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餐摊只卖豆腐脑,八旬老爷爷每天都来吃,一碗两元每天卖几百碗

大豆富含蛋白质,但是直接食用大豆并不能够吸收到多少营养,聪明的中国人发明了豆腐这种大豆食用方法,将大豆做成豆腐之后就能够很好地吸收到大豆中的蛋白质营养。将大豆研磨成豆浆之后就可以有很多种吃法,从豆浆到豆腐脑,再到嫩豆腐、老豆腐、豆腐干、千张都是咱们老祖先发明出来的大豆吃法。同样的营养不同的口感,不同的烹饪方式,早餐常见的豆制品一般是豆浆和豆腐脑这两种。

早餐摊只卖豆腐脑,八旬老爷爷每天都来吃,一碗两元每天卖几百碗

过去人说世上有三样活儿最辛苦,分别是打铁、拉纤、磨豆腐。铁匠辛苦要顶着高温炉火一锤子一锤子打铁,又累又危险;拉纤大家都知道,妹妹你坐船头哥哥我岸上走,这个岸上走的哥哥就是拉纤的,过去的船没有发动机完全是顺风靠帆逆风靠拉,著名油画《伏尔加河上的纤夫》表现就是纤夫如何辛苦;至于说磨豆腐也跟前两种活计并称世上三样苦很多人可能并不是很理解,为什么说磨豆腐也是一样辛苦活儿呢?因为磨豆腐是一整套事情,从选豆子洗豆子泡豆子,再到推着石磨反复磨三遍,所以有些地方的老年人至今还把豆浆称作三浆,大豆富含蛋白质很容易变质,因此磨豆腐都是当天做当天卖,磨豆腐的人是睡半夜起五更。

早餐摊只卖豆腐脑,八旬老爷爷每天都来吃,一碗两元每天卖几百碗

豆浆做好之后点上卤水凝固定型就是豆腐了,豆腐的老嫩程度由点多少卤水决定。豆浆点的卤水少就是豆腐脑,做豆腐脑相对而言要比做豆腐和豆腐干轻松很多。豆腐脑看山去是固体,但是吃起来像是液体,这也是很多人把吃豆腐脑叫做喝豆腐脑的原因,咱们的老祖先对食物的食用方式都会说得很到位,比如《水浒传》里面把喝酒称作吃酒,这是由于过去酿酒工艺相对粗糙,倒出来的酒并不是清澈纯净,里面还有很多粮食渣,古代诗人也写道丰年留客足鸡豚,莫笑农家腊酒浑。可见人们对吃喝二字做了一个很明确的区别。

早餐摊只卖豆腐脑,八旬老爷爷每天都来吃,一碗两元每天卖几百碗

早餐摊只卖豆腐脑,八旬老爷爷每天都来吃,一碗两元每天卖几百碗

很多地方人的早餐都是喝一碗豆腐脑再来一些烧饼油条包子之类的干粮搭配着吃。豆腐脑的材料成本并不高,就是大豆和水加上少许卤水,豆腐脑的材料成本甚至不一定有配料成本高,吃豆腐脑最简单的吃法就是一碗豆腐脑淋上少许酱油滴一滴香油,再撒点咸菜丁和香菜末,喜欢吃辣的舀一勺辣油浇在上面。河南某地的一条街上有个早餐摊,每天早晨都能卖出去几大桶豆腐脑,他们家的豆腐脑只要两块钱一碗。

早餐摊只卖豆腐脑,八旬老爷爷每天都来吃,一碗两元每天卖几百碗

早餐摊只卖豆腐脑,八旬老爷爷每天都来吃,一碗两元每天卖几百碗

摆早餐摊的是一对50多岁的老夫妻,他们家早餐种类并不是很多,只有豆腐脑和煮鸡蛋还有咸甜两种大饼,虽然早餐种类不多但是每天早晨都能来很多人吃早餐,原因就是味道好加上价格很实惠,一个成年人最多花5块钱就能美滋滋吃饱一顿早餐,而且营养还不低。

早餐摊只卖豆腐脑,八旬老爷爷每天都来吃,一碗两元每天卖几百碗

很多老式早餐店都会让客人自己拿着碗盛稀饭米粥,而他们家都是老板亲自给客人装豆腐脑,因为豆腐脑水分多,必须要用一个很平的小铲子从上面顺着一个方向轻轻铲,如果随便乱铲会让下面的豆腐脑散掉化成水。豆腐脑盛好之后再根据客人需要撒上一些配料,这家早餐摊的豆腐脑配料很简单,就是辣油、蒜汁、酱油、咸菜丁、香菜末还有少许虾米。毕竟一碗豆腐脑只要两块钱不可能有太多的配料,人家老板也是要吃饭的嘛。

早餐摊只卖豆腐脑,八旬老爷爷每天都来吃,一碗两元每天卖几百碗

一位年近八旬的老大爷几乎每天都会来这里喝一碗豆腐脑再来一块大饼,老人说他已经连续好几年在这里吃早餐了,这里的早餐不比自家人做早餐成本贵多少。

早餐摊只卖豆腐脑,八旬老爷爷每天都来吃,一碗两元每天卖几百碗

最近很多朋友都是猫在家里,如果想吃豆腐脑也可以自己动手,做豆腐脑也不算太难。可以去超市买点盒装内酯豆腐回来,把内酯豆腐倒进碗里上锅蒸热乎就可以啦。自己准备些虾米紫菜碎榨菜火腿肠丁,再用蚝油少许水加上辣油香油调成汁浇在豆腐上,将准备的那些配菜小零碎铺在上面就可以用勺子舀着吃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