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信謠!消毒專家告訴你如何科學消毒

大眾網·海報新聞威海2月3日訊近期,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弄的人心惶惶,一些謠言、“小道”消息也藉助網絡的力量不脛而走。那麼,如何科學麵對疫情,在生活的方方面面如何正確的消毒呢?近日,威海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的工作人員為廣大市民整理了一些方法。

可以對付病毒的方法

可以對付病毒的方法有兩種,物理方法和化學方法,其中,物理方法是採用紫外線和加熱(56攝氏度,30分鐘);化學方法是採用消毒劑,常見的消毒劑有中效消毒劑——75%乙醇,以及高效消毒劑——含氯消毒劑(如84、二氧化氯及漂白粉等)、過氧乙酸、過氧化氫等。

普通居民日常清潔消毒

普通居民日常清潔消毒主要從衣、食、住、行四個方面進行。首先是衣,建議居民從公共場所回家後,把外衣掛在陽臺處,進行通風和暴曬。其次是飲食,注意飲食衛生,不聚餐。注意手衛生,養成勤洗手的習慣,減少接觸公共場所的公共物品和部位;從公共場所返回、咳嗽用手捂之後、飯前便後,都要用洗手液或香皂流水洗手,或者使用含酒精成分的免洗手消毒劑;當不確定手是否清潔時,避免用手接觸口鼻眼;打噴嚏或咳嗽時用手肘衣服遮住口鼻。再次是住的方面,注意經常開窗通風,建議每日通風2-3次,每次不少於30分鐘。保持家居清潔衛生,及時傾倒生活垃圾。最後是出行方面,外出時要準確佩戴口罩,外出前往公共場所、就醫和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時,佩戴醫用外科口罩或N95口罩。一般要求4小時更換一次,汙染時隨時更換。

私家車及營運車輛的消毒

承載過病例、感染者或密切接觸者的私家車及營運車輛,建議及時進行終末消毒。對內部物體表面(如車身內壁、司機方向盤、車內扶手、桌椅等),採用含有效氯1000mg/L的含氯消毒劑(5%的84消毒液1份+50份水)進行噴灑或擦拭,作用30分鐘後用清水擦拭乾淨。建議營運車輛每天進行兩次消毒。對內部物體表面(如車身內壁、司機方向盤、車內扶手、桌椅等),採用含有效氯500mg/L的含氯消毒劑(5%的84消毒液1份+100份水)進行噴灑或擦拭,作用30分鐘後用清水擦拭乾淨。也可採用有效的消毒溼巾進行擦拭;座椅套等紡織物應保持清潔,並定期洗滌、消毒處理。

密切接觸者的居家隔離消毒

首先,密切接觸者應在自己的房間內用餐,用完的餐具單獨清洗消毒,可以煮沸30min,或者用500mg/L的含氯消毒劑浸泡消毒30min,再用清水洗淨。其次是分居室,無條件時可用布簾隔開,至少要分床。房間要通風良好,最好有單獨的衛生間。每日通風 2~3 次,每次 15~30min。門把手、 桌椅、水龍頭、飲水機、手機、遙控器、鼠標、鍵盤等高頻接觸物體表面是消毒的重點區域,每天至少消毒一次。消毒時可使用 75%乙醇擦拭,或用 500mg/L 的含氯消毒劑進行噴灑或擦拭,消毒作用 30 min 後用清水擦拭乾淨。 地面也可以用 500mg/L 的含氯消毒劑進行噴灑或擦拭,消毒作用 30 min 後用清水擦拭乾淨。再次是分洗漱用具,包括牙刷牙膏、毛巾、浴巾、肥皂、剃鬚刀等,最好用塑料袋單獨盛放在一個角落裡。毛巾等小織物可以煮沸30min,或者用500mg/L的含氯消毒劑浸泡消毒30min,再用清水洗淨。洗手盆,坐便器等被隔離者使用完畢後,要及時進行隨時消毒。消毒時可使用 75%乙醇 擦拭,或用 500mg/L 的含氯消毒劑進行噴灑或擦拭消毒作用 30 min 後用清水擦拭乾淨。

被隔離者要需佩戴一次性醫用口罩或外科口罩,避免與 其他人近距離接觸,至少間隔 2 米以上距離,口罩 4 個小時或潮溼後要更換。其它成員進入隔離區域或隨時消毒時,也要佩戴一次性醫用口罩或外科口罩。另外,飯前便後、帶口罩前和摘口罩後、家庭其它成員進入隔離區後、隨時消毒完成後均要加強洗手。用肥皂或洗手液流動水洗手,或者用含醇類的免洗手消毒劑進行揉搓至幹。至於生活垃圾,要配有套塑料袋並加蓋專用垃圾桶。被隔離者每天產生的生活垃圾(包括廢棄的口罩),先用500 mg/L 的含氯消毒劑噴灑浸潤後,再封口按有害垃圾處理。

工作人員最後呼籲大家,面對疫情不能掉以輕心,一定做好個人防護工作,當然,也不必過於恐慌,疾控專家們也一直在一線攻克疫情,廣大市民應理性面對肺炎疫情,做好消毒殺菌工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