妊娠期糖尿病,生下的寶寶會健康嗎?

嘌送o8fi4010


妊娠期糖尿病,如果控制住指標,生下的寶寶也會是健康的。我是餐後2小時高於標準值,但查出妊娠糖尿病後,嚴格控制,雙胞胎至今2歲多,2個孩子都很健康。我姐姐也是妊娠糖尿病,醫生都建議打胰島素,她沒有控制也沒打針,孩子出生有10.5斤,有很多潛在疾病危險。

01

妊娠期糖尿病標準是什麼?

孕24-28周,進行口服75克葡萄糖耐量測試(簡稱“糖耐”),空腹血糖、服糖後1小時、服糖後2小時血糖值應分別低於5.1mmol/L、10mmol/L、8.5mmol/L,任何一項血糖值達到或超過上述標準,即可診斷為妊娠期糖尿病。

02

妊娠期血糖控制標準是什麼?

  • 空腹或三餐前30分鐘≦5.3mmol/L

  • 餐後2小時≦6.7mmol/L

03

第一,GDM1型:只需要控制飲食、加強運動,血糖就能達標

我當時屬於GDM1型,產科醫生看到我糖耐結果,說:“你去看下營養科,開個食譜參照吃就是。每天監測血糖,貼個表在孕產婦保健手冊後,每次產檢給我看就是。”

因為我有妊娠甲減,每個月需要看內分泌科,也順便給醫生看了血糖監測結果,也學到了不少知識。

上圖為我當時自我監測血糖做的部分表格


  • 要找到容易讓自己血糖升高的食物,調整飲食結構。

有些人是含糖高的水果:比如蘋果、葡萄、榴蓮等,但是我是主食食用過多,會餐後血糖高。內科醫生解釋道:每個人新陳代謝功能有差異,確實吃同樣分量食物,有些就血糖高,有些人卻沒事。


  • 也不要過分克制飲食,防止貧血

我有次餐後5.43的數據,就被醫生狠狠批評了,說很可能貧血或者母嬰營養不良


  • 可以運動的媽媽確實需要加強運動,不適合運動的媽媽量力而行,安全第一。

我就是24周查出妊娠期糖尿病,開始每天步行半小時,但是我是雙胞胎,一直胎盤偏低,最低時候緊貼宮頸口,這一活動,讓胎盤又掉下去了,又是4釐米以下了。嚇得我繼續躺著休息為主。

每個人情況不同,要根據醫囑活動。

其實不管產科還是內科醫生,都是隻建議我從飲食結構調整,不建議我多活動的。

第二,GDM2型:飲食控制和運動加大後,血糖仍不能達標,需要加用胰島素等藥物治療。

我姐就屬於需要用胰島素的情況,她孕期沒節制飲食,但是她也沒打胰島素。

結果如何呢?

她生產時下了病危通知書,孩子出生有10.5斤,巨大巨大兒。其實得各種疾病的風險增大了很多,並不是大家以為的孩子胖就好帶好養。

我姐後來也意識到,一直在孩子3歲前,都嚴格控制飲食,小侄兒也慢慢地沒那麼胖啦。


04

妊娠糖尿病可能有哪些危害?

第一,對孕婦的影響

  • 流產

高血糖可能讓胚胎髮育異常甚至死亡,流產發生率達15%-30%。

  • 妊娠期高血壓疾病

發生妊娠期高血壓疾病的可能性較非糖尿病孕婦高2-4倍。我孕期測血壓總是在高血壓臨界值,可能與妊娠期糖尿病有很大關係。

  • 羊水過多

發生率較非糖尿病孕婦增加。

  • 復發妊娠期糖尿病

GDM孕婦再次妊娠時,複發率高達33%-69%,遠期糖尿病概率也增加,17%-63%將發展為2型糖尿病。同時,遠期心血管系統疾病的發生率也高。

我同學就是2胎孕期都是妊娠期糖尿病,但是其本人孕前並沒有糖尿病。

  • 其他

因巨大胎兒發生率明顯增高,難產概率增加,產程增長,更易發生產後出血。

第二,對胎兒的影響

  • 巨大胎兒

比如我姐姐的孩子10.5斤,我是雙胞胎,所以從確認妊娠期糖尿病開始,我就嚴格控制飲食,我要是2個巨大兒,我的小身板可承受不了。


第三,對新生兒的影響

  • 新生兒呼吸窘迫綜合徵

發生率增高。

  • 新生兒低血糖

新生兒脫離母體高血糖環境後,若不及時補充血糖,嚴重時危及新生兒生命。

我家雙胞胎出生確實低血糖,不知道是沒及時餵養,還是與我妊娠期糖尿病有關。醫生當時要求趕緊餵奶,餵奶後,餵了點糖水。

  • 新生兒紅細胞增多症、新生兒高膽紅素血癥、低鈣血癥、低鎂血癥的發生率,均較正常妊娠的新生兒高。


05

妊娠糖尿病誘發原因有哪些?

第一,孕婦因素

孕婦年齡≥35歲,妊娠前超重或肥胖(孕前BMI≥24kg/m²)、孕期體重增加過多、身材矮小、多囊卵巢綜合徵。

第二,家族史

孕婦有糖尿病家族史。

第三,妊娠分娩史

孕婦有巨大胎兒分娩史、既往妊娠期糖尿病史。

第四,本次妊娠因素

孕婦有妊娠期高血壓、妊娠期發現胎兒大於孕周、羊水過多、多胎妊娠(我就屬於這類)。

06

結語

妊娠期糖尿病也不可怕,管住嘴,少量多餐,控制主食和高糖水果攝入量;邁開腿,能走的孕婦多走走;保證每天監測血糖,大多數媽媽可以控制住血糖的。

當血糖過高時,還是請遵循醫囑,注射胰島素。否則10.5斤的巨大兒,誰也會怕怕不敢生吧!

(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歡迎關注【右右細毛和爸媽】:2歲雙胞胎男孩家庭,爸媽說故事,輕鬆趣味育兒,家庭共同成長。
如果你喜歡這篇文章,請點贊給個鼓勵!

右右細毛和爸媽


沒那麼恐怖心情放鬆點,我懷寶寶3個月的時候就發現有妊娠期糖尿病,空腹血糖達到8。我閨女現在5個多月了很健康。。開始我也很怕,很擔心,去我們省婦幼各種看就是按食譜來吃,很少很少的油沒鹽米飯也不能吃很多最好吃粗糧,水果就是黃瓜和西紅柿,還得散步。我那個時候天天吃飯都吃得哭,天天還要扎手指量血糖,儘管這樣我的血糖還是在8上下,最後沒辦法住院打胰島素(住的內科教我自己給自己打胰島素)從4個月開始我就天天飯前和晚上睡覺前要打胰島素,很痛苦!!我寶寶是順產的5斤3兩很健康……(我那個時候研究了很多現在忘記的差不多了,我只想告訴你沒有那麼恐怖,內科醫生告訴我懷孕了吃得多一些血糖比別人高一點正常,醫生都嚇死人我那個時候去省婦幼看一次就嚇哭一次,辛辛苦苦預約的什麼主任專傢什麼的,話還沒好好說兩句就嚇哭我了。就讓我走了)我覺得你的血糖還好,只要飲食方面注意點適當的運動隨時監測血糖,會一點事都沒有的,加油寶媽!!!


圊瓦


妊娠期糖尿病對母兒的影響及影響程度取決於糖尿病病情及血糖控制水平。如果病情輕,沒有合併症,血糖控制好,對寶寶影響不大。反之,對寶寶影響大,近、遠期併發症較高。

1.對胎兒影響。

①巨大兒:發生率25~42%。原因是孕婦血糖高,胎兒長期處於母體高血糖所致的高胰島素血癥環境中,受胰島素影響,促進蛋白和脂肪合成,導致胎兒軀體過度發育。

②胎兒生長受限:發生率21%。妊娠早期高血糖有抑制胚胎髮育作用,導致胎兒發育落後。如合併微血管病變,胎盤血管也會出現異常,血供不足,出現營養障礙,胎兒發育不好。

③流產和早產:妊娠早期高血糖會導致胚胎死亡而流產,後期因各種合併症常需提前終止妊娠造成人為早產。早產發生率10~25%。

④胎兒畸形:嚴重畸形發生率為正常妊娠的7~10倍,與受孕最初數週內高血糖水平密切相關。以心血管畸形和神經系統畸形最常見。所以,糖媽要注意加強對胎兒畸形的篩查,避免遺憾發生。

2.對新生兒影響。

①新生兒呼吸窘迫綜合徵:高血糖刺激胎兒胰島素分泌增加,胰島素具有對抗糖皮質激素促進肺泡成熟作用,導致胎兒肺成熟延遲,出生生後發生新生兒呼吸功能障礙,與早產兒肺功能不足同樣道理。

②新生兒低血糖:新生兒出生後脫離母體高血糖環境後,高胰島素血癥仍存在,若不及時補充糖,易發生低血糖,嚴重時可造成不可逆腦損傷,甚至危及新生兒生命。

總而言之,妊娠期糖尿病對寶寶影響主要取決於血糖控制水平,糖媽們不可掉以輕心,要嚴格遵守醫囑,學習糖尿病知識,控制飲食,適當運動,監測血糖,必要時使用胰島素,這就是治療糖尿病“五駕馬車”,駕好了才能擁有健康寶寶哦。

我是營養師小麥姐,專注健康飲食,健康生活,歡迎留言討論。



你好,非常高興為你解答問題,妊娠期糖尿病對胎兒的影響是十分複雜的。妊娠期糖尿病孕媽需要通過血糖的具體數值來判斷,如果妊娠期血糖偏高不多,或經過治療控制的比較好,則對胎兒的影響較小,若控制不好或者沒有治療,甚至會發生酸中毒,則對胎兒的影響較大,因此在孕期控制血糖至關重要。

妊娠期的糖尿病首先需要使用飲食控制,如果效果不好時,再用胰島素來控制血糖。對於懷孕期間使用的這些藥物,對寶寶是沒有影響的。

孕婦如果出現糖尿病後,胎兒長時間處在高胰島素血癥環境中,往往會導致軀幹過度發育,從而出現巨大兒,這會讓產婦在生寶寶的時候出現難產,有可能會引起新生兒缺氧。

而且這樣的新生兒出生以後,如果不能及時的補充葡萄糖,有可能出現新生兒低血糖,嚴重的話就會危及到新生兒的生命。

當然,如果妊娠期孕媽媽血糖控制的很好,對寶寶就沒有什麼影響。

希望我的回答能夠幫助到你!


陳慶華大夫


懷孕生孩子那些事 之 妊娠期糖尿病 (GDM)

 對於女性來講,懷孕是一段充滿了未知的旅程,是一種期待,也是一種挑戰,我曾經杜撰了一個詞:PCT(Pregnancy Challenge Test,妊娠挑戰試驗)。如果妊娠期出現某一個器官或系統的問題的話,進入40-50歲以後,這個器官或系統出問題的概率或風險會明顯上升,GDM就是一個很好的案例。

 目前推薦每一位孕婦都要在孕中期進行GDM篩查,因為很多在非孕期血糖正常的女性懷孕以後會出現糖代謝的異常。近些年,由於GDM診斷標準的變化導致了其發生率明顯上升。在採用新的診斷標準之前,國人GDM的發生率大約為5%,實施新標準以後,GDM的發生率一下子跳升到18%左右。當然,在不同的區域,這些數據會略有不同。

  調整GDM診斷標準的目的不是讓1/5的孕婦都成為病人,是為了給大家一個警示,是為了提醒大家需要調整生活方式,是為了讓大家預防可能發生的近期和遠期不良結局。

  被診斷為GDM以後,有的人很緊張,專門去買血糖儀在家每天監測空腹和餐後血糖;有的人無所謂,隨便你醫生怎麼說,我該幹嘛還是幹嘛。其實,對於GDM,科學合理的做法是:要重視,但是不必過於擔心,多數通過飲食調整和適量運動就可以得到很好的控制。

GDM對母親和孩子的近期影響與遠期影響

  理論上講,GDM會導致巨大兒的發生率升高,圍產兒併發症和死亡率也會升高,還會導致其他母體併發症的發生率上升。但是,在多數情況下,GDM母兒的近期結局是良好的,因為真正血糖控制不好的孕婦還是少數。

  GDM孕婦在分娩以後,絕大多數血糖會恢復到正常狀態,但是如果不注意進行飲食調整和適量運動的話,未來患II型糖尿病的概率會明顯上升。研究數據顯示,與沒有GDM的女性相比,有GDM女性未來患II型糖尿病的風險會升高5-10倍,在未來的5-10年內,患II型糖尿病的概率為30-50%(不同的研究會有不同的數據)。

  對於GDM孕婦來講,控制血糖水平不僅僅是為了減少對自身和胎兒的近期不良影響,更重要的是減少對子代的遠期不良影響。因為宮內的高糖環境會對子代的糖代謝產生不良影響,這種不良影響會隨子代年齡的增加而越發顯著。其子代在20歲時患II型糖尿病的累積風險接近15%,24歲時增加到30%以上,並且這種增加的程度與母親妊娠晚期時的血糖水平呈正相關。


C咖啡豆子


妊娠糖尿病對胎兒的影響: (1)巨大胎兒發生率高達25%~42%。其原因為孕婦血糖高,胎兒長期處於母體高血糖所致的高胰島素血癥環境中。促進蛋白、脂肪合成和抑制脂解作用,導致軀幹過度發育。 (2)胎兒生長受限(FGR)發生率為21%。妊娠早期高血糖有抑制胚胎髮育的作用,導致孕早期胚胎髮育落後。 (3)易發生流產和早產。早產發生率為10%~25%。 (4)胎兒畸形率高於非糖尿病孕婦,嚴重畸形發生率為正常妊娠的7~10倍,與受孕後最初數週高血糖水平密切相關,是構成圍生兒死亡的重要原因。 治療方法:妊娠期血糖控制滿意標準 孕婦無明顯飢餓感,空腹血糖控制在3.3~5.6mmol/L;餐前30分鐘:3.3~5.8mmo1/L;餐後2小時:4.4~6.7mmol/L;夜間:4.4~6.7mmol/L。 (1)飲食治療 飲食控制很重要。理想的飲食控制目標:既能保證和提供妊娠期間熱量和營養需要,又能避免餐後高血糖或飢餓酮症出現,保證胎兒正常生長髮育。 (2)藥物治療 對飲食治療不能控制的糖尿病,胰島素是主要的治療藥物。 (3)妊娠期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治療 在監測血氣、血糖、電解質並給予相應治療的同時,主張應用小劑量正規胰島素O.1U/(kg·h)靜滴。每1~2小時監測血糖一次。血糖>13.9mmol/L,應將胰島素加入0.9%氯化鈉注射液靜滴.血糖≤13.9mmo1/L,開始將胰島素加入5%葡萄糖氯化鈉注射液中靜滴,酮體轉陰後可改為皮下注射


像風一樣吹過4


沒那麼可怕,心情放鬆,但是要控制,飲食低糖,糖分高的水果也不要,大米稀飯不要,如果要吃稀飯就放點粗糧,少吃多餐,我生的時候血糖就還是偏高,寶寶剖出來有點低血糖,餵過奶後血糖自己升上來了,正常了,因為寶寶在你身體裡習慣了高血糖,出生可能會低血糖,所以做媽媽的一定有努力克服,加油……


盛夏94256616


妊娠期的糖尿病孕婦分為兩種:一種是在妊娠前即已患上糖尿病,另一種是因於妊娠期生理變化,葡萄糖腎閾降低,機體對胰島素需要量增加,導致胰島素分泌相對不足而發生的妊娠併發糖尿病。但不管是哪種糖尿病,其病理過程均會對母兒健康產生負面影響。

  對於孕婦來說,若孕前已患糖尿病,妊娠對疾病本身不致增加任何較大的危險性,但對於妊娠期併發糖尿病的人來說,約20%~30%將發展成為臨床糖尿病,特別是肥胖伴糖尿病家族史者。無論哪種糖尿病孕婦,圍產期均有較高發病率與死亡率。常見的併發症有妊娠高血壓、羊水過多、尿路感染、腎盂腎炎等。

  糖尿病對胎兒來說是一極大的危險因素,妊娠合併糖尿病的孕婦,血液中升高的血糖會經胎盤到達胎兒體內,為了消耗這些糖,胎兒就會多消耗氧,易造成宮內缺氧、窒息,甚至死亡,由於胎兒血液中血糖波動和酸中毒,有時可以造成胎兒在臨產前突然死亡。為了避免胎死宮內,醫生往往得在早產與死產兩種危險中權衡。一般認為以妊娠36~37周結束分娩為宜,即使宮內供氧充足,胎兒血液中過高的血糖會刺激胎兒胰島,以便將多餘的糖轉化為脂肪儲存在胎兒體內,使胎兒體重增加,長成巨大兒。合併糖尿病的孕婦,其胎兒約有 25 %為巨大兒。這些新生兒體重雖很重,體質卻很脆弱,先天畸形的發生率也較正常孕婦的胎兒高2~3倍;巨大兒還會增加難產和產傷的機會。

  嬰兒出生後,由於母體輸糖中斷,會發生低血糖,若不進行預防性治療,易發生意外。胎兒血中過高的血糖還可致胎兒肺成熟延遲,出生後易發生呼吸窘迫綜合徵。即使處理得當,糖尿病兒的圍產期死亡率也在10%左右。研究還發現,若母親曾出現過丙酮尿者,後代常伴有智力損害。


智欽孕嬰平臺


妊娠期糖尿病是指妊娠期首次發生或首次診斷的糖耐量減低的女性,約佔妊娠期女性的2%~8%。妊娠期糖尿病屬於一種比較嚴重的高危妊娠,通常出現於妊娠中晚期,對於病情較重或血糖控制不良者,易出現流產、巨大兒等不良後果。因此,及時發現並儘早預防妊娠期糖尿病,對保障母嬰安全至關重要。

在妊娠期,母體會出現很多有利於母胎交換和胎兒生長髮育的代謝變化,比如孕婦體內的胎盤泌乳素、孕酮、雌激素等抗胰島素物質增加,這會使孕婦對胰島素的敏感性下降。為了維持正常糖代謝,胰島素分泌量會反應性升高。在孕晚期,母體胰島素的分泌量是孕前的3~4倍,而胰島B細胞儲備不足的孕婦可能會因不能代償這種生理變化而發生糖耐量異常。

由於孕婦的高血糖會透過胎盤,所以易造成胎兒高血糖,增大巨大兒和新生兒低血糖的風險,巨大兒發生率可達25%~42%。妊娠期糖尿病會影響胎兒肺表面活性物質的合成與釋放,造成胎兒肺成熟延遲。此外,妊娠期糖尿病還會增大胎兒畸形、胎死腹中以及胎盤早剝的風險。從孕婦方面看,妊娠期糖尿病會增大先兆子癇、難產及發展為二型糖尿病的風險。關於妊娠期糖尿病對胎兒的影響及防治方法,詳細介紹如下:

妊娠期糖尿病對胎兒的危害

妊娠期糖尿病對胎兒的危害主要體現在宮內缺氧、巨大兒、畸形兒、死胎、新生兒黃疸、新生兒呼吸窘迫綜合徵、感染胎膜早破、流產以及羊水過多等方面,另外還會增大剖腹產的幾率。孕婦升高的血糖會通過胎盤供應胎兒,為了消耗這些多餘糖分,胎兒需要消耗更多氧氣。

這樣一來,就很容易造成宮內缺氧、窒息,甚至死亡。孕婦血糖升高會刺激胎兒胰島功能增強,而胰島素增多會使胎兒生成更多脂肪、蛋白質,從而使胎兒體重顯著增加。有數據表明,孕婦患糖尿病生育巨大兒的幾率為25%,巨大兒更易造成難產及產傷。孕婦血糖升高會增大胎兒患心血管異常、無腦兒、小腦畸形、脊柱裂、無腎以及肛門閉鎖等先天畸形的風險。

新生兒黃疸與呼吸窘迫綜合徵。

高血糖婦女生育的寶寶患先天畸形的幾率要比普通婦女生育的孩子高2~3倍。有研究顯示,胎兒死亡率升高與孕婦血糖水平有關。低血糖、低血鈣婦女孕育的胎兒更容易出現高胰島素血癥,這會使新生兒出現低血糖、低血鈣。

孕婦升高的血糖會造成胎兒在宮內缺氧,從而導致其體內促紅細胞生成素增加,出現紅細胞增多症。胎兒體內大量的紅細胞被破壞,更容易出現新生兒黃疸。新生兒呼吸窘迫綜合徵是指在孕婦血糖升高的同時,胎兒血糖也跟著升高,從而會導致胎兒肺臟成熟延遲,出生後更易出現呼吸窘迫綜合徵。

妊娠期糖尿病的高發人群

與妊娠期糖尿病相關的因素包括遺傳、免疫、激素、微量元素、情緒、高血壓等,另外體重過大者、超過35歲的高齡孕婦、有糖尿病家族史、曾生育過巨大兒、有妊娠期糖尿病史、尿常規檢查中空腹血糖呈陽性以及懷孕過程中胎兒比實際孕周偏大等,都屬於妊娠期糖尿病的高危人群。

其中,年齡是影響妊娠期糖尿病的主要原因。隨著女性年齡增長,雌激素水平會隨之下降,再加上受孕後身體處於一種相對應激狀態,多種激素的代謝水平異常會直接或間接影響到胰島素或胰高血糖素的分泌,從而導致血糖升高、糖耐量受損,最終發展為妊娠期糖尿病。

一些二胎媽媽也應注意規避妊娠期糖尿病的風險,對於年齡較大者,尤其是35歲以上的高齡孕婦,患妊娠期糖尿病的風險會明顯增大。相關數據表明,40或40歲以上的孕婦出現妊娠期糖尿病的風險是25歲孕婦的5~8倍。

另外,遺傳與肥胖也是不可忽略的高危因素。研究發現,多數糖尿病都是由遺傳造成的,約有五分之一至五分之二的人是通過母親遺傳獲得的。通常認為,當體重指數(BMI)大於24時,就可稱之為超重,如果大於30就是肥胖。國外研究也證實,肥胖是妊娠期糖尿病的高危因素。除此之外,女性吃得太精細、運動量少以及妊娠後營養過剩等,是導致體重急劇增加的重要原因。

孕前、孕早期的篩查與診斷

女性懷孕期間要定期產檢,及早進行糖耐量實驗。在懷孕前三個月,除了進行常規孕前檢查外,一定要進行一次空腹血糖檢查,這有利於及早發現糖尿病,及時干預治療。需要指出的是,沒有高危風險的孕婦在孕24~28周時,也應進行一次糖耐量實驗(75克葡萄糖OGTT篩查)。

怎樣預防妊娠期糖尿病?

有九成妊娠期糖尿病可通過飲食管理控制,只要能及時採取相關措施干預,大多數“糖媽媽”都能生育健康寶寶。高齡孕婦如果發現體重增加過快,要及時控制飲食並適當運動,做到吃動平衡。進食前可以先喝點湯,然後再吃蔬菜、豆類及肉製品,最後進食主食。這不僅可避免攝入過多碳水化合物,而且還能防止碳水化合物快速進入血液,減輕胰腺負擔。

懷孕期間應遵循“少糖低碳”的飲食方式,少糖是指嚴格控制各種糖類攝入,比如糕點、蜜餞、巧克力以及果汁等。這些甜食不僅熱量較高,而且進食後還會使血糖迅速升高。低碳除了適量減少主食攝入外,對於能生吃的蔬菜儘量生吃。生吃蔬菜可延長食物在胃腸道的時間,更有利於血糖的控制。

主食中要適當添加粗糧、雜糧類食物,如燕麥、蕎麥、玉米等,有助於減緩餐後血糖的升高速度。適當少吃富含澱粉的根莖類食物,比如土豆、紅薯、胡蘿蔔、山藥、鮮蠶豆及鮮豌豆等。適當多吃黃瓜、西紅柿、獼猴桃、火龍果、草莓、鴨梨、柚子等水果,因為這些水果所含的果糖甜度比蔗糖高,而吸收比葡萄糖慢,所以升糖作用也相對較慢,多吃水果還有助於補充膳食纖維及維生素。

最後需要說明的是,雖然有些水果含糖量較低,但也不要大量進食,適宜在飯後兩小時或睡前吃100~200克。堅果有助於寶寶更聰明,但由於其能量較高,所以也要適量進食。對於花生、南瓜子、西瓜子、腰果、核桃、杏仁、榛子等堅果類食物,可每日吃25克,最好選擇原味的。


jianxing2000


一般所說的妊娠糖尿病其實分為兩種情況:一是在懷孕前已經是糖尿病的患者妊娠,這種情況稱為糖尿病合併妊娠;二是在懷孕期間才出現或發現患有糖尿病者,這種情況稱為妊娠期糖尿病(英文簡稱GDM)。糖尿病孕婦中80%以上都是妊娠期糖尿病,另外一種情況不足20%。由於血糖太高胎兒容易死亡。所以得了妊娠期糖尿病的話孕媽媽要一切都小心為上,寶寶的健康最重要。要配合醫生的要求做好相關的檢查,如果查出來比較嚴重的話最好要打胰島素,胰島素不會通過胎盤的,寶寶很安全。孕媽媽放心,很多妊娠期糖尿病媽媽生的寶寶一點問題都沒有都很健康。所以重要的是孕媽媽的心情一定要保持愉悅,切不要因為的得了妊娠期糖尿病就很焦慮,想這想那,這種負面的情緒反而對寶寶不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