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书法除了学习写字还需要学习什么?

赛大家书法集字字典


其实学习书法说简单也简单,将最核心最简单的通俗易懂介绍:

首先选择一根漂亮的毛笔,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然后也会觉得握起毛笔来特别舒服。这样你就有很好的感觉。

其次,学会欣赏毛笔字,感受其中的每一笔一划。这个是最重要的。有时候一个字就可以欣赏半个小时,比如你可以从这个字的起笔开始,都说瞎比如有神,然后欣赏他的力度,强劲有力还是蜻蜓点水,每一个点所在的位置,字的整体框架。拍照都有黄金分割点,九宫格。写毛笔字也一样。把握其中的细节和宏观,把字当做艺术来欣赏。多接触不同的写字风格,同时也需要记忆,字大家肯定是会写的,关键是怎么写的有艺术,有立体感、有活力、有自己的独特风格。这样就建立了很好的写字记忆。

最后,挑选一些不同风格的字,不一定需要每一个字都要练习(就像做题目一样,做一类型的题就能掌握这个方向的解题方法一样),但是必须要学习一些核心的笔画,将其他人的写字风格,结合到自己的写字元素中,加以练习。

最重要的是要时刻保持对汉字的那种美感与鉴赏力。



温度青年


“汝果欲诗学,功夫在诗外”,书法也一样。抱庸认为,书法学习大致可分三个阶段:①临摹,主要是习练笔法与结构。②审美,重在读悟,博览众家之长,领略书法和谐之美。③学养,以古法为规矩,融塑书法的个性风格。“退笔如山未足珍,读书万卷始通神”。纯粹的学写字,也就是在入门的第一阶段,后面的路还长得很、远得很。



“一艺之成,须心手两竭”。书法是苦差使,但要学出真味、修成正果,必然要经历一个不断摔打、纠结、探索、蜕变的过程。不仅在于动手,更在于走心。“观千帖,方能帖”。认真研读古法古帖至关重要,既包括结字中的提按、顿挫、疾缓、藏露、方圆等用笔技巧,也囊括结构、行气、笔势、章法等义理。只有深悟笃行,方能眼观神会、潜移默化,最终形成“心不知手、手不知笔”的上佳状态。



孔子云,“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书法的字外之功,是通达本源、升华境界的关键,与人生阅历、生活感悟、道德情操、性格情怀、文化涵养、心灵境界不无关系。历史上大多数的书法名家都是学富五车、才高八斗的文化人,比如米蔡苏黄宋四家,诗文书画无一不精,这说明书法造诣与文化修养是曲径通幽的。

抱庸敢竭鄙诚,妄谈一二。


抱庸詩書


看似简单的一个问题“学习书法除了学习写字还需要学习什么?”却值得我们深思,如果从书法的三大要素“用笔、结体、章法”来讲,学习书法就是学习怎么把字写的清楚、写规范、写出美的境界,因为书法就是汉字书写的艺术,书法书写的是汉字,如果从书法的文化来讲,学习书法就不只是把字写出美感了,



学习书法除了学习写字,还要学习如何培养提升文化艺术修养。

之所以那么说,那是因为书法是一种文化艺术,既然是艺术,就有它的艺术风格,艺术风格是书法艺术作品所持有的气韵神采及意境,是书法家特有的人品以及作品艺术特点的集中表现,也是评价书法艺术的首要标准,而艺术风格不是依靠书写技法就可以体现出来的,



那么书法艺术风格如何才能体现出来呢?那就是依靠书法家的文化艺术修养了,提高文化艺术修养的途径有很多,比如,可以多欣赏古代书法大家的书法作品,分析这些作品的成功之处以及给人的感觉,也可以多观赏国画大师的国画作品,毕竟国画和书法都是线条艺术,所谓“书画同源”的艺术理念,



所以可以这么说,学习书法应该学会欣赏书法艺术,然而欣赏需要有实践的基础,实践亦需要欣赏的能力,这个书法实践就是规规矩矩的把字写好,让书法体现出该有的“笔法、笔势、笔意”,接着“广学百家、博众家之长”,值得注意了,学习书法一定一定要学习古代书法家的书法,因为有着传统的文化底蕴。


诗夜城主


书法通过线条语言,表达了人们祟高的审美境界和情感。

书法是一门综合艺术,和国学.美术.音乐.舞蹈.戏曲.都有相通之处。书为心画,字如其人。在颜真卿和岳飞的书法作品中,我们能感受到那种刚正博大.正义凛然的情怀。在陆柬之书法作品《文赋》中,能感受到那种浓浓的书卷气,在字里行间表现得很充分,就是一种风雅之气。

字外功夫还包括人品和学问。人品高则含清刚之气,学问高有书卷气,下笔使有数万卷书气象。

书法除了写字,还需要广博的文学知识,美学知识,以及向其它艺术学习。





神韵轩书法


每个人的看法都不一样,现在中书协各省书协市书协全都让会员写字仿古,靠帖。我个人认为前期写字可以尽量去临摹先人的笔意,力道,章法等。等逐渐成熟后可以加一些自己的内容进去。写的再像王羲之你也不可能成功,因为已经有一个王羲之在那了。

写字除了多写,就是要多看,取百家之长,篆书,隶书,草书,行书,楷书,多看帖,不一定所有的帖都去临,可以多读多看,有助提高,不是王羲之写的每一笔都是经典,谁写字都会有败笔的时候。





以梦为马越骑越傻


总体来说,以下几个方面的素养不容缺失:

首先是基本美学知识。基本美学是学习书法者的基础素养,学习书法就要从统一与变化、节奏与韵律、对比与调和、稳定与技巧、主从与重点、对称与均衡、比例与尺度等方面学习掌握基本美学知识,从而潜在的影响自己的书法认知和创作,

其次是书法历史。书法艺术的发展,在历史各个时期都有其鲜明的特征和时代特色。比如南朝和唐朝崇尚王羲之、宋人书法尚意、明清流行馆阁体、清末碑帖之辩甚多等等。

文字演变过程。这个过程和书法历史密切相关,但又不是完全的书法历史,文字演变是单纯的字形和结构发展过程,这个过程和流行书风等没有关系,但学习者对文字演变过程的学习是不可或缺的过程,对将来进行书法创作避免错字、白字都有莫大的帮助。

古典文学学习。学习书法肯定是为了进行创作,学习古典文学的过程,不仅是对字义的掌握,也是对古诗词的背景、深刻含义学习的过程,对创作中的书法内容与赠送对象、悬挂场所的协调一致性意义非常重要。

如果有时间,可以学习许慎的《说文解字》,对文字发展、含义等都有非常权威的解读。





三悟轩


学习书法与学习任何一个艺术门类都是一样,她不仅仅是写字的问题,写字本身就是一个内容十分宽泛的活动,写得工整、干净是大多人的事,写得好,能够承继祖宗先民千百年留下的带有文化脐带密码的汉字文化就和普通的写字有区别了。应当说,学习书法除了需要对传统的汉字书写的技艺、理论有较高的专业修养外,还应加强汉文字学、哲学、美学以及姊妹艺术甚至宗教等的修养,使之内化于心、外化于形,从而获更深层次的提升,进而最终于作品内容(就书法而言,形式也是内容)更加丰富、思想更加深邃、制作更加精良。很多人认为人品的好坏与作品好坏没有关系,这个说法很危险,艺术品是艺术家综合思想(包括技能)的体现,书法艺术承继着中国古文人君子高潔之品的思想、技艺、智慧。品行不端者,其技术手段、天赋可能高超,其作品仍旧不可避免的携带思想、品行的信息,这就不能学习。总之,书法学习是一种修行,所以宋人曾言:法可人人而传,而妙必胸中之所独得。技艺不高则为无源之水,思想才是作品之灵魂。


南国烽烟9


书法,先书写而后有法。书者在先,法度在后(先下笔、而后有方法约束)。真正意义上的书法不是写的好看就行!书法是在继承传统上、以心、以情、以墨、以作者本人的文化、学识、道德理念,介用毛笔在宣纸上的一种体现、成为书法作品!所以,一切修身的东西都为自己!字外功,即是如此!先修书写之方法,而后修艺术之法、方法之外法!文化、修养是必修课,它潜移默化地影响你的作品!


逝去年华48


学习书法除了写字,还要学习很多与书法艺术相关的知识,如果我们以书法艺术为中心,画一个同心圆,那么,在这个同心圆內就包括和书法艺术渊源最近的国画,篆刻,还有诗词和对联。如果我们在外面再画一层圆,那么,在第二层层圆中就应该包括书法艺术理论,同时还应该包括书法艺术历史。书法艺术理论为书法创作提供了强大的理论依据,而书法历史的学习和研究既是寻找我们的艺术源泉,又是对中国书法的漫长演变过程进行系统的归纳和梳理。我们是中国传统

文化的传承者,我们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实践者,将来我们是中国现代文化的开创者。我们对文化的自信,正是植根于对书法历史的深入发掘,使我们对书法艺术的美学本质的认识一层层的深入。我们已经发掘出土了大量的文物,我们还将出土并发现新的文物,从而使我们的书法史学研究得到进一步的佐证……


心有灵犀一点通826


学习书法不能仅仅满足于将字写好。作为一个书法爱好者应该在练字上下苦功将字的线条出彩一一做到铁划银钩。同时要提高自已的文化素。其中包括对书法历史的了解,以及书法史上的重要名人及其作品创作的历史背景。这是对书法人的基本要求。除了个人涉及领域的文化知识外,同时要关心时事,关爱社会。在个人品德上要做到爱憎分明。常言说书品现人品。人品高尚书法才能有长进。只追求形式不注重内容的书法作品无人赏识。总之一句话:做事先做人。一个只会写几个字就满足的人,只能算个书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