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春是晴天,不用问神仙”!老辈农民的说法,到底什么意思?怎么理解?

新大风歌


农村有很多谚语,都是农民经过历史的沉淀总结出来的俗语。随着时间的流逝,有一些过于迷信已经没有了实际意义,而有一些却自然很有道理。还有一些俗语代表了农民对生活的期待,对丰收的寄望。

立春是晴天,不用问神仙。

春打五九尾,要饭跑断腿。

春打六九头,吃穿不用愁。

说的都是老百姓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立春是晴天,不用问神仙。说的是在立春这一天,如果天气晴朗,蓝天白云,这一年一定是风调雨顺国泰民安五谷丰登的一年。今天就是立春,恰好天气晴朗,阳光明媚,相信这一定是对武汉的加油,对中国的加油。病毒在春暖花开时节,一定不能长久,很快就会消失殆尽。让我们一起为武汉加油,为白衣天使点赞!

一年之计在于春,春天到了一切美好都会到来。没有一个冬天不会过去,也没有一个春天不会到来。春天是万物复苏的时节,南方已经开始春耕,老百姓都开始忙碌着为一年的丰收做准备。耕地,播种,浇水,施肥,这些就是普通老百姓的生活,就是老百姓对生活的希望。从今天开始,2020年正式迎来了万物生长的时节,我们普通老百姓,这段时间努力挺住,熬过最难的这段时间,迎接一年的幸福。




温暖使人快乐,春天使人幸福。过不了几天就能看到漫山遍野的油菜花,春草芬芳的田间小径,还有人们欢欣雀跃的心情。加油吧,生活!


牧野小志


今天是立春日,天公作美,一扫往日阴霾。天气晴朗,心情为之一震,久聚心头的郁闷云开雾散。

听爷爷讲今天立春日是晴天,“立春是晴天,不用问神仙”。

我有点蒙圈,不问神仙就问爷爷吧:爷爷,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呢?

爷爷说:“立春这天不下雨,预示着一年收成不错,古代主要指小麦收成好,老百姓能吃上馒头,饿不死人”。

我若有所思,心不在焉“啊”了一声。

当然我也希望今年有个好收成,但我这个人喜欢钻牛犄角,对爷爷的话半信半疑。

随后我查了一下资料,发现有这样一句话“春打五九尾,要饭跑断腿,春打六九头,吃穿不用愁”。

今年立春日恰好是在五九的最后一天(第九天),正应了“春打五九尾,要饭跑断腿”这句话。此话是说如果立春在五九尾,这一年的年景肯定不好,预示庄稼歉收。

人们手中没有多余的粮食,怎么能大方施舍讨饭的呢?要饭的自然要多跑几家,这就是“跑断腿”之说。

按照“春打五九尾”之说,今年不是丰收年,这和立春日天晴朗预示丰收年相悖,这两句俗语到底哪句说得对呢?

其实这两句都对,由于我国幅员辽阔,这就造成了各地气候相差悬殊的情况。

比如立春这个季节,虽然理论上说立春预示春天的开始,但对于北方来说,立春远没有到了春天。此时天气依然春寒料峭,气温都在零度以下。

如果立春在五九尾,即提前一天,气温回暖太快反倒不利农作物的生长,这是因为小麦从冬眠中苏醒恢复生机。众所周知,北方经常出现倒春寒的天气,此时小麦就会遭受冻害,就会造成歉收。

所以立春晴的天气未必适合北方地区。

而南方却不受这些因素的影响,毕竟南方天气温暖,极少发生倒春寒的现象。

我认为对于北方来说,立春是晴天并不好,有句话叫做瑞雪兆丰年,过年期间下雪对小麦来年丰收有好处。

这是因为此时小麦还在冬眠,等春暖花开苏醒后,小麦有雪水的滋润很快就恢复了生机。

还是那句话,我国幅员辽阔,一个地方一个说法,古代的俗语没有特指某个地方,只是大概率的事,大家不必当真。


秉烛读春秋


立春是晴天,不用问神仙。

这是老辈人常说的一句话,大概意思就是说立春时节的天气情况,可以预测一年的年景气候、庄稼收成。在我们农村挺流行的,每到立春时节,爷爷奶奶都会念叨。。

立春之日晴,庄稼好收成。

如果立春时节天气晴朗的话,那么这一年地里的收成就很不错,这样一来庄户人家的日子就会相对好过,这一年也就有盼头啦。

当然了各地气候具有一定的差异性,农谚老话也有一定的地域性,不可以一概而论。




沃陇先森


这句俗语不禁让小农人想起一句歌词,“你若立春晴,还你一城春雨”,在农村坊间一直就流传着很多关于农村立春节气的俗语,“立春晴,春雨来”,“立春晴一日,春雨下满城”,这些俗语都是预示着立春晴一天之后,春耕会风调雨顺。那么题主今天说的这句“立春是晴天,不用问神仙”是什么意思呢?

今天是农历正月十一,阳历2月4日,二十四节气中的打头节气“立春”,在农村也叫“打春”,过了立春天气会一天比一天的暖和,农民朋友们也在这个时候开始准备种子、化肥、收拾农村机械,为了春耕做好一切准备,而在这个时候农民们还会翻一些老黄历,看看今年的运势和风雨怎么样,就像今天这个立春是晴天,不用问神仙,就说的是立春当天是晴天,那么就不用祈福,不用拜祭,不用求神仙,今年一定是顺风顺雨,硕果累累的,今年立春就是大晴天,2020年小农人相信一定会是一个手捧硕果,脚踩麦谷的丰收年。

立春虽晴,但我们在春耕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农作物的保暖,因为立春过后会有倒流的冷空气,冷暖交替会产生雨雪天气,如果保护措施不利,很容易造成农作物损伤,这在农村也叫“倒春寒”,所以广大农民朋友们一定要多注意看天气预报,早做打算,尽量避免损失。

以上就是小农人对于这句俗语的一些个人见解,条友们你们认为立春是晴天好还是阴天好呢?欢迎评论区留言讨论哦!


布衣小农人


时间过得真快,今天已经是立春节气。立春节气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一个节气,所以立春节气的到来,不仅意味着春天的来到,也意味着新的一年的开始。立春节气是很重要的一个节气,所以在农村中关于立春节气的俗语有很多,比如今天要说的俗语“立春是晴天,不用问神仙”,那么这句俗语是什么意思呢?有没有道理呢?

立春是二十四节气之首,自古以来,人们对立春节气就十分的重视。在古代在立春节气这一天,人们还会通过拜神祭祖、纳福祈年、除旧布新等方式来庆祝立春节气的到来。对于农民来说,立春节气不仅代表着春天的开始,也意味着人们要开始忙碌的耕作。在以前并没有像现在这么先进的预测未来天气的设备,农民辛苦耕作一年的收成,和当年的年景有很大的关系,所以老农便从生活和劳作中总结出来很多关于节气天气预测未来收成的俗语,“立春是晴天,不用问神仙”就是众多预测未来收成的俗语,那么这句俗语是什么意思呢?

立春是晴天,不用问神仙的意思是,如果在立春这一天是晴天的话,那么今年的收成不用问神仙就能知道答案,那就是今年的收成一定会很好。之所以会有这样的说法,是因为虽然立春代表着春天的开始,但是气温并不会立刻回升,而是和立春后的天气情况有关系,如果在立春节气后时晴天的话,那么气温便会回升很快,农民也可以开始耕作。若是在立春这一天是阴雨天气的话,那么气温回升还需要一段时间,农民也只能等到天气彻底变暖后再耕作,这样便会影响到农作物的种植时间,从而导致农作物的收成受到影响。

从今天我国的天气情况来看,今天我国大部分地区是晴朗的好天气,这也预示着今年庄家的收成会很好。其实在农村中关于立春节气的俗语还有很多,比如“立春无雨是丰年”,意思是在立春节气是晴天的话,今年的收成也会很好。

农村中关于节气的俗语都有很强的地域性,由于我国幅员辽阔,南北跨度大,各地的气温差异也很大,所以俗语并不是适应全国所有地区,还有一些地区有“立春雨水到,早起晚睡觉”的说法,意思是在立春下雨的话,收成会很好。你们那里关于立春的俗语还有哪些?欢迎大家回复讨论。


悠悠乡村路


今天是2020年2月4日(农历正月十一),立春日,具体时间是17点03分12秒,全国大部以晴天为主。



“立春是晴天,不用问神仙”

这句农谚意思是说,立春这一天如果是晴天,今年就是风调雨顺的丰收年,不用向神仙打听,人人都明白的五谷丰登之年。

“立春晴,雨水均。”也是关于立春这天气情况的农谚,说的是立春这天如果不下雨,开春后的雨水都是“好雨知时节”,给农作物的生长提供了有利条件,为粮食增产丰收夯实了基础。

“立春热过劲,转冷雪纷纷。”今年冬天是一个暖冬,全国各地雨雪都很少,我们这里偏偏在冬至前后下了中雨和大雪。今年“干冬湿年”的农谚也被这反常的气候打破,目前降水虽少,但是麦田并没有出现旱情。这两天气温下降,明天后天气温偏低,预报有小雪,但是不一定小,随后气温一路飙升。

但是根据这句话来看,这暖洋洋的天气或许并非好事,可能预示着“倒春寒”。

“春打五九尾,来年冻死鬼”今年的立春也刚好处在五九的最后一天,开春后的“倒春寒”的霜冻会很厉害,容易给农作物生长造成影响。这两条的意思却有点儿相吻合。



而“春打五九尾,要饭跑断腿”这句话。此话是说如果立春在五九尾,这一年的年景肯定不好,预示庄稼歉收。

按照“春打五九尾”之说,今年不是丰收年,这和立春日天晴朗预示丰收年相悖,这两句俗语到底哪句说得符合实际呢?

其实这两句应该都对,由于我国幅员辽阔,雨水不均,以致造成了各地气候悬殊的情况。

“立春”预示着春天的开始,但对于北方来说,还远没有到春天。因为“立春”离“大寒”节气太近了。

从这些农谚来看,今年发生“倒春寒”的可能性比较大,希望农民朋友做好预防准备,以确保夏粮丰收。



徐福记1230下水诗文


好雨知時節,当春乃發生;

随風潜入夜,潤物细無声。

"立春"是二十四節氣的第一個節氣,也是上一年與下年的分界綫。从今天下午的17:03開始才進入到了"庚子”紀年。

立春是“二十四節氣”重中之首,是干支歷的歲始,乃萬物復苏之所成,終而所成始,代表萬物起始、一切更生之義。二十四節氣原以北斗七星斗柄旋轉指向來確定,北斗七星循環旋轉,斗轉星移與廿四節氣是密不可分的。

今日立春,犯太歲人士要躲春。

躲春,又称打春,是中國的一種民間習俗。中國命理學認為,立春這一天,由於磁場和氣場的緣故,通常会比較亂,無論是家中還是辦公室,容易招惹口舌事非。因此要進行躲春,否則一年内可能都非常不順利。

立春日是太歲的交接時間,最好自己独自躲在一個房間里(不要讓其他人打擾)靜靜等待两個太歲的交接,就為躲春避太歲。

凡是生肖犯太歲之人都是需要躲春避太歲的!

2020年本命年躲春具體時間:

2020年是庚子鼠,立春日為農曆正月十一,也就是陽曆(公曆時間)2020年2月4日,這一天是2019的已亥太歲一年值年圓滿,要與2020年的值年太歲庚子太歲做交接的時間。下午17點03分的時間迎來两個年份的立春分界,故而,2020躲春的時間也就在這段時間前后,特别是2020的2月4日17:00開始至18:00這一個小時是躲春最關鍵時間。最好自己独自躲在一個房間里(不要讓其他人打擾),靜靜等待兩個太歲的交接,就躲春避太歲了。

立春,許多地方都有些特殊的禁忌,如在立春的時辰不可以躺着,因為這時陽氣開始上升,應該站立或者坐着庄重地迎接美好時刻的到來;立春這天不能做口舌之爭,為了和和氣氣地迎接一個美好的開始。還有一些禁忌是不能看病、理發、搬遷之类。在有些地方的農村習俗,還有着打春(立春)這一天,出嫁的女儿不能回娘家,否則就有“打春,打斷娘家的人根”一說。

属相相沖的最好要謹慎,避免發生爭吵或口舌。


杨公堪舆文化


立春是晴天,不用问神仙。

老人说:初一早晨雪打门,可谓是佳节逢瑞雪,老辈人有言“初一门前雪纷飞,端午节上馒头堆”,意思是说,正月初一下大雪,对于冬季农作物成长有好处,端午节家乡有吃包子和馒头的习惯,并且有端午节祭祀屈原的相关习俗,这里是特指麦子收成好。如老天爷再赏脸,立春是个大晴天,那么,一年的年景气候、庄稼收成必定会好。

立春之日雨淋淋,阴阴湿湿到清明。

不少朋友或许会觉得,既然立春天气晴朗预示一年收成好,那如立春那天下了雨的话,是不是就表示收成欠佳了呢?其实,并非如此,王大爷说,据他的经验,立春日下了雨的话,通常后面的天气,会有很长一段时间,持续的阴雨(雪)天气,冷气温也会持续到清明时节。

虽说立春时节从气象意面上,意味着风和日暖,按照气候学上的划分,进入立春节气后,即为春季了,但这只是气象意面上说法罢了,我国幅员辽阔,南北气候相差悬殊,从立春当日到立夏,鸟语花香,耕耘播种,春光也不相同。在农村有:“春打六九头,人人都犯愁,春打五九尾人人都欢喜”,2020年2月4日是立春日,正是五九尾。由此来看,2020年年景错不了。

农谚说:“八月十五云遮月,正月十五雪打灯”,正月下雪,也是十分正常的不是稀奇事。“该热不热,五谷不结;该冷不冷,不成年景”!无论南北立春时节,正是季节交替的过渡时节,天气变化复杂,请及时添加衣物!小心感冒受凉!至于大年三十天打雷,预示啥?王大爷表示:老辈人说“秋后打雷,遍地是贼”,“贼”指多少农业生产遇灾害之事,其实,地域广大,那年均会有部分地方出现恶劣天气,大家不妨多为农事生产,做好准备。


謀略國學


立春是“二十四节气”之首,意味着大部分地区的寒冬季节已过,气温逐渐回升,开始迎来万物复苏的春天,但因我国地域广茂,导致南北地区气候存在较大的差异,北方此时依旧很寒冷。今日(2月4日)刚好是立春节气第一天。正所谓“一年之计在于春”,立春当天的天气情况咱们庄稼人比较关注。


虽然今天万里无云、暖阳高照,是个外出晒太阳的好日子,但当前正处在抗“疫”时期,咱村里的老老少少自觉地窝在家里,为的是去不添乱。

“今日立春,立春是晴天,不用问神仙”老爹说,起初以为是他随口一说,我并没有过于深究。“晴则诸事吉,阴乃万事愁”老爹又说道。接着又说“虽然鼠年多遇灾难,但今年或将是庄稼丰收年”。我好奇地问道,为什么2020年会是农业丰收年?




因为今日立春,而且今日立春是晴天!老辈人留下了“立春清明又和暖,农人鼓腹皆翘天,倘若风阴与昏暗,五谷不登人不安”,其实这句农村老话的意思与“立春是晴天,不用问神仙”的意思差不多!大致意思都是:如果立春当天的晴天,不需要祈求神灵保佑,这一年就会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但如果是阴雨风天的话,则可能会粮食欠收、吃不饱饭。

为什么农村人认为立春宜晴不宜雨?

1、立春晴一日,耕地不费力。立春以后,万物复苏,农民也将开始春耕了,如果立春是晴天的话,农民耕田种地就不费力;但要是立春有雨,则可能到清明节前后都阴雨绵绵,既不利于庄稼生长,也不利于田间管理,这正如老话所说“立春之日雨淋淋,阴阴湿湿到清明”。

2、万物复苏,虫害滋生。立春以后,随着气温逐渐回升,小麦、油菜等越冬作物返青生长,但也为虫害、病菌等滋生创造了条件,如果春后阴雨不断,则有利于地里的病害繁衍生息,对庄稼正常生长是百害无一利的。



所以,农村老辈人通过长期观察总结,认为立春宜晴不宜阴雨天。这则老话经验在河南、四川、山东等地区是比较有指导作用的。


乡鉴


今天是2020年2月4日(农历正月十一),今日立春,具体时间在下午的17点03分12秒,全国大部以晴天为主。

立春是晴天,不用问神仙

这句农谚从语气上就能分享到农民朋友的喜悦心情。意思是讲:立春的这一天是晴天,今年就是风调雨顺的丰收年,不用向神仙打听,人人都知道的、也是肯定的五谷丰登之年。

立春晴,雨水均。这也是关于立春这一天天气晴朗的农谚,说的是立春这天不下雨,开春后的雨水隔三差五的尽是“及时雨”,给农作物的生长提供了有利条件,为粮食增产丰收夯实了基础。

“立春是晴天,不用问神仙”也就是说立春这一天是晴天,预示着今年雨量充沛,是一个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的丰收年。

立春热过劲,转冷雪纷纷

今年的冬天算是一个暖冬,全国各地雨雪都很少,“干冬湿年”的农谚也被这反常的气候打破,到目前来看,真正有效的降水很少,土壤缺墒,出现旱情。

但今天的气温一直呈上升趋势,这个冬天还没感觉到冷就结束了。春节之后的这几天,大家都能体会到春节的暖阳,中午的太阳底下都有些热的感觉。

“立春热过劲,转冷雪纷纷”,这暖洋洋的温度对于未来的天气来讲并非好事,预示着“倒春寒”的机率会增多、频率也会增多。

“春打五九尾,来年冻死鬼”今年的立春也刚好处在五九的最后一天,开春后的“倒春寒”的霜冻会很厉害,容易给农作物生长造成影响。

总结:根据这些农谚的意思,结合自己的经验,今年的“倒春寒”将是农民朋友预防的重点。尤其对于果农朋友更要注意防范,花蕾在-1℃就会受到伤害,提醒广大果农朋友特别注意今年的“霜冻”对果树的危害,提早防范来保证增产丰收。

我是“鹿塬农事”,一位深居农村的作者,欢迎您“关注”,谢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