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現一個有趣的中國水系稱謂現象:長江以北多稱“河”而以南多稱“江”,這是為什麼?

清風朗月zgh


這就有關歷史淵源了。

其實在我國的上古時期,沒有江也沒有河,通常稱呼為“某水”,《詩經》中就有很有名的一句:所謂伊人,在水一方。

是在水一方,而不是在河一方,在江一方。

上古水名有不少,比如渭水、淮水、濟水、洛水、漢水等等,一般來講,上古的“河”專指黃河,上古的“江”專指長江。

黃河+長江+淮水+濟水,合稱“四瀆”。

那麼後期中國的水系稱謂,又是如何發生演變的呢?

先來看看“河”。

雖說河就指黃河,但是“河”並不老實,它開始挑戰“水”的地位。

想必大家都知道,黃河在古代多次改道,根據歷史記載,從公元前602年到1938年的兩千五百多年,黃河一共改道26次,其中重大改道有7次,改道會有一個詞,“奪X入海”,最北端,“奪海(水)入海”,最南端“奪淮(水)入海”,而其他一些叫“水”的河流,也未曾倖免,大多數都被黃河奪過。

也就是說,基本上中原地區的河流,都算是,或者是曾經算是黃河的一部分,既然這樣,就一起叫“河”吧。

黃河真是老流氓。

而東北,黃河沒去奪過,所以叫江的比較多,黑龍江,松花江,鴨綠江等等。

至於 “江”,它其實是個外來戶。

當然,這裡的外來戶,指的是非中原地區,也就是現在的南方。從上古至春秋戰國,直到秦始皇統一六國,才把南方打下來。

而南方,多江,很大一部分原因是文化輸出,畢竟南方民族眾多,把名字定下來,會好一些。


西遊言己


什麼是"江“?什麼是"河"?為什麼同樣是流水的大溝渠,卻有兩種不同的叫法呢?關於"江"與"河"的區別,朋友們引經據典,雖然說了個萬語千言,但都不如我小時候聽來的一個與眾不同的解釋清楚。

在大約四十年前吧,剛上初中的我在家讀書,幾個老表和表舅趁農閒到我家幫忙蓋豬圈屋。午飯後休息時,表舅將我放在旁邊的書拿起來唸道:歷史,地理。我聽到表舅讀出書名,有些驚異地問道,大舅,你不是沒讀過書囉嘛,啷個認識字呢?表舅有些羞赫地回道,那是解放前的事了,解放後我參加過三期掃盲班,二期識字班,現在可以認一千五百多個字,會寫一千個字耶。大老表接口說,老漢又在吹牛逼,明明只會寫八百多個字,硬要說一千個字。表舅腦怒道,你跟老子爬(滾),四捨五入,四捨五入懂不懂?表舅的話頓時引來人們一陣鬨笑。

二娃,你讀的書都講些啥子?表舅問道。我說,歷史就是講過去歷朝歷代發生過的事,地理呢就是講山川河流的走向,和氣候變化這些東西。表舅聽我這麼一說,臉上頓時肅然地說道,你們現在不得了哇,連諸葛亮的奇門遁甲也要學呀。表舅的話讓我頓時無語。

表舅不以為然地瞄了一眼我約帶鄙視的表情,將頭上纏著的白布帕解下來放在一大腿上。在我們這裡,只要是上了年紀的人,都會纏白布頭帕,據說是為了紀念諸葛亮,不過現在很少了,只有一些邊遠的鄉村才能看見。

表舅撣了撣頭帕,拿起歷史書說道,這本歷史上肯定寫得有前五百年的事,肯定寫得有諸葛亮,對不?我說,大舅,不是五百年而是五千年,上面也確實寫得有諸葛亮的事。表舅又拿起地理書說道,這本書我先頭翻了一下,上面寫的全是什麼山脈哇,河流哇,這些東西就是諸葛亮兵書中說天文地利,你把這兩本書夥(合)起來看,不是奇門遁甲又是什麼?

表舅說到這裡,用腳

跺了跺地接著說道,我們這裡,就是我們舒家大隊(村),古時候也是一個國家,跟山後景家大隊,小珍溪的方家和跟河對門壩上的劉家都各不相干,哪時候一姓一方①,十姓一邦,百姓一國,只要碰到起就要打死人子架,就是諸葛亮把我們這些人統到一起成了“竹根親"②。相當於《聊齋故事》的故事,直聽得我一時間目瞪口呆。

我過了好一會才問道,大舅,你都聽誰說的?你說一姓就是一個國家,我們舒家大隊的地盤要不了半天都能走完,除去國界土地都沒得了,不會象現在恁個弄塊石頭立起就是邊界吧?

聽街上施翰林的孫子施茂懷說的,大舅大聲地說道,這時一旁的表侄突然說道,爺爺,你又說是施先生說的,他都死了好多年了,你嘴篤篤的抖不抻展,還是聽雨順大公講聽起安逸些。大公,還是你來講,我認你一背(篼)牛草。

表侄口中的的雨順大公,名叫舒雨順。在我們這裡可是個了不起的人物,他當時就已經70出頭了,可卻當了近40的兵,從護國軍——國民革命軍——八路軍——解放軍——志願軍一直當兵到55年,因為當他聽說老家也分田地之後,就以自已年齡太大不適合呆在部隊為由,退伍回家了分田地,連縣人武部的工作都不要。

大舅舅接過話頭道,你們這些娃二沒出川,很多事情都不曉得,我在外頭當兵幾十年,差不多跑了大半個中國,我們國家南方和北方大不一樣,我們這裡不比北方,國家之間要修長城,點狼煙,我們這人口要多些,沒有水的地方,就在山上用石頭修個寨,眼光所及即為地界,只要不超過5人,且不帶刀槍等武器,雙方一般都不理會,如果違反這一條,越過眼界就敲鑼打鼓,放火炮(鞭炮)報警,我們常說的眼界高低,其實說是這個,因為眼界不行,如果看不準,就很可能引起族與族之間的爭鬥。

我這裡與北方還有個不同,就是多以江河溪溝為界,1948年,國民黨不是想"劃江而治“嗎?這就是所謂江(疆)界,北方為什麼不以江為界呢?因為北方稱江為河,這個河與活動的活雖然字不相同,但意思卻是一樣的。也就是說:河=活,固定的,江=僵。

大舅舅見我和其他人聽的有些懵逼,就是解釋道,大家都知道最大的河是黃河對吧,但你們曉不曉得為什麼"起黃沙“呢?這把天都染黃的沙又是哪裡來的,你們曉不曉得呢?在我們國家的西北邊,也就是陝西,山西那邊,全是大遍大遍的黃土,大風一吹就把黃沙吹到天上,一些翻過秦嶺就吹到我們這裡來了,他們叫沙塵暴,我們這裡叫起黃沙。西北的黃土不比我們這的黃泥巴有粘性,而且極少有岩石,如果河水流動衝擊鬆散的岸邊,極其容易改變河道,41年打鬼子的時候,我們部隊就遇到過一回,半個月前都渡過的河,一場大雨過後,那條河啷個都找不到啦,在北方很多時候地圖都靠不住,有可能是一場大雨,或者一場大風過後,完全有可能地上的東西都變了,只能找當地的老鄉當嚮導。

我當時說道,大舅舅,我們老師可不是這麼解釋的喲。他說,江河只是人們生活的地方不同,叫不一樣罷了,江河其實一樣的。

大舅舅笑罵道,你們老師曉得個錘子,老子打過的槍子,比他見過的狗卵子都多,自古以來,皇帝都說“江山永固“,沒聽哪個皇帝說過"河山永固“,就因為黃河老改道,而長江卻不會,你想啊,皇帝的天下要是改道,豈不是改朝換代要變天了嗎?這就是區別,知道不!

見過什麼叫強辭奪理嗎?見過理直氣壯的強辭奪理的嗎?我認為這就是。

不知道我這故事中對"江"、“河"的解釋,是不是能讓朋友們明白。

①:方,指方國

②:竹根親,指盤根錯節,轉彎抹角的親戚關係。


四寶齋


江和河的區別要從字理上進行分析,不懂字理就會把江河混為一談,其實有質的區別。
江(疆) 江是有三點水”氵”和“工”組合會意形成的字。“氵”表示水,這裡指流水的水道;“工”的甲骨文是劈柴的斧子,引申為工具,以“天工開物”作參照,表示天然的大水道長江,就象長江的山峽如刀斧劈開樣,就把“江”引申為天然水道。後借“疆”聲表示長江是中國南北的疆界。
河(合)甲骨文畫“人扛工具站在水邊”;金文就變的複雜了,又增加了一個“可”字;篆書和隸書到楷書,就變化為現在用的“河”字。從這個變化看,河是水和“可”組合會意的字。要了解“河”的本義,必須明白“可”的本義。
可(肯合切)是由口和丁組合的字,口表示說唱,丁是人的變形,表示男人,常說“男丁”,所以甲骨文“可”是男人唱歌之形,“可”是“歌”的古文。《說文解字》“可,聲也。從二可。”“可”也是哥的初文。哥的形義為二丁表示兩個男人,兩口表示上下呼應,歌唱中要合曲律,所以表示男子弟對兄之間的稱呼。後來加歸類符號“欠(唱歌要深吸氣)”,繁化為唱歌的“歌”,“哥”是歌的初文;把“哥”作弟對父兄的稱呼之用。“可”就引申為唱歌是否合聲,配合是否得當、合適,得領唱者的是否認可,肯定。《說文解字》:“可,肯也。” 理解了“可”就好理解“河”的形義。我們的母親河--黃河途徑中原,中原多為平原,遇到洪水經常改道,經常發生水災,世世代代不斷地治理,怎麼治理?只有不斷地修築大壩,疏通水道,使河水與修築的工事相適應,所以“河”的本義為:通過人工修築堤壩、疏通河床,使之適應水的流量和流速的水道,稱為“河”。借“合”聲表示治理黃河要上下游各民族人民通力合作,僅憑個人和少數人是無法實現黃河的安定。
所以,江為天然水道,河是受人工修築、治理影響的水道。南方和北方流經崇山峻嶺自然形成的水道多稱江。江與河的區別在於水道有無人工影響。有影響稱河,無影響,自然形成稱江。

大渡河為啥稱“河”不稱“江”?你仔細看下大渡河的水系,就會明白了!


嚴師說字


準確的說,中國的江河叫法有三個帶,長江以南幾乎都叫江,有少部分叫水的,淮河以北遼河以南幾乎都叫河,松花江以北及鴨綠江幾條涉外流域都稱江。


鴻雁b


作為一名水利人。冒昧前來分析一下這一地理現象的原因。

許多人都知道中國古代有四瀆之說。何為四瀆?其實是指的中國大地上的河、江、淮、濟四條水系。

有些人應該會馬上想到了上面的四條河分別對應今天的河流是哪一條?其中河指的就是黃河、江指的就是長江、淮指的就是淮河、而濟很多人並不清楚是哪條水系。其實濟指的就是濟水,曾經是位於淮河和黃河之間的一條大水系。主要流經今天的山東濟寧、菏澤、聊城、濟南、東營等地區。其實濟水與今天的黃河下游段河道有很大的重合。


河、江、淮、濟的命名,體現了中國歷史上最古老的祖先們最早創建山川河流等地名時一般都是採用了一個字。這是為了方便當時的百姓們記憶表達和書寫。畢竟在當時文字的記載均是採用石刻等複雜的方式。無論是人名還是地名都十分簡單明瞭。



這一歷史階段時期的“江”專指長江,“河”專指黃河!

然而歷史的發展卻改變了四瀆的各自命運。北方的大河(黃河)因為人類活動的影響而而變得喜怒無常。尤其是大河的中下游地區經常發生改道。


濟、淮這兩條河流因為與黃河距離較近,且同處於一片平原地區。因此濟和壞的河道經常被氾濫的大河(黃河)佔據。最終形成的結果便是濟水永遠的消失了。淮河也經常消失,後來更是失去了入海口!


於是曾經的“四瀆”變成了“兩瀆”。北方屬於大河,南方屬於大江。二者成了南北方人心目中各自的母親河!而中國自古以來就是農耕文明,水在人類的生產生活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因此,南方人與北方人在對其他區域內較小的河流命名時便都採用了地名結合各自母親河的方式。



北方就是地名加上一個“河”字,南方就是地名加入一個“江”字。如北方的渭河、涇河、小清河、漳河、海河、阿爾古納河。如南方的珠江、漢江、嘉陵江、贛江、錢塘江、閩江、鰲江、金沙江。


珞珈山的貓


按地理學上的定義,通常把注入外海、大洋,四季常流的河流叫“江”,而注入內海或湖泊、因季節變化而水流量發生較大変化的叫“河”。但是我國的傳統習慣對江河的稱渭沒有明確的界定,自古至今有南江北河的代代傳承的習慣稱謂,長江以北多稱河、如黃河等等,而長江以南多稱江,如長江等等,但是南、北都有例外,如長江以南的也有稱為河的、如大渡河、赤水河、紅河、湄公河、瀏陽河等,長江以北的也有稱為江的、如鴨綠江、黑龍江、松花江、等,這說明了我們中華民族語言習慣的博大精深。不但中國水糸具有有趣的稱謂、許多方面也有類似的傳統習慣、如対父母親的稱謂、北方人習慣叫俺爹、俺娘而南方叫我爸、我媽,同樣的麵食、北方叫饃南方叫饅頭……這是先祖發明創造的稱謂後代代傳承的習慣用語,習慣成自然!沒有重新定義的必要、只要全國人民都能理解並不礙事。我們還是要遵重南、北方先祖的發明創造、繼續往後傳承,至今已經習慣成自然的稱謂順其自然萬古千秋地代代傳承,使我們的後代更容易理解我們偉大的祖國是國土遼闊、博大精深、南北方生活與語言習慣大同小異的多民族大團結的偉大的祖國!


kyju-liu


江=水+工,工跟工人、工作沒有關係,它其實是“大”字的變形。在合成字中,做偏旁的“工”多數時候都表示大。如:槓,指能撬動重物的大木棒;貢,指大而美的貝殼、寶貝,必須獻給部族首領、國王;虹,大蟲,古時人們缺乏氣象知識,認為虹是飛龍在天;缸,是大缶,就是大陶器。江,當然指的水量最大、流域最長的河流一一長江了(江淮河濟為古代四瀆)。後來,凡是水量大的河流就被綴以“江”,如漢江,嘉陵江,岷江,怒江,黑龍江。至於河,則可大可小,可以說一條大河波浪寬,也可以說小河淌水清悠悠。只是從沒聽說過一條小江清悠悠。


溫暖的心12341234


“江”、“河”的稱謂沒有明確的界定數據。

通常把注入外海或大洋,地面徑流比較穩定,一年四季變化不大的河流叫“江”;把注入內海或湖泊,地表徑流因季節變化而發生極大變化的河流叫“河”。

這是江河的本質區別。

在中國,南方的河流多以“江”命名,北方的河流多以“河”命名。

這是一個奇特的現象,在這“南江北河”的背後隱藏著我們中華民族漢語言習慣的博大精深。

從字義上看,江,從水從畺,是國家邊界的河流,也有人工的含義,不易改道氾濫;河,從水從可,其本意是需要不斷加高加固。河處於中原地區,需要經常加固,而江處於邊疆地區,不需要加固堤防。



江河之分是由我國河流流域的地理環境、水文環境、人工干預程度等因素決定的,也是中華民族五千年時代變遷和歷史發展的結果。

“江”“河”的稱謂,特別是長江和黃河的命名,除了悠久的歷史淵源外,和其本身所處的地域或部族文化習俗有著密切的關係。

因為我國南北文化的差異,在心思細膩的南方人眼中,長江屬於非常大的水域,所以長江被稱之為江,以此來表達出它的寬廣,南方的河流也多稱為“江”,如岷江、錢塘江、金沙江、麗江、雅魯藏布江等;而黃河地處北方,由於北方人的粗獷性格,將沒有大海寬廣的水域,都稱為河,如黃河、淮河、洛河、遼河、塔里木河等。


但也有例外,如北方的鴨綠江、黑龍江、松花江等,也許這就是水系稱謂領域的中國特色吧。


閆老師學書法


應該說,提出這個問題的老師還是很用心的。我是學水利專業的,也有這種感覺,似乎南方的水流多稱為“江”,北方的水流多稱為“河”。但是,也有例外,比如我國的黑龍江就在東北地區,而大渡河卻是長江以南的。對這個問題我有以下幾點看法:

一,江要比河大。

被稱作“江”的水系一般比較大,能夠跨越幾個省市,而那些區域性的小水系一般不會叫做江,只能叫“河”。當然寫也有例外,比如黃河。

二,人工開挖的水系沒有稱作“江”的,一般被稱作“河”。

比如京杭大運河,儘管跨越了幾個省,數千公里長,但還是叫做河。

三,江的河是一會事,只是叫法不同而已。

江和河其實沒有什麼原則性區別,至於為什麼叫做江,為什麼叫做河,一定程度上取決於命名時的習慣,沒有什麼規律可循。



方圓居文化


這是一個偽命題,由於這個小編知識貧乏才提出的這麼一個錯誤的疑問。

我就說說東北的江,松花江、黑龍江、牡丹江、嫩江、鴨綠江、圖們江、海蘭江,幾乎涵蓋了東北大部分的河流,我所知道的河只有遼河、布爾哈通河、嘎呀河。

小編你自己說說是江多還是河多?你不會說東北不算北方吧?

有種說法是常年流水充沛的是江,而有盈有枯的是河,還有說流入大海的是江,流入湖泊的是河。

實際叫江還是河並沒有那麼確切的區分,主要還是習慣性說法。

好像國外的河流全都是翻譯成某某河,只有朝鮮例外,朝鮮的河流全是叫江,這個稱呼應該是他們自己起的,不是中國翻譯的名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