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拳的心法秘籍


太极拳的心法秘籍

练太极的人,都喜欢探索秘籍。打了6、7年拳,一套广播操24式,用各种各样的方法打,也是乐此不彼。


初打太极拳半年多,也不知道什么秘籍心法功法。看了《拳论》,就知道用拳论来指导,按照“其根在脚”,就用脚底行拳。把意识放在脚下,全身放松,脚底运阴阳,指挥身体打拳,觉得很有味道。后来看书多了,就知道打拳有很多种方法,依样画葫芦用腰带手,也有趣。用手带腰,又是一番滋味。脊椎行拳,伸筋拔骨,感觉拳架小了。以肩代手胯代手,更紧凑了。胸口松空,丹田实了。会阴呼吸,身上热了。耻骨呼吸,精神提了。循经运身,手脚热了。敛气入骨,劲上来了。

太极拳的心法秘籍

为了写文章,什么都要试一试。不试写不出,更写不到点上。尤其是太极诗,不但要懂,还要提炼,每天都不一样,这是很难的。更难的是,你写了文章写了诗,人家和你讨论,你要灵机应变,否则要被人笑话的。不断看书,不断习练,所以也静不下来,安心用哪一种方法练拳。只能试一样,写一样,扔一样,虽然没有功夫上身,也算开了眼界。


拳的方法练多了,书看多了,练多了,反而觉得太极拳没有什么难。难的还是基本功,是静下来练。哪一种方法都很好,都是练整劲,其理相通。练脚练腰练手……,练的就是调形、调气、调意。盘架调形,松松松,会松什么都会有,别无窍门。调气调意,都是以调形为基础,功到自然成。


太极拳的心法秘籍


打拳的秘籍,就是帮自己挑毛病。哪里还没有松,就把哪里放松,不能垂肩松肩,不能沉肘松肘。怎么松,肩上莲花开,肘上莲花开。开到哪,哪就松,心中莲花开就含胸,就气沉丹田。花开腹中,丹田气活,花开命门,拱腰卷臀,腹部自然内收。能腰呼吸能拱腰,脊椎得以升降,骨肉分离,伸筋拔骨,虚领顶劲。花开于胯,气沉脚底身上轻。以胯代脚脚下轻,平衡度打增。以肩带手手上轻,腰胯行拳周身轻,百会神领精神振。


想要知道松的程度,可以想自己的印堂是否开着,锁眉头,眼睛瞪,面部肌肉紧,特别是嘴角不能紧。嘴角上扬了肯定松了,想要笑眯眯打拳,含胸腋下加蛋,不笑也会笑,扬眉吐气心舒畅。


太极拳的心法秘籍


打拳就是玩,别老想着出功夫,想着各种劲,想着技击招术。一想就会紧,一紧气血闭塞,啥都没有了。练气更不能憋气努气,腹部肌肉不能紧张,不能用腹肌呼吸。放松再放松,一切都是自然而然,道法自然。凡事刻意的,都是矫揉造作,不是太极拳。


搞了多年,什么秘籍心法啊,大道至简,还是回到原点,就是拳论老三篇,最大的心法就是松松松。难怪郑曼青说,杨澄甫天天就和他讲,松松松,一天说松几十上百遍,郑曼青数十年后,终于明白了松的含义。


​中国教育服务网(小米 2020.2.3)

太极拳的心法秘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