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裡有四個老人需要照顧,而自己又需要工作,送養老院又怕人說不孝順,怎麼辦?

養老院的故事


以後趨勢:身體健康,小輩在身邊可以在家養老,小輩不在身邊,身體還可以去養老院養老,身體行動不便,癱瘓的去護理院養老!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準備養老錢很很很重要!!!


海闊天空hx


這個問題我想說說我的體會。

我在養老公寓住了四年,住在養老公寓的老人大多數家庭美滿,兒女孝順,孩子過年過節常來看望老人,或接回去過節,據我瞭解有很少一部分老人是孩子們送到養老公寓養老的,大多數老人是自己主動來到養老公寓生活的,他們有的在公寓租房子住,有的買了居家養老房,在居家養老房居住的老人就和在家裡居住的感覺一樣,比在家裡的感覺還要好。

第一,不想做飯可以到餐廳去買,

第二,有服務員打掃衛生,

第三,公寓同齡人多,有共同語言,

第四,像我們公寓有老年大學,唱歌,舞蹈,電子琴,書法,繪畫,太極等課程,可以根據自己的愛好想學什麼學什麼,公寓老人是免交學費的。

我的感覺在養老公寓住只是換了一個地方居住而已,這還是自己的家,有些老人剛到公寓時也談到住養老公寓怕別人笑話孩子不孝順,這種觀念不是一個兩個人有,還真有不少人有這個想法,也不奇怪,我們國家的養老公寓還不普及,人們對養老公寓的認識還是停留在最早的階段:家裡無人照顧的老人進養老院。

我們公寓六七十歲左右的老人有不少,這個年齡段的老人真正意義上說她們不是養老,是養生,她們很活躍,積極參與公寓老年大學組織的所有活動,和在家裡小區活動的老人一樣,穿漂亮的時裝,相約出去遊玩,拍照,玩的很嗨,誰能看出來她們是在養老公寓養老?

所以我們的觀念真得改變,在養老公寓不僅是養老也可以養生,你家裡的四個老人完全可以住進養老院,找到一個好的養老公寓他們一定住的很開心。


我是山東養老大姨


我認為,因為工作的緣故無法顧及老人,送去養老院並無不妥,現在養老院的條件都比較完備,經常去探望就是,不存在不孝順。


四個老人,兩對老人家,在養老院既有專人照顧,彼此也可以作伴,平常聊天散步或者打打牌,比各自守在清冷的家中要好很多。你也說了,你須得工作養家,工作一定是繁忙的,若又沒有兄弟姐妹,送進養老院挺好的。


我嬸嬸的媽,八十多了,身體硬朗,性格開朗,養了四女兩子,日子過得不賴。老伴去世後,便讓子女把自己送進養老院去,天天在養老院和其他老人聊天、打麻將,不知道多開心。放在家裡,估計和子女也無話可說,反而悶得慌。

親戚家的老爸,因病失智,老媽又患上癌症,還有一個四十多歲、生活不能自理的傻弟弟,迫於無奈,把老爸送去了養老院,專人看護,自己照顧老媽和弟弟,一有時間就帶著老媽弟弟去養老院看老爸,而她老爸在護理人員的精心照下,精神狀態非常好,身體也恢復得很好。



你要做的是,先做通老人們的思想工作,讓他們明白你不是不要他們,而是要他們的老年生活過得更好。其次是挑選條件好、口碑好的養老院,別讓他們受委屈。最後是要經常去看他們,節假日就接回家享受天倫之樂。


旅行工坊


把父母送養老院行嗎? 題主你好,聽完讀完下面的故事你會知道答案的。

2019年9月29日豐縣孝悌文化培訓公司傳統文化交流大會答疑環節中,一位女士諮詢:

“秦老師,我媽身體不好,但是自理能力還是有的。我平時工作比較忙,時間比較少,既要照顧孩子,又要照顧我爸;其他兄弟姐妹都不管,我想把我媽送個條件比較好的養老院,行嗎?”

“我問你,你想讓你的家過得好嗎?你想讓你的孩子好嗎?”秦老師問。

“想。當然很想!”女士答。

“如果你想讓你的孩子好,讓你的家過得好,兄弟姐妹誰不管你媽媽你都不要計較,不要有怨言,你都要管!

如果你能這樣做的話,我負責地告訴你,他們家的福報都會跑到你家來的。你們兄弟幾個不就這一個爸一個媽嘛?

這是你們家搖錢樹的老根兒,誰‘澆’誰旺,誰‘澆’誰好。如果,你不但能把你爸媽照顧好,還能把你的公婆照顧好,你的孩子肯定聰明伶俐又省心,你的孩子還個個都是賢孝子孫呢。

尤其當著你兒女的面,也要和言細語對待老人,好吃好喝的供養他們。

每天做好飯菜,你告訴孩子,你不能先吃,先給爺爺奶奶吃,先給姥姥姥爺吃。你想想看,今天的老人就是明天的你。

等到你老了,你的孩子也會說,讓爸媽先吃,是不是?現在好多人去外面找老師教孩子,去哪找呢?真正的好老師是自己的言傳身教。”

“是的。是的。”女士有所覺悟地說。

“我們總是寄希望花錢讓別人教咱的孩子,大錯特錯了。我們每天的一言一行,甚至一口飯、半碗菜,都能讓你的孩子記住一輩子——‘我的爸媽是怎樣照顧爺爺奶奶的’。

天底下最大的一個字是‘孝’字。

孝——頂天立地;孝——能脫貧致富;孝——能人財兩旺。

在你不懂得如何行孝做父母時,可能你啥都敢做。你一旦知道了,這個孝字能起這麼大的作用,你自然會生起敬畏心。

如果你用真誠心孝敬父母和公婆,照顧他們,不怕苦不怕累,這也是給你自己的老年留條幸福的道。等你年紀大了,子孫成才又賢孝,到那個時候誰不羨慕你呢?”

聽到這兒,女士受到了觸動,連連稱是。

“我舉個例子給大家聽,有河南的妯娌倆來找我諮詢。嫂子長得又胖又壯,弟媳婦也胖,但是身體差得很,需要人扶著走。

她說,老師,我和我嫂子住前後院,我嫂子身體怎麼這麼好,我身體怎麼這麼差呢?

我問她,你家老人跟誰過呢?她說,那還用說嘛?她是嫂子,是她照顧。

我說,所以你身體不好。因為你懶,你不想照顧老人,當你不喜歡老人的時候,你老了還想有好身體,天底下有這麼便宜的事嘛?當今社會是十個孩子不嫌多,一個老人沒處擱。這都是愚痴的兒女做的事。

老話說,孝子孝子,孝順老子。世人都弄顛倒了。現在的人都去孝敬兒子了,卻不知道孝敬父母。

你堅持做一個正常人,你的父母誰不照顧都不用計較,你照顧,誰不管你管,十年二十年後,你再看看其他兄妹幾個家庭的日子,指定沒有你過得好,為啥呢?

老太太炕頭坐,一福壓百禍啊。世人不懂,這老人貌似跟著你,你照顧他們,但是給你消多少災,免多少難,增加多少福報,多到無法計算啊!

不爭不貪,福祿無邊。一爭一貪,災難現前。回去吧,好好想想我說過的話,該如何抉擇就看自己想過啥樣的日子了。”

女士連連稱是,連連稱謝。

父母是我們每個人的第一大福田。行孝道就是種福田,比求神拜佛功德還大。

力行孝道,上對得起列祖列宗,下對得起子孫後代,則接通福慧之脈,打開你的財富和幸福之道。

聽別人的故事,悟自己的人生。


迷惑的世界與人生


這個我深有體會,分享一下我的經驗!

一孝傾城很高興為您做答!

如果父母年輕,自己能自理,而且你說了是四個老人,應該是兩對吧,那就說明還有人能夠陪伴,這樣的話完全可以單獨生活啊,只要你能經常去看望就好。不管生活和工作給了你多大的壓力,父母和家庭才是咱們的根,怎麼也不能忽略!有時候他們需要的真的不多,只是簡簡單單的陪伴!



如果身體不太方便自理,你又需要工作,那無非就是兩種辦法:

一、聘請保姆上門照顧。

這個方法可能花費比較大,現在單獨聘請一個照顧老人的全職保姆,可能比一上班族的工資還高,還有一個缺點就是如果老人愛熱鬧,無法與更多的同齡人交流。

二、送敬老院。

不知道為什麼會說不孝順,這不是曾經的時代了,與其上班時候讓老人孤單守在家,還不如找個條件好點的養老院讓他有人為伴,當然,必須要找條件好的,不能讓老人遭罪!



最後再說說我自己的經歷吧,我爺爺孤獨無依,我把爺爺接到身邊照顧,剛開始也是想接到自己家中,找個人每天中午來給爺爺做個飯,因為爺爺晚上不吃飯,後來爺爺不同意,他跟我一樣,特別不喜歡跟別人住在一起,不舒服不自在,那我就在我家附近給他找了一個養老院,單間,養老院出門就是個大市場,爺爺還總去溜達。



這樣做的好處是離我很近,只要我下班就可以去陪伴他,聽聽他講那些重複了無數次的故事,而且隨時可以接回我家,給他做上一大桌子好吃的。

總之我感覺沒必要太過牴觸敬老院,那只是個解決吃飯問題的地方,只要我們多多陪伴在老人身邊,他們就很容易獲得滿足!


一孝傾城


出現這樣的困境,老人只能送養老院了。

即是你不忍心送養老院,但是你一個人也照顧不過來,還不如送養老院,然後你專心賺錢供養老人,這也是孝順老人的最好體現。

如果說把老人都留在身邊,你沒辦法工作,家裡沒有錢,讓老人跟著你受罪,這才是最大的不孝。


牽住夕陽的手


你這個問題只是說事中的問題,現實生活中,二十年一代人,現在人的壽命大多數在七十至八十之間,甚至八十至九十之間,例如四個老人七十至八十的話,你也應在五十至六十之間,你的子女也應在三十至四十之間。我想說的是在家伺候四個老人也是有條的。

再說四個老人只有你們兩個孩子,他們四個老人也是有資本的,自已上養老院也是有條件的,現在老年人的心態都好,都是理解子女的,想的都開,放得下,順其自然的多!你說又想工作,把老人送進養老院怕別人說不孝順?不會的!再說你在伺候老人,既能省下上養老院的錢,又能有孝順之名之實!


平安幸運10


活在別人的眼光裡,太累,人多嘴雜,就算你做的再好,也不能保證人人說你好。

因為人看問題的立場不一樣。

你不是人名幣,做不到人人都喜歡。

老人如果自己能動,最好讓自己生活。實在不能自理,送到養老院,你肯定要賺錢,不賺錢怎麼支付養老院和老人生病看病的費用。

再孝順,沒錢也是空話[機智]




如意媽咪愛生活


如果自己需要工作生活,在照顧老人是不可能照顧好的,更何況四位老人,不如把老人送附近養老院,自己休息時常常去看看他們就好,這才是最明智而孝順的選擇,不必理會說你你不孝順的人,因為每個家庭的難處,不用在意說法和看法,自己無愧於心就好。

現在養老院都在比拼硬件設施和軟件服務,國家管理的比較嚴,會定期抽查,檢查,各項指標都必須達標,不達標的要限定時間整改,再不符合要求會勒令停業整頓,不必擔心老人到養老院會受罪。

如果是生活自理能力差生活起居都需要照護的老人,建議送養老院比較好,因為子女有心無力,一是沒時間,二是不專業,老人會很受罪,送到養老院有專業人士護理,比在家幸福多了。

如果老人自己生活自理能力還可以,只是需要照看,頭腦也清楚,不想離家,就可以請鐘點工來幫忙照看或者去附近的社區居家養老服務中心,這樣老人一日三餐有保證,也有人照看,自己上班也放心。

現在養老模式很多,尊重老人的意願,根據老人身體狀況為老人選擇合適的養老照護類型,相信總有一款適合他們,咱們國家現在的家庭形式8:4:2:1,養兒防老是不可能了,大家的觀念也在不斷的改變,只要老人生活的好,吃得好住的好,就可以了😊


雨落芭蕉夜無眠


四個老人送養老院費用也很高吧,四個老人都有退休金,可以請保姆。四個老人住到一起,請個保姆,你只需抽空把日常用品,油鹽醬醋茶買好,菜也買好。請個住家保姆,來家裡做飯,收拾屋子。老人房間都放電視,互不干擾,也不影響。週末你休息,可以給保姆放假,逢年過節,保姆回家,你們團聚。你覺得怎麼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