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皇太极不发动宁锦之战,袁崇焕修好锦州和大小凌河三座城池,辽东会怎么样?

小孟尝秦琼


你的智商和孙承宗 袁崇焕确实差不多 野猪皮逗你玩呢 你说你修城 十天半个月又修不好 那么大动静 瞒也瞒不住 筑城得要吃的用的 得要民夫苦力吧 兵民比例五五开不过分吧 一万人保护一万人 还得运两万人的粮食和建筑材料吧 野战你又打不过 那我干嘛不等你修了一半然后把你围起来 到时候围点打援 来救的通通杀死 困在里面的不都是我的肉 孙老头袁铁头两个智障活生生把一个大好明朝给断送了 一年几百万白银就这个送给了野猪皮 流寇能不反吗?


用户61109051988


作为一个优秀的领导,远见是必不可少。皇太极发动宁锦之战,在于及早拔除威胁防止明军过了大凌河立足。万一以后关宁军换了个厉害的领头人,比如戚继光之类,然后积极整军备战,遇见后金就能K.O.,关外之地逐渐充裕扩展,兵力不断增强;明朝最高领导如果也换成了极具能力的,积极整肃内政和吏治,以后金的那点实力,那后金就有得苦头吃了。

在崇祯二年时,袁大粪和皇太极书信议和时,皇太极提到划界时,从大凌河到后金的三岔河要求定为空地,这空地其实就是军事缓冲区。为何要有这缓冲区的存在?还是由于后金实力还是相对弱,如果明军主动发起攻击(虽然几乎没有发生过),那么后金在得到谍报后,就有一定的时间集结兵力,可以说这是后金的一个预警保险方法。

所以,皇太极是不可能让明军继续推进的。

再回到正题。如果大凌河等地筑城成功会怎么样?该怎样还是怎样,除非关宁军真的换了个厉害军事家之流当领导。以关宁军的德行,不主动出击不说,遇上攻击基本也是蹲墙头的事。

而且从大凌河到三岔河还有大片空地,其中包括右屯、废弃的广宁旧地,要筑城推进不知道何年马月!而且以关宁军不能战的能力,下一次筑城不能保证不被强拆。宁锦之战时,除了满桂,外围明军基本没有主动出击过。在明军没有实质性的改变的前提下,后金逐渐累积实力,最终还是会像大凌河之战和松锦之战一样被围城打援歼灭。


晃天下


分兵是兵家大忌,就是修100个城,不敢出城野战,还不是被包围各个击破。靠修城取胜的自古无有。秦朝修个长城,不比袁嘟嘟修3城牛比多了,结果怎么样?亡于农民起义,跟明朝一样。空耗国力。而且人修长城是有道理的,这是防线,修3个城,能防什么?敌人一围都不用打。


听海不如看海


首先我纠正一下你的问题,孙承宗袁崇焕修大凌河城,锦州城和松山城没有小凌河城,所谓的关宁锦防线。而且皇太极曾经攻打过大凌河城和锦州城都是无功而返。在此之前的宁远之战,努尔哈赤被袁崇焕的红衣大炮打败。八旗子弟逃回沈阳。如果皇太极从此路进取北京,凭借袁的性格他是无法破城的。辽东也只能是对峙阶段,复辽,只是说说得了。


未知旅程L


袁崇焕不作死大清朝根本进不来。虽然懂事长给他上方宝剑了。杀大将怎么你得先说一声。结果自己冤死了。到了乾隆朝才给他平反。这就说明一点。员工你只是个员工。智商在高,功劳在大,老板看不上你你什么都不是。做人一定要低调低调在低调。今天回老家随礼,家乡人问我一年挣多少钱。我只能说度命。


老夏大白


宁远一战,袁崇焕下令除宁远外的大小数百堡垒全部弃守,且堡内所有物资钱粮军械都下令不予转运或销毁,奴酋不费一兵一卒就将这些堡垒群全部拆毁(逼迫劫掠的百姓),吃的脑满肠肥~在袁崇焕手里,堡垒修好了也是给螨鞑做仓储


威武大将军朱寿


袁是没有头脑的将军,成不大事。


用户9739765973296


会怎么样,这老丫挺本来的计划就是,只要没人管他,他就一直把碉堡修到皇太极皇宫门口去。好在他挂的早,以崇祯末年那点财力,迟早被他玩死


一慕长安


坐等战机丢失?皇太极也太逊了。战争的胜负关键就是对于战机的把握,才丢掉唾手可得良机?哪个还会是一个合格的将军吗?蒋中正才会干出这样的事情,皇太极?肯定是不会的。满清朝廷在初创时期,是无法接受这样的失败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