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聖大昭寺,為了心中的信仰,為了一生的朝拜

神聖大昭寺——心中的信仰,一生的朝拜

朝聖大昭寺,為了心中的信仰,為了一生的朝拜

在這雪的世界,住著人,也住著神;人離不開神,神也離不開人……

人們用各種各樣的方式表達對他的虔誠和崇拜。每逢神聖的日子,拉薩人照例都要來大昭寺朝佛。他們圍繞釋迦牟尼佛像轉圈,圓圓的圈子緩緩移動,從古至今、從早到晚,週而復始永不止息。

朝聖大昭寺,為了心中的信仰,為了一生的朝拜

在浩瀚的宇宙中,人類是如此的渺小,那廣袤之中存在著許許多多未知的事情,也存在著很多無法用科學解釋的未解之謎。對於自然,對於神佛,我常常心生敬畏。信仰是支撐著一個人乃至一個民族的精神力量,來到大昭寺,我尤其深刻地感受到何為信仰的力量,值得一方百姓一生朝拜。

朝聖大昭寺,為了心中的信仰,為了一生的朝拜

去西藏自駕遊除了川藏線沿途的美景,還有幾個地方非常留戀,而大昭寺就是其中之一。在這裡你會看到無數藏民不遠千里甚至餐露宿的來到寺前叩長頭,從早到晚不停膜拜,一步一長頭地磕到佛腳下,表達自己無比的虔誠,以求實現心中長久以來的夙願,場面令人震撼動容。

朝聖大昭寺,為了心中的信仰,為了一生的朝拜

他是大昭寺的主神,藏傳佛教的精髓,千百萬佛教信徒的信仰中心。拉薩市原先叫“吉雪臥塘”,意為吉曲河下游的牛奶壩子;因為有了這尊佛像,才改名為拉薩,也就是神佛住地的意思,他的巨大份量可想而知了!

朝聖大昭寺,為了心中的信仰,為了一生的朝拜

大昭寺又名“祖拉康”,藏語中是為經堂、佛堂之意,“昭”則是佛的意思。這座位於拉薩老城區中心的寺廟是拉薩最古老的寺廟,距今已有1300多年曆史,是當時吐蕃王朝的重要標誌和象徵,至今仍是西藏地區許多重大政治及宗教事務的活動中心。

朝聖大昭寺,為了心中的信仰,為了一生的朝拜

大昭寺總建築面積達2.5萬多平米,有20多個殿堂,是西藏現存最輝煌的吐蕃時期建築和西藏最早的土木結構建築。大昭寺的主殿高4層,鎏金銅瓦頂,輝煌壯觀,既有唐代建築風格,又有尼泊爾、印度建築特色。主殿內供奉有一尊“覺阿”佛——釋迦牟尼12歲時的等身鍍金像,據說由唐文成公主從長安帶來,在佛教界具有至高無上的神聖地位。偏殿供奉有文成公主和松贊干布以及尺尊公主等人的塑像,寺前還留有二人合植的“唐柳”及“唐蕃會盟碑”等古蹟。

朝聖大昭寺,為了心中的信仰,為了一生的朝拜

在文成公主的努力下,吐蕃和唐朝維持了200多年以上的友好關係。寺內至今保存有唐代以來的大量珍貴文物,包括近千米長的藏式壁畫《文成公主進藏圖》和《大昭寺修建圖》及兩幅色澤鮮豔的明代護法神唐卡刺繡藝術珍品(勝樂金剛和大威德金剛)。

朝聖大昭寺,為了心中的信仰,為了一生的朝拜

對於第一次站在大昭寺大門前的大多數人來說,看著男男女女,老老少少眾多虔誠的信徒們行著大禮拜,反覆做五體投地,有的甚至是從很遠的地方歷經幾個月磕長頭 而來的,以這種最恭敬的行禮儀式來敬拜佛祖,他們心中的這份虔誠,以及這樣的禮拜場景,即便不是佛教徒的人,我們也會有著感動,會感受到信仰帶來的震撼。

朝聖大昭寺,為了心中的信仰,為了一生的朝拜

大昭寺在拉薩人的心目中地位極高,是藏傳釋教信徒朝聖的關鍵,是藏傳釋教信徒心中最崇高的聖地和酥油燈光最旺、最有人氣、最接近老百姓的地方。當地的藏族人喜歡將以大昭寺為主的八角街一帶都稱為“拉薩”(藏文中為佛地之意)。

朝聖大昭寺,為了心中的信仰,為了一生的朝拜

古人信天地、信祖宗、信儒佛道,把人內心的良知,良心和外在的天道合一,古人信奉天人合一是對宇宙,世界,自然,生命的尊重,也是對天地,自然,神靈和生命的敬畏,難道這些已經不值得我們再去信再去拜了嗎

朝聖大昭寺,為了心中的信仰,為了一生的朝拜

每逢盛大的宗教節日,都會有當地的藏民在大昭寺的廣場上轉經,寺外的轉經筒讓人內心安寧,這些轉經筒在陽光下閃著耀眼的光。在那些虔誠的信徒楠楠的六字真言中、在他們沾滿酥油的手的撥動下一圈圈的轉動,承載著佛祖與藏民之間的溝通和他們心中神聖的信仰與祈福。等到了晚上可以去熱鬧的八廓街轉轉,感受下拉薩的風土人情和街市氛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