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敬:被“三字经”传颂千年的大儒

“头悬梁,锥刺骨”历来是劝学的名言警句,被写进了《三字经》千古传颂。学习是件苦差事,抱着书本读的多了,累了,很容易就打瞌睡。怎么办?这两位古人就对自己下了狠心:一个拿起锥子来,扎自己的大腿。这样,当然人就精神了,不过,听起来很有些残忍。其实,也难怪。因为这个故事里人物叫做苏秦,他受过太多嘲弄屈辱。为了提示自己不忘旧耻,激发自己的潜能,才有这么偏激的做法。而我们另一位主人公表现,也够狠,就是所谓的“头悬梁”。我们也都知道了,这里的悬梁,指的是捆自己的一绺头发,用一根绳子,高高吊上去,拴到房梁上。这样,看书时,人一瞌睡,头往前低,小辫一扯,头皮一疼,清醒了。最后,这两位苦读的人物得以功成名就,流传千载。

衡水故事 | 孙敬:被“三字经”传颂千年的大儒

冀州,在汉代称信都,这里人杰地灵、名流辈出。两千多年来,许多经典的故事一直流传至今。放下苏秦暂且不提,只说这位“头悬梁”的孙敬。他是我们的冀州老乡,2000多年前的汉代大儒、信都人孙敬。

汉代大儒

衡水故事 | 孙敬:被“三字经”传颂千年的大儒

孙敬,是汉朝人。有什么根据吗?一般的认为是出自东汉班固《汉书》:“孙敬,字文宝,好学,晨夕不休。及至眠睡疲寝,以绳系头,悬屋梁。后为当世大儒。”可是,我们现在把《汉书》检索一个遍,也找不到孙敬的传记。甚至上面所引的那两话也找不到。那又是怎么回事呢?

再仔细看,原来是宋朝有本书叫做《太平御览》,上面的话是出自这本书的注引。也就是说,是《太平御览》里引用《汉书》里的一段文字。这本书是宋太宗时期编成的一部著名史书。太平是当时的年号,御览就是给皇帝看的书。皇帝每天都要看看,用了一年的时间看完了。我们说,这样的一本书编者肯定要认真小心,不然的话,有欺君之罪。信口开河胡说八道是要掉脑袋的。所以说,这本书的内容还是可靠的。在这书的三百六十三卷中,人事部四,我们就看到了上面的引文“孙敬……大儒”,《太平御览》的编者注引出自《汉书》。再有,与这一条目同卷并列的还有“高祖招田横”“秦始皇修长城”“陈万年子咸”的事情。这些都是可靠的史料。我们也有理由认为“孙敬悬梁”事不虚。那么,为什么我们从现在的《汉书》中找不到孙敬的资料呢?只有一种解释,就是遗失了。

《汉书》版本很多,但在唐以前就流失了不少。到清代补遗了一部分,还是会有缺漏。这是很可惜的一件事情。孙敬若没有相当的成就影响,不会被人们口口相传了两千年。也不会和苏秦(合纵抗秦的领袖,曾佩六国相印)这样的人物比肩并论。但就是这样耳熟能详的人物,竟然没有详细资料,真的有些不可思议。我们也只能从历史的只言片语中找出依据,尽量还原。

到了唐代,我们还能找到欧阳询《艺文类聚》卷五十五?杂文部一引范晔《后汉书》里的一些文字,曰:“孙敬,字文质,好学,闭户读书,不堪其睡,乃以绳悬之屋梁,人曰闭户先生。”孙敬到底字“文宝”还是“文质”呢?很可能是抄记的过程中形成笔误。但是从“悬梁苦读”来看,此孙敬应当就是班固提到的孙敬。

衡水故事 | 孙敬:被“三字经”传颂千年的大儒

那么,孙敬到底是西汉人还是东汉人呢?很可能横跨了前后两个汉代,当然也就经历了王莽朝。理由,做为两部断代史,班固的《汉书》主要写的就是西汉的事情,范晔的《后汉书》写的是东汉。两人在书里都提到了孙敬。还有一个理由,唐代李善注引晋张方《楚国先贤传》曰:“孙敬到洛,在太学左右一小屋安止母,然后入学。”里面提到孙敬到洛阳进入太学学习。汉开始设太学,是官方大学,地址在京城。而里面提到的京城是在洛阳,正是东汉的都城,而不是西汉的长安。

楚国先贤

那么,孙敬是什么地方人呢?一般的说法是“冀州信都”人。可上文提到晋张方所作的《楚国先贤传》很明显,把孙敬当作了“楚国”的先贤。还有资料说孙敬在“江淮以北颇有名望”,这又是怎么回事?

大胆做个猜测,孙敬原籍是在信都,后来为着求学南下到洛阳太学。学成之后,声名远播至荆楚一带,有许多楚地学生北上前来求教。楚国并不是蛮荒之地,不只是出生了勇冠古今的霸王项羽,也还有文采绝伦的楚大夫屈平。“唯楚有才”,楚地自古多有才俊。但在那个时候,江淮以北的读书人,有志的少年,好学的学子们。大家捆扎好书箱,打整行李,相约出发一起北上洛阳求学。不为了别的,只是有一个人在那里像磁石一样,吸引着他们??就是当年悬梁苦读,后来闭户不出,做杨柳简,终成一代大儒的孙敬。

或者孙敬就曾去楚地讲学也未尝不可能。比如孔夫子为着讲学就曾周游诸国。这时的孙敬已成汉王朝一代大儒,其弟子尤以荆楚方向的居多,他的事迹后来被记录在《楚国先贤传》里也不足为怪了。

悬梁苦读

孙敬少年时,就酷爱学习。古人学习并不是件容易的事情:一是因为经济条件所限,当时能够上得起学的,往往都是比较富裕的家庭。一般的穷人家基本都上不起学。再者,是历史条件所限,比如想得书非常困难。秦始皇焚书坑儒,大量的经书毁于一炬,民间藏书本来就稀少。再者,那时候的书基本上还都是竹简木牍,也没有印刷术。一本新书,需要完全人工抄写,所以一般人想读书非常困难。

那是西汉末年的时候。汉刘邦所创的王朝,曾经显赫一时,但已经走到了它的末路。天下豪强并起,兼并土地,大多百姓贫苦不堪,民不聊生。茫茫冀野,大湖之畔。一个曾经的书香大族,也难逃家道中落的噩运。

衡水故事 | 孙敬:被“三字经”传颂千年的大儒

在这风雨飘摇的夜晚,一座旧宅,一架寒窗,一个少年,一盏铜灯……孙敬正拼力的记诵着什么。十多岁的年纪,正是贪玩好耍的时候。可他不可以。破旧的老宅正告诉他家族的使命,旁边屋子里操劳成疾的母亲,睡梦里咳嗽还是提醒着他时刻不忘父辈的遗愿。孙敬得到一本好书,如饥似渴,读起来经常是废寝忘食。这样的话,还往往不能及时的读完,背诵过。怎么办呢?只好夜以继日。总是不停的读书到深夜,免不了就会困倦。看看,沉重的书简还没有记住,可明天,马上就要还给书的主人。他努力挺直自己的腰杆,用力揉一揉红肿的眼皮,咬着牙想把瞌睡赶跑,“不行!总得想想办法”,心里想着,手往脑袋上拼命抓自己的头发??刹那间,这让他想到一个办法,可以提神让自己不困的办法。但他不知道,“头悬梁”这个办法会被写到书里,又被人们传诵了两千多年。

现在,我们在冀州的湖滨公园里还能看到这样的雕塑:一个读书人,盘膝而坐,手里捧着一部竹简。头上的一缕头发,被系了绳子,拴到头顶的房梁上。这样,读书困倦了,头就会不觉的往下低垂,头一低垂,房梁上的绳子就把头发扯起来。头皮疼痛,人也就不敢再困倦。再打起精神,继续读书。这个雕塑,也正是当年孙敬苦读的真实情形。

京师求学

东汉开国皇帝刘秀正从河北信都起家,正是在冀州一带站稳脚跟,先称“铜马帝”再西进长安重新恢复了大汉王朝。这对于信都来说是个光荣,但也给冀州信都带来连年征战。最终刘秀号光武,坐都洛阳。又近十载的光阴过去,那个悬梁苦读的少年又在哪里?连年的兵荒马乱,他又是如何逃生呢?他还是当年那个好学的少年吗?

若干年的苦读,孙敬的学识已经打下良好的基础。但他还是不满足,要去当时最高的学府太学去继续学习。太学设在当时的首都洛阳,离家乡信都千里之遥。打定主意的孙敬,就变卖了家产,收拾了所有的行李,带上自己的老母亲,背井离乡,千里迢迢的去到当时的京都洛阳去继续求学。

到了洛阳之后,自己先把母亲安置到太学旁边的一个出租屋里,自己就去报名考试。经过考试,孙敬以优异的成绩正式成为一名太学生。当时的太学对于学生的待遇还是很优厚的,不但不收学费,还提供了免费的住宿,并按月供给他们衣食。对于一个专心求学的人来说,这无疑是个大好事。但是,孙敬不同,他还有母亲需要奉养。于是,他就不能住在学校里面,而是和母亲一直住在学校旁边的出租房里,只为方便照料母亲。一个人的供养,要两人花费,生活窘迫可想而知。

闭户先生

这时的孙敬,也近而立之年,当年的宏愿还没有实现,学业还远远没有大成。他知道留给自己的时间已然不多了。没有别的办法,还是苦读。这种情况下,孙敬显现出了超人的意志,极刻苦的学习精神。白天他去太学听讲,晚上回到家里,侍奉好了母亲,还是温习背诵。租住的小屋临近街市,他就把门窗全部关闭起来,谢绝一切交往,专心苦读,像个吐丝的蚕儿,房屋就成了他的蚕茧。无论酷暑还是严冬,路过的人们只能看到一个紧闭的门户和窗子,远远看去,像没有人居住的空宅,走到近前一听,里面有人在朗朗地背诵经书。于是,路过的,做买卖的,邻居人,客商们走到这间屋子前面,都放低了声音,放轻了脚步,生怕吵到了里面的读书人。于是,人们知道洛阳城多了个古怪的读书人,久而久之,人们提到孙敬时,竟然忘记了他的真实姓名,称呼他为“闭户先生”。

孙敬也要为生计,有时也免不了去到市场买米买菜。远远的走来,人们看到了,暗暗指着他,纷纷地说:看,那就是“闭户先生”,他就是“闭户先生”。像这样的人,我们怎么好意思多赚他钱呢?

衡水故事 | 孙敬:被“三字经”传颂千年的大儒

于是,孙敬每次到市场买东西,无论早晚,人们卖给他的米粮菜疏都是上好的,而且价钱要便宜好多。一来二去,孙敬也觉得蹊跷。他向人们表示自己的不安,人们却说:“像先生您这样的人,千里迢迢来到京都学习,学习这么好,还这么刻苦,而且还不忘孝敬母亲,您就是我们这里圣贤啊!对于您这样的人,我们怎么好多赚钱呢?我们愿意少赚一点钱财,表达对您的敬仰之情!也让后学后进们看看,您就是我们学习的榜样啊!”一个闭户不出的呆子,读书竟让他身上散发出耀眼的光芒。

声名远播

为了回报乡邻的厚意,孙敬想把自己的学问传授给附近的学子。可是,太学的书籍不能随便外传,还是没书。怎么办?孙敬就想到了抄书。要想抄书,得需要竹简啊,他又实在没有多余的钱去购买。偶然的机会,他就想到了一个办法,用杨柳枝剖开,晾干,也可以做简写书。于是,他就开始自己动手寻树枝,做“木简”。做成一条条的木片,又用绳子串起来,就成了一部部“杨柳简”。看看比较简单,书写起来不如竹简流畅方便,但确实经济又实用。看到孙敬如此用心良苦,周围人们也纷纷过来帮忙,帮助他寻来木条,做成一卷卷的自写书籍。不长时间,“杨柳简”竟在当地声名大振,并且,慕名向他来请教的人也越来越多。

荆楚一带,江淮以北,学生们也相互传颂,互相邀约。大家整理好书箱,随身的行李,打听好了舟车,一路向北,走向洛阳。他们要去找一位老师悉心求教,这位老师就是悬梁苦读、闭户做简的孙敬。这时的孙敬已成汉王朝一代大儒,其弟子尤以荆楚方向的居多,这也就是他的事迹为什么后来被记录在《楚国先贤传》里的缘故。

并非作秀

孙敬苦读是不是属实,或者是不是在作秀?在有些人看来如若真正爱读书应当是“乐读”,所谓“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有没有必要这么折磨自己呢?

衡水故事 | 孙敬:被“三字经”传颂千年的大儒

我们说,那要看读什么书。如果纯是娱乐性的,或者说文艺性的书籍,当然可以读出许多欢乐。但并不代表读书不需要“刻苦”。比如一些学理性强的书籍,的确需要“钻研”,需要下苦功夫。再者,还有在古时候得到书籍很不容易,有时向人借书,需要手抄笔录计时以还,有时候就要短时间内把书背过。这些苦处是我们现代所难以理解的。比孙敬年代略早的董仲舒也是一代大儒,不可谓不聪明,家庭条件也很好,但是为着读书“三年不窥园”。到了现代闻一多,为了做学问成了“何妨一下楼主人”,这与孙敬的苦读可以说异曲同工。唐代李善注引晋张方《楚国先贤传》:“孙敬入学,闭户牖,精力过人,太学谓曰闭户生。入市,市人相语:闭户生来。不忍欺也。”孙敬苦读竟然读成了“闭户先生”,可见他的“悬梁”并非一时作秀。

后人疑问

好多人也在疑问。我们都在传颂孙敬苦读,他当年苦读的是些什么书?最后有什么成就吗?对历史有什么影响?留下了什么名世大作?现在这方面史料也很少见。只是说他“成了一代大儒”,也有说“大政治家”,具体作为并不明确。

这里也做些假设:首先,可能是史料遗失。两千年历史,浩如烟海,能留下只鳞片爪的人物都极不容易。再者,可能孙敬这人只是做学问。拿现在的话来说,就是专业性人才。他并不像董仲舒那样讲“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很容易得到君王的赏识,他的学说也就很快得到推广。中国的历史习惯还是以“治世”为主,所以他的事迹没有被正史关注。还有一种可能,他可能在是政治上站错了队。那个朝代更迭,风云不定的时候,这也很可能发生。他是个做学问的,可能对于时局的把握就不是很敏感,于是犯了点政治错误的人,不宜过多宣传。于是,我们今天也就看不到他“成功”“成名”后的事迹了。

当然,这都是猜想,历史真相只有一个,而我们也只能根据现在的一些资源做一些“猜想”和推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