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侍奉皇上,清朝妃子们每天的生活都是如何度过的?

张慧


侍奉皇帝,是历朝历代后宫嫔妃们的主要工作。除此之外,嫔妃的日常生活基本与常人无异,只是在遵守规章制度方面要严于常人。清宫的典章制度尤为繁杂,嫔妃们的日常生活特点可以总结为单调乏味而又富有规律。

清宫的嫔妃主要是通过旗人选秀进入后宫,选秀三年一次,旗人家年满十三岁至十六岁的女子都必须参加。被选中的女子,便可留在宫中成为皇帝妃嫔,没有参加选秀的女子不能嫁人。选中的人要进行清宫制度培训。

清宫中的日常生活极其枯燥乏味,嫔妃日常生活中的所需,都是宫中按制度定时定量供给。嫔妃在宫中是有俸禄的,生活用品都是按月分配,如布匹、毛皮,再到每天的供给的肉类、菜蔬、米面等,可以说衣食无忧。

这些都是要按嫔妃的地位等级而定,像皇后、皇贵妃、贵妃、妃,她们的待遇都是比较好的,完全可以超过宫外的富豪水平。而妃、嫔之下的生活就相对比较清贫,当然这也是相对而言,基本生活保障还是有的。

嫔妃在宫中的生活可分为两大类,一种是大型特殊日子,比如庆典、大寿、过节及祭祀等活动。这些活动虽是礼仪性的活动,但所有的嫔妃都得参加。往往都是在匆忙劳累的行礼活动结束后,以礼节性的晚宴作为结束。

另一种就是比较乏味的普通日子,也就是我们说的日常生活。嫔妃除了生病外,一般情况下起居时间都是很固定的。每天清晨起床之后,本宫的太监和宫女会先来请安,之后会伺候嫔妃梳妆打扮一番,然后喝茶吃点心。

稍作休息之后就要奔赴各宫请安,清宫皇族世代讲究晨昏定省,这在宫廷也不例外。所谓晨昏定省,就是晚间服侍长辈就寝,早上向长辈省视问安。若宫中有皇太后之类的大长辈存在,早上就必须前去请安问好。

若没有皇太后等长辈,则就要去皇后处请安。作为后宫的最大长辈者,则等着众人来请安就是了。清宫中的“请安”,并不是说完这两个字就可以转身离开,没有其它急事的嫔妃通常是要寒暄一个时辰左右,请安没有想象中那么简单。

请安基本上是嫔妃早晨的主要事情,转眼时间就来到“早膳”时间,也就是我们现在说的午餐时间。用过午餐后,就是自己的闲暇时间,可以吃吃水果、点心等,还可以在自己宫中转转,有花园的也可以溜达溜达。

短暂的放松完毕后,就到了午休时间,都得会自己的寝宫歇午觉。午睡通常为一个时辰左右,起来清醒一会,再吃点果盒之类的东西,随后便要带着宫女再去皇太后、皇后那里请晚上的安。晚安的时间一般不会过长。

晚安请完后,又到了用晚膳的时间,晚膳用完后,又有一段闲暇时间,可以聊聊天,休闲一下,之后就要准备睡觉了。没有网络和电的时代,一天的生活只能到天黑。这便是嫔妃们的每天的日常生活,天天如此。

嫔妃在宫中的娱乐活动除了各种庆典之外,主要就是在后花园压马路,以及在寝宫中搞一些文体活动,比如写字、画画,或者锻炼身体。由此看来,嫔妃们的日常生活是相当的乏味单调,出宫溜达基本上不可能。

嫔妃是不能会本家探亲的,即使遇年节或家中偶遇事故,也只能由太监或宫女前往外家探慰。宫中每月按时发给嫔妃俸禄,但其实这对嫔妃没有任何意义,根本就没地方去消费,只能赏赐给身边的太监、宫女。

有人说也可以让太监、宫女往本家送,这个是要冒着被治罪的风险的,清宫规定嫔妃的一切财物不允许拿往本家,一旦被发现就要被论罪。嫔妃们虽然无法探亲,但其家人可以入宫“会亲”,不过其条件也是比较苛刻的。

据说入宫会亲的嫔妃亲属,是不能居住在宫廷之中,而是住在故宫东北角角楼下的小院子内。从这可看出,一旦入宫基本上就与过去说拜拜,即使与父母见面也会变成一种奢侈。

总之,嫔妃们的日常生活非常单调乏味,要问她们是怎么度过的,除了抗还是抗,习惯成自然。


野史也是史


总体来说,宫里面妃子的生活是非常无聊的,现代女性没几个受得了,说严重点,和坐牢没多大差别,只不过吃得稍好一点而已

妃子们早上5点起床,然后是洗漱更衣,接下来化妆,这些没什么可说的。

衣服的颜色是有规定的,皇后穿正红色,嫔妃按身份地位不同,自枣红色、粉红逐步下降,最后那些常在和答应之类的就没有朝服和吉服,只能穿一些素色的服饰。

首饰也有定例的。皇后可以使用凤凰、牡丹样式的首饰,带两个垂肩的流苏,皇贵妃只能有一个流苏,其他妃嫔只能戴步摇,嫔以下的只能戴绢花。

穿戴完毕,大约6点左右,妃嫔们在皇后的带领下到太后寝宫请安,一般陪太后聊几句就可以了。

之后,众妃们一齐向皇后请安。每天的请安有两次,称为“晨昏定省”,没有特殊原因不可以请假。

请安回来,就到了早膳时间。

由于宫里从皇后到答应,每日供应的粮肉、菜蔬数量不同,所以吃的内容也不一样。

地位低的妃子们每天只有白面、白糖、香油、豆腐、甜酱、醋、鸡鸭、羊肉这些常见食材,贵人以上多了茶叶、红萝炭、白蜡,妃子又多了干果和鸡蛋,贵妃及皇后有黄老米、高丽江米、豌豆、蜂蜜、松仁、枸杞。

早膳后可以串串门,或者养花、养小猫小狗,也可以看书写字。

上午一般没有什么娱乐活动,基本上以做手工或者学习为主,中午吃完午膳、睡完午觉后就迎来了一天中最美好的时光。

因为下午可以打纸牌,打马吊,有时也会陪着皇后、皇贵妃去看戏,要么去花园看看美景,总之下午是嫔妃们最喜欢的时光。

由于生活实在枯燥,清朝很多嫔妃都会抽烟,既可以打发时光,也可以排除寂寞。

也有喜爱艺术的,可以画画写字,读书弹琴,在清朝后宫,这样的女子比例还是比较少的。

下午5点,继续早上那一套请安程序。

之后用晚膳,坐等皇上“翻牌子”。如果初更了还没有太监禀报,那就洗洗睡吧。

如果今晚皇上临幸运,则先到皇帝寝宫的偏殿,沐浴香熏之后,太监们用锦被包裹,赤身放置龙床上,从皇上被子的底部钻进去,事毕再从皇上的被子下方钻出来,由太监们背回自己的寝宫。

背来侍寝:


除了皇后,谁也不许陪皇上过夜。 对了,皇帝行幸时,太监会在窗外隔一会喊一句:“是时候了!”连喊三声后,皇帝必须传太监将妃嫔背走。

此时太监会问皇帝:“留不留?”如果皇上说“留”,就要把该妃嫔的姓名、时间记在“幸宫簿”上,待有孕后备查。

如果皇上说“不留”,太监则用特殊手法点穴避孕。

好了,时间不早了,宫里一天的生活又过去了,明天又是重复的一天。要问我怎么看,反正我也看不见。

歪眼小史工作室


刚日读史


推荐一本非常有趣的书,叫做《宫女谈往录》。

《宫女谈往录》的口述者叫何荣儿,是一位北京旗人,她比珍妃小五岁,十三岁进宫,专职在储秀宫伺候慈禧,负责敬烟。十八岁由慈禧指婚,赐配刘姓太监。后又回宫,庚子年随慈禧逃出北京,辛丑随着慈禧回到北京后离开皇宫 。进入民国,她的生活备受艰辛,寄居人下。

四十年代初她住在景山东街里的中老胡同,与当时还是北大学子的金易、沈义羚夫妇结识。此后多有过从,后于1950年秋离城赴西郊养老,莫知所终。这本《宫女谈往录》,就是金易、沈义羚按照何荣儿的口述记录下来的。

清宫妃子的生活,和我们想象中比,还是会更丰富。现在的很多清宫剧,都没有表现。列举一些宫中平时的活动:

绣活:女红是古代女子一个重要的技能,妃子和宫女也都不能免俗,一年到头有各种各样的针线活来做,宫女们为妃子做,妃子们为皇上做,像这位何荣儿也是在宫女练出来一双巧手,民国时期她就靠绣活来养活自己。

踢毽:踢毽子是大家热爱的活动,在宫里非常流行。

听戏:慈禧太后热爱京剧是众所皆知的,所以宫中一年到头时常会唱戏。

打牌:打牌不是打麻将,而是斗纸牌,又叫「梭子胡」,规则与麻将类似,只是不限于四家,尤其是大年初一,为了讨个吉利,宫中不论尊卑,都可以玩。除

此之外,清宫里对于各种节日也是无比重视,过年、端午、中秋,自不必说,像是龙抬头、七夕节、中元节等等,不同的节日各有不同的过法,很多节日都要提前几天十几天来准备,一年到头迎接这些节,就是不小的活动了。


在公众号「章鱼读书」回复「100本」,获得每年精读100本书的高效方法。


陈章鱼


皇宫,是一座顶级监牢

古代没什么自由恋爱两情相悦,婚姻全需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而相对于汉家女儿,八旗家的闺女更多一道枷锁,那就是选秀。每三年一次,所有在旗人家闺女,只要年满14岁,身体无残,都需到京城报道,等待爱新觉罗家的挑选。落选也不是万事大吉,如运气不好,还有17岁时的复选,因为三年一次的选秀都得参加

皇家选剩下的,那才轮到父母做主,或许撒撒娇,就能嫁给所念之人。而那些选上的,进入各级王府也就罢了,如果被挑出进入皇宫,那等待她们的只有紫禁城那么大的天空了。想一想,从14岁开始,到临老终了,

几十年时间,四周高墙围绕,抬头只能望见巴掌大的天,那是什么样的滋味?形同圈禁吧……

皇帝的老婆,是分级别的

初入皇宫,成了皇帝的老婆,但身份只能是常在,也就是皇帝八级老婆中,最低的那一级。上面还有答应、贵人、嫔、妃、贵妃、皇贵妃、皇后

七级。或许有人认为,前面那么多级,爬起来肯定容易,或许哪一天就能当上皇后,母仪天下呢。只能说清宫剧看多了,甄嬛只有一个,还是杜撰的

贵人以上,那是给旗人世家女爬的,就算祖宗不是索尼鳌拜,也得是八旗将佐。普通八旗兵丁家的闺女,一辈子只能升到答应。史书有记录:选宫女子,贵人以上,得选世家女;贵人以下,但选拜唐阿以下女。当然,个别有际遇的,比如传说中的令妃娘娘,人家祖坟冒了青烟

普通老婆想见一次皇帝老公,很难

皇帝的老婆,嫔妃以上,这些有定职,一个萝卜一个坑,共有十四个。贵人答应常在这些,没有定数,各级老婆加起来,估计有上百人或者更多。老婆太多,皇帝只有一个,老婆想见皇帝丈夫,很难。就算排个值日表,也得排好几个月,何况大部分时间,会被那些有定职的垄断

为了管理众多婆娘,大清创造性的设置了一个部门,叫敬事房,也创造性的设置了一个制度,叫翻牌制。敬事房太监把每一个老婆信息都录到一个木牌上,傍晚时端出一部分交给皇帝选择,皇帝看上了哪个就把哪个牌子翻过去。享得一时之欢的妃子,就算入了皇帝之眼,也不代表从此幸运了,因为皇后是后宫之主,皇帝进妃子房间,得向皇后报备同意

皇宫中的女人,是忙碌的

大院不大,深宫很深,见皇上受宠幸成了这些婆娘们的唯一出路。为过那两道关卡,她们得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巴结贿赂敬事房太监,自己的牌子才能摆到合适位置,交好中宫女官,自己才能经常在皇后面前露脸,虽然有早晚请安,但众多答应常在等,连请安机会都是难得的。所以,她们得想方设法去结交有用宫人

世家秀女容易一些,毕竟她们有家族支持,不缺金银人脉,皇后皇贵妃或多或少会给些面子,帮助她们歪歪嘴。那些普通旗丁家的答应常在们,更悲惨,皇宫中虽不缺吃穿,但俸禄一年只有三五十两例银,这些银两放在宫外,足够一家五口花销,不过用来结交宫人,那只能说杯水车薪。她们也得赚钱,比如私下里绣绣荷包,以宫女名义拿出去卖,老北京就有一条荷包巷,生意很红火……

忙碌的,是那些不甘天命的

皇宫中虽有忙碌身影,但前辈经验已经告诉她们,出身决定命运。所以大部分都是甘于天命,该吃吃,该喝喝,每天不如多花些时间打扮自己,等待自己的幸运日,万一中了呢。为消磨孤寂的深宫生活,她们有的下下棋,有的缝缝绣绣,有的吟诗作画,也有佛系的闭目参禅……就这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

故宫有清宫嫔妃生活展,通过这些展品,我们也能推测她们日常一二

每年,还有一次高兴机会,那是另一类的选秀,每年内务府会从上三旗包衣奴才中,选一些宫女进宫当值,这些宫女能带来当下的宫外世界,通过她们的描绘,也能畅想一下外面的精彩。至于自己,或许多年后,能有一次出宫探亲的机会,见见爹妈

日子,基本就这么过了,等到人老珠黄皇帝驾崩,如不愿殉情,那青灯古佛是唯一结局


灵石蕴珠宝


清朝的制度对皇帝限制得很严,生活起居都有严格的规定,皇帝在后宫跟妃子温存的时间也受限制。一般来说,皇帝每天能有两个小时陪妃子,已经算是顶了天了。因为根据乾隆皇帝的起居注来看,至少乾隆皇帝是没什么时间陪妃子玩耍的。

除了国朝大典等重要日子外外,乾隆皇帝一天的起居生活如下。

前一天的晚上八点至凌晨四点:睡觉。

凌晨四点至五点:起床、沐首、更衣,去坤宁宫朝祭,然后吃甜品。

早上六点开始:在中南海同豫轩用早膳,然后去乾清宫西暖阁恭读圣训。

早上七点至上午十点开始:更衣,在建福宫稍坐。然后再去重华宫茶宴。

上午十点至下午一点:在养心殿勤政亲贤殿披览奏折(根据统计,多半都是请安折,也就是那种“朕很好,你好么”的废话折子。有些折子乾隆都懒得批,直接画个圈)。



下午一点至三点:在养心殿前殿召见臣工讨论国事,中间会安排用晚膳。

下午三点至四点:阅览内阁以及部院本章。

下午四点至五点:与好基友傅恒晚面。

下午五点至七点:在养心殿三希堂等处鉴赏文物。乾隆会在文物上涂鸦,狂刷弹幕,尽显十全老人的农家乐审美。(这只是乾隆的个人爱好,不包括所有皇帝)



晚上七点至八点:休息片刻(翻牌子时间)

晚上八点至第二天凌晨四点:在养心殿后殿东暖阁就寝。

以上便是乾隆皇帝的起居时间,从上面的这个作息表来看,其实乾隆皇帝大部分时间都是处理朝政的。因为清朝皇权高度集中,国家运行不能假手于他人,都要皇帝亲力亲为才行。所以皇帝的私人时间其实很少,后宫能占用的时间最多也就是两小时(晚上八点至凌晨四点那段时间)。

至于说乾隆大白天的陪后妃玩耍,甚至于陪什么还珠格格、紫薇格格嘻嘻哈哈,那就更不要想了。乾隆是真的没时间。



与皇帝的作息类似,清朝的后宫娘娘们一样也有严格的作息起居规定。

每天的上午五点至七点:起床、请早安。跟皇帝一样,会有宫女催促起床,是绝对不能睡懒床的。

上午七点至九点半:早膳时间。

上午九点半至十一点:自由活动时间。

上午十一点至下午两点半:午休。清宫认为十这个时间段是最养人的时候,所以这也是她们的午睡时间

下午两点半至五点:自由活动,晚膳时间。

下午五点至晚上九点:请晚安。低等嫔妃每天给皇太后、皇后 “请早安”、“请晚安” ,这就叫做“定省”。这也是皇帝的女人,每天唯一要做的“正式”工作

晚上九点至第二天凌晨五点:休息时间



从以上时间表可以看出,后宫妃嫔除了每天的请早安和请晚安之外,基本上就没有什么正经事了。除此之外的时间,嫔妃们最多干的事情就是打扮、保养自己,让自己显更美丽。当然了,这本身也是她们本职工作和事业基础。

但是,由于宫里规矩严,妃嫔们在自由活动时间也不是什么都能干的。因为妃嫔们的身边都有管束太监,像侍寝、吃饭、吃点心这种事情都由管束太监负责。所以实际上,妃嫔们也只有很少的时间是由她们本人来自由支配的。一般在御花园溜达一下或者自己宫里休息下,再就是养养宠物狗,这也就是妃嫔的唯一的私人娱乐了。

而且根据钦定现行宫中例则,妃嫔的亲眷也不是随便就可以见娘家人的。运气不好的话,娘家人想跟妃嫔见一面,有时候要排上好几个月的时间。当然,皇太后和皇后不包括在内。这两位的地位还是十分崇高的。



顺带说两句,清朝在吸取了明朝壬寅宫变的经验教训后,规定妃子侍寝不能留夜,不管皇帝对妃子有多宠爱,都不能整晚厮守。具体来说就是:皇帝翻完牌子,妃子准备侍寝前,先会有太监将脱光的妃子用毯子包住带到皇帝的龙床上。等到完事之后,太监就在宫门外小声提醒皇帝,差不多就行了,别伤了龙体。然后太监会用毯子裹着妃子,再抬回去

另外,就是皇子的抚养制度。按照康熙皇帝的规定,所有的皇子在生下后,先有亲生母亲抚养一段时间,等到皇子断奶之后,便交由养母抚养,生母跟皇子除了重大节日,平时不能相见。这一制度直到清朝灭亡的时候还在严格的执行。而且养母养育皇子,也不是真正意义的养育,其实也只是一个挂名母亲而已。具体的养育工作都有宫女和太监来负责,所以皇帝的儿子、女儿夭折率是高的惊人的。



总的来说吧,清代的后宫制度十分严肃,后妃宫廷生活就是吃饭、请安、消遣以及睡觉。不要想着妃嫔还能勾结太医,还能勾结外臣和亲眷。也不想着妃嫔动不动就能打宫女太监,因为这些都是不可能的!毕竟太监宫女是皇帝的私人财产,只是临时调配服侍妃嫔而已,妃嫔们是没有权力处置皇帝的私人财产的。


Mer86


清朝不同于其他朝代,清宫里的规矩多,最完善,妃子们放个屁也要上报皇后,如果隐瞒不报,总有你穿小鞋的时候。

如果皇帝选那位妃子侍寝,皇后尽管没有干涉的权利,但有知情权,而且必须走一个上报皇后批准的流程。


妃子虽有幸侍奉皇帝,但不能陪皇帝过夜,就连和皇帝温存的时候,也免不了受太监的惊扰。因为主管太监有提醒皇帝房事时间的权力和义务,时间一到太监就会阴阳怪气的喊上一嗓子“皇上,到时间了!”。

如果想让皇帝在自己身上下点功夫,好怀上龙种,日后能母以子贵,那么该妃子就应该下点血本,提前把敬事房的太监打点好了,到时候他就会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任由皇帝和你翻江倒海。

因此,就连最愉快的事情都搞的这么索然寡味,可想而知妃子每天的日子并不好过,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简单而枯燥,看似锦衣玉食,其实都在煎熬。


那么除了侍寝,后宫的妃子每天的生活都怎么度过呢?

妃子的地位比宫女要高很多,因此不必要像她们一样去洗衣房、织布房之类的地方干粗活。每天早早起来无非就是给皇后或是太后请安问好走过场,虚礼一完成就各自宫。

回到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心里就放松了许多,此时的闲情逸致也来了,坐在镜子前照照,打扮打扮,看看自己人老珠黄了,还是容颜还在。本来还有点好心情,结果一照镜子,心里顿时凉了半截。

不难想像,每天除了四角的天空,就是希望能见到皇帝的面,而皇帝就那么一个,永远得面对狼多肉少的现实。好不容易盼到晚上,往往希望又被落空,此时也只能看着月亮,数数星星,聊以自慰。所以说,每天过的这么哀怨矜持,每天都要承受心里上反反复复的打击,能不老的快吗?


总结:妃子的生活永远都是空虚寂寞冷,百无聊赖中送走青春岁月,每天活在期盼中,每天又在等待梦想的破灭。所不同的是,她们还比那些“白发宫女在,闲坐说玄宗”的宫女要强上一点点,仅此而已。

感谢朋友点赞、关注!欢迎发表不同看法!


国史春秋


后宫佳丽三千,有时还不止三千,但是皇上只有一个。在如此多的女人当中,除了几个受宠的,剩下的估计连见到皇上面的都寥寥可数。那么,后宫的她们,每天是怎么度过的呢?


受宠的嫔妃,除却每天到皇后太后处的晨昏定省之外,剩下的时间就用来想尽办法讨好皇上。可惜皇上国事繁忙,没空搭理她们的时候多,于是她们只能在宫规的限制条件之内做一些自己喜欢的事情打发时间。


宫里的妃子大部分都是信佛的,她们为了达成自己心里的愿望,会把希望寄存于神佛和菩萨。而电视剧里面也有动不动就让嫔妃们罚跪佛堂,禁足思过的剧情,可见,念经拜佛是清朝的嫔妃们平日生活的一部分。


还有一些嫔妃们,喜欢安静地练练字、画点画、绣绣花,因为几千年传承下来的陶冶性情的琴棋书画和女红,是为了让女子安心地足不出户地相夫教子的。就像《如懿传》里面的如懿一样,除了处理后宫琐事,也就只能和海兰聊聊天、绣绣花。


那些像辛芷蕾演的嘉贵妃的妃子们,心情好找个讨喜的小宫女小太监讲讲笑话逗逗闷子,打发无聊的时间;心情不好的时候,就变相的惩罚捉弄下面伺候的人,发泄心中的郁闷。


而那些不受宠的妃子,过的比平常的老百姓都不如,不但要忍受枯燥单调的日子,无尽的寂寞和孤独,有时候还要忍受被下面伺候的人的冷待。更有甚者,还要防着被他人算计,或者提防一些城门失火,殃及池鱼的事情。


三个女人一台戏,更何况是后宫三千佳丽呢?宫谋算计,清廷后宫绝对少不了,而那些在宫斗中失败被打入冷宫的女子,每天在那方寸之地孤独度日,日常饮食都可能不保,更遑论别的了。疯疯癫癫地度过几年就会凄惨离世,实在是可怜。


巴塞电影


其实也没有什么事,每天该吃吃,该喝喝,看看书,绣点画,闲来无事,几个姐妹们在一起聊聊天,背后说一些其他妃子的坏话,真正想争宠的也就那么几个人,也不是所有的人都想争宠,因为她们想争也争不来,与其争不来,倒不如心情快活的晒晒太阳,打打麻将。


作为皇帝的女人,有人提供房子、车子,有人侍候,有钱花,不用上班,没生活压力,还去争个鬼,这其实也是现代女人想要的生活,做个悠闲的妃子,让现在的好多女人都想干,见不见皇帝无所谓,反正有人侍候着,啥活也不用干,多好。


清朝的妃子们是可娱乐的东西太少了,如果给她们一人一部手机,再连上wifi,睡还一天到晚的想着皇帝啊,估计皇帝会反过来求爹爹告奶奶的找这些妃子们干活,这些妃子们的身价高了,也用不着为了讨好皇帝而去梳洗打扮,皇上来了,自己往床上一躺,你干你的,我玩我的手机,与网友姐妹们在微信上么么哒,好不快活。

正是因为她们没有这些好玩的东东,打不得王者、狼人杀,她们每天坐在无聊发呆,像坐牢一样,不宫斗才怪,有了麻将、手机,谁还去想那些歪心思。






遗产君


除了伺候皇上,清朝妃子们每天的生活是怎样的呢?你怎么看?

  妃子们也是人,也是需要正常作息的,只不过因为生活在那么个特殊的地方,所以她们的生活,要围绕皇帝一人转而已,除了伺候皇帝,她们每天的生活是怎样的呢?

  和皇帝的生活作息时间是相对应的。皇帝一般是5点起床(也有说4点就得起床),起床后穿衣,不同季节不同日子甚至是不同的时辰,衣服都是有规定的,梳洗完,要读《实录》,学习学习背诵背诵,然后上朝。

  宫妃们呢?5点起来,洗漱更衣,化妆,化得美美的好有机会争宠。穿的衣服随等级而定,正红皇后穿,枣红粉红依次下推,嫔级以下,颜色越来越素。戴上符合身份的装饰,珠宝首饰什么的,嫔以下的女人们别想太多,好好地把头发梳好就行了,嫔以上的也得戴得合乎地位,否则象嬛嬛穿错了衣服,后果不堪设想啊。

(这么红,辣了)  

6点左右,皇后带着众人去请太后安,之后皇贵妃带着众人到皇后宫中请安,每天都要请,可以请假,但假请多了,自己看着办。请安时的称呼也得注意,贵人以上可称臣妾,以下就只有奴婢的份了。

  7点钟后吃饭,嗯,得叫早膳。皇帝也是这个点吃的。皇帝吃饭的规定太严格,食谱早定,配料铁定,试膳太监先试毒然后再尝——要毒先毒死他,然后皇帝吃,好吃不能多吃,超过三口下次就别想了——想想这日子,满盘珍馐只入君眼不得入君口啊。

  妃嫔们也都吃早饭,不过等级高低决定了膳食的质量天悬地别,等级越低越没好东西,答应之类的,猪肉陈粳米鲜菜等,位份高点可以有白面白糖豆腐鸡鸭羊肉之类,也可以有点茶叶喝喝,但想吃个鸡蛋,似乎得混上贵妃级别,吃饭是一种考验,既是对味觉,也是对精神的考验啊。

  吃完饭,皇帝得去前朝听政,一套一套的礼下来,一本折一本折的议下来,快11点了,起驾还宫。

  妃子们呢,休闲时间到了,各屋串串门,养养花,养养宠物,看看书练练字,这会儿如果不考虑出行坐的车没别人舒服,挺惬意的。

  11点,开饭后,睡觉了。

  下午2点到5点,要做一些针线,发下来的份例,可没有多少成衣,大部分得自己做。皇太后或皇后心情好,要看戏听曲赏花,得出席参加集体活动。

  5点以后请晚安,把早上的那一套程序再走一遍,之后回宫等着翻牌子,没有太监传话,洗洗睡了。很荣幸地被皇帝召见,再洗洗,被子一包,抬进去,完事后再抬回去……

  有的人,一辈子也见不着皇帝的面啊,后宫女人那么多,种马只有一个,有什么办法呢?清朝的后宫和其他朝代的后宫,本质上没什么区别,后宫中所有的女人,都是为皇家服务,伺候皇上是第一要务,为此,各种争宠之道也就被聪明人想出来了。

  环肥燕瘦的,聪明蠢笨的,算来算去,还得靠拼爹,所以一路打怪升级成皇后的,于史实不合,后宫哪里有那么多烂规矩?能打杀绝不斗嘴皮,瞧瞧吕后制戚夫人,看看贾南风整嫔妃,瞧瞧武则天整前任皇后与淑妃,没什么商量,直接灭杀,等级决定一切。

  当然了,狠人话不多,也有温水杀青蛙的,反正日子那么长,斗一斗也增加点生活乐趣,只要进了宫,完全不斗是不可能的,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不杀人就被人杀,狠一点,就连皇帝也敢下手,不为自己,也得为家族。这一斗,斗得不好,活一集,斗得好了,一生荣华。

  我个人感觉皇帝其实也胆战心惊的,这么多女人,嗯哼,没孩子的个个盯着那啥,有了孩子个个想着将来,前朝还有那么看着他的宝座的,没点能力真坐不住哇。(文/宛如清扬)


宛如清扬


我们先来了解一下清朝妃子们的等级是怎样的: 第一等:皇贵妃,皇贵妃是二品职位,相当于侧位皇后,在后宫中地位仅次于皇后。   第二等:贵妃,贵妃一般立有三人,三品职位。 第三等:妃,妃一般立有四人,四品职位。   第四等:嫔,嫔一般立有六人,五品职位。   第五等:贵人,贵人不限制人数,六品职位。  第七等:答应,答应也不限制人数,七品职位。(答应在明清时期一般用于太监和宫女身上) 这就是清朝时期妃子们的等级,其实在答应之下还有常在这一级别,但是地位实在太低了,就不列举了。我们可以看出来,只有皇贵妃、贵妃、妃、嫔这四个级别在后宫里还有一些地位,其他的在后宫基本上是毫无地位可言的。



后宫中的妃子其实生活挺悲惨的,她们年纪轻轻就进了皇家宫苑,然后这一辈子就要和其他女人争夺一个男人。虽然表面上享受荣华富贵,其实只是牢笼里面的金丝雀,一道宫墙让她们离开了繁华的市景,进入了一辈子“守活寡”的紫禁城。那么这些被皇上圈养起来的“金丝雀”们,她们每一天的生活到底是怎么过的呢?

首先就是应对残酷的宫斗了,这么多女性争抢一个男人,其战况之激烈可想而知,不练几招防阴大法,应该是活不到下一集了,所以在后宫能很好的生活下去的那真是女强人了。



宫里的妃子大部分都是信佛的,她们为了达成自己心里的愿望,会把希望寄存于神佛和菩萨。而电视剧里面也有动不动就让嫔妃们罚跪佛堂,禁足思过的剧情,可见,念经拜佛是清朝的嫔妃们平日生活的一部分。 还有一些嫔妃们,喜欢安静地练练字、画点画、绣绣花,因为几千年传承下来的陶冶性情的琴棋书画和女红,是为了让女子安心地足不出户地相夫教子的。就像《如懿传》里面的如懿一样,除了处理后宫琐事,也就只能和海兰聊聊天、绣绣花。可想而知一个妃子如果貌美如花而且又通文墨,还能出口成诗,那对皇上的吸引力是杠杠的,在如果你还能唱上一段皇帝喜欢的京剧小段,在下得一首好棋,说句粗俗的话,这样的妙女子那皇帝还不得天天长在你的身上呀!



后宫妃嫔除了每天的请早安和请晚安之外,基本上就没有什么正经事了。除此之外的时间,嫔妃们最多干的事情就是打扮、保养自己,让自己显更美丽。当然了,这本身也是她们本职工作和事业基础。但是,由于宫里规矩严,妃嫔们在自由活动时间也不是什么都能干的。因为妃嫔们的身边都有管束太监,像侍寝、吃饭、吃点心这种事情都由管束太监负责。所以实际上,妃嫔们也只有很少的时间是由她们本人来自由支配的。一般在御花园溜达一下或者自己宫里休息下,再就是养养宠物狗,这也就是妃嫔的唯一的私人娱乐了。而且根据钦定现行宫中例则,妃嫔的亲眷也不是随便就可以见娘家人的。运气不好的话,娘家人想跟妃嫔见一面,有时候要排上好几个月的时间。当然,皇太后和皇后不包括在内。这两位的地位还是十分崇高的。顺带说两句,清朝在吸取了明朝壬寅宫变的经验教训后,规定妃子侍寝不能留夜,不管皇帝对妃子有多宠爱,都不能整晚厮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