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家LED企业2019年成绩:长方集团巨亏4亿元

2月3日,A股正式开盘。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影响,中国资本市场各大股指均出现大幅下跌。截至今日10:40,创业板指下跌5.86%,上证指数下跌7.83%,深证成指跌幅更是高达7.88%。股市的疲软也反映出股民对资本市场缺乏信心。

在经历“漫长”的春节假期之后,A股也迎来5家LED企业发布的2019年业绩预告(或快报)。其中,兆驰股份、海洋王及超频三均预计净利润出现不同程度的增长,国星光电净利润呈现小幅下滑趋势,而长方集团则是巨额亏损。

兆驰股份净利预增120%-180%

2月2日消息,兆驰股份(002429)发布2019年度业绩预告:去年预计盈利9.8亿元-12.47亿元,上年同期盈利4.45亿元,同比增长120%-180%。

兆驰股份称,业绩变动原因说明:报告期内,公司一方面积极应对市场和政策环境变化,全力落实年度经营计划,加大市场拓展力度,推进与现有客户的深入合作;另一方面秉持精细化管理,完善原材料采购策略,加强成本控制,资产运营效率明显提高,盈利能力进一步提升,第四季度公司业务增长势头强劲,因此,公司2019年度归属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较去年同期大幅增长。

海洋王净利预增20%-40%

2月2日,海洋王披露2019年度业绩预告,公司预计2019年1-12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约2.28亿元–约2.66亿元,同比增长20%-40%。

海洋王表示,报告期内,公司按照年初制订的经营目标有序开展各项工作,不断拓展销售规模,同时公司加强内部管理,提质增效,盈利能力进一步提升。

超频三预计净利变动0%至30%

2月2日,超频三发布业绩预告,公司预计2019年1-12月归属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996.29万至1295.18万,同比变动0.00%至30.00%,电子制造行业平均净利润增长率为12.10%。

超频三表示,2019年,是公司推动品牌、产品、市场渠道等升级开拓的关键之年,为保持主营业务收入增长、产品转型升级以及深化各业务板块市场渠道发展需要,2019年度的经营费用较去年同期有所增加;公司子公司受市场整体环境变动,导致业绩波动,进而影响公司整体业绩。

国星光电净利同比下降10.05%

2月2日,国星光电发布业绩快报,公司2019年1-12月实现营业收入40.67亿元,同比增长0.1%;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4.02亿元,同比下降10.05%。

5家LED企业2019年成绩:长方集团巨亏4亿元

国星光电表示,LED行业整体增速放缓,行业竞争无明显减弱,公司紧紧围绕2019年生产经营目标任务和重点工作计划,统筹推进扩产扩能、优化产品结构和客户结构、深入实施技术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积极应对不利的市场环境。

报告期内,公司整体经营呈现稳中略降,主要原因是中游白光封装受制于下游需求不振,营收未达预期以及上游芯片业务受到惨烈的市场冲击所致,但公司的其他核心业务表现良好,有效地对冲了前述业务的不利影响。同时,公司在技术研发、品质管控、成本控制及管理创新方面取得进一步成效,公司资金和授信额度充沛,在市场下行期拥有较好的抗风险能力和竞争优势。

长方集团预亏超4亿元

2月2日消息,长方集团(300301)发布2019年度业绩预告:去年预计亏损4.18亿元—4.23亿元,上年同期亏损1.57亿元。

长方集团称,业绩变动原因说明:一是随着LED行业技术的进步,2019年市场竞争更加激烈,整体LED封装市场价格持续走低,封装行业整体盈利能力下降;二是2019年企业的宏观经营环境仍未见改善,部分客户回款周期延长或预期信用损失扩大,因此公司对应收账款及长期应收款计提了约13,500万元的减值准备。

此外,随着LED封装生产设备技术及生产工艺的进步,新的生产设备生产效率较原来的有较大的提升且售价进一步降低。为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公司逐步更换及淘汰了部分旧的生产设备,对此部分设备计提了约8,000万元的资产减值准备;

受中美贸易战、2019年经济环境持续低迷及原材料价格和人工成本上升的影响,且离网照明行业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预计子公司康铭盛未来无法达到预期的利润水平,公司管理层出于谨慎性原则判断,因收购子公司康铭盛形成的商誉存在减值迹象,经初步减值测试,计提了约22,000万元商誉减值准备。

从五家LED企业2019年业绩预告(或快报)来看,虽然LED行业去年整体表现较为低迷,但在新技术及新应用的刺激下,以及企业内部的良性调整,其中的4家企业仍呈现盈利状态,只有长方集团出现亏损。

没有不赚钱的行业,只有不赚钱的企业。虽然白光市场整体增长疲软,但Mini/Micro LED技术的兴起,给了行业更多的机会。再加上,智慧照明、健康照明、汽车照明以及UV等市场的刺激,行业仍然蕴藏着大量的新机会。

对于未来如何从激烈竞争中脱颖而出,高工LED董事长张小飞博士指出:第一,注重研发,走竞争路线。他说到:“与以往不同的是,研发投入将成为抢占未来地位的重要契机。”第二,突出品牌价值,打造客户口碑。“企业不再以毛利来衡量企业生存能力,因为没有品牌和信用,将会难以立足。”张小飞谈到。

关注同花顺财经微信公众号(ths518),获取更多财经资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