飼料企業南北差異

春節前一行業內的哥們和我說北方的飼料企業不如南方飼料企業做得好,很直觀的就是北方地區的飼料企業上市企業不如南方的飼料上市企業多,這幾年在盈利和發展方面他舉例海大、通威、新希望、傲農、正邦、雙胞胎等企業。仔細一想,和他說的真差不多,從體量來看,這些大公司的老闆或者企業的總部基地基本都在南方。相反,試看北方的飼料企業,或許禾豐比較有代表性,大北農雖然總部在北京,但是老闆卻是浙江人,其高層管理者多為南方人。

飼料企業南北差異

眾所周知,我們國家地大物博,南北方的環境差異巨大,這就決定了南北方養殖業的差異。說起北方地區,特別是東北地區,冬天時間長,養殖需要增加取暖成本,而且養殖效率還不高,南方就好多了。譬如溫氏、牧原、正邦這些大養殖企業的養殖基地大多分佈南方地區,可見飼料市場的分佈格局基本定型,廣東、山東、河南這些都是傳統的飼料大省,而河北、北京、天津、東北三省等其他各省很難躋身飼料用量前三位。

飼料企業南北差異

從全國各省份比較知名的飼料企業來說,北方的飼料企業大多居於中小企業,形成集團型佈局全國的大飼料企業不是很多見。就是現在的禾豐當年也是被定義為東北區域的代表,這幾年進軍關內和南方取得不俗的成績。說起各地飼料的代表企業,山東的自然想到六和、亞太中慧,湖南唐人神、九鼎、正虹、嶽泰等,四川新希望、通威、巨星、鐵騎力士等,廣東海大、旺大等,廣西楊翔,新疆天康、泰昆,深圳金新農、江西雙胞胎、正邦、贛達、朱師傅、百世騰,福建傲農,上海新農等。

飼料企業南北差異

從以上各地區的代表性企業發現,東三省除了禾豐,安徽、河南、湖北、甘肅、西藏、內蒙、河北、山西、陝西,這些省份在全國範圍內的知名飼料企業不多見,有的也只是地方知名企業,譬如,山西大象、陝西石羊、河北凱特、興達、河南宏展、牧鶴等。國內一流的飼料企業為這個行業的領導者,他們的一舉一動都對這個行業起到引領的作用,他們擁有強大的定價權。如海大、雙胞胎、大北農、新希望六和、正邦等大的集團公司可以定位國內一流,其他皆為追隨者。

飼料企業南北差異

飼料企業南方北方的差異最大處還是在於老闆,都說南方人有做生意的頭腦,如此一說好像北方人都是傻大個一樣。其實,決定企業發展更多的是營商環境和老闆們開拓精神。有句話說“投資不過山海關”,可見東北地區的營商環境相對南方要不好,而如同邵根夥兩萬元起家,吳有林背起一包產品宣傳單奔赴福建開拓市場等故事,這些飼料企業老闆們在吃苦耐勞的同時較常人更多的是那種開拓精神,北方人常給人的印象是,大錢掙不來,小錢不愛掙,眼高手低。南方人就不同了,看看那些做紐扣的、開眼鏡店的、擦皮鞋的,基本都是南方人。

飼料企業南北差異

在飼料企業管理方面,也存在很多的差異,南方更多的是講究實用價值,很少玩那些花架子。有的企業整天搞ISO、農業部規範、安全標準化、現場管理等,又是宣傳又是學習,到頭來勞民傷財,實際作用並不明顯,一陣風就過去了,過一段時間再重新來一次。而很多南方飼料企業以上的東西都不刻意的做,只一門心思降成本提效率,有錢花在先進設備引進和提升員工待遇上,這樣就形成了最根本的自我強大,而非人員收入低,人員整天跟著喊口號,領導就知道給員工畫大餅糊弄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