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之計在於春 信託公司不約而同地開啟財富管理大幕

春若不耕,秋無所望。剛完成去年年終總結的人們又開始了新一年的忙碌。

農曆春節前後,大部分信託公司曬出2019年的成績單;還有的信託公司完美解決了歷史遺留問題;也有一些信託公司不約而同地開啟了財富管理大幕。

凡是過往,皆為序章。面對2020年,信託公司不敢有絲毫懈怠。因為在新的環境下,未來可知,也不可知。

行業發展進入新階段。如何看待這個“新”,多位業內人士的觀點是要打破原來的“舒適圈”,加速轉型,而如何使轉型見成效,從何處要效益,成為擺在每一家信託公司面前的問題。2019年,在宏觀經濟和強監管等多重因素影響下,信託行業受託資產規模穩步下調,壓通道降規模、迴歸本源、服務實體經濟成為行業轉型發展的共識;展望2020年,在這一共識保持不變的前提下,信託公司個體化的差異更為明顯。從2019年信託公司公佈的未經審計的財務數據看,各家公司因資源稟賦、發展策略等不同,業績分化趨勢已漸明顯。可以說,加強主動管理、壓降通道,其先發優勢是顯而易見的。比如,中信信託、華能信託、重慶信託等公司的經營利潤保持穩健,或為行業前三甲;從收入構成來看,信託業務收入是信託公司主要收入來源。以重慶信託為例,截至2019年年末實現信託業務收入138.37億元,同比增長74.32%;信託業務實現淨利潤116.58億元,同比增長110.05%;在主動壓縮通道業務方面,重慶信託通道業務規模佔比由2018年末的52.72%降至2019年末的30.88%;服務實體經濟的存續信託業務規模1278.10億元,規模佔比61.25%;全年新增服務實體經濟信託業務規模597.25億元,同比增長31.83%;在資產證券化領域,2019年全年成功發行多筆資產證券化項目,新增規模157.6億元,同比增長37%。當然,由於信託業務通常存續期限為1至3年,因此,信託業務發展情況反映在經營業績上有一定的滯後性。2020年,信託業經營環境面臨持續調整,信託業務結構調整和信託業務模式升級迫在眉睫,在這個過程中,信託公司之間分化可能進一步加劇,頭部公司優勢會更加明顯,信託行業也將通過迭代升級進入新的發展階段。

財富管理面臨新環境。歲末年初,包括中信信託、五礦信託、中航信託等多家信託公司紛紛在家族財富管理上有新動作,中信信託設立首單海外家族信託、五礦信託發佈家族財富管理調研報告、中航信託成立鯤鵬家族辦公室等。行業頭部機構加速財富管理佈局,這也意味著家族財富管理這一信託公司的本源業務,正日益得到業界重視和關注。再來看如今的財富管理市場,一端是規模巨大、高速成長的需求市場;另一端是提供各類產品與服務的供給市場。從供給端看,資管新規及相關細則相繼推出,是我國金融產品創新發展規範化的第一步;接下來的重點則廣泛涉及到機構、市場與產品。值得注意的是,在關於金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相關論述中,金融產品的發展問題始終是重點之一。比如,要“以市場需求為導向,積極開發個性化、差異化、定製化的金融產品”。可見,金融產品開發有兩大方向,第一,以市場需求為導向進行開發和創新;第二,在中國經濟金融發展的新時代,金融產品的發展方向應當是個性化、差異化和定製化的,與傳統的大規模、標準化、批量化有了顯著區別。五礦信託發佈的調研報告顯示,轉型家族企業的交接過程事實上存在大量風險。仔細分析家族企業交班風險,分析那些可能導致家族企業發生更迭的因素,再進一步對防範家族企業更迭風險提出對沖策略,便是一個具有現實意義和理論價值的研究項目。對包括信託公司在內的財富管理機構而言,為高淨值客戶尤其是家族企業主們提供治理家業和控制風險的若干原則和思路,也是未來的方向之一。

信託文化建設開啟新徵程。2019年底召開的中國信託業年會以“弘揚信託文化,強化合規建設”為主題。會上,監管層提出信託業要加強文化建設,自2020年起實施“信託文化建設五年計劃”,提出良好的信託文化一般具備忠誠守信、持續穩定、財產獨立、靈活創新四個方面的核心特徵,同時還具有五個方面的中國特質,包括服務實體經濟的使命文化、滿足人民群眾需要的宗旨文化、推動社會進步的責任文化、依法合規經營的底線文化、堅持職業操守的品質文化。“信託文化建設”越來越受到監管層和業界的重視。信託公司堅定迴歸信託本源,積極為轉型發展注入文化底蘊與創新動力。正如建信信託表示,將與廣大同業一起,積極探索構建行業核心競爭力,為保障民生,服務社會的綠色金融、普惠金融、農村金融、供應鏈金融等事業,提供信託專業以及信託文化的支持力量。“信託文化是轉型發展的動力”,2020年信託公司將會積極培育以“受託人責任”為核心的信託文化,進一步履行服務實體經濟、服務美好生活的金融職能。

本文源自金融時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