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因为中风而导致右手无法写字之后,何香久逼着自己学会了一门新“手艺”:左手写字。从最开始时一天写38个字“还出了好几身汗”,到后来越写越顺畅,甚至最多一天竟能手书万言。对这位原沧州市政协副主席、国家一级作家、原沧州文联主席、原沧州作协主席来说,之所以对自己这么“狠”,是因为他又将全部的精力,放到了一项足以“传世”的浩大文化工程上——《四库全书丛编》,目前正在沧州紧锣密鼓地推进。
这次要做的,是“修长城”
何香久有过许多的“热闹”时刻。获奖、出书,由他编剧的《焦裕禄》引发强烈反响……但是他的书斋,仍旧以“冷板凳斋”命名。坐得冷板凳,是要真正能沉下心去做些一个学者应该做的事情。
这其中,对《四库全书》的痴迷与研究,占据了他很大的精力,绵延多年。说起来也是有些哭笑不得,作为常人,终其一生都很难将《四库全书》通读一遍。对于如此“高高在上”的学问,反倒是一部“戏说”纪晓岚的电视剧“带火”了晓岚其人,也“顺便”让《四库全书》也增加了不少“曝光率”。
对于将根深深扎在沧州这片土地的学者,何香久对于本土的文化一直倾注了大量的心血。这其中,就包括这被称为中国文化“万里长城”的《四库全书》。
《钦定四库全书》是在乾隆皇帝的主持下,由纪昀(纪晓岚)等360余名学者、高官编纂,纪昀为总编纂,由3800多人抄写,耗时13年编成的超大型丛书,被称为中国文化的“万里长城”。因分经、史、子、集四部,故名《四库》。这部丛书共有3500多种图书,7.9万卷,3.6万册,约9.8亿字。基本上囊括了中国古代所有图书,故称“全书”。
然而,《四库全书》在成书过程中也存在封建时代不可避免的抽毁、避讳,以及衍、脱、讹误等。何香久对此深有感触,他说,正是在多年来埋头“四库”的过程中,他发现了大量的书目缺失、正伪本并存、缺卷、缺页等情况,更有因为手抄而造成的“技术性错误”。其实对《四库全书》来说,同样也是历尽劫难,饱经沧桑,甚至有多份抄本在战火中被毁。这些都在给他不断发出信号:该在这“冷板凳”上,做些什么了。
这次要做的,是要同样以“足以传世”的敬畏,来“修理”这道中国文化的“万里长城”。
2016年,《四库全书丛编》文化工程着手启动,2017年正式立项。
“这是千秋万代的事”
《四库全书丛编》是一项集编纂、整理、勘误、缮录于一体的重大学术工程,是《四库全书》问世230多年来第一次全面重订重抄,是对其文献价值、学术价值的重要开发利用。
正如前所言,《四库全书》不仅保存了诸多弥足珍贵的古籍善本,其学术价值、文献价值毋庸质疑。然而在成书过程中也确实存在封建时代不可避免的抽毁、避讳,以及衍、脱、讹误等。因此《丛编》中,不仅对以上问题进行了勘误修正,还增加了近世以来对库书文献研究的新成果,其学术价值的开发,不仅有还原,还有创造和创新,这更是一种提升。
何香久用“上穷碧落下黄泉”来形容这项工作。面对浩如烟海的各种版本,他和同道们几乎是“上天入地”,更将考订与搜寻的脚印踩到了国外。除了版本的考订,还要纠错、比勘如同一位侦探,拨开历史的迷雾,将各种版本的“来龙去脉”一点点厘清。版本不一、字数不一、内容不一、职名不一,甚至“药书”中有的药方,竟然都不是同一个版本……何香久说,这就需要他们去理顺这些版本的“血缘关系”,从而完成修订。
工作量之大可想而知。2017年9月,何香久突然中风了。可他在医院里躺不住,第二周,就让老伴扶着来上班,老伴就这样“护送”了半年多。“这是千秋万代的事”,就是凭借着这么一股子劲头儿,何香久搭建起了一个“都想着能够为中国文化做些什么”的团队。他们将《四库全书丛编》的“开山之作”定为了“直隶文库”。
《丛编》“直隶文库”的界定是:地域上明清两代直隶所属包括了今天的河北、北京、天津和山东、山西、河南、辽宁、内蒙古的一部分。选目上囊括了文献作者(整理者)为直隶籍、入籍直隶、族望直隶及长期在直隶宦游者,共计1422种,35778卷。其中库书368种,存目书297种,共665种。续修四库书和其他相关文献757种,存目书500余种,1000余卷。这个体量,已占《四库全书》库本的一半以上。如此规模的直隶文献整理,有史以来尚属首次。这也是《四库全书丛编》的价值之所在。
这项工程也得到省里和沧州市的高度重视,成为省市重要的文化工程。河北大学也成为这项文化工程重要的学术支撑。何香久更是“火力全开”,他用左手完成了200多万字的《四库全书“直隶著述”考证》,还为入选书目撰写了《四库全书丛编总目提要》,完成《四库全书“直隶文库”汇订(史部)》,纂修《四库编年辑要》……众多辅助性研究成果已经开花结果。
一个字一个字地用心抄下
在一开始,《四库全书丛编》就确立了“手抄”的方式成书,在何香久和同道们看来,这是自然而然的事情。采用手工缮录的方式,是中国书法艺术,尤其是楷书艺术的一次“集大成”,在提笔写字已成奢侈的网络时代,《丛编》以手抄、工楷的形式,让读者重新认识汉字之丰、之美。此外,《丛编》的“经、史、子、集”各部分别钤有国内名家专治的关防印,另点缀有200多方专用章。而一批经典书目,还有意安排不同流派、不同风格的书法家合作抄写,以“千人千卷”“名家荟萃”的形式呈献。
“一个字一个字地用心抄下”,何香久说,书法家们来自全国多个省市,不采用“挖补”的形式来改错,而是直接“写错一字废一页”。这也直接造成书法家工作量的增加,但大家都本着对文化负责、对历史负责的态度,以虔诚之心完成着各自的“作业”。
据介绍,目前书法家们已经抄写完5000万余字,其中有400多万字已经完成了严格的“四校”,共计50多部作品。这几天,“丛编”马上就要迎来自己的“大日子”,那就是“《丛编》“直隶文库”的总书目(上、下卷)即将正式出版,这让何香久十分兴奋。
“你坐的沙发就是从我家里搬来的。我家里客厅没沙发啦……”,何香久一边说一边笑。在他心里,还有关于这项工程一系列的蓝图,更有数不清的任务。他说,接下来还要挖掘《四库全书》的深厚资源,推出医学文库、艺术文库、历算文库、珍稀资料文库等一系列成果。更要让《四库全书》从“束之高阁”走向广泛的民间,成为“源头活水”,更好地为我们的现代化建设服务。
閱讀更多 燕趙都市報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