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给娃穿衣遇难题?“三暖两凉”要记牢,宝宝几乎不生病

入冬以来北方地区天气较为干燥,温度也较低,外温差大,孩子们很容易就感冒了。

孩子们感冒生病是家长们最头疼的事,宝妈宁愿生病的是自己也不愿意看到孩子打针吃药。所以到了冬季,宝妈们会给孩子穿得里三层外三层,生怕孩子穿得少感冒了。尤其是家有老人带帮孩子的,给孩子穿的更是非常“臃肿”。

不过宝妈们也常会发现给孩子穿得多了,但是却一点都没有妨碍孩子们感冒。

冬季给娃穿衣遇难题?“三暖两凉”要记牢,宝宝几乎不生病

​前几天和邻居聊天的时候,邻居感慨,这已经是孩子入冬以来第三次感冒了,每次感冒都得恢复一段时间,因为担心会传染其他的小朋友,幼儿园更是很久都没去了。

邻居抱怨孩子过于淘气,总想着跑出去玩,现在室外温度都零下十几度了,一冷一热,孩子自然就感冒了。

正聊着天,孩子奶奶带着孩子从外出回来了,眼看着孩子穿得像一个小棉球,走起路来都有些费劲,一老一小更是满头大汗地进了楼道。

孩子奶奶说“以前就是听孩子妈妈的给孩子穿得少,你看现在我带孩子给孩子穿的这么多,孩子肯定不会感冒了!”“孩子里里外外的穿了五六层,就算天再冷也不会冷到我孙子!”奶奶话刚说完,小孙子就嚷嚷着要脱衣服觉得“太热了!”邻居赶紧和婆婆带着孩子进屋了。

冬季给娃穿衣遇难题?“三暖两凉”要记牢,宝宝几乎不生病

​结果当天晚上孩子就发高烧了,第三次感冒刚好,第四次感冒又来了!眼见着小孙子又生病了,孩子奶奶改口说“感冒病毒太厉害了,我给孩子穿得多都没用了!都是病毒闹得!”

很多家长倾向于把孩子感冒了和孩子穿得少联系到一块儿,这其中有一定的道理,但是当下很多时候孩子感冒往往是因为家长给孩子穿得过多。在穿衣法则上家长们也要注意增减有度,“三暖两凉”的法则,保证孩子不生病。

冬季给娃穿衣遇难题?“三暖两凉”要记牢,宝宝几乎不生病

​​三暖:

背部暖。从中医的角度来看背部聚集着大量的阳气,从西医的角度来看,背部聚集着大量的血液,所以在给孩子保暖时背部保暖一定不能忽视。

腹部暖。腹部受到寒凉侵袭时就会引发腹痛,影响宝宝的消化吸收。而孩子多为好动,腹部又很容易裸露出来,这就需要家长们多加注意保暖。

脚部暖。我的双脚属于神经末梢部位,距离心脏的位置较远,血液循环相对较慢,所以家长们常会发现孩子的脚丫是凉凉的。脚部又与孩子的呼吸道系统有一定的神经关系,如果寒凉侵袭了孩子的脚部,那么就很容易导致孩子感冒,正所谓寒从脚起。

建议:在保暖方面,家长们应该注重孩子背部,腹部以及脚部的保暖,尽量给孩子穿上一件小背心,这样就保证了背部和腹部的温暖,同时睡前用45度的热水给孩子泡一下脚也非常适宜,时间把握在三到五分钟,水量把握在没过脚背即可。

冬季给娃穿衣遇难题?“三暖两凉”要记牢,宝宝几乎不生病

​两凉:

头部凉。很多家长习惯在室内也给孩子戴上一顶小帽子,但是其实头部是宝宝散热的主要部位,如果头部过热宝宝会觉得很不舒服、焦躁不安。

胸部凉。很多家长在冬天会给孩子盖上一条厚被子,但是过重的被子会导致孩子的心脏受到压迫,不利于孩子的成长发育,同时也会影响宝宝的呼吸。蒙被综合症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建议:宝妈们与其盲目地给孩子保暖,不妨学习一下穿衣法则,头部和胸部并非是穿戴的越多越好,裹得越多,反而很难让孩子保持心情舒畅,并且也会影响到呼吸以及身体发育。

冬季给娃穿衣遇难题?“三暖两凉”要记牢,宝宝几乎不生病

​​适合宝宝的穿衣法则:

不贪多。给孩子穿得过多会导致孩子很容易出汗,一冷一热交替,孩子就很容易感冒,同时穿得过多也妨碍了孩子对环境的适应能力以及抗病的能力。

穿脱方便。尤其是当孩子入园后,每天都会进行不同的游戏,这难免还是会有出汗的状况,这时候穿脱方便的衣物就会比较适宜。便于老师根据孩子的状况及时地增减衣物。

选好内衣。这也是家长们很容易忽视的一部分,柔软贴身的内衣会有极强的保温作用,热量不容易散失,并且孩子穿着舒适。

冬天到了,宝妈们如临大敌,生怕孩子穿得少就会感冒,但是其实穿得多也同样并不适宜。掌握恰当的穿衣法则,结合孩子的活动规律,适当的增减衣物才能够在保暖的基础上让孩子更健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