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为什么放弃贝加尔湖?

新鲜事新发现



提到贝加尔湖,不少人先想到的是李健的那首《贝加尔湖畔》这首歌,歌里幽静清远,令人神往。

贝加尔湖位于现在俄罗斯的东西伯利亚南部布里亚特共和国和伊尔库茨克州境内,最深处达1637米(2015年测得),面积为3.15万平方千米,是世界第一深湖,也是世界最大的淡水湖

贝加尔湖约形成于2000万-2500万年前,因为印度板块和欧亚板块相互撞击后的地震而产生,并且很早便有人类活动的迹象。

在中国的古籍里,贝加尔湖被称为北海、小海、瀚海或菊海,曾经是中国北方游牧民族如肃慎、匈奴的主要活动地,我们所熟悉的苏武牧羊、霍去病追击匈奴最远处都发生在贝加尔湖附近,贝加尔湖虽然今为俄罗斯管辖,却与我国渊源颇深。

曾是中国北方少数民族主要活动地

史载最早生活在贝加尔湖周边的是“肃慎”,这个民族是清朝满族的祖先,在公元前11世纪臣服于周王朝,史称“肃慎来服”,后来的大清疆域最大的时候也曾到达贝加尔湖地区,可见这个民族和贝加尔湖的关系颇深。

西汉时,匈奴人来到贝加尔湖游牧;东汉至西晋时逐渐强大起来的鲜卑族控制该地区;到了东晋,这里是高车国的领地,南北朝时是柔然的领地;到了隋和唐初又成了东突厥的领地,后来盛唐在公元629年由李靖夜袭阴山大获全胜,攻灭东突厥将贝加尔湖地区收入版图,曾在此设立安北都护府;宋时贝加尔湖分别被契丹、金和蒙古控制。

元朝统治者设立岭北行省、辽阳行省,管辖贝加尔湖、黑龙江和乌苏里江流域的大片地区;明时鞑靼、瓦剌等蒙古部落控制该地区,后来明出兵先后在贝加尔湖地区和黑龙江流域设置了384个卫和24个所,其中以乞塔河卫管辖贝加尔湖,并设奴儿干都指挥使司统管各卫所;清朝时,分布在贝加尔湖及其邻近地区的布利亚特等蒙古族诸部,先后被皇太极招抚到满清的统治之下,居住在那里的鄂温克使鹿部、达斡尔、鄂伦春等部被编入八旗。

大清盛世割地

历史上,清朝曾控制过贝加尔湖地区。当时贝加尔湖属于喀尔喀蒙古的地盘。而喀尔喀蒙古向满清称臣。顺治十二年(1655),清朝在喀尔喀设八札萨克。

早在1640年至1650年,贝加尔湖地区的恰克图(清人称为买卖城)和尼布楚成为当时该地区两大经济重镇。内地的茶砖、瓷器、纺织品、沙俄过来的产品和贝加尔湖地区游牧民族产的兽皮鹿茸等,均以这两座城市为中心开展贸易。

到了1657年,在西伯利亚经营多年的沙俄出兵尼布楚河与石勒喀河地区,侵占雅克萨和尼布楚。当时正值明末清初动乱,清政府还无暇顾及该地区。清朝建立后有经历了灭鳌拜、平三藩等事件,所以清政府直到40多年之后,康熙帝统治下国力增强后才对沙俄侵略军发起决定性的反击。

1685年和1686年。清军两次重创沙俄占据的雅克萨城,迫使沙俄和谈,签订了《尼布楚条约》,但《尼布楚条约》中清廷竟然同意将贝加尔湖以东、勒拿河以南、额尔古纳河以北、格尔必齐河以西的大片领土割让给沙俄。

但《尼布楚条约》签订后,沙俄的野心并没有被遏制,反而将侵略的魔爪伸向蒙古地区,并拒绝与康熙朝廷进行边境划界问题的谈判。

直到1725年,沙俄困于西部与其他国家的战争,同时雍正朝廷以中止两国间贸易为威胁,才同意进行两国划界和贸易问题谈判。可雍正朝在与沙俄签订的《恰克图条约》中,又将贝加尔湖以南及西南约10万平方公里领土割让给沙俄,彻底放弃了贝加尔湖。

割地是为了收复新疆?

要知道,康熙雍正时期清朝正值康乾盛世,国力鼎盛,放弃贝尔加湖着实令人费解。

有人认为当时清廷认为这一地区虽然地广但天寒地冻,物资匮乏,不适合人居住,不如舍弃。

也有人分析割让贝尔加湖是为了收复新疆。贝加尔湖地区是伊尔库次克少数民族聚居地,其中以蒙古族的支系布力亚特人口居多,而清初,外蒙古(漠北喀尔喀蒙古)才归顺大清,人心不稳,叛乱频繁。新疆的蒙古部噶尔丹又联合沙俄占领了全疆,不服大清管辖,于是才有“康熙三征噶尔丹"。噶尔丹联系布力亚特人进攻喀尔喀部,康熙为了阻断两者联系,忍痛把布力亚特人居住的贝加尔湖地区让给了俄国。而后专心攻打噶尔丹,让更有价值的新疆又重新回到大清版图内。


趣谈秘闻野史


1949年12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刚刚成立,毛泽东主席第一次出国访问苏联。当火车沿着西伯利亚大铁路行进到苏联地界时,远远地望见一汪碧绿的湖泊,这就是贝加尔湖。

贝加尔湖位于蒙古国北部的俄罗斯境内,最深处达1637米,是世界第一深湖、欧亚大陆最大的淡水湖。湖长636千米,平均宽48千米,面积为3.15万平方千米,由地层断裂陷落而成,湖面海拔455米,平均水深730米。

贝加尔湖中国古称北海,也就是西汉时苏武牧羊的地方,曾为中国北方部族主要活动地区,清朝曾短期控制该地,《尼布楚条约》后,将这块地区划归俄罗斯帝国。

贝加尔湖地区是伊尔库次克少数民族聚居地,其中以蒙古族的支系布力亚特人口居多。 为什么康熙帝会把贝加尔湖地区让给沙俄?这是因为清朝初立,外蒙古(漠北喀尔喀蒙古)才归顺大清,人心不稳,叛乱频繁。新疆的蒙古部噶尔丹又联合沙俄占领了全疆,不服大清管辖,于是才有“康熙三征噶尔丹"。噶尔丹联系布力亚特人进攻喀尔喀部,康熙为了阻断两者联系,忍痛把布力亚特人居住的贝加尔湖地区让给了俄国。而后专心攻打噶尔丹,新疆又重新回到大清版图内。

贝加尔湖实际上大部分时候是不属于中国或不属于中原政权。唯一可以有理由说完全属于中国的时间,只能说是唐朝和元朝,但唐朝的领土,是否构成我们现在领土的标准?元朝同理,带上现如今蒙古都是个独立国家的问题,就更不能拿来做标准了。因此贝加尔湖当时也就属无主地,谁占领谁得到。如果不是因为新疆的噶尔丹叛乱,康熙不会让出贝加尔湖的。


行云流水1437995


欢迎打开历史宝藏,一起来读清朝那些事儿。(约600字,阅读需2分)

位于俄罗斯东西伯利亚南部的贝加尔湖是世界第一深湖,也是亚欧大陆最大的淡水湖。

贝加尔湖这个名字,源于蒙语,意思是富饶的湖泊。说明蒙古人很早就注意到这个湖泊里丰富的鱼类资源。

历史上较早提到贝加尔湖,当属苏武牧羊所在的北海,此处的“北海”就是指贝加尔湖,可知这里是蒙古高原草原文化的势力范围。

到了清朝,蒙古诸部归顺大清,贝加尔湖区域名义上也在大清的范围内。

由于此地苦寒,处于高原,又纬度高,气候恶劣,因此也没有多少人在这里放牛马,故而也没有正是的行政建制。

如果没有沙俄“罗刹”东进,那么清朝皇帝说自己的国家,幅员北至于北海,也是可以说得通的。

但是沙俄哥萨克人从更严寒的西北到了之后,就认定这里是个好地方,确实,比起更北的鸟不拉屎的严寒地方,这里确实不错,还能放个牧。

有纠纷,就要有解决纠纷的办法,大清国原来模糊的边境线,就需要划一个明确的线,以制止纷争了。

在康熙初年雅克萨自卫反击战中打败沙俄之后,签订了《尼布楚条约》。因为此时大清忙于与葛尔丹的纠纷,虽然取得了对罗刹战争的胜利,还是做出让步,划定了外兴安岭以东的领土界限,贝加尔湖这一段的疆界并没有划定。

之后沙俄趁着大清忙于平准,一步步蚕食贝加尔这一区域的土地,近三十年后,中俄签订了《布连斯奇-恰克图条约》。

界定了中俄中段的边疆界线:自额尔古纳河至沙毕纳依岭之间以北归俄国,以南归中国,贝加尔湖就这样成了俄罗斯的领土。

综上可知,贝加尔湖所在区域,清初虽然号称大清疆域之内,但是因为地理环境恶劣,清朝并没有很重视这片土地,也没有相关的管理措施。而沙俄则相反,十分重视此地,将其作为向远东前进的重要一站,通过各种手段将其纳入自己的领土范围。


两分钟走近历史现场,更多历史类原创内容,欢迎右上角关注@历史宝藏。

历史宝藏


清朝对贝加尔湖的放弃可以概括为四个字:盛世割地。

贝加尔湖曾是苏武牧羊、霍去病饮马的地方,最早生活在那里的居民被称为“肃慎”,这个民族在公元前11世纪臣服于周王朝,史称“肃慎来服”,她就是今天满族的前身。

贝加尔湖在西汉时是匈奴的领地,在东汉至西晋时是鲜卑的领地,在东晋时是高车国的领地,在南北朝时是柔然的领地,在隋朝是东突厥的领地。

公元629年李靖夜袭阴山大获全胜,唐朝攻灭东突厥将贝加尔湖地区收入版图。

唐朝随即在那里设立燕然都督府,管辖贝加尔湖地区及其北面叶尼塞河和勒拿河之间的地区,后又设安北都护府加以管辖。但在唐朝中后期,贝加尔湖又先后为突厥、回鹘所占有。

唐亡之后,生活在贝加尔湖的嗢娘改部臣服于契丹,贝加尔湖地区成为辽国的属地。

金国灭辽后,以蒲与路、胡里改路、恤品路管辖包括加尔湖地区在内的黑龙江流域和乌苏里江以东地区。

蒙元一统后,设立岭北行省、辽阳行省管辖贝加尔湖、黑龙江和乌苏里江流域的大片地区。

明朝时期,先后在贝加尔湖地区和黑龙江流域设置了384个卫和24个所,其中以乞塔河卫管辖贝加尔湖,并设奴儿干都指挥使司统管各卫所。

明朝末年,分布在贝加尔湖及其邻近地区的布利亚特等蒙古族诸部,先后被皇太极招抚到满清的统治之下,居住在那里的鄂温克使鹿部、达斡尔、鄂伦春等部被编入八旗。

清朝对于贝加尔湖地区的管辖,先是派遣钦差大臣在库伦(今乌兰巴托)设立行政机构,后由理藩院在色楞格河岸的恰克图设置派出机构。同时,作为清朝地方官吏的车臣汗和土谢图汗也领清政府之命,协助管理贝加尔湖地区的蒙古诸部。

1640年至1650年,恰克图和尼布楚逐步被建设成为当时贝加尔湖地区的两大经济重镇。内地的茶砖、瓷器、纺织品等货品,贝加尔湖地区蒙古诸部以及周边鄂温克各部的兽皮、麝香、鹿茸等物产,以这两座城市为中心开展贸易。

沙俄对贝加尔湖地区的侵略和蚕食也是在这一时期开始的。

1657年,沙俄在尼布楚河与石勒喀河合流处侵占雅克萨城、尼布楚城为据点,但清政府直到40多年之后才对沙俄侵略军发起决定性的反击,清军于1685年和1686年两次重创沙俄占据的雅克萨城,迫使沙俄要求和谈。

但是在随后的谈判中,康熙朝廷与沙俄政府签订了一份令人不解的《尼布楚条约》,竟然同意将贝加尔湖以东、勒拿河以南、额尔古纳河以北、格尔必齐河以西的大片领土割让给沙俄

更让人无语的是,《尼布楚条约》的退让并没有换来真正的和平,沙俄继续将侵略的魔爪伸向蒙古地区,并拒绝与康熙朝廷进行边境划界问题的谈判。直到1725年,沙俄困于同瑞典、波斯的连年战争,同时雍正朝廷以中止两国间贸易为威胁,沙俄才同意进行两国划界和贸易问题谈判。

可是令人不解的事情再次发生了,雍正朝廷在最终与沙俄签订的《恰克图条约》中,将贝加尔湖以南及西南约10万平方公里领土割让给沙俄,彻底放弃了贝加尔湖

这段历史堪称是清朝的“盛世割地”,美丽的贝加尔湖大片领土被康熙、雍正拱手相让。


读历见闻


贝加尔湖的淡水资源是全球湖泊,河流淡水总量的20%,这个数量是非常巨大的,如果现在还是中国的,把水抽到内蒙古,青海,新疆,中国将会出现无数良田,大部分沙漠也将消失,中国将可以多养活几亿人!清朝能保住新疆就已谢天谢地了,清朝中末期控制力已不行,内忧外患,别去惦记那些无用的,甘肃山西华北平原往南,是全球最好地块之一,清朝能控制这片就已是赢家,日本可是惦记得狠。

大清帝国比大明治国策略先进多了。 ①主推满蒙一家,轻忪控制了蒙古所有的北方疆域,包括乌拉尔山以东和贝加尔湖等整个西伯利亚土地。 ②坚固东北老巢土地,轻松控制了朝鲜半岛,库页岛等东北亚土地。 ③满汉一家,轻松控制了原大明帝国的土地。 所以,大清帝国=蒙古疆域+满金疆域+大汉疆域。

说句难听的,有些人简直贪心不足蛇吞象,动不动就是为什么放弃这里,为什么放弃那里,这里是中国的,那也是中国的,总用现在的眼光看过往,土地不仅能创造财富,但同时也会吸金,开发土地需要成本的,漠北之地几千年都是荒地,突然要开发,你给钱吗?就是现在俄罗斯西伯利亚都是处女地,开发都拿不出钱,何况几百年前?而且当时清廷可谓内困外交,三藩之乱,台湾问题,葛尔丹问题,满汉问题等等,忙得很,关内问题明显要比漠北棘手,也更需尽快解决,根本腾不出空来和沙俄对抗,放弃这块收益小于付出的漠北也是国力和国情导致,理论结合实际很难吗?

放弃了就不是你的了,就算是沙俄抢走的又怎样?打不过人家就认输,要有契约精神,就算你不愿意签或者认为不平等又怎样?历史历来弱肉强食,中国原来也没这么大,什么女贞,什么匈奴,什么契丹又怎样?好好过日子,不知道哪些人喜欢挑动民族国家仇恨,你们祖上也没有因为满清占领中原豁命自杀,不也活的滋润。


历史深度揭秘


既然你诚心诚意的问了,我便认认真真的回答你。

历史上唯一一个打赢还割地,康熙为什么把贝加尔湖给沙俄?


689年9月7日,清政府与沙俄签订了中俄《尼布楚条约》。条约划分了中俄两国边界,从法律上确立黑龙江和乌苏里江流域包括库页岛在内的地区仍属于中国领土,但同时清政府同意把大片土地割让给沙俄。同时也把贝加尔湖割让给了沙俄。

贝加尔湖中国古称北海,曾是中国北方许多部族的活动地区。贝加尔湖是世界上最深的湖同时也是欧亚大陆最大的湖,湖的总容积为2396万亿立方米,最深处为1637米。贝加尔湖不仅资源丰富,而且风景优美。

那么康熙为何要签订《尼布楚条约》,把贝加尔湖拱手让给沙俄呢?


一、国家局势

在清军入主中原之后,直到康熙年间,国家尚不稳定。葛尔丹等势力蠢蠢欲动,欲图脱离清朝管制。清朝当时的首要目的肯定是先维持国内稳定,与沙俄保持和平。1653年,沙俄入侵乌苏里江和黑龙江流域。

康熙意识到沙俄的意图,于是派兵征剿,发生两次“雅克萨之战”,历时四年,最终清军皆获得胜利。但是清朝不愿意,也没那么多精力与沙俄发生大规模的战争,于是签订了《尼布楚条约》,以换取长时间的和平。

二、康熙自身的原因

其实当初沙俄入侵清朝,康熙如此重视并派兵与沙俄军队展开围攻,并不是因为贝加尔湖,而是因为沙俄当时入侵了乌苏里江和黑龙江流域,这可是清朝满人的故乡,相当于老家。老家被人侵占了,康熙无论如何都得要回来。而贝加尔湖则不同,因此康熙并不是很在意。

另一方面,中国古代一直都是农耕大国。而贝加尔湖以西气候寒冷,而且不能耕种,甚至不适宜居住。对于一个农耕大国来说,这样的土地无疑是没有价值的。而且当时清朝国土很大,康熙认为把一块没有价值的土地让给沙俄也没什么大不了的。


因此从感情和利益上,康熙都认为把贝加尔湖让给沙俄以换取和平是值得的。

三、军队实力

前面说过,清朝与沙俄发生过两次“雅克萨”之战。那么战况如何呢?在第一次雅克萨战役中,清军派兵约3000人,而沙俄士兵仅有450人;

第二次雅克萨战役中清军派兵2100,沙俄士兵826人。也就是说,清军在数量上远胜于沙俄士兵。虽然两次战役皆获胜利,但是总共耗时四年之久。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火器。

在两次“雅克萨”之战中,清军在装备上完全落后与沙俄。沙俄从17世纪开始就装备了燧发枪和大炮,而清军虽然也有枪和大炮,但是在数量和质量上都不如沙俄。清军主要是靠冷兵器作战,而沙俄则有更先进的火枪和大炮。在这种情况下,清朝与沙俄如果进行长期作战并没有获胜的把握或者代价太大。


因此康熙选择放弃贝加尔湖来换取中俄和平。


江水趣谈


《尼布楚条约》被称为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平等条约,但是这个条约却开创了清朝割让土地的先河。条约规定,以黑龙江支流格尔必齐河与外兴安岭为线,以南属于中国,以北属于俄罗斯,西部交界处以额尔古纳河为界,以北属于俄罗斯,以南属于中国。清朝割让了包括贝加尔湖在内的大片领土给俄国。

我们都知道,中俄雅克萨之战是中国方取得了胜利,而且康熙年间,清朝的实力还是位居世界前列,国家实力强盛,又打败了沙俄,为什么还要放弃贝加尔湖呢?

其实一开始清朝谈判大臣索额图要求以勒拿河到贝加尔湖一线为界,以西属于俄罗斯,以东属于清朝。勒拿河贝加尔湖以东的区域本就是清朝的势力范围,是沙俄越过乌拉尔山之后,一步步东扩,一步步蚕食了清朝的传统势力范围,现在索额图的要求并没有占俄国便宜,而是要求俄国归还被占领的领土。

而俄罗斯的谈判使者确直接要求以黑龙江为界,不得不说俄罗斯的流氓性格是祖传的。当然这两个谈判代表提的要求都是狮子大开口,为的就是给自己留下足够的还价余地。所以,一开始清朝就将贝加尔湖当做与俄国的国界线,不过这条线是清朝狮子大开口的,也许索额图等人压根没想过要贝加尔湖。

我们来看一下贝加尔湖的地理位置,贝加尔湖位于西伯利亚南部。贝加尔湖在中国古代被称为北海,是北方游牧民族的主要活动区和聚居地。贝加尔湖被誉为世界第一深湖、欧亚大陆最大的淡水湖,以美景奇特、鱼类资源丰富而闻名于世。贝加尔湖正式纳入中国版图是在成吉思汗对外扩张的时期。成吉思汗的蒙古铁骑横扫欧亚大陆,将中国的版图扩大了数倍。

随着时代的推移,蒙古对贝加尔湖的控制不断减弱,随着清朝的建立,打败了明朝和蒙古部族,于是清朝继承了蒙古族的贝加尔湖一带。但是俄罗斯帝国此时开始崛起,并不断对外扩张,向东扩张时,抢了清朝刚占据不久的贝加尔湖一带。随着《尼布楚条约》的签订,贝加尔湖也被划为俄国的领土。

又回到题主的问题了,康熙年间,清朝时期在世界上还是数一数二的,俄罗斯帝国还在雅克萨被清军狠狠地收拾了一番,为什么战胜国要把领土割让给战败国呢?

首先,贝加尔湖并不是清朝的必争之地

清军入关后,统一了全国,与此前的各朝代一样,由于北方的土地价值及其所蕴含的资源并没有被人们发现,而北方寒冷的气候、贫瘠的土地、稀少的人口和彪悍的敌人都让中原王朝提不起兴趣,清朝自然也一样,他们的经营中心还是在中原和江南等富庶区域。北方的那一大片土地在当时的人们眼里就是不毛之地的代名词。

而且贝加尔湖实际上是清朝从蒙古部族手里抢来的,经营时间并不长,对贝加尔湖没有多深的感情。清朝的逆鳞在东北,那才是满洲的龙兴之地。所以沙俄抢了贝加尔湖和西伯利亚大片区域,清朝都无动于衷,但是沙俄一打到外兴安岭,想觊觎黑龙江以南的区域,清朝的反击就来了。可以说动哪块区域都行,就是不能动东北,那才是满清的命根子,贝加尔湖只不过是刚收服不久而已,重要性不值得清朝统治者大动干戈。

其次,中国的谈判完全处于下风

在雅克萨之战后,沙俄被打痛了,清军也损兵折将,两方只好坐下来和谈。但是一开始谈判双方都想为己方争取最大的利益,谁也不肯退让。当时索额图从康熙皇帝那里得到的底线是先以尼布楚为界,酌情可以退让到额尔古纳河。可以说清朝的谈判底线相当憋屈了,甚至都没把贝加尔湖当回事。

俄国的谈判却完全占据了上风,首先俄方代表戈洛文就跑出了己方的条件,直接将国界线压到黑龙江,虽然是败军,但戈洛文在气势方面不输索额图。其次,清朝的翻译传教士徐日升、张诚被俄方收买叛变,将康熙帝的底线告诉了戈洛文,戈洛文才能在与索额图的谈判中占据主动,而索额图并没有做好谈判前的准备,不仅没有事先了解谈判法则和俄国的底线,甚至己方出现了奸细都一直被蒙在鼓里。在这次谈判中,沙俄占尽了便宜,本来打了败仗,又没有能力消化这么大一片区域,但是却在清朝的退让下得到了整个西伯利亚地区。在近代,俄国消化完这些被占领的区域后,成为了世界上有数的列强,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无尽的苦难。

最后,清朝战端四起,无力跟俄国打消耗战

清军入关后,遭到了明朝军民的奋力抵抗。清朝打了几十年的仗,才将明朝的故土基本收入囊中。但是老百姓思念前朝,对满清这个异族政权是在没什么好感,从高层知识分子到底层平民老百姓,都在进行反清复明的斗争,加上刚刚击败蒙古和明朝残余势力,这么大一片区域尚未完全消化,可以说当时清朝的统治其实并不稳固。

康熙帝亲政不久后,就发生了三藩之乱,吴三桂、尚可喜、耿精忠在南方掀起叛乱,南方大片区域沦陷,各地反清复明势力也纷纷发难。雪上加霜的是西北的噶尔丹也发动叛乱。清朝的统治本就不稳固,现在各地发生叛乱,清朝自然要先安定内乱,稳固自己的统治才能去考虑对外作战。但是当时清朝的实力并不足以应付三藩、葛尔丹、沙俄等多路兵马,只好先放弃不重要的沙俄,放任沙俄侵占贝加尔湖等西伯利亚地区,先集中兵力平定三藩之乱再说。

所以,清朝放弃贝加尔湖既有不重视这一区域的原因,也有内部自身的原因。总的来说,贝加尔湖对清朝是一个可有可无之地,得到了是一块资源,丢弃了也不可惜。不信的话,你看俄国一动东北,清朝连三藩之乱都不顾了,先把俄国痛揍一顿再说,现在可惜我们也只能望湖兴叹了。


风逍逍兮易水寒


作为世界上第一深湖,欧亚大陆最大的淡水湖,贝加尔湖有着独特地理位置,拥有丰富的淡水资源,古代称为北海。这里主要是游牧民族活动地区,许多蒙古族都生活在附近。清朝时期,曾经短暂的拥有过贝加尔湖。

贝加尔湖是如何成为沙俄领土的?

自从沙俄进行东扩之后,一路扩张到东西伯利亚,之后他们看中黑龙江流域,经常入侵黑龙江流域,对当地居民进行掠夺。这引起清朝的警惕,由于清朝忙着统一天下和平定叛乱,一时间也无法顾及沙俄。此时的贝加尔湖还是处于喀尔喀蒙古的领地。

当清朝康熙年间,平定三藩之乱后,不久就对沙俄的入侵进行反击,先后两次的雅克萨之战,把沙俄击败,两国签订第一个条约《尼布楚条约》,看似平等条约,其实是清朝自动放弃尼布楚地区,沙俄获得庞大的东西伯利亚。这就有了给沙俄获得贝加尔湖的机会。

和沙俄签订东段边界后,清朝开始对噶尔丹进行反击,三征噶尔丹,康熙击败噶尔丹,清朝也控制了喀尔喀蒙古地区,贝加尔湖也在其中,但好景不长。雍正年间,喀尔喀蒙古已成为清朝领土的一部分。此时的沙俄还在不断的蚕食中国周边领土。

1727年,雍正五年,为了安稳国内局面,重点发展经济,改善康熙年间留下来的问题,雍正不想和沙俄有着过多的摩擦,于是在1727年,和沙俄签订《布连斯奇条约》,和1728年签订的《恰克图条约》,两个条约划定了中俄中段边界线。根据条约规定,以额尔古纳河向西,至沙毕纳依岭为界,北方归沙俄,南方归中国,而贝加尔湖就这样脱离了中国。

由此可见,贝加尔湖轻轻松松让沙俄获得,而清朝不是被迫放弃,是自愿放弃的。这为什么?

因为贝加尔湖的地理位置让清朝感到太过遥远,从中国古代的朝代中,唐朝、元朝、清朝,都有过将贝加尔湖纳入版图内,但是,贝加尔湖那是一个苦寒之地,在古代,许多游牧民族把一些罪犯流放到此,让他们饱受北极之寒。从地缘位置上,贝加尔湖处于东亚大陆的边缘,在它的北部是平原,南部则是高原。

处于边缘地带,加上寒冷的气候,清朝更不会看到它有多大的作用,毕竟古代人们的思想还是不如今天的人们,好的地方肯定是往南方去,往北去受冷受冻吗?清朝的统治者不傻,如今贝加尔湖的淡水资源丰富,但对古代来说,又不缺淡水,有没有都没什么区别。清朝要有水有水,要草原有草原,不在乎多这块地。失去贝加尔湖也是正常的。

如今贝加尔湖的地位和名气之所以这么大,还是因为它曾经属于中国,后来被沙俄划走。加上它那丰富的淡水资源和动植物资源,更是让我们嫉妒,所以有的人在想,能不能收回来?还是别想了,连蒙古国都收不回来,怎么收贝加尔湖?


文史浅聊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


一块从未属于过清朝的土地,怪罪清朝失土之责合适吗?就像今天的人们批评我国政府为何丢失了美洲大陆一样毫无逻辑性可言。

关于清朝和贝加尔湖的问题,静夜史在先前的文章中有过详细分析,结论是:

  • 贝加尔湖地区历史上只有两度属于过中原王朝,一是唐朝前期630年至682年共52年时间,二是元朝1271年至1368年。除此之外,贝加尔湖地区从未属于过中原王朝;

  • 清朝前期,贝加尔湖属于漠北蒙古土谢图汗部的属地,此时的漠北蒙古根本不是清朝的领土。在1691年多伦会盟后,清朝接收的漠北蒙古土地已经不包括贝加尔湖。

所以清朝对贝加尔湖地区的丢失没有责任。

贝加尔湖地区的丢失,是从明朝后期就开始的。1582年,沙俄哥萨克越过乌拉尔山,开始向西伯利亚疯狂扩张。万历年间,哥萨克已经占据了贝加尔湖西部和北部地区,并不断向贝加尔湖东部和南部扩张。

此时的蒙古各部已经出现了分裂。原来的瓦剌西迁,成为漠西蒙古,其中的准噶尔部逐渐强大。而鞑靼则分裂为漠南和漠北蒙古,漠北蒙古也称喀尔喀蒙古,其中土谢图汗部位置最为靠北,贝加尔湖地区是其属地。

1635年,后金降服漠南蒙古,漠北蒙古各部对清朝进行九白之贡,确立了双方的宗藩关系。

但是此时的漠北蒙古还不是清朝的领土,虽然是清朝的藩属国,但是漠北蒙古在政治军事等方面是完全独立的,清朝没有理由进行干涉,所以只有漠北蒙古特别是土谢图汗部直接面对沙俄的入侵。

此时的准噶尔部逐渐强大,准噶尔部台吉噶尔丹踌躇满志,想要统一蒙古各部,并消灭清朝,实现自己的大元梦想。为此准噶尔汗国不断向东进攻喀尔喀蒙古各部,而为了统一蒙古,噶尔丹选择和沙俄联合,沙俄也在贝加尔湖地区不断向南蚕食,漠北蒙古面临的形势越来越严峻。

关键时期,漠北蒙古活佛做出了归顺大清的决定。1691年,康熙和漠北蒙古各王公在多伦诺尔举行会盟,宣告漠北蒙古并入清朝版图。

在之前的1687年12月到1688年3月,沙俄和土谢图汗部爆发了乌丁斯克之战,在长达4个月的围困战中,土谢图汗部最终失败,沙俄在事实上获得了贝加尔全部地区的控制权。

此战之后,沙俄占据了贝加尔湖南部和东部地区,可以说土谢图汗部的属地已经被侵略殆尽。清朝将土谢图汗部安置在杭爱山地区附近,贝加尔湖地区实际上已经是沙俄的势力范围。

在先前的两次雅克萨之战中,清朝在取得胜利的情况下,1689年清朝和沙俄签订了《尼布楚条约》,确定了东北地区的边界,但是,对于贝加尔湖地区,两国没有进行声明。

此时的清朝,被准噶尔汗国问题拖住,无力在漠北地区进行扩张。《尼布楚条约》签订时,清朝之所以让步,一个重要的目的就是促使沙俄在清朝和准噶尔的对抗中处于中立,但是很明显沙俄没有守信。

而在接受了漠北蒙古后,康熙也不想在此时刺激沙俄,因为一旦在漠北贝加尔湖地区挑起战事,就意味着将沙俄推向准噶尔一方,对清朝平定准噶尔非常不利。

再者,为了增加喀尔喀蒙古的向心力,康熙也有意利用沙俄的威胁削弱土谢图汗部等的实力,这种借刀杀人的把戏导致喀尔喀蒙古各部势力被严重削弱,不得不加深对清朝的依赖,清朝达到了巩固统治的目的!


所以,对于这片从未属于清朝的土地,康熙没有激进地进行所谓的“收复”,到雍正时期,同样是为了解决准噶尔问题,在贝加尔湖地区进行了边界确认,1727年《恰克图条约》,双方确认贝加尔湖地区属于沙俄。

多有疏漏,烦请斧正!

我是“静夜史”,期待您的关注!


静夜史


从李健的《贝加尔湖畔》歌曲中我们能感受到贝加尔湖是一个绿草如茵,令春风沉醉的地方。贝加尔湖是世界上目前蓄水量最大的淡水湖,这么美好的地方康熙转送给了俄罗斯,实在让人觉得很诧异。

当时的清朝面临三藩之乱,准噶尔叛乱,沙俄不断骚扰边境的问题。清廷军队与沙俄军队连战三年也没有决出胜负,内忧外患,清朝疲于线站最终选择签订友好条约,即《尼布楚条约》,希望能与沙俄和平共处。

当时归纳给沙俄的版图是尼布楚等地不包含贝加尔湖,但沙俄趁火打劫,不但派军驻扎在尼布楚,还助力准噶尔,使得清朝最后退步,让出了额尔古纳河至贝加尔湖的土地。

贝加尔湖位于西伯利亚南部,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温差大,不适宜人类居住。对于当时的清朝来说没有确切的实用价值,是多民族聚集地,族群复杂,朝廷已经疲于管辖和治理了,因此清朝在签订条约时,没有争取直接就放弃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