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商高的孩子说话都晚吗?

春春的天天


没啥必然联系,后天培养的多少有关系吧

其实大多数人都是普通人,不需要去和极端例子比较,抱着一颗平常心去培养孩子,她可能会长成你喜欢的样子,你越是焦虑越容易把孩子带偏

我女儿现在说话也早,她奶奶总是很得意,说别人家谁谁谁都没我们家厉害,干嘛的,我总是很淡然!因为我接受了太多这样小时候的赞扬了,但是真正长大了,会发现哪些所谓的厉害算不了什么,因为到最后大家都会!你真正需要培养的是孩子可以耐以生存的技能和思维方式,及习惯。就如走路一样,走得早和走得晚到孩子去幼儿园的时候,你还能看出什么差别吗?

不要让孩子错误的沉浸在这种优越感你,那才是害了孩子


安静妈妈


很高兴回答你的问题。

如果不是特殊原因的话,是没有这个因果关系的。实际上,很多因素会导致孩子说话晚,比如爷爷奶奶带孩子,就往往比父母带孩子要晚1-2个月说话。

这对于后期孩子以及长大后的智商是没什么影响的。

智商有天生的部分,有后天学习的部分。

天生的部分有遗传因素,也有孩子的饮食、营养等状况。小时候注意母乳喂养,换辅食后注意增加维生素和不饱和脂肪酸的摄入。

后天呢,主要靠孩子多去外界和别人家孩子接触。多去接触大自然。

老外们养孩子的习惯,往往还顺带养只大狗,这对于孩子性格的养成以及孩子的成长发育都是有利的,各位年轻爸妈不妨尝试下。

最后孩子可以多给TA听听音乐、英文、唐诗等,有助于开口。父母陪伴的时间也要尽量足。

如果觉得有用,您就给点个赞、粉个好友呗。

大约花费0.3KB的流量,哈哈哈哈哈。

毕竟,我辣么萌~


不哈韩的小韩


小孩子说话晚不要慌,正确引导才是关键!

一般来说,小孩子一到两岁就可以学会说简单的词句了,毕竟三四岁也要开始读幼儿园,基本上都能跟其他小朋友沟通了。


但是我有一个堂弟到了两三岁都还没学会讲话,就连简单的词汇也不会说,可把我大姨一家人着急坏了,怎么教他也不会开口说话,毕竟别的孩子都顺其自然学会说话了,就他是个特例。


不过呢,堂弟智力应该是没有问题的,他从小动手能力就比其他孩子强,把一个坏掉的闹钟给他玩,他会拆散了再重新正确安装回来,咱们停在停车场的车他也能快速跑到车前面站着等我们。


所以智力并没有跟不上,只是就不会说话这个问题给他做了个母语潜能方面的基因检测,还好结果是主动沟通倾向比的小孩差些,专家也给了我们一些建议,也让家里人不必太担心,还是有希望通过引导慢慢转变的。

在他上了幼儿园挺长一段时间之后,慢慢也学会说话了,虽然还是很少说话,但进步还是明显的,现在跟大家分享一下让堂弟学会说话的成长过程,大家一起交流一下~


(1)并不能操之过急,越是着急逼他说话,他自己也越是自卑,我们也越是乱了阵脚。从简单词汇开始带领他说话,让他开始模仿。


(2)一开始他就算学会了说话,也不爱出声,在他说话的时候,多给他鼓励和表扬,给他提一些简单的并且他也感兴趣的问题,在一些特定场景提示他“现在应该说什么啊?”之类的话,他下次才会记得应该主动说什么话。


(3)他上学回到家,我们一般会问他今天吃了什么午餐或者是有什么开心的事吗?最好不要问今天在幼儿园过得怎么样,他会觉得这样的问题难以回答,也不知道该从哪里开始回答,就越发抗拒跟人沟通了。


(4)他想要一样东西的时候,不要直接看到伸手就给他,问一下他“你要什么东西呀?为什么想要呀?”不然他会觉得索要并不需要语言。


(5)堂弟因为不爱说话,所以在班里也是一个人安安静静地呆着那种,所以有些小朋友就会欺负他,有次回到家发现他膝盖黑了一块,他也不主动说,我们问他,他才说出来,要教会他下次有这样的事回家就要说,不然小朋友还会继续欺负他。


所以家长们一定要关注孩子身上一些伤痕,不要以为那是他自己不小心弄到的。


后来堂弟也逐渐说话比较连贯和主动了,我们也在努力让他更加喜欢和主动跟我们沟通。


Kkkkkkkkg21


虽然以前总听老人说“贵人语迟”,但我想这个应该是安慰人心的一句好话吧,毕竟孩子说话晚作为家长肯定是着急的。其实,孩子智商高和低跟说话的早晚是没有联系的,智商高是基因、后天的培养、孩子的努力一起才能实现的,

在孩子学说话阶段是看不出来的。

每个孩子都是个体,他们说话有早有晚,就跟孩子学走路一个道路,有的早有的晚。我们小区有个男孩子一岁的时候只会叫妈妈,爸爸就不会叫,到了一岁半了说话还是不清晰的,除了他妈妈,其他人听不懂他在说什么。但是这个孩子也没显的特别聪明和愚钝,只是比普通男孩子调皮,好动而已。


一般来说,一岁半的孩子开始认真的学习语言了,看绘本的时候能够简单的叫出小动物和其它事物的名称,能够简单说出4-5个词汇连在一起的句子。还能在家长指示下和别人说“再见”“拜拜”。对于家里有说话比较晚的孩子,作为家长和宝宝说话的时候,一定要面对面,尽量地靠近宝宝,让宝宝看清楚妈妈的表情和口型,然后语速放慢一些,声调高些,这样比较会增加宝宝对学说话的吸引力。

宝宝说话晚和高智商是没有科学依据的,家长们也不要因为宝宝说话晚就着急担心,孩子只要有正常引导说话,听多了自然就能清晰正确的说话。


文海话育儿


别拿个例来以偏概全,都在说爱因斯坦,爱因斯坦有几个?如果都是爱因斯坦,那也就不稀奇了,你们也就不说智商高了,因为大家都一样。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规律,说话迟如果只是比平均水平晚一点,那属于正常。但是也有是因为疾病所以开口迟。你还一心想着贵人语迟,我家宝聪明就耽误病情了。还是要去医院检查一下比较安心


8青仔


我是儿科医生鱼小南,很高兴回答你的问题。

一般来说,智商可以去医院检测,有2种:

1、筛查性测试。相对比较简单、快速、经济,能在较短的时间内筛查出宝宝有没有发育或智力方面的问题。

目前我国普遍采用丹佛智能筛选测验,能在早期及时发现宝宝有没有脑瘫等神经系统疾病。

2、诊断性测验。需要专门训练的专业人员来做。

爸妈可以通过这5类情况观察宝宝的发育情况,来判断宝宝的智商情况:

1、 大运动、精细动作、适应能力、语言能力、社交能力。

2、 就语言能力而言,宝宝发育正常、智商高的标准是1个月时喉咙里能发出轻微声音,4个月时会咿咿呀呀,7个月时会无意识喊爸妈、听到自己名字时也会有反应,10-12个月时会说欢迎、再见以及有意识喊爸爸、妈妈。18个月时会说单字,24个月时会唱两句儿歌,36个月时会说连贯的长句子。

所以,并不是说越晚说话智商就越高。

今日头条年度优秀自媒体品牌、头条健康金处方作者,年度健康头条号。


儿科医生鱼小南


智商高的孩子说话都晚吗?

在生活中,有的宝宝很大了还不会说话,老人家就会说:“没事,贵人语迟。”说这类孩子往往比较聪明,日后更有大作为,再说,爱因斯坦五岁才会说话呢。这也让许多心急的父母放心了不少。但事实真的如此吗?

其实,爱因斯坦并不是五岁才会说话的,在《一路投奔奇迹》这本爱因斯坦传中,提到了爱因斯坦在两岁半的时候,他妹妹出生,他就已经说出这样的话:“她就是我的新玩具吗?它的轮子在哪儿呢?没轮子我怎么玩啊?”

你看,爱因斯坦在两岁多的时候,就已经会说很复杂的句子了,那么,他说单字的时间肯定更早,我们就不要再让他老人家继续蒙受不白之冤了。

事实上,孩子说话早晚和他聪不聪明,没有任何关系。但是,如果宝宝两岁还不会说话,我们就会判断他为语言发育迟缓。

宝宝为什么说话晚?

1、缺乏交流

很多爸爸妈妈外出打工,和宝宝接触的少。孩子平时是交给爷爷奶奶带,爷爷奶奶一般只负责宝宝的吃喝拉撒睡,对于交流方面很多时候做得不到位,导致宝宝和人的交流意识不强,说话就会比较晚。

2、宝宝性格内向

宝宝性格比较内向就不愿意说话,这种情况下说话可能会比较晚。

3、生理原因

有些宝宝听力有问题或者发声器官不正常的话,比如宝宝有听力障碍或舌头异常短,都会影响语言的发展。

4、自闭症

宝宝如果患有自闭症,可能会不怎么说话,说话的时间也会比较晚。

5、有多种语音环境的家庭

有些家庭成员多,语言又多样,大家哄宝宝的时候各说各话,普通话、各地方言齐聚一堂,宝宝听了都头大了,不知该学哪个,干脆不说了。

如何训练宝宝说话?

1、多和宝宝交流。

2、鼓励宝宝多去模仿。

3、让宝宝多多表达自己的想法。

4、家庭有多种需要环境的,先让宝宝学一样语言,这样宝宝学习语言的负担会更轻一些。

5、如果宝宝一直都不会说话,那就需要及早去看医生了。


二宝妈咪的育儿时光


小区里的男孩轩轩已经满2岁了,但是说话有很大的问题,一句简单的句子都说不清,经常一个字一个字的往外蹦。

相比起小区里的同龄人,轩轩的语言能力确实差了很多,轩轩妈特别着急,一直在想是不是孩子智力有问题,说话才这么晚?但老人又说“贵人语迟”,智商高的孩子才说话晚,到底哪种说法正确呢?

其实在生活中我们也遇到过很多这样的情况,一些孩子说话早,10个月就能开口叫爸爸妈妈;一些孩子说话晚,一岁多还不会叫爸爸妈妈。

其实,孩子的语言能力的高低,其实受到多种因素影响的,比如遗传、周围环境、家人语言行为,具有个体差异性,单单因为孩子说话晚就扣上“智商高或智商低”的标签是不科学的。

通常来讲,女孩要比男孩更早开口说话,亲子沟通较多的孩子开口讲话要早于亲子沟通少的,爸爸妈妈带的孩子比老人带的孩子要开口早。

都说孩子是父母的心头肉,想要孩子拥有一个好的未来,提高宝宝智力是很关健的,那么,吃什么提高宝宝智力呢?下面就一起来看看吧!宝宝身体发育离不开均衡营养,宝宝的大脑发育需要的营养元素有蛋白质、不饱和脂肪酸、碳水化合物、磷脂质、维生素、钙、铁等。在日常饮食中,我们要注意添加这些提高智力的营养,为宝宝的智力发育添动力。

推荐几种提高智力发育的食物——

1.小米:小米含有较多的蛋白质、脂肪、钙、铁、维生素B等营养成分,被人们称为健脑主食。

2.鸡蛋:鸡蛋中含有较多的卵磷脂,可使脑中增加乙酰胆碱的释放,提高儿童的记忆力和接受能力。如果儿童每天早餐吃1-2个鸡蛋,不仅可以强身健脑,还能使孩子在学习中精力旺盛。

3.苏子油

苏子油是含有α-亚麻酸最多的一种植物油,α-亚麻酸是“脑黄金”DHA的基础物质,是构成胎儿智力、视力发育的必备营养素。如果准妈妈孕期充分补充α-亚麻酸,孩子的智商将能提升20%-30%,且宝宝视力发育也会更加成熟,后天形成近视的几率将大大降低!

《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2013年版首次将 a-亚麻酸加入其中,推荐a-亚麻酸每日摄取量为1600-1800毫克。日常饮食中,a-亚麻酸主要来源于植物油和深海鱼。其中苏子油、核桃油中有丰富的a-亚麻酸,苏子油的含量更是高达67%左右。

吃法:α-亚麻酸易氧化,不建议高温烹煮,可直接滴在做好的菜中,营养丰富,也可与酸奶一起搅拌后食用,对胃也有促进消食作用。对于孕妇和3岁以上的宝宝,每天可以将5ml的苏子油加入到100ml的酸奶中,搅拌食用。

4.鱼类:鱼肉含球蛋白、白蛋白及大量不饱和脂肪酸,还含有丰富的钙、磷、铁及维生素等,适当摄取可增强和改善儿童的记忆力。但幼小的孩子食用时,注意别让鱼刺卡住了他的喉咙。

5.虾皮:虾皮中含钙量极为丰富,每100克含钙约2000毫克。摄取充足的钙可保证大脑处于最佳工作状态,还可防止其他缺钙引起的儿科疾病。儿童适量吃些虾皮,对加强记忆力和防止软骨病都有好处。

6.牛奶:每100克牛奶含蛋白质3.5克、钙125毫克。牛奶中的钙有调节神经、肌肉的兴奋性功用。儿童每天早饭后喝一杯牛奶,有利于改善认知能力,保证大脑高效地工作。

7.葱蒜:葱蒜中都含有前列腺素A、蒜中还含有“蒜胺”,这种物质对大脑的益处比维生素B1还强许多倍。平时让儿童多吃些葱蒜,可使脑细胞的生长发育更加活跃。

8.肝肾:动物的肝脏和肾脏含有丰富的优质蛋白和糖脂质,并含有大量的胆碱和铁。胆碱能改善大脑的记忆;铁质供应充足,红血球运输氧气,使思路更敏捷。

9.核桃:桃桃仁含40%-50%的不饱和脂肪酸,构成人脑细胞的物质中约有60%是不饱和脂肪酸。可以说,不饱和脂肪酸是大脑不可缺少的建筑材料,儿童常吃核桃仁对大脑的健康发育很有好处。

10.大枣:大枣每100克含维生素C高达380-600毫克,被称为天然维生素C丸。维生素C可使大脑功能敏锐,加强脑细胞蛋白质功能,促进脑细胞兴奋。


采撷记忆里的温存


中国有一句俗语叫做"贵人语迟",意思是有出息的孩子往往讲话比较慢。

而在电视剧里,我们会发现高智商的角色好像往往都比较沉默寡言。

然而现实生活里,这句话对于焦心的父母只能作为一种安慰,毕竟如果孩子说话比较慢,许多家长就会开始担心,是不是孩子大脑发育水平没跟上,甚至智商不够呢?

其实不要瞎担心,一般来说,每个孩子说话早晚都是不同的,大多数是一岁左右开始会说话,但有的孩子在七八月的时候就可以说单个的字、词,到一周岁的时候就可以说简单的句子,也有个别孩子虽然智力发育正常,但三四岁的时候才会说出完整的话。并且研究表明,大多数女孩子比男孩子要早说话。

从生理层面来说,孩子说话需要由肺部,声带还有舌头等器官来发出声音。除外,孩子还需要通过视觉来观察和感知物和人的存在再学习学习如何用唇舌来发出声音,否则发出的声音只是无意义的音节罢了。

只有将各个感官经验组织好,口脑能迅速相互反应,宝宝才能表达自己的想法,说出有意义的词句。这也是随着孩子长大而变化的,因为在出生几年后,孩子的大脑会快速增长直至变成原来的两倍,活动量也越来越多,这些都会对孩子的能力产生影响。

孩子在1~2岁时一般发展两种说话的类型,包括接收型和表达性。

接收型是指孩子在一岁左右的时候能够对家长说的话做出反应,比如家长让孩子喝水或者停止动作这一类的语言。

表达性的就是指孩子长到一岁半的时候能够用简单的话语来表达自己的想法,比如说出"饿了,饭饭""渴了,水水"这样的话表达自己的需要。再过两三个月,往往能由短暂的词组变成短句来表达自己的需求。

如果到了俩岁仍然不能讲话,父母就要密切关注并且带去医院检查了。

孩子语言发育迟缓的原因是什么?

1. 听力受损:是影响宝宝语言发育的重要原因之一,因为宝宝是依靠模仿大人发声的,如果听不见,他就无法给予自己正确的反馈;

2. 舌系带过短:影响了说话的动作;

3. 智力低下;

4. 缺乏模仿对象:曾经出现的"狼孩"事件,就足以证明一个语言环境对孩子的语言发育至关重要,如果宝宝长期生活在沉默寡言的世界里,那么他学会说话的时间点也会往后推移;

5. 孩子患有某些心理疾病,不愿说话,如自闭症、语言发育迟缓

如果孩子说话迟缓怎么办?

1.父母要经常陪伴宝宝,多和宝宝进行语言交流扩展词汇量,不要害羞大胆地作出夸张的口型,这样宝宝在一开始才能看得真切。

2.日常生活中,父母最好保证语言环境统一,不要随意切换中外或者方言模式。

3.和宝宝说话时抑扬顿挫,让他明白如何掌握重点。

4.每天播放语言教育的歌曲或者诗歌,给宝宝塑造听和说的环境。

5.不断和宝宝重复相同的词语,尤其是有实物的宝宝想要的物品,加强宝宝的印象。

孩子的智商和说话早晚没有必然联系,语言发展只是大脑发育程度的一种呈现方式。著名的科学家爱因斯坦,到四岁才能说话,因为说话晚还曾被别人当成傻瓜。动作、思维和社交之类都能作为智商的参考类目,家长别轻易就得出孩子"智商测试"的结果。

三岁之后就可以教宝宝开始识字啦,我闺女就是这个时候开始认字的,用了 很多方法培养她的兴趣,最有效的还是用Apipi,你百度搜索【猫小帅学汉字】挺不错的,我闺女用了1年多了,特别喜欢,现在还经常给我讲故事,棒棒哒。


陈铁男228


我的确知道一些智商高的孩子说话很晚,其中不乏历史名人。

大家可能总会首先想到爱因斯坦,但实际上中国也有这样的人物:他不是科学家,却是一个全才,这就是明朝的王阳明。如果用一句话来概括他,就是不会打仗的书生不是一个好的哲学家。

王阳明是明朝罕见的非常懂军事的读书人。他对佛教、道教等三教九流都有很深入的研究。

可是这么一个伟大的圣人,在他年幼的时候几乎不怎么说话。直到四五岁的时候,突然从嘴里蹦出一句诗,立刻被家人惊为天才。

如果从科学的角度来讲,其实像王阳明这些人小时候,一直在主动吸收和消化周围的语言信息,只不过深度的消化需要时间,所以给人“大器晚成”的感觉。

当然反过来讲,如果一些孩子能够鹦鹉学舌,将大人讲的话倒背如流,你会发现其实他们可能是聪明的面孔、笨肚肠。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我们还需要区分什么是智慧,什么是智商。智慧是智力的软件,智商是智力的硬件。

那些迟迟不说话的孩子,可能具有的是更高的智慧,而那些早早说话的孩子,除了性格外向之外,智商可能也挺高。但说话是否早,和智商高低没有绝对关系。

就像爱因斯坦那样,也许他们说话很迟,可能是个性相对内向敏感,所以他们会花更多的时间理解大人们在说什么。

但性格外向的孩子,更多的时候急于表现,于是就容易出现说话鹦鹉学舌的现象。不信你可以观察一下,那些从小就口若悬河的孩子,说出来的东西,很少有值得大人深思的。

所以总的来说,智商是智力的一种表征,而智力高的孩子,不一定说话都晚。这和孩子的性格是否外向,是否喜欢表达,可能更有关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