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们会提前消费吗?有哪些消费经验可以分享?

右手写情


我到目前还没有过提前消费,也许大家会认为我比较传统。但是我还是支持的,也许以后可能会提前消费,但也要控制在可承受还款能力之内,如果超出还款能力,哪将会背负沉重的压力和负担。对生活及家人都是不负责任的!

网上有很多提前消费借款,而无能力偿还的,导致家庭破裂,父母背负沉重的债务。更有甚者,最后不堪重负,选择自杀。这些都是不理智的行为!偶尔一二次救急,是可以的。当到还款时无力偿还时,千万别隐瞒,第一时间跟亲戚,朋友,父母寻求帮助解决,把损失降到最低。切不可,贷什么高利贷之类的,拆东墙补西墙,使自己陷入无尽的深渊。总之要做到量力而行,免留后患。


徜徉汉水


提前消费要谨慎!提前消费,也要有能力偿还,如果没能力偿还债务,那是很可怕的,我建议大家消费还是量入为出的好。我有一同事 叫西敏,她每月只有三四千元,却过着有钱富婆的生活,她告诉我,她是信用卡透支消费,过着寅吃卯粮的生活。

就以我为例,我们也就是打工一族。5年前在深买了一套房产,总价150万,首付50万,而在这首付中,自有资金只有30万,20万还是向别人借的。这样等于用了30万的钱,买了150万的房子。每个房贷,保险、那会还没入住还要租房费、生活费。那段日子肉都不敢多买一块。好在深圳的房价上升价值高,转手卖了出去赚了差价。生活才开始慢慢变好一点。

我的意思是,适当的加杠杆,对你的人生可能还是一种人生享受,而滥加杠杆,给自己带来的是无穷的苦难。不要以为银行的钱不借白不错,你借了也要还贷款利息的,这个利息等你还清后,还可以再买一套房了。提前消费害死人,有些人被 讨债的天天逼着过日子,何苦来的? 真的不如量出为出才好。





小豆芽妈妈


提前消费,这个我认为有利有弊,我在大学的时候,那时候虚荣,又谈了女朋友,一个月生活费一千,不算少了。但是因为有女朋友,肯定不够用。就去借网贷,前期一个月就只还几百,我也还不起,就又去借,以贷养贷,最高时候我一个月要还两千多,可我生活费才一千啊,学生时代两千那是天文数字,又不敢跟家里说,怕被打死,没办法,只有逼着自己去做兼职,在学校送外卖,一个月差不多就1500左右,这是在15,16年的时候。那时候真是吃尽了苦头。幸运的是女朋友也很好,并没有离开我,没钱的时候也会给我几百,之前花钱都是以为怕女朋友以为我没钱看不起我,现在看来根本就是我想错了。不过也感谢网贷,如果不是它,我现在可能还是个天天只会向父母要钱的啃老族,是网贷让我学会了独立,在毕业前把钱还完了。所以我认为提前消费有利有弊,如果是好吃懒做的,那这辈子差不多就毁掉了。最后,当然是需要以合理消费为好,虽然提前消费能够拉动经济,但是如果没有克制住,毁的就是自己。


北栀星美神殿


你们会提前消费吗?有哪些消费经验可以分享?


答:我认识的一位90后妹子,每个月拿到工资之后的第一件事是还各种消费贷款,第二件事是用还完的额度继续买买买。

对于她的消费观,她说:“这年头谁还储蓄?当然得及时行乐啊!不然怎么那么多人买iPhone?”

所以这位妹子月月光,零积蓄,甚至还负债累累。

生活中,你会发现,当身边很多人都这样做的时候,互相之间自嘲,仿佛使得“月光”本身成了一件理所应当、无需介怀的事。

但必须知道的是,长期做“月光族”的后果,是很可怕的。

给大家讲一个真实的故事:

一位81年生的妹子,大学毕业至今工作已近13年,在一线城市从事传统媒体行业,13年来一直在报纸、杂志做编辑。

她的月薪从2004年的3000涨到2016年的12000,貌似还不错,但和其他同学相比,十几年来职级都没怎么涨,所以工资涨幅其实也不大。

因为妹子对自己的职业生涯是没有规划的,她心性简单,喜欢编辑工作,也安于这样的收入,并未谋划跳槽进入高薪或高年终奖的企业。

更着急的是,妹子不仅对职业生涯无规划,连自己的财务状况也是懵懵懂懂,30好几的人了,从未进行过强制储蓄,也未进行过任何投资。

钱,都花光了……

不仅如此,妹子还有一段不成功的婚姻,婚内与前夫合供了一套房产,当年70多平米的房子只要30万,不幸的是他们离婚时房价还未开始疯涨,妹子也无所谓地把房子让给了男方,拿了2万元净身出户。

而这2万元,被妹子出国旅游一次用光。

因此,36岁的她,至今一无所有,她的家人也没有能力支援她买房的首付,于是她现在没存款没房没车,也没有任何可赚钱的资产,只能持续出卖她的时间赚取收入,直至退休,甚至没有能力应付突发意外。

我们不知道像妹子这样状态的人到底有多少,但毫无疑问,这是一种不良状态,它无法拓展你的人生宽度,给你带来更好的人生体验,除非当事人随波逐流亦能心满意足。还得保持身体健康,确保自己不生大病。

你可以怪房价,怪财富分配不均,但个体的主观能动性,自我管理的驱动力,总不能一点都没有吧?

所以最理想的人生状态,也许就是不断增加资产,克制欲望把钱留下来做资产管理,用资产赚来的利息消费,最终让手里可生钱的资产越滚越多,无需再仰赖一份微薄的工资。

比如早年购两套房的人,如今可以靠收租度日,比如坚持定投基金的人,在3-5年后本金翻倍可以滚雪球。

而要累积资产,强制储蓄是不可避免的第一步!

刚毕业的人甚至可以从300元的强制储蓄开始,根据工资水平的涨幅缓慢提升储蓄额度,或每月进行基金定投。

其实,那位81年的妹子哪怕头三年每月存300,接着3年每月500,接着3年每800,后4年每月1000,她目前最低都能拥有10万元存款,如果好好规划的话,相信她至少能够拥有一套房产并数十万存款了。

所以,别再觉得“月光族”是个时髦的标签了,改变自己,立刻行动起来,从下一个发薪日开始,让我们减轻负债,增加资产吧


智能选股系统


提前消費,其實不是錢的支出,而是對你生存技能持續性的考驗。入與出的平衡,是最低的標準。如果自己的掙錢能力能夠披荊斬棘,如滔滔江水般永不停息,或者本以積攢了一大部分財富,提前消費才在情理之中。其實多數的提前消費者,都是因為攀比或者樂觀預估了自己的未來而為之,借錢總要還,自己的苦自己承擔。個人體會:車是最大的折損品,除了撐住門面這最大益處外,沒有投資價值。只是無休無止的繼續花錢。故此這是分期付款方向選擇的最大錯誤所在了。


書法家劉東來


我到目前还没有过提前消费,也许大家会认为我比较传统。但是我还是支持的,也许以后可能会提前消费,但也要控制在可承受还款能力之内,如果超出还款能力,哪将会背负沉重的压力和负担。对生活及家人都是不负责任的!

网上有很多提前消费借款,而无能力偿还的,导致家庭破裂,父母背负沉重的债务。更有甚者,最后不堪重负,选择自杀。这些都是不理智的行为!偶尔一二次救急,是可以的。当到还款时无力偿还时,千万别隐瞒,第一时间跟亲戚,朋友,父母寻求帮助解决,把损失降到最低。切不可,贷什么高利贷之类的,拆东墙补西墙,使自己陷入无尽的深渊。总之要做到量力而行,免留后患。



瞎玩瞎开心


曾经有过提前消费,并不是因为还房贷这些去花呗借钱了,而是因为自己忍不住的购物欲望而提前消费了一部分钱,然后呢,在等快递的喜悦和等工资的惆怅中惶惶度日。最后,快到还款日了,还没发工资,惆怅更甚了! 终于,在还款前一天发工资了,赶紧还了花呗,心算是放肚子里了,结果一看余额,心里一惊,又在担心这个月该怎么花。所以,提前消费对于我们这种没有额外收入的人来说,真不适合,我就决定以后再也不提前消费了,每个月都规划好,将工资分成几份,花该花的,不惦记别人的。这样生活真的就轻松了。


奴家天生没文化


老话说:吃不穷,穿不穷,算计不到就受穷。咱靠工资吃饭的,上有老,下有小,如果提前消费,日子还能过好吗,是不负责任的做法,也会让别人瞧不起呀。


利眼看社会


作为一个普通工薪阶层,我是很不愿意提前消费,但是现在的生活压力越来越大,提前消费就别无选择,

1.房贷就已经是最大的提前消费了,透支二三十年来偿还,还要每个月必须偿还给银行。

2.平时的消费基本上用信用卡或支付宝的花呗支付,到第二个月也要准时还上

3.信用卡都是绑定到支付宝的,可以设定支付优先顺序,优先商户是不支持信用卡的,就会自动选择花呗和银行卡来支付。

4.用POS机刷卡套现,当然也是要技巧的,要模拟人们的正常消费水平,不要一次性刷完额度,不要每次都整数,不要都定时定额定消费品的刷,你懂的。


多事小奥君


买房子,搞房贷,这个也算提前消费,每个月还银行贷款,这个我觉得我会接受,并且也正在做!

因为买房子,在城市里,是要住的,上班,下班,回家,人总是要休息的,不买房子吧,就得租房子住,租房子也不便宜,感觉是在给房东交房贷,然后还会发生很多和房东以及其他租客的矛盾,觉得不方便。所以在城市买个自己的房子吧,虽然要还房贷几十年,但是每天能回到自己的家,提前消费,有归属感,每个月如期还了贷款,有压力,也有奋斗的动力,所以感觉还不错!还房贷有利息,但是房价趋于稳定,人民币贬值,所以,这个提前消费还是很值得的!

但是我不接受信用卡刷卡,网贷等提前消费,那还是要还的,还觉得麻烦,甚至会因为高额的利息感觉到很不自在,觉得又多了一件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