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商機遇難抵封路影響 快遞物流行業30餘股跌停 保民生政策致行情分化

電商機遇難抵封路影響 快遞物流行業30餘股跌停 保民生政策致行情分化

華夏時報(chinatimes.net.cn)記者呂方銳 陳鋒 北京報道

受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影響,各地居民普遍減少出行,電商和物流行業本應迎來新的發展機遇,但受多方面因素影響,春節後開市第一天上午,快遞、物流板塊普跌——雪球信息平臺上物流概念(BK0052)節前收盤3163.85點,節後開盤2875.77點,低開逾288點,跌幅超過9%,此後有小幅回升。截至午間收盤,共計35只成分股跌停。

2月3日開盤,順豐控股(002352,SZ)低開後衝高,一度翻紅,多空雙方拉鋸激烈;韻達股份(002120,SZ)大幅低開後逐漸回升,截至收盤已接近節前價格;圓通速遞(600233,SH)、申通快遞(002468,SZ)大幅低開後,迅速攀升後回落;德邦股份(603056,SH)跌停價開盤,短暫上漲後再次回到跌停價。

中國物流與採購聯合會專家委員楊達卿告訴《華夏時報》記者,這有市場對經濟不確定(下行預期)的綜合因素,也有近期疫情打亂生產週期和生產穩定性的因素。

另外行情呈現較大分化,一方面是各快遞公司之間跌幅差距較大,另一方面是快遞股跌幅相對較小,物流股大面積跌停。

截至午間收盤,韻達股份跌0.47%,至29.52元/股;順豐控股跌1.71%,至38.55元/股;圓通速遞跌5.44%,至13.2元/股;申通快遞跌7.94%,至17.5元/股;德邦股份跌10.02%,至9.7元/股。

楊達卿表示,服務工商企業的生產物流類企業受到的影響,要比服務百姓民生的生活物流類企業更大一些。

他解釋稱,疫情期間的交通管制帶來交通物流暫時阻斷或延時,以及農村勞動力返工難造成生產及相關商業企業短期“用工荒”,都導致了短期內工商企業不振,生產物流較難活躍。但生活物流是高頻剛需,政策方面也在優先保障民生物流不斷供、不斷流。上述因素使得短期內生產物流的需求降幅要大於生活物流需求,這或是服務百姓民生生活的快遞企業相對跌幅小的原因。

2月3日上午,《華夏時報》記者先後撥打順豐控股、德邦股份電話,均無人接聽。

板塊內唯一的上漲股為*ST歐浦(002711,SZ),早盤上漲4.2%至1.24元/股。但市場普遍認為這與該股總市值較小,炒作資金流入有關。

某國內大型航空公司的工作人員向記者透露,其所在的航空公司目前一天“飛不了十個航班”,按照其公司領導的說法,公司“一天賠一個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