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毕业后,你还会和导师保持联系吗?

浅浅的教育


答题/帅小西De--期待为您解惑!


2019年11月14日,我们课题组之前毕业的一个博士电话回来,将在导师生日那天,将之前已毕业的学生组织起来聚一聚,请我帮忙在学校协议酒店提前预定几个房间。
这也是她们每年都在进行的一件事,也是课题组一种良好氛围体现。地点远近不问,大部分人都会回长沙,聊聊自己一年的发展和困惑,有机会也会彼此扶持。有学生回来看导师,在老师群体中会非真有面的喔。

聚餐的地方就选在校园里面的小餐厅,人均消费30元/人的那种,费用也是导师出。特别的是,我们团队很多已毕业的学生都会怀念那里的美味。
记得我们以前早上外出采样,也许等到下午2点才能回校吃饭。这个小小的饭店也就成了大家能“扒几碗饭”的美食点。我最喜欢的一道菜是爆炒猪肺,实惠、口味够咸下饭、量大,“土壤”方向的我们样品不轻。
相对来说,学生毕业后还保持联系的导师,往往在关注学生课堂研究的同时,更加关注她们的生活。比如说,常见的2种情况是:像长辈一样关心,或者像朋友一样相处。
事实上,我们每年也都有收到学生邮寄回来的一些“地方特产”,如荔枝、苹果、梨子、大枣等(和课题组学生一起吃)。去外地出差时,遇到当地有学生会聚下(自己买单,毕竟有补助的)。良好的氛围也导致不少学生返回继续读博。

然而,并不是所有硕士或博士毕业后都有和导师继续保持联系的。比如说下面一个特别的小故事:
导师A和学生只有专业上的沟通,没有其他。
之前,我读博时,专业内的一个女导师,性格比较冷淡。她给学生的指导不算多,往往是一个方向或几个关键词,话非常少。在方案设计、测试分析等过程中遇到问题,也得自己解决。
但是,导师A不拦着学生毕业,也提供足额的经费支出。而且,她们团队的学生氛围挺好,更多的是“大的带小的”,比如博士生指导硕士生开展课题研究、修改论文等。
在学生顺利答辩之后的聚餐,正常情况下导师都会参加,也会送自己学生一些祝语。或者,在读博士生结婚,也会参加婚礼(+红包),可是她都不会去的。

因此,她们课题组的学生关系相处得非常好,和导师却不是太亲切。我也问过她们的学生,大部分已和导师没有联系,或者说联系了导师也没搭理。
其实,导师A除了性格冷些,对学生也不错。在她们课题组,不管是博士生还是硕士生发表的小论文,学生均为一作。也许,这个“一作”在很多团队是不容易、有争议的。
有时候,我们也挺羡慕她们课题组的学生,能融入那样的氛围,已证明学生间很少会有“纷争”。只有经历过,才会明白导师的严格要求还能接受,同门间的一些“心机”让人心累。
之前,小西也有分享过一个小故事:一个女生的样品经常被人为“破坏”,如故意加入一些试剂影响测试结果。可是,她一直想不到的是如此做的人居然是她的室友(大课题组其他小导师的学生)。
也许是,更早地发表论文,或者大导师的过度的青睐和欣赏,激发了她人的嫉妒心。

有人问我如何判断自己和导师的感情如何?
毕业后,当你看到导师的来电、信息,你的第一反应是什么,就是你和导师间关系的答案。若是毕业后,看到来电提醒是导师的名字,不电话都不敢接还能说感情好吗?
记得我之前看过一个博士分享的读博心得,说了一句话非常有意思,我还做了摘抄。原话:
导师在等学生感恩,学生在等导师道歉。既然彼此无缘,与其彼此伤害,真不如忘记。
你有多久没有给导师发个信息或打过电话了?

小西的答题肯定有些许不到之处,欢迎各位朋友批评指正,谢谢大家!


▼小西期待您的关注与点赞,这将是我答题最大的收获!

帅小西De


会联系。一定的,因为在研究生这个阶段又学到了很多东西。不管岁月怎么变化,都时时刻刻要有一颗感恩的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