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初期,魏国作为霸主,国力远超秦国,为何不先把秦国灭了免除后顾之忧?

白话历史君


关于这个问题,原因是多方面的!

首先第一点,瘦死的骆驼比马大

作为曾经的春秋四大国之一,秦国虽然在战国初期处于七雄末流,但其国力并不是大家想象的那般弱。老秦人依然凶悍,关中地依然肥沃,秦国从单纯的国力上来讲,不输旁边的魏国。

之所以被魏国狂揍,主要是双方处在一个此消彼长完全相反的道路上:众所周知,秦国的势力范围在汉中关中一带,这里原本是西戎之地,是秦人用鲜血拼来的。

而正是因为世代征伐,造就了强悍骁勇的老秦人。但事实上,这块土地并不太平,西戎旧部义渠国非常强大,其于公元前430年大举攻秦,把秦国人赶出了渭水。秦国自此退出了强国之列,并进入到了“四代乱政,诸侯卑秦”的时代。在此后长达三十多年的时间里,秦国宗室开始了内讧,国力逐渐衰落下去。

战国初期,魏国通过李悝首先变法,走向了强盛。虽然魏国是四战之地,但得益于变法带来的国力增长,魏国在制度上是要领先于秦国的。

当时秦国还是老版的春秋国家,且不说内讧所导致的国力消耗;其在制度上也是相对落后的。比如其咱们熟知的西周井田制、世卿世禄的贵族制度。这完全就是在打击平民的积极性。

众所周知,春秋时期是贵族战争,没有多少职业化军队,出征都是贵族带着封地种的一群农民因。而战争的输赢其实和这些农民没啥关系,为没有晋升渠道、没有更多的收获来源,赢了他们还是农民,输了却可能成为敌人的奴隶。所以这些农名宁愿和隔壁村为了水源争个你死我活,也不愿再战场上给贵族们拼命。

而魏国,废除了世卿世禄制度,鼓励生产,国家收购多余粮食。国力稳步上升。而且后来吴起还在魏国打造出了一支职业化军队——魏武卒。

职业和业余的差距有多大呢?

公元前389年,秦惠公率五十万大军,攻打魏国,想要夺回被魏国侵占的河西之地。结果被吴起刚刚组建成型的魏武卒五万人给击溃。吴起因此而一战成名。说实话,对于吴起来说,这一战的战绩,并不值得炫耀。他是带领的五万职业军人和一群农民在作战。

秦国岂有不败之理。

但是,魏国是否就能灭掉秦国呢?

这个比较困难,秦国人战力尚可,并不是完全受欺负,石门一战,秦将章蟜歼敌六万,和魏国打了个有来有回。

所以,秦国的实力,是其没有被吞并的一个重要原因。

第二点,魏国分身乏术

河西一战,吴起击溃秦惠公五十万大军;如果吴起此时携大军直入关陇,灭亡秦国,不是没有可能。

但是前面说了,魏国处于四战之地,他所面临的形势并不好。原本当时赵魏韩三家同出一脉,三晋一荣俱荣,一损俱损。魏国正是凭借盟友的保驾护航,才能心无旁骛的发展,在短时间称霸诸侯。但是,魏国比较霸道,素以三晋之首自居,没少欺负赵国和魏国。赵国不服,与魏国反目,魏国开始调转矛头打弟弟。此外和魏国不对付的还有楚国,这个晋国曾经的宿敌,一直都不是太喜欢魏国。

之前秦国就是趁着楚国和三晋闹摩擦,才想着去夺回河西故地,结果阴晋之战被吴起狂揍。

而阴晋之战后,赵国和楚国,依旧开始在与魏国闹摩擦;再后来魏武侯低头,与赵国重修旧好,但因为燕国问题,魏国又和齐国结下了梁子,为日后的魏齐争霸埋下了伏笔。所以,魏国一直不是太有空去收拾秦国,反倒是因为其四战之地的原因,在后来多线作战的困境下,对秦国展现了善意。秦公子师隰也就是后来的晋献公,那都是魏武侯一手扶持起来的。可谁知道这晋献公后来又在石门捶了魏国。

讲到这里,不得不吐槽一下,战国是真的乱,完全没有一个坚固的盟友关系。一会儿三晋打楚国,一会儿赵国楚国打魏国,又一会儿齐国魏国打赵国,没多久,又是三晋打齐国、这段历史看得我头都大了。

对了,还有就是在阴晋之战后,吴起被魏武侯给撸了,吴起出走楚国,导致楚国变法强大,魏国压力山大,秦国也得以喘息。

总而言之,魏国没空去收拾秦国。

第三点,魏国的战略重心重来都不是秦国。

秦国地处西部蛮夷之地,对于魏国或者当时的中原各国来说,这地方是野人住的,跟楚国是一样的。所以魏国压根儿就没想过要向西发展。他们的目标是中原,是称霸诸侯。这一点我们可以从魏国的一系列军事行动来看,其先是越过盟友赵国攻打中山国,又干涉卫国政务,然后又因为燕国问题,多此与齐国较劲。

很显然,他们的目标就是东边儿,对于秦国,真的是不想搭理。他们唯一看得上的也就河西那点儿地方,一来是土地还算肥沃;二来是占据一块战略缓冲地带,防止自己逐鹿中原的时候,秦国在后面使绊子。

这一点其实在魏国第三代国君魏惠王时期表现得尤其明显,当时天下得形势其实以及很明朗,魏国和齐国为天下两强,一东一西,各自井水不犯河水。

但是魏国没有齐国的地理优势,齐国东边就是海,没有后顾之忧,魏国却是处在四战之地。按理说,这时候最应该做的,那就是灭掉秦国,或者说尽量的将其打压,以免后顾之忧。

结果魏惠王是怎么做的——迁都。直接将都城迁到了更靠东边的大梁,以霸主的姿态去和齐国硬刚,秦国被他选择性忽略。

结果大家都知道了,在争霸之路上,魏惠王没能干得过齐国。想来也是,怎么可能干得过?当时的魏国已经完全摒弃了三晋联盟,属于众叛亲离。围魏救赵、围魏救韩;孙膑两度击败庞涓,魏国跌落神坛。

而这边安心发育的秦国,在商鞅变法之后,已经强大起来;旁边的楚国又开始痛打落水狗。于是乎,称霸战国初期近百年的魏国,就这样衰落下去了。

此后,便是面对秦国的各种欺凌了!


白话历史君


这种说法是典型的马后炮,看起来很有道理,其实不值一驳。

战国初期,作为霸主的魏国,其实是诸侯的眼中钉。魏国不管是灭想要任何一个国家,为了防止魏国的独大,其他国家都不会坐视不管。

对于魏国来说,要扩张,肯定是先易后难,因此先对付的是自己的小弟赵国和韩国。但即便魏国先对付当时实力不怎么强的韩国和赵国,作为战国强国之一的齐国都没有坐视不管,而是强加干预,因此有了著名的马陵之战和桂陵之战,期间秦国也加入进来,共同把魏国打的惨败。

假如魏国先对付秦国,一则秦国的实力比韩赵强的多,二则有函谷关扼守。要想灭掉秦国,根本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而且,秦人民风本就彪悍,即便把秦国灭掉了,要统治他们也不容易。况且,魏国一旦灭了秦国,国土面积将大增,齐国、楚国等大国绝对不会坐视不管。

基于以上几点,魏国选择先对付韩和赵是对的。但即便如此,由于齐国的干涉,魏国最终还是落到一个失败的境地。这说明,战国前期要想灭国,根本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因为列国之间的掣肘是在是太严重了。即便是后来强大的秦国,也不得不在精心经营六世后,由后来的秦始皇发动灭国之战。


孤舟钓江雪


以下为个人见解,如有不对欢迎各位指正和评论,但请勿乱喷:

首先,战略方针;魏国是从三家分晋中出来的,立国初期和赵、韩关系非常不错。但立国的前两任王并没有称霸天下之志而是先稳定朝政,发展国力,这才有了西门豹等人。而秦与魏交恶是从“河西走廊”争夺战才开始的,此后两国才真正开始不断交战。

第二;战略价值;这包括两个方面,一个是秦在初期尚未灭义渠也远没有得到巴蜀之地。在魏国眼中当时的秦国除了河西走廊和函谷关是战略要地以外,其它地区就是蛮荒之地!打下来之后还要派兵驻守还要调动人力开发,得之利益不大。另一个方面是秦国北接义渠,对魏来说秦国是抵挡西北方向狄夷的一道防线,一旦灭秦,魏将直接面对义渠!魏一旦和义渠开战,战线拉长,对于兵力集结和轮输转运极为不便!而义渠多骑兵,其战术又以劫掠为主。对于魏国来说极为头疼,因此,留着秦国对当时的魏国来说利大于蔽。

第三;军事实力。关于这一点,必须要认识到魏国军力的强大分为两个时期。但这两个时期在整个战国时代中都属于前期。第一次魏国军力强大就是吴起侍魏之时,魏武卒在出世之时其战力可谓天下第一!著名的吴起五万魏武卒大破秦军五十万就出现在这一时期!但是,魏武卒虽然是精裞数量却并不多。当时五万已经是魏国全部的魏武卒了。(并不是魏国全部的军队)而秦军所谓的五十万大部分是各贵族的私甲和民兵以及一部分国王卫队和民夫组成的,其战力当然无法和魏武卒相比。同时秦国当时还严重缺粮,无法支持长久作战。因此,秦国败之必然!但,秦人尚武!当有灭国之危险时,全国上至君王、大臣、贵族、下至平民百姓,全体一心、全民皆兵!这就是“纠纠老秦”的尚武精神!再加上函谷关天险易守难攻,魏国要想灭秦国并不容易。而魏军强大的第二个时期是“吴子泣西河”离开魏而投奔楚国之后,这时魏国的军事、经济(工业、农业、商业、畜牧业、手工业、制造业等)都开始下降。但魏国等到了另一个军事将才:庞涓!此后魏军战力再次提升!但秦国此时有司马错、章蛟、胡伤等名将,同时经过了得到李悝真传的商鞅连续改革后,秦国的国力和军队实力也得到了提高。此时灭秦更难!

第四;形势:此时整个战国形势亦有变化,魏国南方的楚得到了吴起之后越来越强(虽然吴起很快被杀)、东方的齐国在几任君王的锐意发展下得到了大量人才(稷下学宫)和孙膑(比庞涓稍晚)之后也拥有了强大的实力!而魏和赵、韩两国的关系也不再似从前一样牢不可破了。因此,对于魏国来说楚和齐对其形成了牵制,不得不使其分心。而各国为了各自的利益也不会坐视魏国一家独大!所以当然也不会看着魏国灭秦而不管了。对于其余各国来说,最好的方针当然是秦、魏“互弱”而“不灭”!另外,随着“齐技击”、“楚甲士”等的出现,魏武卒已不再是天下无敌的存在了。而失去了吴起之后的魏国也不再是不可战胜的霸主了。(后来的“马陵道之战”及孙膑灭庞涓即是明证)

至于后期,商鞅虽死但秦法不灭!随着宣太后、魏冉、司马错等先后灭义渠、收巴蜀和李冰治水。秦国已具备了决战魏国的实力!当河西走廊被秦锐士夺回之后,白起、蒙敖、蒙武的先后出世开启了秦军出函谷、东出击魏、南向破楚的大时代!张仪、应候(范睢)的外交也先后大显神威!经过“长平之战”和“郢都之战”及“五国伐齐”后,战国真正的霸主已经是秦国了,此时的魏已经弱小到一个三流国家了!而之后的王剪、蒙恬、李信、尉缭(指的是由魏国入秦而被拜为“国尉”的缭,不是魏惠王时代的隐士“缭”)只不过是收拾残局而已。只可惜,李斯湖涂一时至赵高得利,蒙恬死。而章邯、司马欣终为项羽所破!而魏国虽有后人存于世却早已国破家亡,消失于历史尘埃中…………:


俊才星驰207


秦国在“商鞅变法”崛起强大让中原诸侯国感到威胁之前是没实力没资格成为其他大国强国的“后顾之忧”的。春秋时期秦穆公趁着霸主晋文公刚去世想进军中原抢占郑国,被晋军在崤山伏击全军覆没,晋国也没有趁胜攻秦,还把包括秦军统帅孟明视在内的俘虏都释放回国了。晋国显然只是想敲打敲打秦国。战国初期魏国是第一强国,地处一马平川无险可守的中原,地理环境处于劣势,即所谓的“四战之地”,这才是最大的后顾之忧,所以魏文侯在位时期以“三晋”的名义重点拉拢结交韩国和赵国搞好外交关系避免发生战争,就是为了避减少来自四面八方的威胁,“三晋”和睦的影响力当然比魏国一个国家要强的多。即使“三晋”和睦,可魏国东有齐国南有楚国,这两个大国虽说在战国初期并不强盛,但人口土地仍然远远超过魏国,指不定哪天缓过气儿了可不是“后顾之忧”而是其他诸侯国的灾难!魏国的注意力不可能只盯着地处偏远实力不强的秦国,击败秦国抢占吞并了秦国挨着魏国的河西地区后魏国就没有再向西攻秦了


立志成虫


不是不想是困难太多,首先魏国处在中心,四战之地,如果全力和秦国拼命,很可能取得胜利后被周边国家抄后路捡便宜。别的国家不会眼看着魏国灭掉秦国强大起来危胁自己,一定会出兵干涉,就象后来魏国打赵国韩国齐国出兵围魏救赵一样。其次秦国当时对魏国没有什么威胁,也没人能看到秦国以后会强大到灭六国,秦国当时是边远地区,也没人想去占领,争夺土地都是争夺条件好的地,在郑国渠修好前秦国土地实在太次,大家也没兴趣去抢,大家要抢的是中原山东开发的比较好的土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