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極拳的心法祕籍


太極拳的心法秘籍

練太極的人,都喜歡探索秘籍。打了6、7年拳,一套廣播操24式,用各種各樣的方法打,也是樂此不彼。


初打太極拳半年多,也不知道什麼秘籍心法功法。看了《拳論》,就知道用拳論來指導,按照“其根在腳”,就用腳底行拳。把意識放在腳下,全身放鬆,腳底運陰陽,指揮身體打拳,覺得很有味道。後來看書多了,就知道打拳有很多種方法,依樣畫葫蘆用腰帶手,也有趣。用手帶腰,又是一番滋味。脊椎行拳,伸筋拔骨,感覺拳架小了。以肩代手胯代手,更緊湊了。胸口松空,丹田實了。會陰呼吸,身上熱了。恥骨呼吸,精神提了。循經運身,手腳熱了。斂氣入骨,勁上來了。

太極拳的心法秘籍

為了寫文章,什麼都要試一試。不試寫不出,更寫不到點上。尤其是太極詩,不但要懂,還要提煉,每天都不一樣,這是很難的。更難的是,你寫了文章寫了詩,人家和你討論,你要靈機應變,否則要被人笑話的。不斷看書,不斷習練,所以也靜不下來,安心用哪一種方法練拳。只能試一樣,寫一樣,扔一樣,雖然沒有功夫上身,也算開了眼界。


拳的方法練多了,書看多了,練多了,反而覺得太極拳沒有什麼難。難的還是基本功,是靜下來練。哪一種方法都很好,都是練整勁,其理相通。練腳練腰練手……,練的就是調形、調氣、調意。盤架調形,鬆鬆松,會松什麼都會有,別無竅門。調氣調意,都是以調形為基礎,功到自然成。


太極拳的心法秘籍


打拳的秘籍,就是幫自己挑毛病。哪裡還沒有松,就把哪裡放鬆,不能垂肩松肩,不能沉肘松肘。怎麼松,肩上蓮花開,肘上蓮花開。開到哪,哪就松,心中蓮花開就含胸,就氣沉丹田。花開腹中,丹田氣活,花開命門,拱腰卷臀,腹部自然內收。能腰呼吸能拱腰,脊椎得以升降,骨肉分離,伸筋拔骨,虛領頂勁。花開於胯,氣沉腳底身上輕。以胯代腳腳下輕,平衡度打增。以肩帶手手上輕,腰胯行拳周身輕,百會神領精神振。


想要知道松的程度,可以想自己的印堂是否開著,鎖眉頭,眼睛瞪,面部肌肉緊,特別是嘴角不能緊。嘴角上揚了肯定鬆了,想要笑眯眯打拳,含胸腋下加蛋,不笑也會笑,揚眉吐氣心舒暢。


太極拳的心法秘籍


打拳就是玩,別老想著出功夫,想著各種勁,想著技擊招術。一想就會緊,一緊氣血閉塞,啥都沒有了。練氣更不能憋氣努氣,腹部肌肉不能緊張,不能用腹肌呼吸。放鬆再放鬆,一切都是自然而然,道法自然。凡事刻意的,都是矯揉造作,不是太極拳。


搞了多年,什麼秘籍心法啊,大道至簡,還是回到原點,就是拳論老三篇,最大的心法就是鬆鬆松。難怪鄭曼青說,楊澄甫天天就和他講,鬆鬆松,一天說松幾十上百遍,鄭曼青數十年後,終於明白了松的含義。


​中國教育服務網(小米 2020.2.3)

太極拳的心法秘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