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如何看農村那些父母健在時只顧打工掙錢,父母去世了,回家大辦喪事,失聲痛哭的人?

李茗說鄉村


做為一個養老養小的人,說真心話,我太理解他們了。雖然我沒親身經歷,但我深知他們的感受。還是在二000年初我的一個同事,河南周口的(說實際的,我很想念他們,當時通迅還不象今天,因此斷了聯繫)夫妻倆帶倆孩子,遠離家鄉到北京打工,具體年份我記不住了,家中老母親去逝回去奔喪。十幾天回來後在我們一起說起此事,眼中飽含著目水。恐怕心中的苦澀只有自己知道。而做為妻子的還要強裝笑臉進行調侃……。做為我們底層百姓恐沒有選擇的餘地了吧。誰不願意一家人其樂(容容)在一起。我們要生活!在此願二位兄嫂建康快樂!


幸福時光86766


這個世界有太多的無奈!我高中就離開了家,加上大學,工作我足足離開家13年了!雖然每年都會回家看看,但是每次也就待個3-5天!去年過年,我給老爸洗頭,發現他滿頭白髮,老爸笑呵呵地說這還是染過之後的!時間過得真快,想起自己小時候,老爸是那樣的意氣風發,精神抖擻!如今已滿鬢白髮,步履蹣跚!


也是去年的時候,正在上班,無意間翻看手機日曆!一不小心將日曆拉到了2060年,我爸是63年出生的,我當時一想,如果真的到了2060年,那時老爸都快100歲了!然後轉念一想,說不定那時老爸已經不在了!想著想著自己眼淚就出來了!我心裡默默的算了一下,如果老爸能活一百歲,我每年看他一次,每次3-5天,總共也就135-225天!想到這個數字,我內心一陣緊張!

今年我辭職了,回到了老家!一方面是因為家裡也慢慢發展了,另一方面當然也是最重要的就是想多陪伴父母!雖然老家工資比外面低很多,但是生活成本也相對低得多!

其實多數人外出打工實屬無奈,養家的責任,生活的艱辛,很多人都是被迫在外面漂泊!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在!在外面打工的朋友們,希望你們常回家看看,給父母多一些陪伴,少留一些遺憾!


芊芷芋


中國最大的問題是"三農"(農村、農業、農民)問題。而當前,如何解決人多地少,改變貧窮落後,尋找改變命運途徑,是當務之急。幾億農民進城打工,就是一條很好的出路,也是城鄉雙贏的路。離開故土,前往他鄉,雖然可以有機會改變家庭和自已的貧困問題,但也因此產生了空巢老人,留守兒童,夫妻分居等諸多問題。中國有"忠孝不能兩全","樹挪死,人挪活","魚與熊掌不可兼得"之說,但農民兄弟拋離父母妻兒進城打工,更多的是無奈,希望的是擺脫貪窮面貌,提高生活質量,當然也有的是夢想改變命運。他們進城,無靠無援,只能白手起家,吃苦耐勞,拼命克服諸般困難,以便能立足,能賺錢,有後續;能用汗水掙來的錢蓋房子,買家電,買油鹽柴米,供兒女上學,給父母妻兒以希望。這是他們的初心,也是他們吃苦耐勞的動力!即使其中一些人因此而無法顧及家庭,盡孝父母,也是可以理解的,再即使出現"問答題"所說的那種情況,也屬正常。平時辛辛苦苦外出賺錢贍養父母,己經盡孝;父母去世回來奔喪,已經盡責;花錢辦喪事,靈前痛哭,已經盡心。做到如此,己盡人子之責,就沒有什麼可說的了!


曉霞古亭


中國有句古語(百善孝為先)。孝敬父母是各種美德中的第一位,一個人連自己的父母都不孝,是沒有人願意和他交往的。

古時有子路借米,韓信一飯千金,就連漢文帝劉恆的母親病了,還一邊處理國家大事,一邊侍奉母親。



外出打工掙錢是為了補貼家用,有一個好的生活環境,讓子女能上一個好的學校,不能為了掙錢而忽略了父母對你的養育之恩。常回家看看,又有幾個能做到的呢?為了事業忙,為了前程忙,為了子女忙。為了各自的小家都在忙。又有幾個能放下手裡的活回家看看父母?等到父母去世了,就回家大辦喪事,把父母風光大大葬,大聲痛哭,讓世人看看有多麼孝順。

其實在某種程度上就是給自己要面子。為了滿足自己的虛榮心。

我認為父母健在的時候,有時間多陪陪父母,說說知心話,讓他們在快樂中安度晚年是最重要的。


佈施


這個問題,其實不能只看一面。題主的問題提得就有傾向性。但我們這裡要說一下這些情況,的確有一些人是在父母生前不管不顧,而父母去世後大操大辦,彷彿這樣辦了,就能代表自己孝順一樣。

但也僅僅是少數人這樣,像題主說的這類問題,咱們分成兩部分來解答。

一、打工者父母去世大辦喪事失聲痛哭的人

人要生活,都是有壓力的。沒人任何一個人能永遠守在父母身邊,那叫啃老,那叫不作為。父母希望自己孩子這樣嗎?當然是不希望的。況且,孩子長大也會有自己的孩子,要養家,要養孩子。

就一個農村人來說,能守著家當然好了,如果有辦法,誰又願意去顛沛流離?但種種原因下,他們不得不出去打工。這樣的人就是不孝嗎?這是不對的,這是片面的。

因為他不但要讓父母過得好,還得讓老婆孩子過得好,好從何來?只能自己去拼搏,去奮鬥,去掙錢。

想要出去掙錢,就不能陪在父母身邊,這是兩難的境地,自己打工呢,父母去世了,回到家悲從心來,為父母操辦喪事,自己靈前痛哭,這有問題嗎?這不是為人子應該做的事嗎?對於這類人,我們得抱著一個公正的態度去看,不能說他出去打工就是不孝,那這樣的話,不孝的人也太多了。

下面是第二種情況。

二、不孝子大多也不打工

有一類人,這類人就是不出去打工,天天也在家,可就是對父母不管不顧,等到父母去世了,他大操大辦,哭得能斷過氣去。

但其實呢,大家心裡都有一杆秤,農村人誰都明白,父母去世明著是為父母辦喪事,其實是給活人看臉面。

而這類人恰恰就利用的父母的去世,去掙自己的臉面,這類人才是該譴責的,這類人才是真正的不孝。

更有人藉著這個機會收人禮物,這類人就是把父母去世當成了一件自己發財的機會,我們要鄙視這類人,我們要遠離這類人。

不過,這類人也不會有多少的朋友,自己的父母都待不好,能對別的什麼人好?每個人心裡都有數。

總結:我們最後仍然要說,不孝的人是有的,但佔極少數。大部分為人子女的都做得能過去,做得還算可以,畢竟人都有臉面,而且自己也有孩子,自己對父母不好,讓孩子怎麼看?讓大家怎麼看?自己也過不去自己心裡的坎。

所以,外出打工者不應該受到別樣的目光去看,他們是為了生活在奔波,這沒有什麼過錯。倒是那些在家守著而對父母不管不顧的人,才是我們應該譴責的對象。

我是鄉村靜嫂,一個有態度的農村觀察者。喜歡我,請點擊關注。


鄉村靜嫂


你如何看農村那些父母健在時只顧打工掙錢,父母去世了,回家大辦喪事,失聲痛哭的人?

在人們的生活之中,有著太多的不如意,你想讓所有的事情都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做,但是實際上得到的往往是無奈,這種情況對所有人來說都是一樣,對農民工也不例外。


咱們在農村生活,見到過太多農民工外出打工,沒時間照顧家裡的老人,但是父母去世了之後,卻失聲痛哭的情況發生。但是這是不孝順嗎?這顯然不是。也許有人會認為這就是“薄養厚葬”,大辦喪事只是為了圖個孝順的名聲和掙一些份子錢,但是實際上大多數情況並非如此。

人們外出打工是不想贍養父母嗎?答案自然不是,恰恰相反,人們外出打工是為了更好的孝順父母。農村養老向來是難題,基本上主要依靠子女,但是子女兩人既要承擔養育孩子的任務,又要承擔照顧老人的責任,其中所要消耗的財力並非一個小數字。

所以想要給老人一個安穩的晚年,對農村人來說,最直接的辦法就是夫妻二人去城市打工,畢竟依靠種地來給老人養老,並非一件易事。但是既然要打工,那就陪不了父母,如果在家陪父母,那就沒錢養老,這在農村是一個非常矛盾的問題,也是一個人們明明知道,但就是無法解決的問題。

雖然人們總說“父母在,不遠遊”,認為陪在父母身邊對父母來說是最大的幸福,但是還要知道“遊必有方”,如果連飯都吃不飽的話,就算陪在父母身邊,也不是真正的“孝順”!

駿景——殷


駿景農業


自古“忠孝難兩全"。

在我來看。。。

“忠”,講的是追求和奮鬥。先人們無不期盼著後輩們“輝煌騰達、光宗耀祖”。我們自己也無不為“高官厚祿"而窮盡畢生。故而“忠便是最好的孝"。

“孝”,說的是承啟和德行。所謂“沒有你何來我”,“沒有你我咋活”,老輩們無不想念和牽掛著我們的“衣食住行”,我們理當惠恩圖報、為善先孝!這是幾千年文明的傳承,更或是永恆的傳承。故而“孝更是忠的本源”。

現實中,我們應“理智"的認知和對待“忠與孝”。

我跟我還健在的母親說。。。老爸己經過去了,他早晚要過去,您還要好好的過著,我還有一年就退休了,到時我就來倍您。

我跟我那“臭崽”兒子說。。。老爸一輩子知足了,幹你自己想幹的,我們不要你操我們的心,守著我們沒出息。

我想說的是。。。

忠和孝二選一。。。我選“忠"。

男人沒有了事業便沒有了一切。

如若可以。。。我會“忠孝兩全”!


FF大巫


出門打工背井離鄉是誰也不願意的,生活所迫沒有辦法,上有老下有小的想給他們更好的生活,我就是個背井離鄉是農民工,在家沒有地不就得出去打工呀,記得我母親有病的時候我很窮也只能是白天上班晚上去看她,後來母親去世了,哭也就是表達從此失去和愧疚,至於大辦那就是習俗吧,讓親人風光的去另一個世界吧。


用戶肥牛姐


首先我覺得他們不是不孝,而是不得已,父母健在年輕人不就是努力拼搏嘛,生老病死不是我們能夠控制的,就跟我們一樣我們努力掙錢不也是想給父母好的生活嘛!就跟我奶奶去世一樣,我幾個大爺叔叔也是大辦的,也許這也是種孝 通過這件事寄託對父母的思念和感恩


小妹vlog


我在國外工作,家裡父母孩子沒辦法照顧,生活所迫實在沒辦法,家人需要吃飯,生病需要花錢,孩子上學需要花錢,家裡平時開支也不小,誰都不想這樣,在國外孩子上學不花錢全部免費,住房沒有物業費這個說法,生病了去公立醫院是免費的,私立醫院收費,停車位免費的,中國人生活壓力很大個人感覺,小時候雖然沒錢,但是一家人每天在一起很幸福,村子裡也很熱鬧,現在農村除了老人孩子,年輕人都外出打工了,生活不易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