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糖高的人感冒输液时可以用左氧氟沙星吗?

四季胡俊平831


左氧氟沙星是人工合成第三代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主要通过抑制细菌拓朴异构酶Ⅳ和DNA旋转酶活性,阻碍细菌DNA复制、转录、修复和重组而发挥杀菌作用,具有抗菌谱广、快速杀菌、组织渗透性强、作用时间长、与其他抗菌药物无交叉耐药性等优点,由于在呼吸系统有较高的浓度,因此又被称为呼吸喹诺酮,在临床上主要用于治疗敏感菌所引起的肺炎、急性支气管炎等下呼吸道感染、皮肤和软组织感染以及慢行前列腺炎、急性肾盂肾炎等泌尿系统感染,由于左氧氟沙星有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的报道,因此目前不推荐用于治疗上呼吸道感染。



感冒即普通感冒,是临床上最常见的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大部分感冒是由病毒感染所引起的,包括鼻病毒、副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冠状病毒等,其中以鼻病毒最常见,感冒是自限性疾病,一般无需治疗5-7天也可痊愈,因此通常不需要使用抗菌药物,只有一小部分感冒是由细菌感染所致,或是由病毒感染继发细菌感染,这时我们要找到一些证据,如发热、寒战、咳黄色脓痰、咽部脓苔、血常规白细胞升高等,方可使用口服左氧氟沙星,一般无需使用注射左氧氟沙星。

左氧氟沙星可促进胰岛β细胞分泌胰岛素,引起低血糖,尤其与口服降糖药联合应用时,可明显增加低血糖发生的风险,糖尿病患者低血糖的发生率要高于非糖尿病人群,因此,糖尿病患者应慎用左氧氟沙星,用药过程中应密切监测血糖,如果出现饥饿感、烦躁、心慌、出汗、眩晕、颤抖等低血糖症状,应立即停用左氧氟沙星,并及时给予果汁、蜂蜜等碳水化合物纠正低血糖。此外,左氧氟沙星还有引起血糖升高的报道。

总之,左氧氟沙星是临床上常用的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而感冒是一种病毒感染的自限性疾病,一般不需要使用左氧氟沙星治疗,更没有必要使用静脉左氧氟沙星,只有确认原发细菌感染或继发细菌感染时才需要使用抗菌药物。左氧氟沙星可引起血糖代谢紊乱,糖尿病患者应慎用,以免引起低血糖,危及生命。

参考文献:

左氧氟沙星片说明书

普通感冒规范诊治专家共识(2012)

内科学(第8版)


南开孙药师


关于这个问题,我想从两个方面回答,一是适应证(感冒是否该应用左氧氟沙星),二是药物的安全性(糖尿病患者能否应用左氧氟沙星)。


适应证

普通感冒是最常见的急性呼吸道感染性疾病,大部分是病毒引起的,鼻病毒是引起普通感冒最常见的病原体,其他病毒包括冠状病毒、副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等。而左氧氟沙星属于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主要用于治疗细菌(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等)及肺炎支原体等引起的感染,其对引起普通感冒的病毒无效。因此感冒输注抗菌药物是滥用抗菌药物最常见的误区。


安全性

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可引起血糖的异常,特别是同时服用口服降糖药的糖尿病患者。即可引起血糖升高,也可引起血糖降低。在常用的左氧氟沙星、莫西沙星、加替沙星这些抗菌药物中,加替沙星对血糖的影响最为多见且较严重,故加替沙星的说明书在黑框警示提示,糖尿病患者禁用。正是这个原因,加替沙星目前在国外已经撤市,国内也很少应用。原国家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发布的药品不良反应信息通报(第58期)要求关注氟喹诺酮类药品的严重不良反应。文中提到,氟喹诺酮类药物对糖尿病患者的风险,其中莫西沙星出现低血糖症和高血糖症的比例最高,每1000名使用该药的糖尿病患者中有6例出现高血糖病例,10例出现低血糖。左氧氟沙星高血糖病例发生率也较高,1000例中有3.9例。发生低血糖的患者1000名中有9.3例。因此,糖尿病患者在应用左氧氟沙星时,应该注意血糖监测,以免发生低血糖风险。


综上所述,感冒不应该输注左氧氟沙星注射液这些抗菌药物,如果糖尿病患者在有应用指征时,需监测血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