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信谣!消毒专家告诉你如何科学消毒

大众网·海报新闻威海2月3日讯近期,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弄的人心惶惶,一些谣言、“小道”消息也借助网络的力量不胫而走。那么,如何科学面对疫情,在生活的方方面面如何正确的消毒呢?近日,威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工作人员为广大市民整理了一些方法。

可以对付病毒的方法

可以对付病毒的方法有两种,物理方法和化学方法,其中,物理方法是采用紫外线和加热(56摄氏度,30分钟);化学方法是采用消毒剂,常见的消毒剂有中效消毒剂——75%乙醇,以及高效消毒剂——含氯消毒剂(如84、二氧化氯及漂白粉等)、过氧乙酸、过氧化氢等。

普通居民日常清洁消毒

普通居民日常清洁消毒主要从衣、食、住、行四个方面进行。首先是衣,建议居民从公共场所回家后,把外衣挂在阳台处,进行通风和暴晒。其次是饮食,注意饮食卫生,不聚餐。注意手卫生,养成勤洗手的习惯,减少接触公共场所的公共物品和部位;从公共场所返回、咳嗽用手捂之后、饭前便后,都要用洗手液或香皂流水洗手,或者使用含酒精成分的免洗手消毒剂;当不确定手是否清洁时,避免用手接触口鼻眼;打喷嚏或咳嗽时用手肘衣服遮住口鼻。再次是住的方面,注意经常开窗通风,建议每日通风2-3次,每次不少于30分钟。保持家居清洁卫生,及时倾倒生活垃圾。最后是出行方面,外出时要准确佩戴口罩,外出前往公共场所、就医和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时,佩戴医用外科口罩或N95口罩。一般要求4小时更换一次,污染时随时更换。

私家车及营运车辆的消毒

承载过病例、感染者或密切接触者的私家车及营运车辆,建议及时进行终末消毒。对内部物体表面(如车身内壁、司机方向盘、车内扶手、桌椅等),采用含有效氯1000mg/L的含氯消毒剂(5%的84消毒液1份+50份水)进行喷洒或擦拭,作用30分钟后用清水擦拭干净。建议营运车辆每天进行两次消毒。对内部物体表面(如车身内壁、司机方向盘、车内扶手、桌椅等),采用含有效氯500mg/L的含氯消毒剂(5%的84消毒液1份+100份水)进行喷洒或擦拭,作用30分钟后用清水擦拭干净。也可采用有效的消毒湿巾进行擦拭;座椅套等纺织物应保持清洁,并定期洗涤、消毒处理。

密切接触者的居家隔离消毒

首先,密切接触者应在自己的房间内用餐,用完的餐具单独清洗消毒,可以煮沸30min,或者用500mg/L的含氯消毒剂浸泡消毒30min,再用清水洗净。其次是分居室,无条件时可用布帘隔开,至少要分床。房间要通风良好,最好有单独的卫生间。每日通风 2~3 次,每次 15~30min。门把手、 桌椅、水龙头、饮水机、手机、遥控器、鼠标、键盘等高频接触物体表面是消毒的重点区域,每天至少消毒一次。消毒时可使用 75%乙醇擦拭,或用 500mg/L 的含氯消毒剂进行喷洒或擦拭,消毒作用 30 min 后用清水擦拭干净。 地面也可以用 500mg/L 的含氯消毒剂进行喷洒或擦拭,消毒作用 30 min 后用清水擦拭干净。再次是分洗漱用具,包括牙刷牙膏、毛巾、浴巾、肥皂、剃须刀等,最好用塑料袋单独盛放在一个角落里。毛巾等小织物可以煮沸30min,或者用500mg/L的含氯消毒剂浸泡消毒30min,再用清水洗净。洗手盆,坐便器等被隔离者使用完毕后,要及时进行随时消毒。消毒时可使用 75%乙醇 擦拭,或用 500mg/L 的含氯消毒剂进行喷洒或擦拭消毒作用 30 min 后用清水擦拭干净。

被隔离者要需佩戴一次性医用口罩或外科口罩,避免与 其他人近距离接触,至少间隔 2 米以上距离,口罩 4 个小时或潮湿后要更换。其它成员进入隔离区域或随时消毒时,也要佩戴一次性医用口罩或外科口罩。另外,饭前便后、带口罩前和摘口罩后、家庭其它成员进入隔离区后、随时消毒完成后均要加强洗手。用肥皂或洗手液流动水洗手,或者用含醇类的免洗手消毒剂进行揉搓至干。至于生活垃圾,要配有套塑料袋并加盖专用垃圾桶。被隔离者每天产生的生活垃圾(包括废弃的口罩),先用500 mg/L 的含氯消毒剂喷洒浸润后,再封口按有害垃圾处理。

工作人员最后呼吁大家,面对疫情不能掉以轻心,一定做好个人防护工作,当然,也不必过于恐慌,疾控专家们也一直在一线攻克疫情,广大市民应理性面对肺炎疫情,做好消毒杀菌工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