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不用百姓一粒粟就能养兵百万,为何崇祯却无钱发军饷?你怎么看?

Liona·Lh


朱元璋在开国后不久,曾骄傲的说过这样一句话:朕养兵百万,不耗国家一粒米。朱元璋凭什么敢这么说呢?

因为,在朱元璋多年的推动下,明帝国政府专门开垦出0.89亿亩耕地,用来保障军队支出。这0.89亿亩耕地是个什么概念呢?意味着100万的士兵,相当于每个士兵可以分得近80亩的耕地。

在明朝初年,一个人只要当兵,政府就给他耕地80亩。而且一人参军,全家光荣,所以士兵家里,还有两三个人,可以以余丁的身份,免除政府的其它差役,因为他们需要帮助士兵耕种这80亩耕地。这也就相当于政府用80亩耕地的使用权,换一个稳定的兵役。

换句话说,谁家愿意给政府提供一个壮丁服兵役,并承担这个士兵的所有开销和费用,那谁家就可以享受这80亩耕地的使用权,可以收取这80亩地的地租,并且可以因此减免家中至少两个人差役的权利,从这层意义上来说,在明朝初年当兵,并不算特别吃亏。



其后,等到政府将这0.89亿亩土地都分配给士兵的家属后,为方便管理,明帝国就有了军户这种特殊的利益群体。在这种背景下,明朝初期士兵的日常开销,其实就相当于是由士兵自己的家人耕种这80亩地或者收取这80亩地的地租来供养,也正因为此,朱元璋才敢公开宣称,自己养兵百万,不耗费国家一粒米。

但是,随着时间流逝,军屯这笔国有资产,慢慢开始流失。因为,在和平年代,军队也就是一个数字。换而言之,差不多就行,没有人会真正筛查士兵是否合格。当然,你贪污军费、吃空饷,军队也依然可以照常运转,至少高高在上的皇帝,是不会发现有什么不妥的地方。

在这种背景下,大家对于军事系统的资源,自然是你一块砖,我一块瓦的搬。最常见的行为就是,军官们与地方官员相互勾结,随便挂个空饷、或者找些老弱残兵来顶替,然后将这些土地逐步变成自己私人的。



这样发展下去,等到了崇祯时期,这0.89亿亩耕地早都已经全部成为官员们的私人财产,所以等到再次要打仗时,各个军区都是嚷着没钱发军饷,皇帝想追查相关问题,也是无从查起。因为,这种事情的源头,那要推到一百多年前,现在又还如何能分的清楚?而且参与相关的事情的人,也是人山人海,又如何来追究?

所以,最后军队的所有日常开销,只能由国家财政收入来承担。但问题是,按照名册上的士兵人数,相关军费绝对是笔天文数字,而当时明帝国的财政收入,早已经被官僚集团沉沉盘剥后入不敷出。

更可怕的问题还在于,一枝在册十万人的军队,到底真正有多少士兵,恐怕只有上帝知道,而最后相关军费究竟有多少落实到士兵手中,恐怕同样也只有上帝知道。在这种背景下,明帝国中央政府永远都在缺钱,广大士兵们永远被是各种欠饷,而各级官员和军官们永远在要钱。


我是赵帅锅


朱元璋所谓不耗费,一点钱粮,就养兵百万。事实上在任何王朝都是无法维持的。

只能导致军队战斗力的迅速下降。因为,安装朱元璋的计划,20-30%的士兵守城,70-80%的士兵种地。打出来的庄稼,除了上交,其他的就分给一个士兵一年12石粮食。这样明军就实现了完全的自给自足。

但是,一个士兵,一年才12石粮食,还经常拖欠,工资更是没有。就靠这么一点粮食,怎么养活一家老小?衣服,蔬菜,鱼肉等等全家,各种生活当中的吃穿住行,都要靠这一年的12石粮食,还经常拖欠几个月,甚至几年。

明朝士兵三年,才发一次衣服和鞋子,每次去边关换班,都要自筹粮食和服装。甚至为了凑行装银子,卖掉妻女。因此,到了明朝中期就开始发军饷,毕竟,命令军卒“冒锋镝,蹈白刃”,冲锋陷阵,没有“厚糈丰犒”,怎么能让军卒奋力而战呢?到了后期,卫所士兵已经完全丧失战斗力,田地都被豪强军官侵占。

屯田士兵们交不出粮食,守城士兵长期就连那一点粮食都领不到。逃亡的逃亡,沦为农奴的沦为农奴。明朝就只能靠招募雇佣兵了,那个钱粮的消耗,也就急剧增长了。所谓:“大约行间用一步军,岁费十金,用一马军,岁费二十金,此寻常防御之概也”。

如果打仗,还要加钱,而且还要给口粮,安家费等等。到了万历以后,明朝将领开始招募家丁,也就是亲军部队。给予他们十倍的工资,只盼着他们可以奋勇作战,其负担可想而知。


深度军事


朱元璋时代和崇祯时代是完全不一样的两个时代。


在洪武年间,朱元璋打下大明江山之后,整个全国范围内的土地都进行了重新的划分。为了能够快速的恢复战后经济,朱元璋将土地分给了那些没有田地可耕种的贫苦农民,“耕者有其田”的景象几乎遍布整个华夏大地。


朱元璋如此之做,无疑将全国的生产积极性调动起来,对于战后生产力的恢复和发展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


可是,既然土地作为一个利益链被重新分配,那么自然要有新的地主阶级重新掌握有大量的土地。


这些新兴的地主阶级大多官僚出身,权势越大,对于土地的侵占就越严重。


以至于到了明朝中后期,其实真正的土地已经不再明王朝的掌控之中,相反,土地已经变成了官僚地主阶级的私人物品。百姓的土地渐渐减少,甚至直接被抢夺,只能依赖于这些地主阶级的土地来维持日常的生活。


他们也相应的变为了地方上大地主的劳工,而非王朝的子民。这样一来,生产积极性不仅仅没有了,民众的生活水平却慢慢的降低了,随着这些地主阶级的不断压迫,朝廷的征收税赋,这些民众迫于压力,只能放弃土地外出求生。


官僚地主的土地越多,也就意味着他们所掌握的资源就越多,收获的钱财也就越多。但是,朝廷所征收的税赋却相应的越少,甚至需要开始苦苦巴结地方上的这些官僚地主,这些地方上的大财团来维持朝堂正常的生活开销。


朱元璋养兵采用的是军屯的方式,这些人可以用来打仗,也可以用来种田,几乎是一种自给自足的养兵方式。但是这种方式也仅仅是限于王朝初年,一旦王朝发展到一定的阶段,这种养兵方式的弊端就会越来越明显。


因为,你会发现仍旧是土地的问题。


利用军人屯田,一旦时间较长,这些士兵就会成为将领的私人屯田士兵,土地也会渐渐成为专属于某一个将领的土地,而非专属于某一个士兵的土地。


士兵没有土地可以耕种,又没有仗可打,他们能够选择的只能是逃跑。这样一来,几乎就形成了一个鼻塞的死循环,朝廷无地、百姓无地、士兵无地,更多的土地集中在了当地的官僚地主、将领们的手中,无形之中这些人就掌握了王朝的经济命脉。


到了崇祯王朝后期,这种弊端就愈加的明显。


土地的流失,致使王朝无法得到应有的赋税,相反整个王朝的财政都被地方上的官僚和军户所掌控,所以在崇祯年代,我们能够经常看到崇祯皇帝解决军饷的方式经常是问朝堂大臣索要,可是这些朝堂大臣自然知道自己掌控着王朝的经济命脉,他们自然明白崇祯皇帝不能拿他们怎么办。


所以,他们也不愿意出钱。


地方上的百姓因为无地可耕而拼命反抗,辽东地区又常年交战,需要钱的地方越来越多,能够维持王朝运转的税收却越来越多。古代王朝的经济基础比较薄弱,一旦失去了土地的掌控权,也同时意味着失去了对于财政的掌控权,亡国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


历史总探长


朱元璋是明朝初期,崇祯是明朝末期,两个时期不同,社会发生了本质变化。两个时期都有哪些不同呢?我们来分析一下。




第一个,军粮供应渠道不同。朱元璋采用朱升九字真言, “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广积粮的方法就是实施军屯。军队自己种粮食,收的粮食自己用,这样基本上保证了军粮供给,也就可以不用民间一粒粟了。崇祯时期,军队吃粮主要靠收税,从老百姓那里征来粮食,供给部队做军粮。

第二个,土地兼并程度不同。朱元璋时期打土豪分田地,大地主的土地,分给了农民,老百姓手里都有土地。到了明朝末年,土地兼并严重,很多老百姓没地了。由于明朝收的是人头税,没地的百姓税收不上来,大地主地很多只交很少一点点税。因此朱元璋时期税源充足,到了崇祯时期税源就枯竭了。



第三个,财政负担不同。朱元璋时期,他的子孙加一起也不过几百人。到了崇祯时期,朱元璋子孙达到100万之众。子孙多都能自食其力也没问题,问题是朱元璋规定了,凡他朱家后代都由国家养着,而且待遇优厚。养这些人成了大明朝巨大的财政负担。

第四个,所养军队数量不同。朱元璋北伐时军队也不过三十万人。崇祯朝部队数量达百万之多。养三十万军队和养百万军队,费用肯定差很多。



第五个,后方稳定性不同。朱元璋的后方基本上是稳定的,而崇祯朝后方动荡不定。河南、陕西、山西李自成在流窜抢劫,湖北、四川张献忠在流窜抢劫,河北、山东清兵流窜抢劫。这些地方基本无法收税。

第六个,自然状况不同。朱元璋遇到的是正常年份,而崇祯朝遇到的是小冰河期,自然灾害频繁,有些地方颗粒无收,有些地方收的粮食不够吃的,连活命都成问题,也就不可能有税交。



一张白纸好写最新最美的文字,好画最新最美的画图,朱元璋时期就相当于一张白纸。崇祯时期的大明就像一个老人,身体各个器官都老化了,一个器官有病,去医治,却诱发了别的疾病。

我是豫有得,欢迎加关注互动讨论!


豫有得


大明建立之初,财力困乏、土地荒芜,但是为了攘外安内又不能裁军。为了加强边防、解决粮饷问题,朱元璋根据唐朝的府兵制建立卫所制。将军户队迁往各地卫所别立户籍,由国家分给土地屯田自养,平时军士由卫所路官操练、屯田,战时由兵部调遣参与战斗。而所得粮食50亩上交12石归国家所有作为军粮,其余为卫所军官俸禄。由于实行了军屯,军粮有了保证,边防也得到巩固。所以,朱元璋有170万军队缺没有向百姓要一粒米。

那么为什么军队可以自给自足,崇祯皇帝却没有军粮、发不出军饷;是不是摒弃了卫所制呢?不是的,军屯制有好有坏,用好了是好制度,用不好就会糜烂。

1、军士的家眷称为军户,而军士只能由自己的其中一个儿子继承,其余儿子世代都是军户,导致军户越来越多,而农田不增,耗费大。而后大量军户逃亡,余者皆为老弱病残。

2、明中期,监察不力,军中腐败、国有土地私有化,很多土地沦为世袭武官私有土地,而军户犹如私奴一般为世袭武官种地。富了武将,苦了朝廷。

到了明后期,军屯制已经糜烂到无可救药,崇祯皇帝在位时又发生了瘟疫,民不聊生,全国各地每日都有暴乱。内有起义军,外有皇太极骚扰边境,两线作战。每年军队消耗两千万两以上,而

卫所制之下士兵操练极少,战力极低,内忧外患均不可解,连年作战导致国库空虚,所以崇祯发不起军饷。


开心侃史


你爷爷是兵,你爸是兵,你自己也是兵,你的儿子是兵,你的儿子的儿子是兵,你儿子的儿子的儿子仍然是兵......是为军户。

你当了兵,遇上了打仗便上战场,没了战事便好好种田,辛辛苦苦种了田还不算,到头来还没你的份......是为军屯。

所谓的朱元璋之所以敢吹“吾养兵百万,不费百姓一粒米”这个牛皮,所依仗的便是这军户、军屯之制,也即卫所制度。

朱元璋想得很理想,你们一家世世代代好好当兵,咱朱家不缺兵使唤了,你们的家人也能得到安排?什么安排呢?当然是种地,种出的粮食用来供应军队,让你有一口饱饭吃呀!真可谓是一人当兵,全家受累。

说得好听是不费百姓一米一粟,可是负责军屯的人难道不是百姓吗?只是被剥夺了百姓的身份而已。

实际上,这个制度一开始看起来挺好,毕竟不用“百姓”的钱也能养活这么多军队,可是你又让人家当兵,又让人家种田,人家自己还捞不到半点好处,谁会乐意给你当军户?所以,明朝多有“逃兵”,逃避履行军户义务。

军队的战斗力更不用说了,忙着种田,哪有时间给你训练军事技能?

军队的粮饷被一层层克扣下来,最后到底层士兵手里的已经没几个钱了,或者是干脆一个铜板也没有,所以军户只能去找别的事做,谁还有空训练呢!卫所的百户官、千户官之类的领导也没心思去管,想管也没精力管,因为没钱。

更可笑的是,到了后期,很多军户直接被当成免费劳动力来用了。

朱元璋时期还好,毕竟军队刚刚打完仗,各项身体技能还在,作战技巧也还在,所以屯田并没有对军队的战斗力造成多大的负面影响。

这也是朱元璋敢吹嘘不花百姓一粒米养百万兵的原因,放他在明末的话,放到崇祯那个位置的话,明朝的卫所制度早已成为明朝的短板了。

卫所制度的糜烂,导致了明末之时,实际上能用的卫所兵已经少之又少了,除了“逃兵”之外,卫所兵因为被克扣军饷的原因不得不从事别的行业,又或者沦为上级的奴役,所以兵额根本不够。

当然兵额不够的原因除了军户自身的原因之外,还在于上级领导为了吃空饷而故意不补充兵员。

所以,到了崇祯时期,朝廷为了能够有军队可用,便也只能采取募兵制了,实际上明朝自中叶开始便已经开始用这个办法了。

可是募兵制募集而来的军队得吃饭吧?也得领工资吧?因为他们不是军户了,养他们的钱便得朝廷来掏了。

崇祯拿得出这么多钱来吗?他拿不出来,这也是他发不起军饷的原因。

崇祯作为一个统治万里江山的皇帝,为什么会“穷”得拿不出钱来呢?这和他的个人能力有关。

他的能力确实很平庸,唯一的优点是勤政,只可惜再勤快也解决不了难题,因为有的事真的不是靠勤快能够解决的,比如说治国。

且不说崇祯的制衡之道,也不说他的识人用人,只说他的“捞钱”之法,他懂捞钱吗?他还真不懂,一不懂生财——发展经济,二又不懂用或者不敢用魏忠贤敛财的“旁门左道”,所以他应该说是有明一代最穷的皇帝了。

崇祯穷到什么地步呢?穷得只能低三下四地找朝堂上的官员们借钱,崇祯视他们为肱骨,他们总不至于不借吧?他们当然不借了,他们比魏忠贤还贪财呢,魏忠贤再贪,也知道把贪来的一部分拿出来给朝廷用,所以天启年间有钱打仗。

可东林党坐大之后,不仅废除了魏忠贤掌权时期一些为敛财而设立的税赋,反倒疯狂地为自己敛财,从而造成了官员乃至地主有钱,崇祯和明朝却没钱的现象。

更让人哭笑不得的是,崇祯还舍不得对东林党、对文官集团下手,明朝没有钱,拿什么来打仗?

崇祯没钱也就算了,还动不动怀疑这个将领,又杀了那个将领,弄得军队里人心惶惶,无心为明朝卖命。

从这一点来说,明末的军队也挺恨朱家的,所以降清了之后,一则是为了讨新主子欢心,向新主子表忠心;二则嘛,说不好也存着想要报复崇祯的想法。

总之,崇祯之所以拿不出钱来养军队,关键原因便在于他不会捞钱,不会捞钱,向文官集团又借不到钱,借不到钱又不敢对他们下手,终于将自己逼到了一个死胡同里。

崇祯不舍得、不敢对文官集团下手,后来攻入京城的李自成可没跟他们客气,狠狠地抢掠了一番,赚得盆满钵满。

崇祯能力平平,不足以守成,更不能开拓,处于乱世之中更守不了成,所以只能当个亡国之君,临了了再耍耍小聪明,用一句“皆诸臣误朕”来推卸责任。


宁糊涂


朱元璋建立了地域辽阔的明朝,但是明朝也面临着周边其他势力的不断侵扰,所以需要在边界,尤其是北方驻扎大批的军队,而要供养这么大批的军队,对于农耕时代的国家是一个极大的负担。朱元璋采用了一个他自认为非常高明的政策——卫所制。

朱元璋

卫所制,在元朝时期由户部尚书张昶首先提出,朱元璋实行军民分籍制度,一部分人被编为军户,而一旦成为军户,将世世代代当兵。政府将这些军户分配到全国各地的卫所,并从事屯田工作。屯田这个词语大家并不陌生,类似于建设兵团,战时作战,平时则从事农业生产。在明朝初年,每名军士分配给五十亩农田和耕牛工具等。收获以后,军士留十二石粮食供自己家庭使用,其余的则上交卫所,作为军官俸禄,并储存起来供战时作战使用。

在卫所制度的初期,明朝的百万大军能够实现自给自足,为此,朱元璋十分得意,高兴地说:“吾养兵百万,不费民间一粒粟。”但是,任何好的政策,只要监督不力,也都会荒废,最终失去它的效用。经过两百多年的时间,原本可以自给自足的卫所,到了明朝末年已经无法给士兵发军饷了,军饷都需要靠朝廷进行支援,即便如此,也出现了很多拖欠军饷、士兵哗变的现象。

卫所城

崇祯年间,宣大总督卢象升视察军队后,给崇祯皇帝上了一封奏疏,描述了山西边防军队的一些情况,“今逋饷愈多,饥寒逼体”(逋,拖欠),士兵则“有无袴者,有少鞋袜者,臣见之不觉潸然泪下”,“所辖之军,其饷银自去年十一二月至今,分毫未领也。”而军饷不能及时发放,这些士兵就有随时哗变的风险,从万历年间就有这种现象的发生,到了天启年间,福宁、杭州等地先后发生兵变,到了崇祯年间,哗变几乎成了日常之事,“饥军哗逃,报无虚日”。而且这些士兵有一部分加入了农民军,这就形成了双重的打击,一方面起义的农民军人数变多了,另一方面,镇压农民军的军队变少了。

明朝军队

那为何短短两百年间,卫所制度就从能“养兵百万”到连军饷都发不起了呢?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原本属于军队的屯田多被军官、豪绅和太监所占。屯田制度,军官在卫所里占据主导地位,慢慢地他们会逐渐侵占军户的屯田,而依附于军官的豪绅和太监也会相应地占据一部分土地,所以最终这些土地收入落入私人口袋,而并没有成为卫所的公共财产,导致卫所没有能力发放军饷。

耕地

第二,还有很多土地被少数民族占领,卫所多处在边境地区,尤其是北方边境,在整个明朝时期,明朝都在与少数民族作战,而随着明军战斗力的下降,有些原本属于卫所的土地被少数民族侵占,导致卫所耕地减少,在加上第一点中被军官和太监所占领的土地,卫所的土地越来越少。

第三,明朝后期,明朝的战事更加频繁,如万历三大征、天启时期的对清(后金)作战、崇祯时期同时对清和农民军作战,战事频繁导致军户没有时间进行农业生产,自然粮食产量会降低,也就无力供应军饷,这也导致了卫所制度的瓦解。

所以,经过两百多年的发展以后,朱元璋引以为豪的这套制度也走到了历史的尽头,而明朝也再也无力承受同时进行两场战争,最终走到了末路。

参考文献:《明末农民战争史》


天涯看点历史号


首先一点,朱元璋说养百万大军不用老百姓一粒米,是有点吹牛了。但是不可否认的是他确实在养兵方面为了减少老百姓的负担。

大明王朝建立之后,拥有百万军队。虽然已经过了战争时期,但是要完全过渡到和平时期,仍需要一段时间。所以这百万军队还得保持着,不能减员。然而要养活这数量庞大的军队可不是件容易的事情。

但是朱元璋自己也深知天下初定,此时的老百姓最需要休养生息,万不可再强加赋税因此养那百万大军的口粮肯定不能完全从老百姓头上取,得另外想办法。

这时一个叫宋讷的官员建议朱元璋可以搞军队屯田。说:“边防上面积很大,动辄几百余里。驻扎军队甚多,要想给这么多军队提供口粮,且不说粮食从哪来,光把粮食运过去就得花很大的力气。”

于是,朱元璋同意了宋讷的主张,而且提出来要大力地鼓励军队自给自足。因此各地方的军队除了本职工作之外,都开始拿起锄头种庄稼。边防士兵三分守城,七分屯种,内地二分守城,八分屯种。

朱元璋还规定了每个军士每年必须生产十八石粮食,其中十二石作为口粮,剩下的入库。这样一来,军队屯田的积极性就被调动起来了。最终就有了:“吾京师养兵百万,要令不费百姓一粒米。”之豪语

其实关于为何崇祯却无钱发军饷这个问题,原因有多方面的,其主要原因:

第一,原本属于军队的屯田多被军官、豪绅和太监所占。明代的屯田制度,军官在卫所里占据主导地位,慢慢地他们会逐渐侵占军户的屯田,而依附于军官的豪绅和太监也会相应地占据一部分土地,所以最终这些土地收入落入私人口袋,而并没有成为卫所的公共财产,导致卫所没有能力发放军饷。

第二,还有很多土地被少数民族占领,卫所多处在边境地区,尤其是北方边境,在整个明朝时期,明朝都在与少数民族作战,而随着明军战斗力的下降,有些原本属于卫所的土地被少数民族侵占,导致卫所耕地减少。

第三,明朝后期,明朝的战事更加频繁,如万历三大征、天启时期的对清(后金)作战、崇祯时期同时对清和农民军作战,战事频繁导致军户没有时间进行农业生产,自然粮食产量会降低,也就无力供应军饷,这也导致了卫所制度的瓦解。

但是崇祯真的发不出军饷了了么?其实不然。根据明末清初史学家计六奇在《明季北略》中的记载:“旧有镇库金,积年不用者,三千七百万锭,锭皆五百两,镌有永乐字”。按照《明季北略》的说法,3700万锭,每锭500两,那换算一下就是185亿两。这么多的钱难道不可以发军饷么?


说历史讲考古


朱元璋不用百姓一粒粟就能养兵百万,我觉得这种说法不准确;通俗点讲朱元璋搞得是“官田+民田”的模式,军队除了打仗,也有田可种,而种出来的粮食,多数交给军队;民田其实也要上税的,部分收上来的粮食也要发给军队,只是负担没那么大而已。


到了崇祯帝,军队的军官腐败的不成样子了,官田产的粮食还不够他们贪污的,普通士兵还撂荒逃亡。那军队只能靠拨发粮食了;可是经过二百多年的发展,民田税收也好不到哪去,土地高度集中,权势人物拥有大量土地却不纳税或者很少;而把应承担的部分转移到无权无势的老百姓头上或者无地的百姓头上。这不是逼人造反吗?!官田、民田都出问题,每年的粮赋收上来一半就很好了。


就是把粮饷从中央拨付到军队,几乎每过一批人的手就会扣掉一批,贪污问题更是严重,拨付100万两银子,能有四十万到军队都不错了;而且到了军队,也是先到将领手里,等到了普通士兵手里没几个钱甚至一分没有。


贪污腐败无孔不入,再多的钱也撑不住呀。


过去即历史


1368年,朱元璋建立大明王朝,当时的大明王朝常规部队的人数均在两百万左右,后最高高达270万人。

要养活这样一支大部队,必须要依靠强大的财政收入,可是在明朝财政预算体制内,并没有军队支出预算,那么,朱元璋是靠什么养活这支部队的呢?

军屯,是这支部队的生存之源。说起屯田,并不是朱元璋首创,汉代武帝时期,为了抗击匈奴,就有了在边疆实行军屯的先例,三国时代,更有曹操在北方实行屯田,奠定了强大的经济基础,从而统一北方,后,屯田一直是历朝历代都十分注重的大事。金元以后,屯田制发生了一定的变化,明朝是继承元朝“军户

”制度的基础上,强化“军屯”建设,从而建立起大明朝的强大武装力量。

朱元璋在边塞之地或者重要军事要地实行屯田,与“军户”紧密挂钩,军队的兵士即“军户”(明朝对各阶层从事的职业按照“户”来划分,当兵的为“军户”,手工业匠人为“匠户”如此等等),在卫所制管理之下,开垦和耕种荒地或废弃田土,战时为兵,闲时为民,也有部队三成为兵,七成为民耕作或二八,四六等,依据实际情况战农结合,以保障军队兵士的后勤问题。

这样,部队的吃穿皆可来自于屯田,不必要国家另行财政开支,所以纵观明朝财政,相比于宋朝要少很多,其主要原因之一,就在于自给自足的屯田。

但是朱元璋的屯田好景不长,朱元璋和朱棣两个强人死后,屯田逐渐遭到破坏。一是来自于屯田的收成被军队各级官僚肆意掠夺;二是屯田的土地,尤其是肥沃土地被军队各级官僚占为私有。到明正统八年,在实行军屯制仅几十年后,朝廷传言:

"沿边各将吏广置庄田,私设屯军,改挑渠道,专擅水利,又纵下人占种膏腴屯田,是使军士怨嗟,民政废弛。"

万历十年,张居正清丈田地,仅在辽东清查出的被侵占屯地计8390顷,屯粮20余万石。 这一数字,比永乐初年的辽东屯田最高额25.3万顷,已经占其三分之一以上。这说明,朱元璋明初建立的屯田制已经遭遇实质性破坏。

故,万历年间,“三大征”不仅全部耗尽了张居正改革时代的积累,还得另开商业税和矿税等,以维持戍边开支。屯田制的破坏,不仅增加了朝廷的财政开支,而且部队士兵流失严重,因为生活得不到保障,很多军户流离失所,自谋出路,由此,军队的战斗力荡然无存。

所以,到崇祯年代,除了屯田被破坏,卫所制也被破坏。朝廷没有额外的财政预算保障军队支出,军队数量锐减,战斗力十分低下,都是临时通过招募来组织军队,相比于明朝初年稳定的军队力量而言,明朝崇祯年间的边防,无良将、吃空饷,拉郎配十分严重,明军事力量已经名存实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