生物進化出智慧來。又經過幾百萬年,他們形成了初級的原始文明。亂紀元他們就集體脫水停止發展,恆紀元時又趕緊復活抓緊發展。但是自然環境的惡劣,使他們的文明幾經夭折。有時一次亂紀元會持續上千年。每一次都必須從廢墟上重新開始,而每次都會在不同文明階段毀滅。有好幾次他們都發展到工業文明時代,但是都在無情的亂紀元中毀滅。

據最近的考古證實,本輪文明是第一百九十次文明,緣於十萬年前的一次長約兩千年的恆紀元,文明得以迅速發展,由採獵時代到農畜時代,工業時代,信息時代,到現在的航天時代。他們比歷史上任何一次文明發展的都長,取得的成就也越大。但是他們知道,那個套在三體人頭上的魔籀並沒有消除。隨時可能一個較長的亂紀元就會將他們的文明成果毀滅殆盡。而且據他們的科學家研究,他們所在的這顆行星,遲早會被三大恆星的一顆吸引進去,那時等待他們的是慘絕人寰的滅頂之災。

於是,發展航天事業,到其他星系尋找新家園,就成了一代一代三體人最大的夢想和追求。能否儘快找到新家園並順利移民,對於他們來說不是可有可無的開拓疆域,而是生存還是滅亡的二選一的問題。


多維觀世界


對了,三體最大的bug就是三體星不會產生生命,其他都很硬,


邱華偉259


一個恆星系空間很大的,同時行星相對整個星系來說,很小的。儘管三個恆星總是無規則的遠動,行星的環境會發生不斷變化,但是隻要不與恆星相撞,或者不被恆星吞噬,總是在很長一段時間存在的,三體人所在的行星就是被恆星的引力撕成兩半。

當然行星存在,不代表行星上的生命會存在,每一次變化,對行星上的生命都是一次考驗,或遠或近都會導致整個文明滅絕。小說裡儘管三體人所在的行星存在著,但是上面的文明被重啟過很多次,有的是徹底的滅絕,有的是留在傳承,現在的三體人文明能夠進化到這個地步已經不容易了,所以三體人想離開,尋找適合居住星球。


程林


三顆恆星之間應該還是有規律的吧,如果沒規律,小的應該會被大的捕獲或者逃離掉。

不過反正設定上三體人都在夾縫中艱難生存這麼久了,就別太要求太多了。


千奇百怪的漫長旅行


這就是事實,數學也是如此,例如圓周率π,例如很多除不盡的不循環的小數,看似沒任何規律,卻又那麼完美的存在著。這個月宇宙就是這樣,所有的事物都存在著規律,只是你還沒發現而已。人類目前還是太渺小,宇宙這麼博大,人類短短几十年的壽命,哪怕都是黃金年齡,也無法研究的明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