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圣大昭寺,为了心中的信仰,为了一生的朝拜

神圣大昭寺——心中的信仰,一生的朝拜

朝圣大昭寺,为了心中的信仰,为了一生的朝拜

在这雪的世界,住着人,也住着神;人离不开神,神也离不开人……

人们用各种各样的方式表达对他的虔诚和崇拜。每逢神圣的日子,拉萨人照例都要来大昭寺朝佛。他们围绕释迦牟尼佛像转圈,圆圆的圈子缓缓移动,从古至今、从早到晚,周而复始永不止息。

朝圣大昭寺,为了心中的信仰,为了一生的朝拜

在浩瀚的宇宙中,人类是如此的渺小,那广袤之中存在着许许多多未知的事情,也存在着很多无法用科学解释的未解之谜。对于自然,对于神佛,我常常心生敬畏。信仰是支撑着一个人乃至一个民族的精神力量,来到大昭寺,我尤其深刻地感受到何为信仰的力量,值得一方百姓一生朝拜。

朝圣大昭寺,为了心中的信仰,为了一生的朝拜

去西藏自驾游除了川藏线沿途的美景,还有几个地方非常留恋,而大昭寺就是其中之一。在这里你会看到无数藏民不远千里甚至餐露宿的来到寺前叩长头,从早到晚不停膜拜,一步一长头地磕到佛脚下,表达自己无比的虔诚,以求实现心中长久以来的夙愿,场面令人震撼动容。

朝圣大昭寺,为了心中的信仰,为了一生的朝拜

他是大昭寺的主神,藏传佛教的精髓,千百万佛教信徒的信仰中心。拉萨市原先叫“吉雪卧塘”,意为吉曲河下游的牛奶坝子;因为有了这尊佛像,才改名为拉萨,也就是神佛住地的意思,他的巨大份量可想而知了!

朝圣大昭寺,为了心中的信仰,为了一生的朝拜

大昭寺又名“祖拉康”,藏语中是为经堂、佛堂之意,“昭”则是佛的意思。这座位于拉萨老城区中心的寺庙是拉萨最古老的寺庙,距今已有1300多年历史,是当时吐蕃王朝的重要标志和象征,至今仍是西藏地区许多重大政治及宗教事务的活动中心。

朝圣大昭寺,为了心中的信仰,为了一生的朝拜

大昭寺总建筑面积达2.5万多平米,有20多个殿堂,是西藏现存最辉煌的吐蕃时期建筑和西藏最早的土木结构建筑。大昭寺的主殿高4层,鎏金铜瓦顶,辉煌壮观,既有唐代建筑风格,又有尼泊尔、印度建筑特色。主殿内供奉有一尊“觉阿”佛——释迦牟尼12岁时的等身镀金像,据说由唐文成公主从长安带来,在佛教界具有至高无上的神圣地位。偏殿供奉有文成公主和松赞干布以及尺尊公主等人的塑像,寺前还留有二人合植的“唐柳”及“唐蕃会盟碑”等古迹。

朝圣大昭寺,为了心中的信仰,为了一生的朝拜

在文成公主的努力下,吐蕃和唐朝维持了200多年以上的友好关系。寺内至今保存有唐代以来的大量珍贵文物,包括近千米长的藏式壁画《文成公主进藏图》和《大昭寺修建图》及两幅色泽鲜艳的明代护法神唐卡刺绣艺术珍品(胜乐金刚和大威德金刚)。

朝圣大昭寺,为了心中的信仰,为了一生的朝拜

对于第一次站在大昭寺大门前的大多数人来说,看着男男女女,老老少少众多虔诚的信徒们行着大礼拜,反复做五体投地,有的甚至是从很远的地方历经几个月磕长头 而来的,以这种最恭敬的行礼仪式来敬拜佛祖,他们心中的这份虔诚,以及这样的礼拜场景,即便不是佛教徒的人,我们也会有着感动,会感受到信仰带来的震撼。

朝圣大昭寺,为了心中的信仰,为了一生的朝拜

大昭寺在拉萨人的心目中地位极高,是藏传释教信徒朝圣的关键,是藏传释教信徒心中最崇高的圣地和酥油灯光最旺、最有人气、最接近老百姓的地方。当地的藏族人喜欢将以大昭寺为主的八角街一带都称为“拉萨”(藏文中为佛地之意)。

朝圣大昭寺,为了心中的信仰,为了一生的朝拜

古人信天地、信祖宗、信儒佛道,把人内心的良知,良心和外在的天道合一,古人信奉天人合一是对宇宙,世界,自然,生命的尊重,也是对天地,自然,神灵和生命的敬畏,难道这些已经不值得我们再去信再去拜了吗

朝圣大昭寺,为了心中的信仰,为了一生的朝拜

每逢盛大的宗教节日,都会有当地的藏民在大昭寺的广场上转经,寺外的转经筒让人内心安宁,这些转经筒在阳光下闪着耀眼的光。在那些虔诚的信徒楠楠的六字真言中、在他们沾满酥油的手的拨动下一圈圈的转动,承载着佛祖与藏民之间的沟通和他们心中神圣的信仰与祈福。等到了晚上可以去热闹的八廓街转转,感受下拉萨的风土人情和街市氛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