戊戌六君子譚嗣同砍頭,身為湖廣總督的老爸為何無動於衷不求情?

歐克都青春


譚嗣同老爹叫譚繼洵,少年時家道中落,6歲就死了爹,景況十分悽慘,而且自小身體就弱,得咯血癥,還好他有個好哥哥,到處求醫問藥,才算是讓譚繼洵小朋友正常長大。

譚繼洵在27歲這一年,也就是道光二十九年在長沙鄉試之中考中了舉人,是他們瀏陽譚氏有史以來第一個青年舉子。

然而這位青年舉子,考中舉人的這一時間段,說好呢還是說不好。說好,是因為沒過多久就發生了太平天國運動,他的湖南老鄉曾國藩、左宗棠、胡林翼,就是在這個時候投筆從戎,建功立業,作為一個湖南人,譚繼洵如果膽子稍微大一點,選擇團練這條路,至少他也能在後來混個地方實力派的總督乾乾,然而譚繼洵沒有選擇這條路。

因為沒有選擇這條路,所以太平天國運動對於他來說,就是一件壞事。小譚同志選擇的是循規蹈矩,一心走科舉,要去考進士,但太平天國的戰亂,一度隔絕了南北,科舉基本沒辦法去參加,於是在此後的十年之中,他在瀏陽等地教書為生,直到咸豐九年,赴京參加科舉,得中貢史,次年補考殿試,考中三甲八十六名,賜同進士出身。

雖然混到了一個同進士出身,但譚繼洵的仕途之路,比起他的同鄉們而言,那就差的太遠了,他在戶部一干就是十七年,規規矩矩,兢兢業業,直到光緒十五年(1889)年,才升任湖北巡撫,成為管轄一省的封疆大吏。然而,這已經是他一生仕途的頂點,至於所謂的“湖廣總督”,實際上是張之洞調任“兩江總督”時,他署理而已。從張之洞成為湖廣總督那一天,湖廣早就是張的地盤了。

從譚繼洵的人生經歷來看,這是一個循吏,個人能力不突出,業績也沒有什麼亮點,而他在做湖北巡撫的十年時間裡,實際上跟張之洞矛盾很深,張之洞這個人“事多專決”,使得湖北巡撫譚繼洵譚大人不敢反抗,只能自保而已。但是,張之洞在湖廣搞新政,每次要他聯名上條陳,老譚皆謝不敏,不敢附從。

實在想不到這樣一個官場循吏,是怎麼生出一個性格衝動,不怕死的兒子來的。

那麼回到問題本身,譚嗣同被砍頭,為什麼譚繼洵不救呢?

說實話,題主太高看譚繼洵這個湖北巡撫的能耐了,別說是他譚繼洵,就是張之洞這樣的地方實權派,也搞不定。

戊戌變法時,張之洞跟維新派的關係其實也很微妙,畢竟戊戌六君子之中的楊銳,仕途的起點其實是張之洞的幕府,當初剛剛變法之時,就是老張讓陳寶箴推薦的楊銳和劉光弟,陳寶箴還曾奏請光緒速調張之洞入京“贊助新政”,只是沒有成功。

後來慈禧太后發動戊戌政變,逮捕了維新派人士,張之洞急電挽救他的得意門生楊銳而不得。

從張之洞跟楊銳的情況上來看,就能明白,這個事情別說求情,就是想極力撇清關係都十分艱難。慈禧在發動戊戌政變的時候,只是打算收回光緒的權力,以及把維新人士下獄,並沒有打算把他們殺掉。

真正讓慈禧起了殺心的原因是,在他發動政變的第二天,天津的榮祿從袁世凱那裡得知了康有為、譚嗣同鼓動袁世凱發動政變的訊息,慈禧知道後,這才要把戊戌六君子梟首示眾的。

客觀上講,導致譚嗣同身死的,並不是戊戌變法,而是他們瞞著光緒,策劃發動宮廷政變,試圖依靠天津的袁世凱兵圍頤和園,逼迫慈禧放權,這等於是謀反大罪,慈禧怎麼可能繞過他們。

所以在第三天這六個人就直接在菜市口斬首了,老譚接到兒子的死訊的時候,同時接到了朝廷的旨意,被連坐革職,勒令回籍,交地方官管束。

一心想著兒子受到光緒重用,譚家眼看就能更進一步的譚繼洵,哪裡想到就這樣被兒子給坑了。


江畔初見月


1898年,這一年,康有為坑了不少人,他一聽到“風緊扯呼”,便拔腿狂奔,誰也不顧了,所謂的“戊戌六君子”被他坑死了,包括他的弟弟康廣仁。

當然,被康有為坑得最慘的或許要數光緒皇帝了,如果他沒聽康有為的忽悠,繼續當“親爸爸”眼裡的乖寶寶,別去觸怒慈禧,等到慈禧一死,愛新覺羅家的江山自然而然會回到光緒的手裡。

所以說,康有為這個人確實害人不淺,可是這廝坑完了人,自己反倒跑國外逍遙度日去了。

1898年9月28日,慈禧下了一道命令:“康廣仁、楊深秀、楊銳、林旭、譚嗣同、劉光第等大逆不道,著即處斬,派剛毅監視,步軍統領衙門派兵彈壓。”

譚嗣同在被砍頭之前,仍然朗聲呼出了心中的壯志和遺憾:“有心殺賊,無力迴天;死得其所,快哉快哉!”

然後,從容赴死。

不過,譚嗣同明明有機會逃跑,卻為何沒有逃跑呢?

實際上,梁啟超在風聲越來越緊的時候,已經暗勸譚嗣同趕緊跑路,康有為當時早已經一溜煙逃到了上海,但是譚嗣同聽了梁啟超的勸,卻搖了搖頭,對梁啟超說了句:“各國變法無不從流血而成,今日中國未聞有因變法而流血者,此國之所以不昌也。有之,請自嗣同始。”

變法,哪有不流血的?康有為和梁啟超不敢流,那便從我譚嗣同開始吧!

康有為後來聽到這句話,也不知道有沒有臉紅過?不過,憑康有為的厚臉皮,估計也不會臉紅,只會付之一笑,笑他譚嗣同太傻。

相比康、梁之輩為了謀求政治權力和利益忽悠光緒皇帝變法,譚嗣同是一個更為純粹、熱血的改革者。

此外,讓人頗為不解的是譚嗣同的父親譚繼洵為何對譚嗣同被定罪無動於衷,沒有利用自己在朝中的人脈去保自己的兒子一命呢?

這事可以一分為二地看,一是從譚嗣同自己的角度去看,二是從譚繼洵的角度去看。

1898年9月22日,也即慈禧發動“戊戌政變”軟禁光緒皇帝后的第二日,譚嗣同在瀏陽會館寫了好幾封信,這幾封信不是寫給別人的,而是寫給他自己的。

這幾封信是譚嗣同模仿父親譚繼洵的筆跡所寫,他在信中痛罵自己不該和康、梁去改革變法,他用意實際上已經很明顯,為的便是撇清譚繼洵,為的便是讓譚繼洵不會受到他的牽連,為了便是讓譚家不會因他而遭難。

此外,譚嗣同在“圍園殺後”計劃破產、慈禧發動政變囚禁光緒皇帝之後,便已經抱定了赴死的決心,抱定了用自己的血去叫醒國人的決心,變法哪有不流血的?

所以,譚嗣同從來沒有期待過父親譚繼洵會出手救他,相反,他不僅不期待譚繼洵出手施救,反倒希望譚繼洵遠遠地躲開。

譚繼洵之所以沒有出手去保護自己的兒子,原因則又有三個。

有人說譚繼洵思想守舊,在政治立場上更是堅決反對改革變法,和兒子譚嗣同成了政敵,以致於父子兩人鬧僵翻臉,所以在譚嗣同陷入絕境的時候,譚繼洵不想、不願出手。

這可能嗎?父親和兒子鬧個袖手旁觀,甚至落井下石?真當譚嗣同不是譚繼洵親生的?

譚繼洵之所以沒有出手,實際上正是因為他太瞭解譚嗣同了,他知道譚嗣同已經為變法抱定了死志,也明白了譚嗣同模仿自己筆跡寫信的用意,他一出手,反倒辜負了譚嗣同被捕前的所有安排。

這是譚繼洵沒有出手的第一個原因。

譚嗣同被捕的時候,譚繼洵正在湖北巡撫任上,執掌一省軍政,權勢不可小覷。

可是,譚繼洵這個湖北巡撫的權力再大,他能大得過慈禧?慈禧一句話便能夠摘了他的烏紗帽。

如果維新派僅僅是想要從守舊派手裡搶蛋糕吃倒也罷了,問題的關鍵是他們竟然吃了熊心豹子膽想要唱一出“圍園殺後”的大戲,真讓他們成功了,慈禧還有命嗎?所以,說慈禧對所謂的“康黨”恨之入骨也不為過。

即便譚繼洵這時候跳出來找慈禧說情,也沒有用,反倒連他自己一塊栽了,從“辛酉政變”便可知道慈禧對待敵人從來不會手軟。

譚繼洵自知說情無用,這是他沒有出手救譚嗣同的第二個原因。

此外,譚繼洵放棄救譚嗣同,實際上也是出於“捨車保帥”的考慮。

譚嗣同被劃為“康黨”,康有為犯的是什麼罪?謀反叛逆之罪!不管康有為是不是真犯了這個罪,只要清政府定性了,那麼,此罪一旦追究起來,誅九族也不為過,譚嗣同既是“康黨”,自然也意味著他被定了一個謀反叛逆的罪名。

譚嗣同只有一個,譚繼洵也只有一個,可是,譚家卻遠遠不止譚繼洵和譚嗣同二人,所以,一旦讓譚家牽連到“康黨”中來,到時候死的可不止是一個譚嗣同,也不只是丟了譚繼洵的官帽了,整個譚家很可能也會因此遭殃。

譚繼洵不願為了譚嗣同,讓整個譚家因此遭殃,這是譚繼洵沒有出手的第三個原因。

譚嗣同有沒有怪父親沒有出手搭救自己呢?從他被捕前在瀏陽會館模仿譚繼洵筆跡寫的幾封信,便可知道他沒有怪父親。

此外,譚嗣同本便作了流血犧牲的死志,又怎麼會怪父親沒有出手呢?

譚嗣同實際上是103天的“戊戌變法”中對改革變法最為堅定的一人,所以他是為理想而死,所以他在臨死前仍然能夠高呼“死得其所,快哉快哉”!


寧糊塗


譚嗣同的父親是曾任湖北巡撫兼湖廣總督的譚繼洵,譚繼洵是湖南瀏陽人,道光二十九年舉人,咸豐十年進士,是個真正的寒門學子。

寒門學子是個褒義詞,但這個褒義詞卻暗含很多讓人意想不到的後遺症。後遺症便是:寒門學子在眼界、格局上往往不如大門戶出來的學子。

在這點上,出自寒門的譚繼洵也未能免俗。

所謂格局,指的就是人在面對具體事物及其未來變化所具備的認知等等,這個認知直接決定了一個人處事態度。換言之,一個人做什麼樣的事,多由他的格局決定。

第一個看出寒門譚繼洵格局不大的人是與他同任湖廣總督的晚清名臣張之洞。張之洞是個有遠見卓識的人,他在做人做事上的格局,是出了名的大。自然,他在與譚繼洵共事時,兩人總是矛盾頻頻。

張之洞

張之洞曾在評價譚繼洵時毫不客氣地說他是:"事多專決","繼洵不敢與抗,謹飭自保而已","每之洞約聯銜條陳新政,皆謝不敏","不敢附從"。

從這些評語不難看出,張之洞眼中的譚繼洵是個保守且只知道自保的主,平日裡不僅反對新事物,而且還是個出了名的唯唯諾諾。

作為政敵,張之洞對譚繼洵的評價難免不那麼客觀,可在很大程度上,張之洞對他的評價已經勾勒出了譚繼洵的基本畫像,那就是:保守!

譚繼洵的保守性質從他中舉人一樣便開始被體現了,他中舉人後不久,太平天國起義就轟轟轟烈烈地展開了,當時許多他的老鄉,即湘籍士大夫都選擇了棄文從武,另闢奇徑去建功立業。可譚繼洵卻分毫不為所動,只一心繼續在科舉路上循規蹈矩地前進。

譚繼洵

相當讓人吃驚的是,這樣保守的譚繼洵,卻生出一個極富冒險創新精神的兒子,他就是“戊戌六君子”之一的譚嗣同。

譚嗣同幹了什麼,發動和參與了維新變法運動。

戊戌變法是1898年,由康有為、梁啟超為代表的維新派人士通過光緒帝進行倡導學習西方,提倡科學文化,改革政治、教育制度,發展農、工、商業等的資產階級改良運動。

這場運動後來在大清實際掌權者慈禧太后的干預下結束了,正是在這場運動中,光緒帝遭到了慈禧的軟禁。

帶頭的人都被軟禁了,下面的人自然不會有好下場了,得到風聲後康有為、梁啟超第一時間逃到了海外,他們逃跑後,譚嗣同等遭到逮捕。

當時被一同逮捕並預備被處死的並非只有譚嗣同等六人,實際是七人,這七人中為首的還並不是譚嗣同,而是一個名叫徐致靖的官二代。

之所以最後徐致靖未被處死,是因為其父親雖然官不大,但卻被其父設法救下來了。從此處看,官位稍大的譚嗣同父親並非沒有機會和可能救兒子,但真實情況是,兒子被抓後他什麼都沒做。

之所以會如此,還是因為他太過保守,他本身就不太贊同兒子搞什麼變法運動,他曾不止一次地地對兒子宣揚過他的中心理念:“守老氏之寶,不欲為天下先。”。

所以,在兒子被抓並被判“斬立決”時,本有可能救兒子的譚繼洵並沒有動作,相關研究者認為他之所以看著兒子被殺無動於衷是因為此間他被監視了。實際,並沒有相關證明證實當時他處於被監視的範圍,而且即使如此,暗暗裡運作也並非沒有可能,他徐致靖的父親可以,他為何不可以。

1898年9月28日,年34歲的譚嗣同與康廣仁、林旭、楊深秀、楊銳、劉光第6人在北京慘遭殺害。死前,譚嗣同高喊:“有心殺賊,無力迴天。死得其所,快哉快哉!”從容就義。

可嘆,因慈禧痛恨維新派人士,所以行刑時她下令用鈍刀殺人,僅譚嗣同一人便是在被砍了幾十刀後才將身子與頭砍分離。其死狀,真真慘烈至極。

兒子慘遭被殺後,年過七旬的老父譚繼洵悲痛欲絕,但他能做什麼呢,他什麼都沒做,即便他本能做什麼。在兒子死後,他寫了一副輓聯紀念兒子,輓聯上寫:

“謠風遍萬國九洲,無非是罵;昭雪在千秋百世,不得而知。——挽長子譚嗣同”

從這副輓聯看來,這位寒門學子的格局也依舊沒有在經變故後有所變化,他的不分明的態度裡盡顯的還是“保守”二字,可嘆可嘆。


記者李滿


作為父親,哪有不心疼自己兒子的,眼睜睜的看著自己的孩子處於危險境地,哪有見死不救的?他知道此時他兒子的險境,內心肯定是非常想救兒子的,但是我們又要明白,他的父親是湖廣總督,是手握大權的一方諸侯,他既然見死不救,肯定是有他的深刻考慮的。


我想主要有三方面的原因:

第一:無能為力。湖廣總督的確是一方大員,權力很大,但是當時在大清帝國中,權力最大的還是慈禧太后,要知道譚嗣同得罪的可是慈禧太后。對於慈禧太后的脾氣,我想其父親譚繼洵這樣的地方大員,應該是非常瞭解的,慈禧太后是要對譚嗣同置之死地的。他此時內心更多的是無奈,要知道一向敢於想慈禧太后進諫的張之洞在這件事情上都閉口不言,更何止是老於世故的譚繼洵了。

第二:性格懦弱。能做到湖廣總督這個級別的官員,都是人情練達的人。同時在戊戌變法這件事情上,他同樣也是一個保守派,他和兒子的觀點是完全相反的,本來看法就相反,又加上其迂腐的性格,也就決定他不會去救,也沒有勇氣去救。

第三:成全兒子。譚嗣同明知自己會死,被捕之前,他曾說過這麼一句話

“各國變法,無不從流血而成,今中國未聞有因變法而流血者,此國之不昌者也。有之,請從嗣同始。”他這麼死毫無疑問是非常偉大的,他的父親也許內心也是這種想法吧,與其自己去營救了雙方都不落好,倒不如成全了兒子的偉大就義。


聽月談史


1898年(光緒二十四年),年僅33歲的譚嗣同因參加領導戊戌變法失敗被捕。

(譚嗣同)

儘管之前譚嗣同有逃跑的機會,他選擇捨生求死。9月28日他同林旭、劉光第、楊銳、楊深秀、康廣仁,他們一共6人在北京宣武門外的菜市口刑場被砍頭。史稱“戊戌六君子”。


本來慈禧太后下令處斬的首要人物是維新派的領袖徐致靖。徐致靖的父親和李鴻章交情深厚,得到李鴻章的鼎力相助,李鴻章找到慈禧的心腹大臣榮祿,通過榮祿在慈禧面前美言,說光緒帝三個月都未召見徐致靖。而徐致靖正好耳背嚴重,必須大聲說話他才能聽見,光緒帝為防隔牆有耳,一直未召見他。有了這個事實證據,慈禧手指一動把“斬立決”改為“斬監候”,解除了徐致靖的死刑,“戊戌七君子”變為“戊戌六君子”。

譚嗣同父親的官職要比徐致靖父親的官位高得多。譚嗣同的父親譚繼洵(1823—1900),湖南瀏陽縣(今瀏陽市)人,寒門出身,憑著自己的刻苦努力,鯉魚跳龍門,道光二十九年中舉人,咸豐十年進士,接著任戶部員外郎、戶部郎中。光緒三年(1877)由譚鍾麟推薦給左宗棠,得由京官外放,在升官的道路上更是平步青雲,補授官職甘肅鞏秦階道,加二品銜。在任職甘肅鞏秦階道期間,他措施得當,造福一方百姓,得到了左宗棠的稱讚:“二品銜甘肅鞏秦階道譚繼洵,實心任事,勤慎有為。”接著升職為甘肅按察使、布政使、光祿大夫、湖北巡撫兼署湖廣總督。在譚嗣同被捕時,75歲的譚繼洵擔任湖北巡撫、封疆大吏,位高權重。當他得知兒子被捕後並沒去營救。這是為什麼?


1、譚繼洵屬於頑固的保守派,另一方面為了自保。

譚繼洵的性格循規蹈矩,在他中舉人後,太平天國起義大軍紅轟轟烈烈,鬧得整個天下沸沸揚揚。當時許多湘籍士大夫,都棄文從武,另闢奇徑去建功立業。而他繼續循規蹈矩,奔走在科舉的路上。

譚繼洵對兒子的變法持堅決反對的態度。譚嗣同和唐才常倡導變法,計劃在瀏陽設立算學格致館,推廣新學,請他支持,而他則表示:“守老氏之寶,不欲為天下先。”對於張之洞提出的學習西方技術、教育等,他根本不理會,但也不敢反對。“百日維新”期間,山東道監察監使楊深秀奏報朝廷彈劾譚繼洵,說他:“守舊迂拘,雖人尚無他,要非能奉行新政者。此等即不逢裁缺,亦當分別罷斥,或優之聽其告休。”

譚繼洵雖然位高權重,但在他當政期間,辦事非常的小心謹慎。湖廣總督張之洞辦事專斷時,他也不敢違抗。對於慈禧下達的命令,他奉行的是“君讓臣死,臣不得不死”,他懼怕慈禧,怕慈禧知道自己走後門,會有滅族危險。




2、他知道自己即使去救兒子,在當時的情況下,也不會能救出。

張之洞的關係網遍天下都未能救出41歲的弟子楊銳。楊銳是湖廣總督張之洞的得意弟子兼幕僚,經常幫助張之洞起草奏摺,張之洞很欣賞他,把他當自己的親兒子一樣。1898年9月24日,楊銳被捕,他接觸變法僅僅20多天,就被打入刑部大牢。張之洞知道後,非常焦急震驚,他日夜不停奔走聯繫盛宣懷、陳夔龍、王文韶、湖北按察使、翟鴻等重要官員營救楊銳。並在9月27日晚致電慈禧的寵臣榮祿,並表示要親自為楊銳作保,但由於慈禧怕夜長夢多,下懿旨,對“戊戌六君子”不經審判,立即執行死刑。因時間太緊促,所有人的努力都已迴天無力。

(張之洞)

譚嗣同從被捕到被處死這中間僅僅間隔3天的時間。他的父親譚繼洵在兒子被捕後受到監視,連坐被革職,就是有心救兒子也沒有救兒子的能力了。

3、最主要的一點,譚嗣同一心求死。

維新變法失敗後,光緒帝被慈禧囚禁到瀛臺,他四處奔走籌謀營救光緒帝,但是所有的營救計劃均落空。他決心以死來殉變法,用自己所流的鮮血向封建頑固勢力做最後的抵抗。當時康有為、梁啟超都逃到了海外,他不逃,一心求死。他說:

“各國變法無不從流血而成,今日中國未聞有因變法而流血者,此國之所以不昌也。有之,請自嗣同始。”

譚繼洵只好在兒子從容就義時為愛子留下一副輓聯:

謠風遍萬國九洲,無非是罵;昭雪在千秋百世,不得而知。——挽長子譚嗣同


在這裡統一說明一下,題目為題主所提 ,其中譚繼洵並不是湖廣總督,他當時擔任湖北巡撫、封疆大吏,文中已有描述。很抱歉,這裡是問答,別人提的問題小姐姐無權更改,請諒解。


小姐姐講史


譚翤同的死,他的父親譚繼洵沒有出手相救,無動於衷。跟流傳的譚繼洵是寒門學子,眼界格局沒有半毛關係,更不是保守和循規蹈矩。 大家分析一下,看看符不符合當時的現狀。

第一,從譚翤同本身看,譚翤同是抱著“有心殺賊,無力迴天。死得其所,快哉快哉!”變法流血身先死,哪有變法不流血的迎死決心,用死昭示世人,表達變法決心。

第二譚翤同父子二人,想法實際是不謀而合。在當時那個年代,譚翤同等人被定罪“叛逆謀反,圍園殺後”,實屬誅殺九族之罪,好在譚翤同模仿多封老父筆跡痛罵翤同,才僥倖抱住譚家一門免招桀禍,實屬丟車保帥,實大幸也。

第三就現實而言,如果兒子被定“叛國謀反,圍園殺後”之必死大罪,慈禧沒有治譚繼洵的罪,已是譚家幸運之至了。作為父親,還能有啥想法?還能有啥作為呢?慈禧想罷他的官,殺他的頭,還不是輕而易舉嗎?光緒帝不也被軟禁起來了嗎?


所以六君子之死才驚示國人,道和者才稱讚有加。從譚繼洵的輓聯也可以看出,譚繼洵是同情變法的,所以譚繼洵也沒有被後人羞責。


記132709960


光緒二十四年(1898年),參與戊戌變法的譚嗣同、康廣仁、林旭、楊深秀、楊銳、劉光第六人被押往北京宣武門外的菜市口斬首示眾,康有為、梁啟超分別逃往法國、日本,史稱“戊戌政變”。



六人的英勇就義,昭示著改變大清國運的一次革新就此失敗,中華民族與復興失之交臂。

這六人中,譚嗣同的父親譚繼洵時任湖北巡撫,長子被逮捕,為何譚繼洵沒積極營救?

我覺得原因有以下幾點:

1.株連罷官

譚嗣同因參與戊戌變法,目的在於改革維新,這讓以慈禧為首的保守派大為不滿,遂下令對維新分子進行逮捕。譚嗣同的父親時任湖北巡撫,可謂是封疆大吏,也因兒子參與變革,被慈禧革職。朝廷重臣的兒子參加革命,這恐怕是令慈禧震怒的,殺頭是不可避免。自己沒了官職,兒又是革命黨,以往的官場同僚恐怕早已閉門謝客了。

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



2.唯恐牽連

據說譚嗣同被抓後,譚繼洵的上司,革新派湖廣總督張之洞力主營救,而譚繼洵深知其子所犯是重罪,表示無需再救。他唯恐再上下活動令慈禧不悅,萬一再使整個家族受到牽連,此乃因小失大。已入暮年,孰輕孰重應該是能分的清。

一枝枯萎,主幹猶在。因小失大,必不可為。



3.心有所料

譚繼洵、譚嗣同雖為父子,可二人的政見卻大為不同。譚繼洵為咸豐十年進士出身,穩紮穩打坐到了湖北巡撫的位子,為官勤勉,對大清朝忠心耿耿,忠君的思想根深蒂固,實打實的保守派。譚嗣同作為晚清進步人士的代表,力主改革,在京城甚是活躍。慈禧的頑固,世人皆知。譚氏父子之間關於政治的對話必定不少,譚嗣同對維新的執著、維新失敗所導致的後果,譚繼洵肯定也是能想到的,心中早有準備。

譚嗣同英勇就義後,譚繼洵為子寫下輓聯,以示悲憤。

謠風遍萬國九洲,無非是罵;

昭雪在千秋百世,不得而知。

——挽長子譚嗣同



譚繼洵畫像

總結

暮年喪子,尤如錐刺心胸,其悲痛誰又能體會。


歷史的發生


湖光總督這個官太小了,當時以譚嗣同的罪名,即使是當朝皇帝也是無法保住他的命的。

我們可以看看他們究竟犯了什麼事。說到底百日維新雖然實行了一段時間,但是明顯慈禧對於這一件事看得還是很開的,至少在明面上,她慈禧還是沒有做出什麼過分的事了。但是要是說到維新派,那他們確實是有些過分了。


話說他們幹了什麼,圍圓弒後。相信這件事就是百日維新失敗的直接原因。

話說,那個康有為實在是膽子太大了,還有就是他太無腦了,在這個慈禧當權的時代,他竟然去策劃這樣一件根本沒有可能的事件,慈禧雖然退居了幕後,但是大清朝幾乎都是她的,朝廷上下又有幾人不在她的左右,一點點風聲,慈禧都是會發覺的。

所以康有為不僅僅無恥,他還無腦。他用這種愚蠢的方式,徒讓維新人士送命罷了。

所以東窗事發之後,他康有為跑了,留下一群炮灰當了他們的替死鬼。自己則跑向了國外,做了一個什麼保皇黨,四處的逍遙自在。

而那些留在國內的呢?慈禧大怒了,他們能有什麼好下場。

至於譚嗣同嗎?雖然他的父親是湖廣總督,但是他怎麼可能保得了他的兒子。即使是光緒都被軟禁了,更何況他。所以以他湖光總督的身份絕對是救不了他的兒子的。到了這個時候他還有他的家人不被牽連就已經算好的了。



事實也是這樣的,隨著譚嗣同被捕,他也是從湖光總督的位子上下來了。


一寸三分


維新之路艱難險阻


譚嗣同時中國清朝晚年維新派的代表人物之一,他們銳意進取,積極探索救國之路,雖然頗多波折和侷限性,但不失為偉大的先行者。他本有機會逃跑,可為了變法救國喚醒世人甘願流血犧牲,還留下名言:有心殺賊,無力迴天;死得其所,快哉快哉!”

譚嗣同出身官二代,他的父親譚繼洵時湖廣總督,可以說他的家庭條件已經是當時最頂尖的那一批人之一了,可他為了變法卻犧牲自己,真是由衷的敬佩。如果譚嗣同是改革派,那麼他的父親譚繼洵就是保守派。為變法之事,父子兩人多次爭吵,久而久之,關係就逐漸變僵。

慈禧原本就反對變法,只不過因為洋務運動的前車之鑑,慈禧也嚐到了一定的好處,作為玩弄權術的高手,慈禧給於了光緒一定的權利讓其變法,卻沒想到光緒在康、梁一黨的忽悠下越玩越火,最終慈禧聽到有傳言說光緒要派人劫殺自己,這還得了?

《崇陵傳信錄》記載,慈禧對光緒說:“我撫養汝二十餘年,乃聽小人之言謀我乎?“痴兒,今日無我,明日安有汝乎?”

老佛爺氣頭上誰也沒轍


1898年9月21日慈禧太后發動了戊戌政變,將光緒帝囚禁,並下令捉拿變法亂黨,康有為和梁啟超逃跑,而譚嗣同確留了下來,當時慈禧太后正是氣頭上,作為當朝最高統治者,在慈禧看來“變法”已經變成了“奪權再到“奪命”了,所以說不要說是湖廣總督了,即便是李鴻章親至,也不敢直接求情。

所以,即便譚繼洵想救人,也救不了,反而把自己整個家族都搭進去。其實從這個角度來看,譚嗣同在求死之時,應該也想到過會牽連到自己的家族,要知道自古謀逆可是大罪,是要誅九族的。所以,如果父子關係破裂,父親不管兒子,兒子肯定也不管父親了。

譚嗣同死後,原本譚繼洵跟此事毫無關係,因為他們是父子的緣故,也註定受到牽連,被革職兩年以後譚繼洵鬱鬱而終。


春秋亂舞


隨著中日甲午戰爭清政府的戰敗,割讓臺灣和澎湖列島給日本,並且賠償了2億兩白銀,讓當時的中國人徹底絕望了,西方列強打不過也就算了,就連小國日本都能騎在大清的脖子上作威作福,這讓有愛國情懷的青年才俊開始認真思考這個時代,反思自身的弊病。

而以康有為、梁啟超、譚嗣同為代表的先進學子發動了“公車上書”,改革的建議也被光緒皇帝深以為然,就在他們準備轟轟烈烈的大幹一場的時候。以慈禧太后為首的守舊派不費吹灰之力就將維新的火苗撲滅,大肆捕殺維新派。


我自橫刀向天笑,去留肝膽兩崑崙”,以譚嗣同為首的“戊戌六君子”即使在被押往刑場的路上,也一直高喊“變法”、“維新”、“有心殺賊,無力迴天”。面對守舊派的屠刀,他們沒有屈服也沒有投降,而是從容就義,彰顯了一個熱血青年的愛國情懷。

而譚嗣同並非是普通的寒門子弟,他的父親是時任大清湖北巡撫的譚繼洵,而面對兒子被殺,譚繼洵一言不發,這是為何?


從譚繼洵的簡歷中我們不難發現,他29歲才中了進士,在戶部各司任職了17年,直到66歲時才做到了湖北巡撫。他是一個典型的清朝按部就班的官員,不求有功,但求無過,勤勤懇懇,靠著熬資歷最終當上了二品大員。

譚嗣同每每與他討論變法維新之事,都被他呵斥,他認為槍打出頭鳥,敢為天下先者最終都沒有好下場。父子倆每次交談,最後都會不歡而散,兒子認為父親死板,父親認為兒子叛逆,父子關係一度十分僵持。

如果說譚嗣同的維新思想不被父親接受,有可能是因為封建時期的“家長制作風”,父親總是對的,兒子都要聽父親的。但實際上,即使作為譚繼洵頂頭上司的湖廣總督張之洞,也無法改變他古板的思想。


思想先進的張之洞對變法雖不敢說強力支持,但他的確是認真思考過維新派的主張,也覺得國家必須有所改革才能使國勢蒸蒸日上。

張之洞每次邀請譚繼洵聯名陳奏新政的有利之處,他都是婉言謝絕,不得罪也不支持,搞得張之洞每次都像一拳打在棉花上,有力用不上。在譚繼洵的眼中,他只想老老實實的做一個守舊之人,安安穩穩熬到退休,至於國事,只要不犯大錯誤他都能接受。

面對兒子被殺的消息,他一言不發,更不敢向慈禧求情,也許在他的心目中,譚嗣同的結局他已經早就預料到了,使得這一刻的來臨不至於使他驚訝。為了自己的烏紗帽以及整個家族的平安,他不敢上書,只希望慈禧能把他忘掉。然而,他最終沒有逃過慈禧的魔掌,因為譚嗣同,他被罷官免職,回家養老,僅僅過了三年,他就因病去世了。


譚繼洵的一生,是當時大部分中國人的縮影,他們麻木不仁、因循守舊,面對列強的侵略,他們毫無辦法,不思改變,只想守住自己的一畝三分地,如果當時的國人都能夠有睜眼看世界的慾望,我們何至於有近代百年的屈辱歷史?

我是亮仔,歡迎大家討論留言,關注亮仔學史,共同探討歷史的那些事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