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各地的压岁钱给多少比较合适?

我就看你吹


压岁钱的习俗源远流长,最早的压岁钱也叫做厌胜钱,长辈送给晚辈的压岁钱,用意有两个,第一种用红线把铸成的钱币串起来,挂在身上用做玩赏。第二种用于避邪去魔,其用意是希望晚辈在新的一年里,平安,健康,快乐,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压岁钱是每年照送不误,但是数目却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我小的时候,我记得很清楚,收到最多的压岁钱,是硬币伍角,而现在伍十元,送给孩子们都感觉到少了,自己都有点不好意思,所以我认为春节时送压岁钱,可以根据自己的状况,送多送少由自己来决定,不可盲目的跟风,心意到了就行,人常说,千里送鹅毛,礼轻人意重,压岁钱给孩子送的过多,可以助长孩子不劳而获得心里,在一九年舂节过后,我的小孙子认为压岁钱是自己的,为此还和自己的妈妈发生一点点的不愉快,当时我的儿媳妇对孙子说,你的压岁钱要交幼儿园的费用,否则就上不了幼儿园,孙子虽然不情愿,但还是勉强的答应了,所以我认为,长辈送给孩子的压岁钱,如何管理是一个关健性的问题,首先告诉孩子收到的压岁钱,是所有长辈对自己的一份爱,要珍惜这样的爱,长辈送给的压岁钱,是长辈辛苦赚来的,要用在该用的地方,比如买书,学一技之长,再者告诉孩子,要学会感恩,只有好好的努力学习,长大以后才能回报这些爱自己的长辈,滴水之恩,定会涌泉相报,这样才能培养孩子正确的人生观。


程蜜花


获得压岁钱是每年除夕夜小孩子们都非常期待的!

压岁钱始于古代“守祟”的故事,传说古代有一个名叫“祟”的妖怪,他每年除夕夜这天都会出来专门摸睡着小孩的脑袋,被摸过的小孩都会发烧说梦话,最后变成傻子。大人们怕祟来伤害孩子,所以除夕夜整夜不睡,也就睡我们常常在除夕夜做的“守祟”。

记得90年代在我们老家农村,每年除夕夜,我和哥哥还有其他堂兄弟们都会“拉帮结派”挨家挨户去亲戚长辈家里磕头要压岁钱,那是因为小孩多,长辈们每人给1元到5元也就打发了,有时候有家庭条件好的亲戚来家里,也会给10元、20元、50元的。

现在生活条件好了,本人生活在三线城市,现在也结婚了,到了自己给小朋友压岁钱的年龄,对于自己兄弟姐妹的孩子和媳妇娘家的孩子,关系好的都是200元到500不等,其他关系淡一点的都是100元,少于100现在也都感觉拿不出手。

所有说,压岁钱给多少,一个取决于自己的经济能力,一个看和小孩家人的关系。


秉持正义说楼市


老家内蒙一个县城。

一般基数200。

我们在外面打拼多年,不说过的有多好,但是比家里那些亲戚们挣的怎么也多一点。所以,一般回老家,那些亲戚给我们孩子,也有100的,也有200的,300的,我一般最少在这个基础上加上100,或者200,给他们的孩子。最朴实的想法,就是让他们感觉别吃亏。毕竟,我们挣钱相对于他们来说,容易一点。

我母亲,五个孩子,孙辈们,母亲也是给他们每人300,上次我给她打电话,她说,把压岁钱都准备好了,都是攒的新钱,言语之外,满是期盼。

春节了,回去了,也就是一乐呵,压岁钱多少都不会计较,根据自己实际情况来定,只是图一个其乐融融而已。



哲哲的小屋


其他地方不了解 说说我家的情况。

坐标北京。

我女儿今年十八岁,压岁钱从最早的一百、两百,当年最高的给过五百。

后来慢慢涨了,一般是一千、两千,最高的三千。

我老公在大家庭中最小,所以我们不用给别人。

这两年亲戚中有了第三代,我们给五百,因为是双胞胎,所以给一千。


60后的退休生活


我一直认为给压岁钱,并不是以多少来衡量的,而是体现给对孩子的爱。

在我们老家湖南那边一般的压岁钱是200到500之间吧。一般来说,你给直系亲属的孩子大概就是500块钱左右。如果说给表哥表姐的孩子可能也就200 300不等。

同学之间给孩子压岁钱也有的,有些是送礼物,有些是买吃的。有个同学,每次看见我的小孩都给他400块钱压岁钱。我想他认为是这个数字非常的吉利,跟那个音乐里的发同音,所以他给这个数字不仅仅是对孩子的一份爱,而且寄托了美好的心愿。

嗯,广州那边喜欢八字认为八是非常吉利的数字,所以在广州那边出现了很多压岁钱都带“8”。800 ¥88 ¥8等等,他们那边提倡小红包,只要碰到小孩就给一个红包,可能金额并不大,只是过年的一个喜庆或者相互祝愿的意思。

红包有的时候也被用作一个人际交往的渠道,或者你去跟一个重要的人送礼并不合适,但是通过给孩子压岁钱,这个方法就很容易让人接受,顺理成章。

我觉得红包是要给的,毕竟是过年吧,也是对孩子新年的美好愿望,但是金额,以自己能够支出或者他人能够接受的比较好,不要盲目地把红包这个美好的事情作为一种炫耀、攀比的手段。

最后祝大家新年快乐,孩子们健康成长。[玫瑰][玫瑰][玫瑰]


小面包姐姐


一般基数200。

我们在外面打拼多年,不说过的有多好,但是比家里那些亲戚们挣的怎么也多一点。所以,一般回老家,那些亲戚给我们孩子,也有100的,也有200的,300的,我一般最少在这个基础上加上100,或者200,给他们的孩子。最朴实的想法,就是让他们感觉别吃亏。毕竟,我们挣钱相对于他们来说,容易一点。

我母亲,五个孩子,孙辈们,母亲也是给他们每人300,上次我给她打电话,她说,把压岁钱都准备好了,都是攒的新钱,言语之外,满是期盼。

春节了,回去了,也就是一乐呵,压岁钱多少都不会计较,根据自己实际情况来定,只是图一个其乐融融而已。


等我说爱223293405


过年了就怕走亲戚[抠鼻]谁家都有两三个孩子,身上不带一万块钱都不敢去[抠鼻]你自己就一个孩子都是实在亲戚[赞]人家给你的孩子200块钱,你得掏出600块钱,里外里你还是吃亏了[抠鼻]看着不多,走一次亲戚少了5000块钱[抠鼻]不是给不起是真的给不起啊[抠鼻]现在200块钱都拿不出手了[抠鼻]咋整啊?人家热情让你去[抠鼻]你不掏钱不像话[抠鼻]小孩子盼过年[呲牙]大人怕过年[抠鼻]


流浪的小狼


过去每家都有十个八个的孩子,到了过年一大家子聚在一起,其乐融融,当长辈的都会把事先准备好的红包拿出来,孩子们排着长长的队伍,期待着拿到红包后的喜悦,没人在乎有多少钱,期待的是一种幸福,期待得是新的一年能够平安。

压岁钱,本是一种习俗,由长辈送给晚辈,可以驱邪保平安,是长辈对晚辈的一种关怀。而现如今,压岁钱却成了一种礼节,你不送代表没礼貌,这里包含着无奈与压力。

既然是祝福、是传统,就该摒弃现有的思想,当今社会的发展,摒弃了很多传统的东西,也让很多习俗变了味道,最严重的莫过于结婚礼金了。为什么好好的传统传承到我们这代人却变了味道呢?值得深思。只有每个人的思想都转变,才能更好的传承传统。



END


看客INSIGHT


我家河南驻马店每年给爸妈2000元、给娘家侄子500、外甥500、别的一般亲戚来我家好像我妈都是200吧、本人85后还记得小时候压岁钱都是10元、20元、但是虽然那时压岁钱给的少、还是比较喜欢那时的过年气氛、不像现在过年就是看个春节晚会、然后就是抢红包、打游戏🎮、再没有了小时候的年味儿了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544, "vposter": "http://p0.pstatp.com/origin/tos-cn-p-0000/35d9a2dbcf49407e860a1e022b663820\


娜娜北京生活记


在我们四川、泸州这边,给孩子们的压岁钱,多多少少都有人给,也没有什么人在乎这些,只是一个心意,一种精神寄托,希望孩子们在新的一年里平平安安、健健康康、开心活泼的成长。应该没有给多给少,合适不合适的说法。

每逢春节,大家都是热闹非凡,喜气洋洋的,给点压岁钱给孩子们,让他们去买自己喜欢的东西,或者让他们买自己喜欢的玩具。看见他们买到心爱的东西以后,脸上显露出纯真和满足的笑容。或许会让你想起自己的童年,那一段段一幕幕仿佛就在昨天。

当然,我们中国地域广阔,人文地理风俗各不相同,压岁钱的给多给少各有千秋,全评一份心意。

我个人认为,现在大家的生活水平提高了,经济和金钱也不像当年紧迫,只要大家吃点苦,钱也不是那么难赚,赚得或多或少,肯定等等不一,反正不会饿着,不会冻着。

不管我们生活在农村或者城市,不管我们是穷人还是富人,给孩子们的压岁钱,全评我们自己的心情,没有道德绑架,没有虚情假意,大家伙都是图个高高兴兴,开开心心[比心][比心][比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