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南方冬天为啥气温较往年高,是暖冬吗?

红土圣地育苗人


地球确实在变暖!就像我们浙江一样,到现在就连蚊子都还在乱飞,至于大冬天下雪估计已经有点奢侈了,人类大肆破坏环境,二氧化碳大量排放,化工,燃煤发电,不计其数的汽车尾气排放等等都是造成气温升高环境严重污染的直接因素,以后极端天气只会越来越频繁,到头来地球会毁灭在人类自己手里……


天上人间141158262


今年南方冬天气温高不仅停留在数据统计上,更主要是感受上。是不是暖冬目前还不能妄下结论,毕竟冬天刚走过一半,一般来说统计冬季冷暖是指12、1、2月的气温,接下来看一月中下旬和二月天气怎么变化吧,就12月气温昨天中国气象局召开的新闻发布会:全国平均气温为-2.72°C,较常年同期(-3.16°C)偏高0.44°C。具体到南方气温我们看下图:

我们可以看到南方气温红色一片,特别是东南沿海一带,较往年偏高更多,达到4~6°C,这是什么概念?应当说快差一个季节了,南方基本上过上了春秋天气,失去了冬季。

为什么今年南方冬天气温这么高呢?这应该是一个简单的问题,无非就是冷空气弱,暧湿气流强盛罢了。具体到暖湿气流为什么这么强盛我们还是先看看副热带高压在哪个位置。

我们知道夏季炎热常常提到副热带高压,与它有很大关系,副热带高压是制造天气炎热的幕后推手,冬季它会是怎么一个样子呢?

上图是500hPa天所分析图,可以看出副热带高压还在控制着我国华南沿海地区,较往年位置偏西,偏强,一般来说,冬季副热带高压退出我国大陆,畏缩在东部海洋面上,可今年冬季副高不离不弃地盘踞在我们东部沿海地区,受其影响,气温要偏高很多,从今年9月份至今少雨、气温高就与副高位置异常有很大关系。

我们还可以看看台风的活动情况,12月有两支台风,巴蓬和北冕,其中北冕可不同寻常,竟然云顶出现亮温,最低温处达到-109.4℃,刷新了澳大利亚附近的一个名为Hilda的热带气旋,创造-102.2℃的世界纪录。这件事说明什么问题,这代表着“北冕”所处海域海洋能量过度充沛,导致对流极为强盛,两支台风虽然没有登陆,但会给我们华南地区带来大量水汽和热量。有台风在背后撑腰,能量多到了”爆棚“。

还有我们熟悉的南支槽,它也会给我们把孟加拉湾和南海的水汽和热量带到我国南方上空,有时伸入的更远,可以到达华北、东北地区,这些热量无疑也会使南方的气温偏高。

说说今年的冷空气活动吧,对于北方来说较强的冷空气活动大致有两次,一次是12月初,这次冷空气爆发并不是很强,但持续时间较长,大致10天左右,使得冷空气南下至江南,能达到昆明,昆明气温夜间低到了-1°C,甚至更远到了泰国,夜间温度降到了9°C,夜晚太冷,还冻死了三位老人。可是广东、福建没受什么太大影响,气温一直是偏高。

最近一次是元旦前后,有一次强寒潮爆发,北京夜间温度到了-14°C,白天还在零下,已经是非常寒冷了,可这次寒潮没有南下,长江以南地区基本上没有什么影响,气温还在0°C以上,这些都表明今年冷空气太弱了。

对于我国南方而言,应当是冷暖空气交替控制地区,你强我就弱,我弱你就强,而今年南方暖空气占了上风,暖空气完胜而归。这是今年南方冬天为啥气温较往年高的原因。

中央气象局对未来十天展望,也就是1月4日至1月13日的天气趋势预报:受南支槽影响,我国南方大部分地区阴雨,降水量超过30mm,局部地区超过偏多5~8成,全国大部气温偏高。除华北地区西南部、青藏高原部分地区以及陕西中南部、湖北西部等地平均气温比常年同期偏低1℃左右外,全国其余大部地区平均气温偏高2~4℃。由此可见,今年冬天冷下来还真难啊。


地理纵横


今年南方冬天为啥气温较往年高,是暖冬吗?

关于今年是冷冬还是暖冬的这个问题,中国气象局已有定论,而为什么我国南方冬天气温较往年高则需要从大环境来分析。

实际上早在2019年11月5日的时候,中国气象局就对我国2019年入冬以后的气候情况专门召开了例行的新闻发布会,介绍了今年冬天全国气温接近常年到偏高,而国家气候中心气候服务室首席叶殿秀则谈及了根据气候预测结果,“寒冬”发生概率几乎为零,这也间接的表明了今年“暖冬”发生的概率极大。

我们都知道,我国气候上的冬季指的是每年的12月份至次年的2月份这3个月的时间,这个期间由于太阳直射点相对最靠近南回归线,从理论上讲正常情况下处在北半球各个地方的太阳高度角相对最小,获得的太阳辐射也最低,并且纬度越高气温月底,而我国大陆主体基本处在中纬度地带,冬季的时候整体气温最低。

就正常年份而言,秋分以后随着太阳直射点的不断南移,我国的气温逐渐经历由转凉到转冷的过程,而这个时候“操控”我国大部分地区天气的幕后推手副热带高气压带也逐渐快速南移直至退到我国南海海域附近。随着副高的南撤,北方的冷空气也逐渐活跃和强盛起来,春去秋来完成了一年的四季更迭。

然而非正常年份却没有那么理想,往往会一反常态。从500hpa天气图分析(如下图)不难看出,目前副热带高气压带仍然“盘踞”在我国华南沿海一带,并且较往年偏强、位置偏西。而副高控制的区域通常以下沉气流为主、天气炎热干燥、降雨稀少,也就是说我国华南地区目前正在遭受着长江中下游地区夏末秋初才有的“三伏天”,不仅今年愣是长达4个多月没有有效降雨,而且气温较往年高出6度左右。

一边是华南地区的艳阳高照,一边却是北方的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春节将至这种“冰火两重天”的天气也有利于天南地北的人们大串门,这个春节北上东三省看雪和南下广佛深避寒将成为一条热门线路。

以上内容,欢迎点评!


地理那些事


今年南方的冬天,无论是从天气预报,还是体感温度来看,都要比往年暖和一些,而且往年下雪的地区,今年久久不见踪影。

我们先来看一下总体温度情况。

从上图可以看出,除东北的中部和北部、西藏中南部、新疆南部、青海西部、内蒙古中部和东部区域外,近期全国其它大部分地区的气温,较往年都有不同程度的偏高。特别是东南、南部沿海的省份,偏高程度更为明显,有的地区要达到6摄氏度。

其实早在去年11月份, 中央气象台专家就作出预测,指出2019-2020冬季全国大部分地区的气温,要比往年偏高,冷冬出现的概率几乎为零。这个冬季现在已经过去差不多1/3了,通过近期的平均气温与往年的比较情况,不止南方地区,像华北、华东、中西部地区的气温也出现了偏高,很大程度上验证了当时的预测。

造成今年大部分地区气温偏高的原因,现在看暖冬的因素占比很大。大家都知道,从2018年开始,东太平洋海域的海水温度就呈现出大范围、长时间、高强度的明显增温现象,一直延续到去年年底,现在看这种延续的趋势还存在着。

一方面,东太平洋冬季副热带高压相较于往年强度明显增强,并且西移趋势显著,我国东南和南部地区受副热带高压控制的程度,要比往年高出很多,副热带高压的这种久久不后退的持续影响,直接决定了这部分区域气温偏高,降水减少。从以下降水距平图也可以看出,除台湾省和福建南部、广东东部沿海少部分区域外,南方大部分地区降水量要比往年至少减少25%左右,有的地区甚至减少100%,不到往年的一半。


另一方面,今年冬季冷空气势头始终到达不了南方地区。来自西伯利亚的冷空气今年南下的时间较晚,12月上旬才开始影响东北地区,不过此次的强度较弱,这次冷空气走的路线比较奇怪,在华北地区盘旋一段时间之后,径直向南且偏西的方向挺进,使得贵州、昆明等西南地区气温骤降,但没有对华东、华南地区造成实质上影响。最强的一次冷空气是在今年元旦前后,造成东北、华北北部地区大在幅降温,受此次强冷空气影响,目前东北地区的平均气温已经低于往年,北京也下了几次较大的雪,不过并没有南下,连华北地区南部都基本没有受到什么影响。

因此,我国南方的大部分地区,在长期受副热带高压影响、冷空气南下受阻等因素的共同影响下,气温始终偏高,没有充足的降水条件,因此较难发生雨雪天气。


优美生态环境保卫者


我国东部地区的降水容易出现南多北少,进入秋冬季以后,南方可能会出现低温阴雨,主要的降水还在偏南的地方,北方有可能出现秋旱。

冬季我国的气温可能是偏高,容易出现暖冬,这个是在新的变化过程当中的一个特点。




汕尾刘老叔


防止倒春寒严重!


饶青林


主要是人的需求多了,排的废气太多了,改变地球原样的工程多了,人的怨气也多了。还有什么气候好的。


可爱149024284


南方冬天在哪里?感觉马上要入夏了,以后一年更比一年糟糕,地球严重破坏,环境严重污染,人口越来越多,需求越来越大,地球始终会有撑不住的一天。



西瓜小石



微醺丸子


今年也是不知道是什么鬼天,我们的今年的冬天比前几年的气候大不相同,上半年雨水有多,下半年有没有雨下,这样的天气对农村的搞种植不知道有多少人丐本的,可能明年的天气也会像今年的样,搞种植的想下点雨,老天爷有不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