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千万身家,却舍不得花10块钱打个车”

文章来源|微信公众号“魔都财观”(ID:moducaiguan),作者|魔都财观团队;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谢谢


现在存在着这样一群人,在北上广深或是其他一些省会城市拥有一套房产,因为当地的房价比较高,因此坐拥数百万甚至千万资产。

但是又因为自身工资收入不高或是每个月月供压力较大,导致整体的生活可能还是紧巴巴的,不得不节衣缩食,过上一种只能满足基本温饱需求的生活。

我把这类人群定义为:21世纪的“新穷人”。



01

这部分人主要由三类人群组成。

一是本地低收入土著。

比如父辈们一直生活中在这个城市,也因为各种机缘巧合的情况下拥有了一套房产(单位福利分房,买房时间较早)等,从而在这个城市比较好的扎下了根。

同时,因为前几年迎来了一波房价翻滚似的上涨,北京/上海/深圳等城市稍微中心一点的地段,每平都能卖6-8万,一套百余平方的房子,都能卖到500万以上,但是,因为工资收入不高,可能只有七八千元,导致了在一线城市生活的非常拮据。

二是前期已经站在“风口”的外地人。

买房最重要的是两点,一是择时,二是择城。如果你在对的城市对的时间进行了提前布局,比如在2008年投入全家之力买房,房价普遍性涨幅能达到三到四倍,很多城市甚至能涨到5到6倍。

这样的群体,虽然他们收入也不高,但因为买房时间较早,其实也赶上了社会城市化的红利。

三是收入还不错,但负债太多买房的人。

这样的群体往往来自于中国大量的小县城,前期的话在家乡也算学霸级别的人物,考入了一二线城市的大学,然后通过种种努力,留在了城市里,也有一份相对还算稳定的工作,但为了买房,不仅问双方亲戚借了大量的首付款,还有每个月高额的月供。

虽然工资收入还不错,但因为月供压力实在太大,每个月也就只能这样紧巴巴的过着日子。


02

当然了,如果从资产总表看,他们的名下资产至少500万,有的甚至是上千万的房产,但是如果从品质生活看,他们又只能算是穷人,为省10元的打的费可以走路半小时。

既是富裕阶层中的穷人,但又是穷人阶层中的富人,所以我把他们称呼为21世纪的新穷人。

他们虽然在大城市都有属于自己的房产,但因为都要居住,无法进行有效的流通变现,虽然集聚了双方六个钱包,但也只是进行了简单的财富聚集。

“我有千万身家,却舍不得花10块钱打个车”

因此,这样的“千万资产”整体的根基是很薄弱的,大量的财富全部聚集在房产中,房子所有者并没有现金流可以保证很稳定的生活,哪怕收入比较高,但又因为面临高月供的现状而对生活束手无策。

资产决定一个人的财富阶层,收入决定一个人的生活品质。

当然,这样的困境也很可能是当前千千万万的在一线城市工作生活的年轻人所不得不面对的现实。

那么,该如何破局,才是最关键的。



03

如何改变陷入“新穷人”的陷阱呢,我觉得有三个方面大家可以重点去着手,这也是我现在正在做而且取得一定成效的。

第一,你要选择具有“点线面体”的行业和工作

这个想法是我上次听梁宁的产品思维课上想到的。大家知道有句老话,叫男怕入错行,女怕嫁错郎,说的其实就是怕选错题。

比如有两个大学同学,在2008年的时候一起大学毕业,一个进入了腾讯一个进入了报社。

十年之后,很大概率那个去腾讯的同学已经年薪百万,而且到处都是挖他的猎头。去报社的那位,即便他在岗位这个点上表现很强,因为整个行业这个面都在下沉,因此他曾经寄托理想的整个产业都没有了,一切都需要重来。

“我有千万身家,却舍不得花10块钱打个车”

不知道大家发现没有,倒不是说那两个同学刚开始的能力差距有多大,很核心的问题是两个个体所依附的两个面不同,一个在快速崛起,一个在快速衰退。

这就是我们所谈论的点线面体。

我们可能都有这样的感受,很多普通人勤勤恳恳,努力工作,特别是咱们爸妈那一代,他们所在意的是当下的每一个点,他们依靠个体努力而不是行业红利去分享成果,你所能得到的,就是单点收益,很微薄。

而如果要成为中产,获得财富上的极大自由,就一定要获得一次周期性的收益,比如持有腾讯或万科股票10年或是进入一家极具发展性的工作。

最悲催的人生,就是在一个看上去常态的面上,做一个勤奋的点,其实这个面附着的经济体正在下沉

如果一个人一生只能收到点状努力的计时收益,从来没有享受过一次,线性周期的成果回报,这就叫穷人勤奋的一生

“我有千万身家,却舍不得花10块钱打个车”

我可以说下我好朋友阿虎的真实案例。

阿虎,87年的,大专文凭,学得是计算机,大学毕业的时候跟很多人一样,当时面临2个选择。

一个是回安徽老家父母安排进入事业单位(不在编),一个月差不多3000-4000,另一种就是留在上海,进入一家刚刚成立2年的游戏公司,前途未卜,收入差不多在6000多,扣除房租用餐后其实也所剩无几,还要天天加班。

朋友选择了留在上海的游戏公司,原因也很简单,他认为喜欢玩游戏的人正在越来越多,这就是一个势,用户的基数正在不断膨胀,哪怕是这家游戏公司做不下去了,但是游戏行业整体是不错的。

8年后的事实证明,我的这个朋友赌对了。

那家游戏公司不仅业绩逐年快速增长,而且超乎预期的好,前几年还A股上市了,朋友因为加入的早,还以很奖励获得了公司大量股份,现在也是一个研发团队的主管,一年工资奖金分红加起来超过了150万。

阿虎说,他现在一年的收入其实就已经超过了他妈妈工作一辈子的收入总和。

这其实就是势所带来的威力,要成为财富相对自由的中产,一定要借助面和体的崛起。

第二,是要利用好“杠杆”这把武器。

我们平时每周都会举行线下活动,跟大家聊聊现在上海楼市怎么买,也跟很多粉丝有过直接一对一的沟通和交流。

直到现在,还有大量的粉丝买房的时候都说想能不贷款就不贷款,对于杠杠这回事,直接会说不。

我经常会跟很多小伙伴说,杠杠这个东西,就是国家给你抵抗通胀的一把利器。

我们这里面来区分说一下不同人群的杠杠使用模式。

一方面是手里还有点闲钱的上海有房族。很多人其实手里都有一套一二线城市的房产了,有些人可能手里也有一点钱,也不多,大概50万左右,在上海也买不了房,但是在中国的其他城市,都还有上车的机会。

从长周期看,北上深这样的一线城市,房价自然是具有更大的确定性和稳定性,但是从3-5年的短周期看,其他三四线城市也会有可以上车的机会。

你如果手里预算不多,也可以尝试先在三四线城市入手一套房,比如总价100万左右的小户,首付30万,等过几年这种小户型的刚需改善房,大概率能涨30%左右,因为首付是30万,除去贷款利息,也能获得将近80%的收益。

卖掉之后还掉贷款,就又多了几十万的本金,你手里的资金余额也就更多了。

另一方面是手里没有钱的上海买房族。很多人因为预算有限,会选择买在郊区,当然先上车总是没错的,但是这样造成的现实困境就是每天上下班的时间单程就会超过一个半小时,来回就超过了三个小时。

我认为杠杆思维的本质在于撬动资源,而对于一个年轻人而言,最大的机会点其实在于个人旺盛的精力和宝贵的时间

如果你每天花大量的时间在来回通勤上,你其实浪费的不是时间,而是更多的机会。

你完全可以把房子租给别人,然后自己把房子租在公司附近,控制在走路10分钟内的车程,实行投住分离。

我有个习惯,就是把房子租在公司附近,尽量控制在走路10分钟以内。

大家知道这样的好处是什么吗。一方面是省去了每天来回公交地铁的费用,也不用每天上下班那么拥挤了,心情也因此变得更好。

还有最大的好处在于我每天有更多的时间可以花费在工作上。

每天当公司同事准点上班的时候,我其实已经工作1小时了,在下班的时候,因为不用赶地铁公交,我又能很淡定的比别人多工作一小时,如果按照每个月22个工作日测算,每个月多工作22*2=44小时,一年下来,相当于至少工作了528小时,折算下来是整整66个工作日,相当于每年比别人多工作了3个月。

因为投入的时间多了,这不管是对于你个人工作还是晋升,都有极大的好处。

“我有千万身家,却舍不得花10块钱打个车”

从时间的维度,更好的把单位时间利用到最大,撬动起更多的资源,其实也是一种杠杆思维。

第三,站在时代的风口,多维度挖掘自身价值。

现在是个美好的时代,也是个残酷的时代。我其实真的不认为在现在这个时代存在着“怀才不遇”的这回事。

说的扎心一点,如果你一直没有赚到钱,一直没有实现人生的价值,就不要怪这个时代或是机遇不好了,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为你并没有利用好“新时代的武器”,没有把自己的价值投身进去。

什么是“新时代武器”,比如微信公众号,比如抖音,比如快手,比如喜马拉雅,如果你擅长写文章,通过微信公众号已经完全可以实现变现,如果你擅长视频剪辑或拍摄,金句频出或是创意不断,抖音和快手也是不错的选择。

我周围有很多朋友,通过这些平台实现的兼职就业,一年的收入都是本职工作的好几倍甚至过百万,原因也很简单,就是因为这些平台的用户基数都很庞大,得用户者得天下。

这个时代,连接所能产生的价值远超你的想象,你所能连接的人越多,就越有价值。

当然,我也知道想要突围出来很难,当别人休息的时候,你需要付出更多额外的时间,当清晨别人还在睡梦中时,你可能就得从温暖的被窝中爬出。

但是,这个世界上永远没有随便的成功,李佳琦成名之前,其实已经默默无闻的做了三年直播,每天工作时间长达十几个小时。

“我有千万身家,却舍不得花10块钱打个车”

每个人在成长过程中总有自己的特长,在互联网这个窗口下,就是要不断的放大自己的特长,没有特长怎么办,就仔细把平台里最受欢迎的20个账号全部找出来,反复研究,从而寻找规律,找准自己可以进入的契合点。

最后,我再送给大家几句话,大家自行体会。

在整个大时代下,每个人都不能逆车轮而行,唯一能做的,就是跟着车轮走,获取时代的红利。

最好的赚钱方法,就是投资,投资自己,投资时间,让自己的钱生钱。

文章来源|微信公众号“魔都财观”(ID:moducaiguan),作者|魔都财观团队;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谢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