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认为谁对粤语歌的贡献最大?

盐焗白切鸡


许冠杰对粤语文化的推动,套用一句,“既是英雄造时势,也是时势造英雄”。

事实上,当年70年代的香港,正是腾飞的年代,那些50年代出生的年轻人(绝大部分是战乱后避港者的后代),他们有迫切的“自我认同”的需求,而语言,就是关键。

不同于他们的父辈,五六十年代的香港,因为大量来港的内地大老板和顶尖文化人,所以当年以国语为时髦,无论电影还是歌曲都是如此,尽管他们日常还是需要粤语。但进入70年代,这批没有大陆经历的年轻人开始“觉醒”,而腾飞的香港经济又给了他们信心,他们需要属于他们这一代的“语言”,去创作,去表达自己。同时,英国人也意识到,要根治香港人的大陆意识,普及及推广粤语文化是个捷径。

因此,可以看到,由七十年代初开始,其实无论是电视/电影/音乐,粤语已经越来越主流,最明显的标志,就是73年的电影票房冠军,是粤语的《七十二家房客》(这片正式宣布粤语片强势时代的开始),而许冠杰的大红,还是这片播出后的一年。

当然,许冠杰加速了粤语文化的发展,特别是粤语歌曲。他的特别在于他的身份,第一,他是香港大学的高材生,当年的港大生就是精英的代名词,是“读番书的”,第二,他高大帅气,本来就是组band唱英文的,疯魔校园女生。因此,当他上台开口唱粤语歌,在当时是非常震撼的,不在于他唱得多好多劲 ,而是“阿sam都居然唱粤语歌?”,由此,各位正在唱国语歌英文歌的高手就纷纷跟进了,比如罗文,比如林子祥,比如谭咏麟。

没有许冠杰,我相信粤语歌粤语文化的强势会迟一点到来,但一定会到来,因为这是大形势决定的。相反,假如许冠杰的出道于六十年代的香港,而非七十年代,估计他就只是另一个郑锦昌,“赌仔自叹”这类咸水歌就会是他的首本曲。


咩师兄音乐


香港粤语歌开山鼻祖许冠杰是必不可少的。许冠杰是第一位唱粤语流行曲的港大学生,他对粤语歌的推广起了极大的作用。当时社会上仍然对粤语流行曲有着很多的偏见与自卑,许冠杰就是消除这种自卑感的重要人物。当然,他在这方面的成就,也是少人能及的。1980年,香港资深词人卢国沾在《歌星与歌》杂志创刊号说:“如果将来有人要为粤语流行曲写历史,请记得把许冠杰写在英雄榜首。”


第二位罗文。罗文一向以洪亮的嗓子和清晰的咬字见称,早期以唱国语流行歌曲为主,后来转向以粤语流行歌曲中的非情歌为主,由于电视剧主题曲在内地流行让人们熟知并喜爱粤语歌。1983年,为表彰他历年来对香港演艺事业的贡献,被选为“香港十大杰出青年”。


其次当属于校长、哥哥,两人的唱功舞台唱片发行量都达到巅峰,把粤语歌推向顶峰的代表人物。80年代对于校长是一个经典时期,他的代表作“爱情三部曲”基本定义了香港流行音乐的走向。作为歌手,哥哥是粤语流行音乐的指标性人物,为华语流行音乐在韩国开拓市场做出了巨大贡献,打破了只有欧美流行歌手垄断韩国外国的传统。

最后黄家驹。为什么把二哥放这里主要是个人喜欢,还有就是因为家驹“入坑”。作为后辈我相信大部分人喜欢粤语歌基本都是因为受家驹影响的。作为一位全能型歌手,家驹的歌曲内容励志,旋律简明流畅,关注的东西比较广阔,呼唤和平,谴责战争,很多社会性的话题赋予了作品很强的时代意义。



开山鼻祖许冠杰,发扬光大罗文,推向顶峰谭咏麟、张国荣,情怀励志黄家驹。


音乐怪咖


粤语歌,以其优美的发音和腔调,曾经占据了华语的半壁江山。提起粤语歌我们也能够想到很多的名字:许冠杰,谭咏麟,李克勤,张国荣,梅艳芳等等。他们都用自己的歌声感染了无数人,为粤语歌曲的传播和流行做出过很大贡献!

1.以歌手身份来说对粤语歌做出最大贡献的个人认为是第一代歌神:许冠杰!七十年代以前香港都是流行英文歌,台湾的流行音乐也开始占领香港市场,粤语歌还被看做不入流的只有老年人会听的地方歌曲!许冠杰的出现把整个粤语歌提高了不止一个档次,在他之后粤语歌手也如雨后春笋层出不穷,粤语歌开山鼻祖的称号当之无愧,也是因为他粤语歌曲得到了广泛的传播和发展!

许冠杰代表作:《沧海一声笑》《浪子心声》《半斤八两》《阿郎金曲》《沉默是金》等等。


2.就词曲来说,贡献最大的个人认为是黄沾!

黄沾之于粤语歌坛,正如金庸之于武侠小说!“纵横词坛一代,写全家国爱恨、儿女痴怨,浸淫曲苑一世,编完气势煌煌、情意浓浓”大概是对大师黄霑一生的写照。笔者正在整理一篇关于港片插曲的经典曲目的文章,发现十首歌里面竟有五首歌都是黄沾填词作曲,可见他的影响力!黄沾作品涵盖面极广,既有抒发家国情怀的《我的中国心》,也有情意绵绵的《梁祝》,既有让人听来热血沸腾的《男儿当自强》,也有曲调悠扬的《倩女幽魂》!能够将中国的传统文化以及粤语腔调完美融合的仅此一人!

黄沾代表作:《沧海一声笑》《我的中国心》《男儿当自强》《倩女幽魂》等。


港片迷


每个人心中都有一首陈奕迅!林夕绝美的词和陈奕迅富有意味的唱使一曲歌中有太多的情感。每一处停顿,哼腔,转折都迸发出无限的情感。那些年里,听陈奕迅的歌落泪的都是有故事的人。而我,喜欢将林夕与陈奕迅混为一谈。如果没有林夕的词,陈奕迅不会如今天这般如日中天,他也许会晚成名几年甚至更久。林夕的词绝对是他歌唱事业不可或缺的拼图。

听陈奕迅,其实只是在找一份从歌曲中得到的灵魂升华,火车上戴着耳机依窗而坐的女孩有了这个年纪无法达到的深沉,我是人间惆怅客,知君何事泪纵横。她一定是在听陈奕迅的歌,只有他的歌才能让人有那般感觉。

陈奕迅的十年,我的泪为别人而流。富士山下,怎可忍痛将手腕划损,与情人车窗内取暖,他的爱情转移,将爱化作虚无的月光,爱是抓不牢的,在这转瞬间消灭了踪影的爱。他的歌还讲人生,是鲜有人尝的苦瓜。讲亲情,是单车上的父与子。

特别的词感悟与华丽的声线使他开创了一种特别的音乐风格,很多人并非眷恋他的声线,你知道的,这个会腻。我们在他的歌里找自己失寻的故事。你与你父亲,你与女朋友,你与芸芸众生。我们希望通过一首歌让我们面对逝去的过往。整装,然后重新出发。


跑酷的小蜗牛


粤语歌曲一般来讲起初是指香港歌手用粤语(广东话)所演唱的歌曲。歌曲的原作曲者是广东人,所以又被称为广东歌。

50年代初期只是一个滋生的年代,由粤剧演变为乐曲的。

60年代由于香港粤语电影正流行的时代。此时香港电影在东南亚等地区热受欢迎,很多的电影演员也发唱片,当时粤语流行音乐还只能是配作粤语电影的附属品。

70年代由许氏三兄弟的许冠文写了《铁塔凌云》的歌词,再被许冠杰演唱并发表专辑;结果反应空前理想并深受欢迎,带动及奠定了香港流行音乐的发展。随后很多歌手效仿;使粤语流行乐地位更上多个台阶。

1977年到1980年代为粤语流行乐的鼎盛;直到1997年由于亚洲经融风暴,盗版猖獗流行乐开始走向衰败。

再到如今当代的多格式发展!

总结:许冠杰可谓称得上粤语流行歌的开山鼻祖。

中坚力量是;罗文、徐小凤、甄妮、谭咏麟、张国荣、梅艳芳、陈百强、林子祥、等。

紧跟其后新秀:Beyond、达明一派、草蜢、李克勤、四大天王、等。

优秀幕后词曲作者也做出了巨大贡献:黄霑、林夕、刘卓辉、潘伟源、粱美微、林敏聪、林振强、向怀雪、等。





小木爱生活


我觉得对粤语歌坛贡献最大的是无法做出选着的,从70-80年代开始第一代歌神许冠杰,罗文,陈百强,林子祥,从80年代的哥哥张国荣和校长谭咏麟的谭张争霸,还有梅艳芳,叶倩文,祁美云,陈慧娴,beyond组合,再到90年代的4大天王,刘德华,张学友,黎明,郭富城的黄金时代,还有李克勤等等一些著名歌手,到后来的陈奕迅等等新生代的歌手,我觉得如果单单是评判谁对香港乐坛的贡献最大我无法评判,我也没有那个资格,但我觉得是因为有这些歌手才能让香港乐坛达到巅峰,这是我自己个人的一点见解


AndyYsf


在我看来,对粤语歌贡献最大的人当属beyond中的黄家驹,他是粤语歌在华语乐坛前期火热的支撑点之一!当然在80-90年代,黄大炜,刘德华等人分别对粤语歌做出了贡献!而近几年,属陈奕迅最牛!但我至始至终认为黄家驹不止影响了一代人的成长,而是好几代人,或许还会更远更长久!

很久之前,我对粤语歌没有一点概念!但是当我在大街上听见《海阔天空》时,我就在心里暗自发誓要学好粤语,唱好粤语歌!可是事与愿违,我只能拥有欣赏粤语歌的能力,而唱的并不好!

粤语歌的魅力,使我无法摆脱,使我深深的沉醉。假设心灵是一种城堡,那情歌就是进入这座城堡的门,想要走进这座城堡,就必须打开这扇音乐之门。






九八音乐盒子


首先是许冠杰,奠定了粤语歌的基础,然后是谭咏麟改变了粤语歌的风格并推向巅峰,还有张国荣陈百强梅艳芳等等八十年代的中坚力量。四大天王虽然火,但谈不上对粤语歌有很明显的贡献,后期反而开始衰落。至于什么黄家驹,是死后多年逐步走红,聚一点人气而已,也算让粤语歌留个情怀。其实在抛开贡献最大的人是谁,我自己认为70年让粤语歌曲开始流行,让大家接触,80年代把粤语歌推向高潮,再到80年代末90年代初,让粤语歌推向巅峰,都是离不开那些著名的歌手,至于谁的贡献最大,是无法评判的


贵黔布衣


许冠杰的唱,黄霑的词,顾嘉辉的曲功不可没!黎小田,林夕、雷颂德,潘源良,许愿等音乐人绝不可少,徐小凤,林子祥,谭咏麟,张国荣,梅艳芳,四大天王推动传唱,至后来的陈奕迅,郑秀文,容祖儿,Twins,张敬轩等都很重要。现在希望绮翘她们能坚持!


用户5178544189783


许冠杰,谭咏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