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國藩、左宗棠、李鴻章、張之洞誰對國家貢獻更大?

史海深處


左宗棠的貢獻最大!是民族英雄。他從一個師爺,成長為國之棟樑,收復新疆失地,粉碎沙俄分裂中國的陰謀,功勳卓著!曾國藩作為一代大儒,平定太平天國,延續了腐朽清政府的國命。李鴻章是曾國藩的學生,中國的鐵血宰相,著名外交家,剿滅農民起義軍的主要代表,簽訂了許多不平等條約,晚清政治中樞。張之洞興辦洋務,推動了資本主義工業在中國的興起。











旺旺Sir


曾國藩,左宗棠,李鴻章與張之洞被稱為晚清四大重臣,他們是大清一朝在大廈將傾時的重要柱石,在當時內憂外患的情況下,確實為大清朝做出了殊大貢獻。

但如題,到底誰對國家貢獻更大一些呢?這個問題從歷史的維度去評判應該更確切。

從國家這個角度,清朝當時為清國,曾國藩的貢獻無疑是最大的。曾國藩興湘軍平定太平天國起義,讓大清國沒有聲勢浩大的起義軍被掀翻,這個功勞無疑對於大清國來說是巨大的。這從清朝統治者給他的褒獎就能看出。他官至兩江總督、直隸總督、武英殿大學士,封一等毅勇侯,諡曰文正。在曾國藩的倡議下,建造了中國第一艘輪船,建立了第一所兵工學堂,印刷翻譯了第一批西方書籍,安排了第一批赴美留學生。曾國藩是中國近代化建設的開拓者。

其它幾位左宗棠、李鴻章、張之洞皆是在曾國藩之下興楚軍、淮軍建功立業,但都是相助之角色,這在幾位的諡號中可見高低。曾國藩為文正, 左宗棠諡號“文襄”,李鴻章諡號為文忠,張之洞為文襄,根據諡號的規則,其中文正最為貴重,次之為文忠,再次之為文襄,由此可見清朝對於四處的評價曾為第一,李為第二,左張次之。

換一個民族的角度再來評價四位的貢獻。曾國藩忠於清朝,鎮壓起義,是站在了歷史潮流的反立面上,但其推動洋務,開辦工廠,讓他譭譽參半。而於左宗棠來說,今天我們子孫仍能保持一個完整的國土,左宗棠無疑是貢獻最大的。他立排重議,在保海疆還是保新疆的爭議中,抬棺上陣,平定回亂,驅逐沙俄,奪回新疆,給我們爭取到了一百多萬平方公里的土地,給了中國極大的戰略縱深,賦予了中國發展所需要的能源與資源,這個貢獻誰又能匹敵呢?

當然,對於李鴻章、張之洞各有其貢獻,李鴻章被稱為東方的俾斯麥,是“大清帝國中唯一有能耐可和世界列強一爭長短之人”,慈禧太后視其為“再造玄黃之人”。但歷史的侷限與當時衰弱的國力讓他沒能保住多少利益,乾的都是割地賠銀的事,確實悲壯。

張之洞則為清流領袖,主推洋務運動,興辦工廠,學校,抗擊法軍,功勞巨大,但由於其主張多受李鴻章的抑制,作為自然也大大折扣,但其舉辦工業,開西學之風仍是為後來人救國興國提供了重要的基礎。

總結晚清四大名臣,於清廷和大清國來說,曾國藩貢獻最大,於民族來說,左宗棠保持了國土的完整,為子孫後代爭取了發展與生存的空間,貢獻無人與爭。


華豎


在曾、左、李,張四人中,做人當學曾文正,民族業不忘張之洞。李中堂就不說了,生在國難當頭,賣國也實屬不易。左宗棠,有眼光,有膽識,有謀略,若沒左,富饒美麗之新疆真不知歸於何處。當清邊疆危機之時,李大人竟主張放棄新疆,只有左宗棠具有極強的國土觀念,具有極高前瞻眼光,在他眼裡,中國的國土一寸也不能丟。著名的近代史學家郭廷以說:“一部清朝晚年曆史,幾乎都是吃敗仗,割地賠款,喪權辱國的記載,讀來令人沮喪。唯有左宗棠的西北經略是例外,確實值得我們興奮。”

他用了八個非常評價左宗棠:將軍身處非常世,承擔歷史非常託;肩負靖邊非常任,勇建收疆非常功。

成就人生非常業,無愧千秋非常名;長受史家非常尊,當是華夏非常人。

古往今來,抬棺出征有幾人,左公柳又有幾人能裁,被頌!

左宗棠功名卓著,個人品質忠貞耿直,對工作殫精竭慮,絕不推諉。清廉但從不抱怨貧困,對士兵熱情誠摯,言而有信,大危難之時,捨身維護國家統一,足以名垂千古!流芳百世!



中原教育文萃之陶版主



多營936


對於這四位中興名臣我們作為後人實在沒有這個資格評價他們的功與過,但是是非公道自在人心。我只能說說自己的一點淺見,不認同的請不要噴我。

曾國藩平定太平天國運動,對大清國來說這是第一份的功臣,因為他挽救了政權的穩定。這是比天大的功勞,而且他個人深受儒家思想的影響,他個人的品格也是非常高尚的,連毛主席和蔣介石都十分推崇曾公。

左宗棠軍功志偉,平定新疆叛亂,收復伊犁。抱著必死的決心,可以說是四大臣中真正的民族英雄。在晚清那個江河日下的時代,他給了國家少有的對外戰爭的勝利,給國人振奮的一劑強心針。

李鴻章是位好管家,對國家他鞠躬盡瘁,即使揹負黑鍋也無怨無悔,喪權辱國的條約他不籤也會有別人去籤。他畢竟違背不了最高領導的意志,他去還能給國家多爭取少損失些利益。而他一手建立的北洋系,在晚清甚至民國都對我國的國家走向起到了深遠影響。

張之洞在晚清洋務運動中師夷長技,興辦了很多著名的企業,給我國的工業打下了最初的基礎,很多企業在後來也都是國家的重器。比如他興辦的漢陽兵工廠,在抗戰時期還有很多部隊在使用他的漢陽造。再比如現在的招商集團,前身也是他所興辦的。

所以他們四位沒有誰貢獻最大之說,他們都是在晚清大廈即將傾倒之時,苦苦支撐的頂梁支柱。僅憑一己之力對國家和後世起到了深遠影響的大賢。


該用戶已被系統封殺


曾文正公的影響最大,他培養人才,選拔人才,格局大,影響大!左文襄公功勞最大,他收復新疆,固邊守土,對今天的中國有大功勞,李文忠公做事最多,練兵、鐵路、電報、工業,儘管他自謙裱糊匠,清末以來,無出其右者也!張文襄公最大的功勞就是培養湖北新軍、是武昌起義的幕後功臣!


阿砂之鄉


各有千秋,曾的貢獻在於給後世留下寶貴的精神財富,毛主席,蔣曾將他的傳記視如稀世珍寶,放在枕頭下。可見曾的影響。具體曾的精神財富如下

第一,自律自愛。嚴格要求自己每日的行為處事,自愛自己的身體!

第二,反省自我。不斷進行自我批評和批評自我從而達到日益漸進,循序漸進。

第三,精進不歇。不斷學習,不斷進步,知識如浩海汪洋,取之不盡,用之不竭。

第四,堅持不懈。愈挫愈勇,愈敗愈戰

第四,精忠愛國。艱苦樸素培養湘軍平叛太平運動,扶大廈於將傾,力挽狂瀾,救民於水火。



平凡是道


我個人認為,從中華民族的立場上講,從復興偉大中國的角度上講,在晚清中興四大名臣中,左宗棠的歷史地位之高,對中國貢獻之大(收復新疆),遠勝於其他三位(李鴻章,曾國藩,張之洞)。可是現今左公的社會存在感和知名度雖高於張之洞,卻遠不如曾國藩和李鴻章。這是為何呢?原因有以下幾點。

第一,左公沒有門生和後繼者,甚至連視他為棟樑的後臺也沒有。導致自身的政治影響力沒有傳承到門生身上,一旦自己死去,自身的政治影響力也就瓦解了。而反觀曾國藩,李鴻章是他的衣缽傳人兼門生,胡林翼是他的羽翼,丁日昌是門下軍人,楊嶽斌、彭玉麟是他慧眼識珠發掘出來的。僅這五人,在剿滅太平天國後都拜為一省或身兼幾省的總督,控制著大清的半壁江山,而這五人以後又去在李鴻章那邊,成了李鴻章的淮系。

第二,曾國藩靠別人解讀他家書之類的文章捧紅,外加“曾剃頭”的這個稱號;李鴻章是被電視劇,網文捧紅,把惡名捧成了美名。而左公沒有文藝界的大咖給大眾普及推廣,曝光率遠低於曾李,自然存在感和知名度就低很多。再說了,左公因為一個鎮壓“回變”弄得直到現在都沒人敢給他平反,從而把他對對中國最大的貢獻——收復新疆給磨滅了。

第三,曾國藩在太平天國打了半壁江山才把太平天國平定,李鴻章是等日本都把中國快打崩潰了才跟日本談和,左宗棠是在阿古柏剛要冒頭的時候就給他摁那,把這個苗頭給剿滅了。所以歷史評價就是曾國藩“拯救了半個中國”;李鴻章“挽救了整個中國”;而左左公,只是平定了一個省的叛亂。

要是等阿古柏打出新疆,佔領青海、甘肅、西藏、蒙古甚至陝西,然後左公再把阿古柏滅掉,那麼左公的評價也不低於曾李了。要記住,在火焰已經形成一定規模但是還沒有瘋狂蔓延的時候,將其迅速撲滅,使其不能造成更大的破壞,這才是左公最大的成功。因為這更需要過人的膽識和見識。


文玩盤他


晚清的左李之爭

晚清的朝廷,曾國藩之後,左宗棠和李鴻章的地位舉足輕重,一個是湘軍的靈魂,一個是淮軍的靈魂,兩人就是大清國的兩根擎天柱。可是,左李二人在國防建設上,卻發生了完全相左的意見,引發了朝廷的一場大爭論!

左宗棠意見是,大清國防的重點在西北,俄國是最大的敵人。他認為如果新疆不保,陝西甘「歷史」「歷史」肅就不能保;陝甘不保,山西就不能保;山西不保,河北就不能保,如此,則國將不國。

李鴻章卻堅定地認為,大清的國防重點在東南沿海各省,大清國的頭號敵人是日本。他認為,東部沿海的各省,是中國的精華所在,是膏腴之地,是賦稅之源,是中華的心腹之地。心腹若失,國家就不存在了,反之若心腹還在,西北的邊患就自然消除了。他認定,發展起來的日本,一心一意謀取中國,滅亡中國的賊心不死,意圖非常明確堅定,是我們的最大敵人。

朝廷大辯論的結果是,支持高調的左宗棠,集中全國有限的軍費,犧牲東南的海防,用於收復新疆。

在筆者看來,左宗棠和李鴻章都是老成謀國,都是大清的棟樑,只是腐朽的朝廷,虛弱的大清國,縱有左李這樣的幹才,也難護衛大清國不被列強欺負!那是一個讓英雄落淚的時代!



農家故事


作為晚清政壇上最閃耀的四位名臣,要給他們排序我覺得還是比較難的,從他們的歷史貢獻來看曾國藩曾帥是當之無愧的晚清歷史第一名臣,沒有他清朝是很難續命的。

剿滅太平天國運動改變了歷史的進程

1851年太平軍從廣西起義僅僅用時一年半就攻佔了南京席捲了整個南方諸省,隨後太平軍一路北伐逼近京津,一路西征攻陷武昌可謂是聲勢浩大。此時的曾帥在湖南編練湘軍,湘軍和八旗軍不同此時的八旗軍已經喪失了戰鬥力(

滿洲八旗已經腐化不能再用可用的只有北方的僧格林沁的蒙古八旗騎兵)南方的八旗綠營對太平軍也是毫無辦法,在這樣的情況下咸豐帝不得已啟用曾帥成為湘軍團練大臣。

整個南方的戰事此後基本依賴湘軍,江南的八旗軍基本上都被太平軍殲滅了,因此湘軍成為了太平軍的主要對手,湘軍不僅在湖南還在安徽江西湖北甚至浙江多個戰線和太平軍相持。李鴻章的淮軍也是出自湘軍老營,因此湘軍就成為剿滅太平軍的主力,1864年湘軍攻入南京太平天國運動就此失敗,此事件意義可以說是空前的,因為它為清朝延續至1912年創造了先決條件。

左帥的最大貢獻就是收復了新疆

左帥左宗棠也是湘軍出來的人物,他的最大功績無疑就是收復了新疆。當時清朝羸弱很多大臣主張放棄新疆,左帥力排眾議抬棺出征,面對沙俄支持的阿古柏,左帥從容指揮先北後南,快速收復了新疆並逼迫沙俄交還了伊犁。

新疆面積高達160萬平方公里,收復新疆的意義非常的重大。它不僅僅讓國家保持了領土的完整也提升了清朝的國際威望,一定程度上遏制了西方列強對中國的瓜分步伐。

李鴻章、張之洞的貢獻在於洋務運動

洋務運動的意義也是不可限量的,它開啟了國家的近代化為國家學習西方先進的科技開闢了道路。李鴻章也是在湘軍起家此後創立了淮軍,李鴻章對洋務運動的發展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不僅發展軍事工業,還開辦了很多民用工業,培養了很多近代化的人才。

張之洞在漢口創立的兵工廠的影響那是非常深遠的,一把漢陽造在中國軍隊使用了太多年甚至到了民國抗日戰爭這把步槍還一直在用,當然張之洞的貢獻不僅僅於此他在洋務運動期間的貢獻也是非常大的。

比較這個四位傑出的漢臣我還是推薦曾帥,當然他喜歡屠殺太平軍喜歡殺戰俘的習慣被後人所詬病,但是他在提拔人才編練軍隊教育子女和為官做人上都有很多的閃光,因此在四位名臣中居首也是眾望所歸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