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植玉米时采用平均行距产量高,还是采用宽窄行距产量高?

手机用户王竹清


在没有机械播种之前,农民多年来人工动手种植的习惯就是大小垄分开,采用宽窄不一的行距来种植玉米,一亩地的整体宽窄行距划分,基本上就是以大小垄交替混合为主,直到机械播种的开始,玉米种植进入了株距行距之间的机器设定,从此宽窄行距进入了历史,玉米播种迈入机械化播种时代,平均行距大行其道。

种植玉米时采用平均行距产量高,还是采用宽窄行距产量高?

目前来说并没有一定的实际实验证明,哪一种种植方式产量更高,但是老一辈人多年来的种植模式,肯定会有一定的道理放在里面,农民在种地上面的天赋和智慧是无穷大的,在选择宽窄大小垄种植上面,绝对不是一时兴起,而是根基多年的种植经验来选择的。

首先,来说宽窄行距对于玉米生长周期内的,光合作用和空气风的流通是有很大便利的,万物生长靠太阳,通风能保障玉米在一定程度上的茁壮生长和抗倒伏的能力,所以从这个上面来说,我们会认为大小垄种植对于玉米的增收有一定的决定作用。

其次,宽窄行距对于玉米的田间管理更加方便行之有效,尤其是打药和浇水的时候最为明显,在进行农药喷洒的时候,我们完全可以选择在玉米宽垄之间进行喷洒农药农作业,这样就防止了在喷洒工作中来来回奔跑对于玉米苗的踩踏伤害,有能避免了身体对于喷洒农药后的接触,另外浇水放水管的时候,我们可以选择把水管放在玉米的宽行处,同样可以避免在进行拉放水管的时候,对于玉米苗的无意识的人工伤害。

在现在平均行距播种下面,每一次打药施肥的时候,尽管每次都非常小心翼翼,但误伤踩踏玉米苗情况依然是无法避免的。

最后来说过去农民玉米施肥主要是采用尿素为主,而尿素的施肥方式是以深施覆土为主,都是用铁锹挖坑施肥,大小垄的种植方式可以给予农民施肥挖坑工作的充分便利和,足够大并且足够深的空间,有利于尿素在地下的挥发保护过程,而现在平均行距种植的玉米是不能满足玉米深施覆土的施肥作业的,挖坑会导致玉米的根系受到破坏造成玉米扎根不良或者是死亡。

因为导致玉米产量的增产与否,是有多个方面形成的,而不仅仅是在于通光通风,而且现在复合肥的广泛运用,机械播种机械施肥彻底消除了人工作业的隐患,在加上种地的粮食收入减少,农民对于打工挣钱的热情远远超过了种地,因此人工播种大小垄也就慢慢的被彻底消失了,我个人认为如果机械设定大小垄种植方式,那么相应的绝对比平均行距种植要欢迎的多,毕竟宽窄行距种植可以明显的看到益处。

我是农村小小李,如果你对我的回答有些许满意,希望你能给一个点赞关注,每天给你分享农村生活里面的大事小情。


农村小小李


玉米宽窄行种植号称三大好处:通风、透光、深施肥。其中深施肥是真的,通风、透光只是假象。

先看看通风。宽行行距由65公分变成90公分,空气的流动性显然是加大了,叶片可以吸收更多的二氧化碳。但窄行行距变成40公分,流动性变小,总体来看没有增益。

透光性和通风性一个道理,一侧的叶片获得了更多的阳光,而另一侧变得更加密闭遮荫。理论上说,在密度比较大时,植株排列越均匀,对光的总体利用率越高。

深施肥。由于有一个90公分行距,可以趟地根深,实现深施肥,有利于根向深处生长。但你要知道,玉米植株的根至少要长到45公分长才能够到肥,也很恐怖。


总体来说,宽窄行种植没有很明显的好处,不用刻意追求。玉米高产纪录没有用宽窄行方法创造的。

只有一种情况宽窄行有明显好处:覆膜播种,宽窄行可以节约塑料薄膜,覆膜更方便。


种田博士后


如果是正常年景儿——玉米宽窄行种植,也就是2:空(即小行距40CM,大行距80CM或小行距50CM,大行距100CM) 在水肥充足的平肥地、二洼地,若是南北垄,选择稀植大穗的高端品种,管理技术完善,亩产900公斤轻松,1100公斤也不算个事。

首先,春播的时候,种两垄空一垄,比较省事儿。但一定要选择稀植大穗的,必须增加优质高端化肥的投放量,根据选择的种植方式,缩小株距,达到亩保苗3000株为最佳。

其次,田间管理、中耕除草、追肥以及药物防治病虫害,都比较简单省事儿,还不损伤玉米叶片。 待到抽雄吐穗时, 边际优势充分发挥,穗出的不仅快,而且还齐。

最后,根据长势还可以在空垄上行走追施速效氮肥,或叶面喷施0.3%高端磷酸二氢钾溶液+2%尿素溶液。还可以喷一些防治病虫害的农药。 为增加千粒重,有事半功倍的作用。




悠然自得8588


种植玉米是采用平均行距产量高,还是宽窄行产量高呢?这个问题有点儿意思,虽然行距不是玉米产量的最重要因素,但也是有一定影响的。玉米产量与品种、土壤、水分、养分、光照、温度、宽窄等都有关系,今天就玉米行距的宽窄问题,我来说说我独道的见解!



我老家是农村的,每年都要种植玉米,我们称玉米为包谷。在种植玉米过程中,平均行距、宽窄行距都种过,甚至还有其它方式也种过,并且后面被大力推广开来,我这里要说的就是其它方式。我们都知道,种植玉米时,平均行距操作起来最简单,宽窄行距次之,而我要说的其它方式更不便操作,但是实践证明,这种效果却更好!



也许很多人觉得奇怪了,除了平均行距、宽窄行距之外,真有其它方式?是的,真有,我这里说的其它方式,是指宽窄行距结合穴位错开的办法,就是说,窄行之间的玉米穴不平行,要错开位置。最佳错开位置是,本行玉米穴位处于旁边一行玉米穴位的正中间。这样,就更进一步增加了玉米之间的通风透光能力,有助于株壮果丰。



这种方法也是当年父母在不停生产实践中总结出来的经验,后来被逐渐推广开来。我父亲在世时是生产队长,后来土地下放到户后,也一直带领大家从土地里刨金,种植辣椒、玉米、红薯,他都有几套靠实践总结出来的经验,会根据不同品种、不同地形而采取最佳办法,达到丰产丰收的目的。这种办法,他称为“宽窄错位法”,在生产中运用起来效果挺好的!


贵州山妹妹


在胶东地区,传统上的种植玉米都是平均行距,近几年出现了宽窄行距,到底是平均行距产量高还是宽窄行距产量高?首先要搞明白什么是平均行距,什么是宽窄行距,然后通过对比,才能知道到底哪个产量高。下面将我近几年所做的对比情况向大家做一介绍,希望能帮助到各位。

什么是玉米种植的平均行距和宽窄行距?

在胶东地区,种植玉米计算行距的方式是每三行玉米做为一个基数,三行的总距离是1.2米,分成两个行距分别是0.6米,这样的传统种植模式就是平均行距,无论是机播还是人工播种,都是以这个数据来做为种植标准。自2014年开始,有专家发明创造出宽窄行距种植模式,并大力予以推广,宽窄行距也是以每三行玉米做为一个基数,三行的总距离也是1.2米,不过是行距之间变成了第一行为0.8米,第二行为0.4米,依次类推,所谓的宽窄行和平均行的概念就是这样得出来的。

平均行距和宽窄行距的产量对比。

本人从事玉米种的推广销售和玉米的种植多年,曾连续两年做过宽窄行距和平均行距的产量对比。2015年用两种模式分别种植了2亩玉米,土地、种子、肥料、管理方式等都基本一样,最后经过测产,用平均行距的产量是2720斤,平均亩产为1360斤。宽窄行距产量是3040斤,平均亩产1520斤。2016年的亩产数据分别是1270斤和1410斤(注:2016年比2015年旱情严重,造成整体产量下降)。通过对比,可以看出宽窄行距产量要比平均行距产量高。



为什么宽窄行距产量比平均行距产量高?

主要原因是宽窄行距比平均行距透风性强,其植株长的也比较粗壮。最重要的一点是,胶东地区近几年在玉米授粉期温度偏高,对玉米授粉影响很大,而宽窄行距因其中一行距离宽大,为玉米散热提供了有利条件,降低了玉米授粉期的温度,其穗粒多而饱满,产量自然就高。



根据上述对比,表明在胶东地区,玉米种植宽窄行距要强于平均行距,建议大力推广。至于其他地方需要通过试种才能得出结论,不宜盲目跟随,以免造成玉米减产。所谈不当之处,请朋友们指教。


天润土元帅


这需要看品种、地域、气候、温度、土壤肥力等条件,实践证明宽窄行地膜种植玉米抗旱能力强,增产潜力比较大。

中国玉米单产在世界上属于中等水平,比起美国、中东地区单产差距巨大,比加拿大、巴西、法国等国家玉米单产差距也不小。中东地区和美国玉米单产1吨以上,得益于气候等条件,也与密植有很大的关系。

中国玉米亩种植密度是3000一4200株,个别达到6000株,而美国玉米种植密度普遍是亩5300一7300株。

玉米种植因机械、播种习惯,多数地区采用65cm左右的行距,新疆兵团在90年代个别地区采用宽窄行(65x40)地膜种植模式,增产效果明显,但因费用比较大,又都统一种植棉花,玉米宽窄行种植模式没有及时得到大面积推广,有些单位对产量推广不热心。



种植宽窄行玉米,按65x40cm行距估计,亩播种株数可提高20%左右,对机械操作浇灌不会产生不利影响。再就是选择品种及播种机械,紧凑型或半紧凑型玉米品种是密植模式首选,只是种子比较贵,为节省种子费用,可选用精量播种机或气吸式播种机。


玉米高产区的西北、华北及东北地区,可以根据土壤肥力及灌溉条件,有选择地加大种植密度或使用宽窄行种植模式,特别是干旱地区,使用地膜种植是比较好的一个发展方向。南方因气候条件影响玉米产量不高,种植宽窄行可能不太适合,可以小面积试种,西南地区用紧凑型品种加大种植密度应该可以试试。图片来自于网络如果侵权可以联系删除。


西非华农


现在说这些基本上都是没用的,哪里还像以前的时候我们种玉米还要点穴,现在每家每户基本上都有播种机,种植玉米的时候也使用的是播种机,很少有人使用点穴,因此控制它的行距变得也不太现实,下面我来说一下目前的播种机的行距。玉米的行距太窄和太宽都不行,太宽的话种植数量比较少,单棵玉米产量低,如果太窄的话影响通风和光照,产量也低,只有控制合适的距离产量才会提高。

播种机行距

现在的播种机种类特别齐全,可以干各种各样的农活。价格大约是从1500到30000左右,而且还有不同程度的补贴,价格好一点的播种机可以进行复式作业、灭茬、开沟、施肥、播种等工作,最重要的一点是播种深度和韩剧都可以调整,现在的播种机稍微好一些的他的精度调整一般有6级。

玉米调整:玉米的株距一般是135~270mm而且大概有6级的调整精度,玉米的行距调整有590、 560mm等行距,一次可以播种4行左右,当然不同的机械它的调整尺度不同,但是大致的韩剧都是如此,播种的深度一般是80毫米到120毫米左右,还可以进行调整等。

玉米行距影响

相关的一些实验也表明——,这个实验是在华北平原夏玉米去进行的,其中就对玉米的行距进行了处理、下面我们来说一下结果。结果表明,玉米行距60厘米产量低于50厘米的产量,而且在50厘米行距的时候,其中株距控制在25㎝和28厘米时产量比较高,如果株距是22厘米产量比较低。如果说在华北平原,实验表明行距为50厘米时株距为28厘米时效果比较好,而且产量也比较高。

上面的这些实验用机械机都可以播种出来,而且一般也都在控制的范围之内。因此可以将行距控制在50厘米,株距控制在28厘米,我想这样的效果是比较好的。


聚焦三农了解事实


说说玉米昨种产量高

直说了吧,玉米的产量高不高,和平均行宽窄行似乎不大。家乡人在多年的种玉米过程中,都反复做过实验,笔者曾在一块田间做过对比,一边是宽窄行,一边是平均行。最后产量没有区别,人们′都想谋求玉米的更高产量,创造新的经济效益,我认为应该从下面几点重视,才是最科学、最实际的。



要想玉米获得高产量:1、首先必须抓紧玉米的播种期,尽量提前下种,这是最科学的经验,是决定玉米产量高低的最显著特点。要充分认识到这一点。



2、选好适应当地条件的玉米种籽。这一点也不能疏忽,要认识到种籽的重要性。

3、玉米出苗后直到收获,注意抓紧抓好3个阶段的防治病虫害喷药工作,这是一个当代新农民的常识,这里不需要细说。

4、做好底肥与追肥的科学施用,尤其追肥的时间点,一定要注意,不能随心所欲。

5、及时浇水,这是获得丰收的很重要的保证,没有及时浇水,别的一切都是白说。

上述五点是夺取玉米高产的先决条件,是缺一不可,是笔者在多年的耕耘中最好的经验总结。


风雨人生3293


种植玉米时采用平均行距产量高,还是采用宽窄行距产量高?

玉米种植在很早生产队时的播种方式,都是采用宽窄行种植的,那时没有塑料覆膜,播种时一般主施农家粪土并随沟用小黑陶罐滴罐氨水,也沒有其它化肥追施,在小喇叭口期施接苗类土培土起垄时,宽行的土主要方便于培土埋龚土,随着农业技木的发展和改进,现在的玉米一般采用覆膜沟播种植方式,而且种植垄距也各不相同,同些人采用宽窄行种植方式,有些人却用平均行种植方式,从玉米长势来看,没有太明显的差别之处,但收获后的产量究竟哪个高呢?




先看看宽窄行和平均行的两种种植利弊,以我们这里全覆膜玉米种植为例,首先在出苗后再不存在培土起垄这一环节,宽窄行种植不管是从理论来讲,还是从实际来看,都有利于通风通光,尤其是南北行种植,更有利于通风透光,高温多雨时,病虫害也会相对很少,玉米可以健康生长。平均行种植玉米,相对宽窄行来说,通风性能肯定要差一些,从农业种植理论知识来讲,和宽窄行相比较,就属密植了,高温多雨季,病虫害相对要多一些,会影响玉米生长和产量,按照通风透光条件的高低及对玉米植株生长的影响来分析,宽窄行更有利于玉米的生长良好,那么产量也会相对要好些。



再看看两种种植方式下的行数数量,从一般常用的小行距和大行距的1.1米总长度来看,小行距40公分,大行距70公分,1.1米的距离可种三行玉米,按小行距40公分平均行种植来算,1.1米的距离可种三行多玉米,也就是说2.2米的距离宽窄行种植能种6行,如果平均行种植种7行还有余,那么平均行种植的株数就要多,按株数多少估产量,平均行就多。

但话又说回来,其实影响玉米产量的主要因素,远不及从宽窄行和平均行的种植方式浅谈这么简单,抗病品种的选择,茬口的安培,肥水的供给,病虫的防治,都是影响玉米产量的主要因素,单从宽窄行和平均行种植方式的株数也不能衡量产量,虽然平均行可多出几行,但株距放大,株数也可以简少,宽窄行种植,株距缩小,又可多出总株数,所以从几十年的习惯种植方式及两种种植方式的理论知识分析,我觉得宽窄行种植方式,通风透光条件优越,也便于田间叶面肥、农药的喷施生产,玉米产量相对要高。



以上是玉米宽窄行种植和平均行种植,哪个方式玉米产量高的个人实际生产观点和理论分析的概括,供参考。

关注“基层农人”,分享更多农业种植知识和实践经验,谢谢!

基层农人


像我们这边种植玉米。根据地势的不同。种植的方法也不同。

我们这边种植玉米。1 是采用商丘种植方法。2 是采用机器播种方法。

墒丘种植,就是把一块地整成一条一条的墒丘。墒丘与墒丘的距离35cm左右。苗距25cm左右。这种种植适合低洼地段。有利于排水。

这两年机器播种比较普及。采用免耕试播种。省去以前还要把地耕一遍。人工用锄头一粒一粒的种。机器播种行距40cm左右,苗距20cm左右。

跟居以上来看。还是宽窄行距产量高。

这是我的看法谢谢大家的阅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