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太原都市圈有前途吗?

二鹏510


是没有较大前途和发展的。

太原的优点是缺点都十分的明显。

优点,山西省省会,吸引了省内的人才,资源,资金等向太原流动。产量高,质量高,种类全的各类矿产资源,以资源加工为核心的强势工业,211高校,三甲医院等各类优质资源。

缺点,太原盆地的封闭性,太原市只有向南发展一条出路,太榆同城化推进实在太慢,以煤炭为之主的工业结构单一,抵御风险或是波动的能力较差,雾霾严重,竞争力地下,周围强势的国家中心城市如北京,郑州,西安等的虹吸效应太强,留不住高端顶尖人才,止不住人才外流的整体趋势。交通不便,另大部分地级市到达外省的的省会都比到达太原要快。


一笑堂前


太原都市圈发展空间还是挺大的,毕竟太原城市群是国家重点建设的14个城市群之一,从这个角度来看不会差。但太原都市圈的天花板太过明显。

从规划来看,太原、晋中、吕梁、阳泉、忻州的24个市县纳入太原城市群和经济圈中。这24个市县包括:太原市10个县(市、区);晋中市榆次区、太谷县、祁县、平遥县、介休市;吕梁市交城县、文水县、汾阳市、孝义市、岚县;忻州市静乐县。

但总体上看是以太原和晋中为主体,这两个地区2018年常住人口不到800万,全范围加起来也不过1300万。

以太原盆地的环境来看,很难承受过多的人口,人口这会是制约太原都市圈发展的一个不利因素。

另外一个不利因素在于整个山西省缓慢的产业结构转型,以省会太原来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要产品方面,还主要是以煤炭、钢铁等为主,可以说太原在产业方面的升级转型速度也会是决定太原都市圈发展的很重要的因素。


驽马小卒


有啊,前途无量啊!二青会一开,知名度打响全国,外资企业,国内各大名企肯定纷纷来投资,全国各地人才涌向太原,流动人口增多,拉动了太原经济,太原房子肯定被抢购一空,房价上三万也压不住,另外地铁最少开个七八条线,过个十来年肯定比肩北上广,到时候申办个亚运会,奥运会的应该不成问题!


流年光圈


有没有前途这个确实不好判断。我只说我个人的看法。太原其实是一个尴尬的省会城市。往北走大同就医购房等是去北京。晋南所谓的运城有什么去西安。晋东南晋城有什么下河南。其实往太原来的人口基本上都是原平忻州,吕梁,晋中,长治等。综上所述,人口红利没有,人才引进也达不到。那么再分析当地产业,我01年来到太原在太原目前生活18年,唯一给我带来觉得太原变化的是13年开始太原大规模城市建设这是唯一的变化。其他没有。旅游产业,太原没有当然有些人可以说有晋祠等。但那叫景点不叫产业。我的理解应该是一个有希望的省会城市应该是人才引进,人口众多,有自己的特色,哪怕是重工业企业,当然有人又会说太钢全球全国文明,可太钢上班的人居住条件是什么。那附近是什么。有人,有人才,有支柱产业,有名片,有存在感,这才是一个城市有没有希望的重要衡量标准。目前一说山西的省会城市好多人都不知道。


想神马就有神马


太原晋中不合并,说什么都是扯淡!山西历来办事效率太低已成共识,太榆同城化至今进度缓慢,太晋合并也许是下个千年的事了!


薛维雄


龙城太原要想成为一线城市,唯有开拓性思维,突破性举措,断腕性决心才可实现。所谓龙城,断然离不开左太行、右吕梁这两条巨龙的拥卫,而现阶段吕梁山和太行山地区落后的发展状况,根本起不到辅佐龙城肩负一带一路”东承西接”的国家发展战略重任。因此,龙城的发展空间即所谓太原经济圈,不应僵化地用圆规在地图上以太原为原点划圈圈,而应该有整体战略思维,勇敢而主动地肩负起带路建设的重任,把太原经济圈建设成东含阳泉市,西括吕梁市的带状经济圈,北辅以大同市,南佐以临汾、长治市,尽可能拓展一带一路在山西境内的宽度和广度,大幅调整区划,形成全省一条心,齐心协力,共同发展,唯有此太原才有希望,古老的三晋大地才能龙腾虎跃,再铸辉煌。


春星72964979


不必过分看衰太原的经济发展前景,太原乃至整个山西的自然资源和地理位置决定了他的发展方向,就目前来说跟沿海开放地区大力发展的高科技产业和第三产业比,太原先天具有短板,所以经济发展年年垫底,但是这也不能抹杀他所具有的先天资源优势-煤炭和钢铁资源,第一产业是社会发展的基础,没有煤和钢铁的社会是不可长久的,更是一个国家的根基所在。尤其是在战争年代!太原就如同你家里的宅基地,任你在外如何打拼,飞黄腾达,抑或是一败涂地,他永远饱含着那份家底儿。希望国家能从长远的战略角度来考虑太原,乃至山西的发展!


冲天虎99


前途肯定是有的!国家放开松绑山西,不在作为能源输血地,这就是最大的战略机会!综改区,农谷,太榆同城,太焦线这都是他的未来!另外,周围地市融入中原都市群,京津冀群的是好事,山西整体发展了,太原城市群只会越来越好!


海之幽灵842


太原有前途,但有限!如追求更高一筹的想法还是出国或国内北上广深发展。


故乡的澐


建设宜居城市,留住人才,建设高铁缩短城市距离,合理扩大经济圈范围!大国企里混工资的也要出来搞建设!经济发展就是要动起来!而不是捧着半碗饭的铁饭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