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援鄂医生:“计划用一周完成病区工作交接,以最快速度顶上”

2月3日,东莞市支援湖北疫情防控医疗队已逐渐适应了武汉前线的战疫节奏。“队员们计划用一周时间完成病区工作交接,以最快速度顶上,让武汉医务人员撤下来得到喘息。” 东莞市松山湖中心医院感染性疾病科传染病学主任医师、队员张丽华坦言,正因为如此,接下来的每一天工作,都将分秒必争。

东莞援鄂医生:“计划用一周完成病区工作交接,以最快速度顶上”

病区管理规范,相信很快磨合完毕

此次东莞市支援湖北疫情防控医疗队入驻汉口医院是一所综合二甲医院,由于疫情发展迅速,几乎所有内科医生都已经投入了新冠肺炎的救治,大家都在坚持,却都疲惫不堪。张丽华说,队员计划用一周时间完成病区工作交接,在平稳过度的前提下,最快速度顶上,让武汉医务人员撤下来得到喘息。

正因为如此,接下来的每一天工作,都将分秒必。张丽华回忆,她第一次进入隔离区是上午11点出发,由于午餐是准点配送,队员们都没吃午饭就出发了。回到酒店,重新消毒、洗澡后,已经是晚上9点。“这时,大家才能安心的坐下来,冰冷的盒饭也仿佛美味佳肴了。”

张丽华介绍,在第一批援助队员和汉口医院医务人员的共同努力下,病区管理非常规范。区域划分明确,院感措施得当,现在他们需要做的,就是尽快熟悉各项设备、物资的摆放,熟悉医院的信息系统,做好交接。她相信,大家很快就可以磨合完毕,为病区的患者提供高效的救治。

一块巧克力顶了7个小时,不敢一丝松懈

吴国成今年26岁,是广东第二批援鄂队员中最年轻的男护士之一,也是东莞市松山湖中心医院重症医学科主管护师。1月31日,经历多次培训,他终于踏进汉口医院的隔离病区。

和在ICU工作不同,吴国成发现,穿着整套防护服,每一个动作都变的笨重。带着N95口罩,耳朵被紧紧勒住,一个多小时后就感觉又疼又痒。但为了安全,大家都不敢放松。“在隔离区内体力消耗大,出发上班前特地吃了几块巧克力,希望自己工作更有劲头。”但是,吴国成说,这一呆就是整整7个小时,不吃不喝,等到下班时整个人说话声音沙哑,嘴皮干枯。

身处60多个患者的病区,病情参差不齐,变化随时发生,对护理人员的技术能力、应变能力、体力、精神承受力都是巨大的挑战,对病区环境还不够熟悉,也增加了工作和抢救的难度。年轻的吴国成每天必须集中所有的精力全力扑在临床护理上,不敢有一丝松懈。

晚饭时间,吴国成把一份份盒饭送到患者床边,“患者却说,你们最辛苦,你们先吃!”看着这些真诚的目光,吴国成觉得,患者们能信任和依靠的只有医务人员,我们只能选择坚持住,往前冲。

采写:南都记者 肖佩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