遷西潘家口長城是秦漢名關??從三首名人古詩論潘家口長城的歷史斷代

遷西潘家口長城是秦漢名關——從三首名人古詩論潘家口長城的歷史斷代

□ 吳祥

如今,很多著述都說今天遷西的長城都是明長城,這種說法實際上是很不確切的。比較準確的說法應該是:如今我們在遷西看到的,多數是明長城,因為明代是全國最後一次大規模修復長城,主要集中在戚繼光在遷西三屯營任薊鎮總兵府總兵時,為防備北部蒙古強敵入侵,將西至居庸關、東到山海關的原來殘破的長城多數地段清基冠頂,修葺一新,成為今天大家能看到的磚石壘砌、穿山入雲、敵樓林立、規制嚴整的長城模樣。這樣看來,既然明長城是在原來基礎上修復加固的,說明遷西在明朝以前就有長城。對此,當代中國長城著名專家李亞中先生多次來遷西考察,早已說明遷西境內,連中國長城的鼻祖——燕長城就有蹤跡,在三屯營鎮王寺峪村、漢兒莊鄉二道城子村等地,而秦朝長城就是在燕長城的基礎上勾連修築的。秦漢帝國,是全國北部戰事頻仍、烽火連天、英雄輩出的冷兵器時代,長城在其中發揮了極其重要的作用,而遷西境內百公里長城以及她的嬌子——盧龍塞,即今天的潘家口關,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這從三大名家的詩章裡可以得到明確例證。

其一:唐朝邊塞第一大詩人王昌齡的《出塞》

秦時明月漢時關

萬里長征人未還

但使龍城飛將在

不叫胡馬度陰山

這首詩作為唐朝絕句的壓卷之作,不僅奠定了王昌齡在大唐邊塞詩派中的霸主地位,而且在第三、四句直接道出中華名將李廣當年鎮守之地在龍城——盧龍塞,也就是遷西的潘家口,這和李廣在漢朝北方七郡連任郡守,最後來到右北平任職,在潘家口一戰匈奴而成為名垂千古的飛將軍的歷史完全吻合。更為突出的是,詩句前兩句開宗明義,直接就說龍城就是秦時明月漢時關,秦漢時代她就巍然矗立在邊關要塞之地。如今我們登上潘家口水庫的東岸,仍然可以看到一段沒有經過明朝整修和打擾的石長城,就是當年秦漢長城的歷史原貌,十分珍貴。

其二:明代第一軍事家戚繼光的《三屯營新城工成誌喜》

受降新築壯三屯

燈火遙連十萬村

障燧層巒秦作塞

風雲大陸薊為門

東回地軸山河固

西擁天關宮闕尊

百二城邊過質子

千秋同戴漢家恩

這首詩是戚繼光在萬曆四年(1576年)於遷西三屯營任職薊鎮總兵時,將薊鎮總兵府所在地三屯營擴大修整一新,真正成為“天下第一重鎮”(明朝御史奏章語)後,抑制不住內心的激動,信筆寫下的豪邁詩篇。詩中“障燧層巒秦作塞”,說的既不是三屯營,因為三屯營是明朝天順二年(1468年)才修建,也不是喜峰口,因為喜峰口是遼宋年間才有,作為“秦塞”,只有潘家口關能夠擔當得起。戚繼光就任薊鎮總兵時,潘家口仍為邊關要塞,處於層巒疊嶂之中。明朝早期,薊鎮總兵府初設在秦皇島的桃林口,因為距離北京遙遠,京師經常受到襲擾圍困,因防衛不力,致使多位兵部尚書、總兵被斬,天順皇帝歷受劫難急尋對策時,巡撫鄧漢奏報說:“薊鎮十二路,各關雖無處不險,而平原大川可容數十萬大舉入犯,又當貢使出入之路,則喜峰、潘家口為最”,於是薊鎮總兵府西遷遷西,和漢朝相似,成為鎮守邊塞的東大門,戚繼光才有了和李廣一樣的機遇和貢獻,所以詩的最後作者含蓄地感嘆道“千秋同戴漢家恩”。這樣,大家就可以明確知道了“障燧層巒秦作塞”的深刻內涵,實際上也是引用了王昌齡《出塞》的含義。

其三:清末民初第一大思想家康有為的《登萬里長城》

漢時關塞重盧龍

立馬長城第一峰

日暮長河盤大漠

天晴外部數疆封

清時堡堠傳烽靜

出塞山川作勢雄

百萬控弦嗟往事

一邊冷月踏居庸

這首詩開頭兩句氣勢恢宏,雄闊天成。漢時關塞重盧龍,這裡的盧龍不要誤解為如今的盧龍縣,而指的是盧龍塞,即今天的遷西潘家口長城,盧龍塞自秦漢設之,而盧龍縣是依據盧龍塞於隋朝才設立。這句詩實際上還是因為漢朝大將李廣受命鎮守盧龍塞一戰成名慨嘆而出。而第二句:立馬長城第一峰,既是寫李廣立馬長城、威震匈奴的英雄氣概,又是寫盧龍塞建於高山之巔,雄踞天下,一夫當關,萬夫莫開的威武險峻。作為整首詩歌的關鍵聯句,把潘家口長城於漢朝的身世功勳、在萬里長城中的至高無上的顯赫地位作了非常精彩的激情詠歎。

綜上所述,潘家口長城,即歷史上的龍城和盧龍塞,作為秦漢名關、天下險塞,已成定論,今天我們就應還清她在中華文化和長城家族中的大英雄本色,以便在今後中國長城公園建設和世界文化交流中繼續使其雄踞天下,再創輝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