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明朝人會如此評價海瑞:“盡忠如螻蟻,盡孝似禽獸”?

清ai小叄


是啊,海瑞確實用其畢生之力將自己演繹成了“封建的螻蟻”、“禮儀的禽獸”,海瑞之形象於我個人觀點來看,他足可以稱得上是一位明朝人當中“形象極為高大”之人,在愛國愛民、為官盡忠這方面上,他是明朝歷史上的“前無古人”和“後無來者”。運用螻蟻、禽獸這類混濁不堪的詞彙來形容海瑞大人的話,不免有些言之過頭了吧?“為官盡忠、為子盡孝”的家國觀念被海大人所履行有錯可言嗎?


“盡忠如螻蟻,盡孝似禽獸”的意思大致可以這樣理解:身為臣子,如螻蟻一樣忠君愛國;身為人子,如飛禽走獸一樣侍奉父母。僅以如此話語來形容海瑞來分別對待君王和父母的態度而言,那是極其形象不過了。從另一角度來看,海瑞的“盡忠如螻蟻”更像是一種愚忠,“盡孝如禽獸”則更像是一種端孝,此話著重突出了海瑞在為人處世、盡忠盡孝方面上的程度之深。縱觀海瑞一生,似乎他就是在用其生命的一點一滴恪守著盡忠與盡孝的家國理念。


第一句:“盡忠如螻蟻”

學者黃仁宇曾在《萬曆十五年》中用這樣的言辭文字來評價海瑞——”古怪的官僚模範”。是啊,海瑞似乎自踏入仕途以來,就曾一直在盡心盡力恪守著盡忠職守、忠君愛國的為人臣子之愛國理念,浩浩乎儼然如一位儒者墨臣。後人憑此敬重海大人,當時人也曾對這位難得的清官豎起大拇指,但可惜的是,如此一位謹遵道德的模範人臣,卻難以改變當時的人文環境和政治弊病,這也是當時明朝時代的悲哀。


之所以說海瑞在忠君愛國這方面是愚忠,那是因為海瑞至死之時都曾高喊著“誓死維護封建君主制度”。海瑞親筆於《嚴師教戒》:“入府縣而得錢易易焉,宮室妻妾,無寧一動其心於此乎?財帛世界,無能屹中流之砥柱乎!"海瑞平素在兩次名落孫山後,毅然決然從舉人做起,進而憑藉著穩紮穩打一路高升。即便仕途上隨時隨地都會湧來洪水猛獸、錢權燻臭,但海瑞在為官的這條路上,卻從未受到過任何外界渾流的干擾。他就是明朝政界的一股清流,就是為官者群體之中的一座剛峰。


第二句:“盡孝似禽獸”

觀點①:如同將明朝官員俸祿同其他朝代比較開來的話,大家不難會發現這麼一個現象:明朝官員的俸祿是最低的,簡直低出了一個新高潮。按照常理來說,明朝的官員如果不貪的話,那麼供養家庭普通生活都是件難事兒。恰逢海瑞母親過70大壽時,身為人子的海瑞第一次花錢買了兩斤多豬肉,剎那間便轟動當地。


觀點②:也許海瑞真的如同禽獸一般。俗話說:“不孝有三,無後為大”。海瑞唯獨在“難有子嗣”這一方面做的不盡如人意,海瑞一生娶妻三位、納妾兩位,而且每段婚姻都不是太有幸福可言,最終也不曾為海家留下子嗣。憑藉此點來看的話,海瑞不算是“盡孝”。


尚武菌


海瑞是一個大無畏的清官,說到他不得不說到一個女人,他的母親。海瑞的一切,永垂歷史的清名,一身不容玷汙的正氣,讓人詬病的婚姻觀,都是他的母親給予她的。同是一手將兒子養大成人的寡母,孟母會改變環境讓孩子健康成長;而海母則是以打罵的形式給海瑞劃定一個忠孝的圈,將他強行從周圍的環境之中隔離出來。

海瑞是一個歷史上少有的一個絕對的清官形象,為了大明,他連皇帝都敢罵。他死時一點財產都沒有留下,還要靠人接濟舉辦葬禮,海清天的存在簡直是對大明官員最大的恥笑。而人無完人,海母的教育讓海瑞的“忠”“孝”都走上了極端。

海母將忠孝二字作為人生教條,時時提醒著海瑞。然海瑞的忠並不等同於如今我們所認識的公民責任,孝也並非是簡單的報答和贍養父母,海瑞骨子裡對這兩個字的理解就是無條件的臣服。

有人要問,海瑞不是敢罵皇帝的嗎?他不是敢直言嘉靖“家家淨無財可用”?海瑞在罵嘉靖之前就已經準備好了棺材,他認定自己肯定離死不遠了。沒想到他熬了一年,倒先把皇帝給熬死了。當時牢中的獄卒請他喝酒,告訴他這並未斷魂酒,海大人馬上就要熬出頭了。但是海瑞卻因為嘉靖的死悲痛萬分,將喝下去的酒全部吐了出來,罵自己在國喪期間竟然喝酒。第二天他在牢中披麻戴孝哭天喊地,對帝王真乃一片螻蟻之心。

而對於他的母親,海瑞更是連反駁的話都不敢說一句。海瑞對於母親是一種畸形的依賴,海母對兒子的霸佔欲也是十分強烈,即使海瑞後來娶妻,海母依舊叫兒子和她一起睡。海瑞娶了三任妻子,納過兩房小妾,都沒有給家裡留下一個男丁。坊間甚至傳聞海瑞因為五歲的女兒隨便吃了家僕給的零食,將女兒關禁閉活活餓死。

海瑞有沒有將女兒餓死至今找不到正史佐證,但是海瑞確實有個女兒,因為在這樣的家庭環境之中長大,後來嫁人之後極其懦弱,最後被丈夫打死在家中。我們在電視劇之中看到的海母還是比較正面的形象,而歷史上的海母曾經逼海瑞休了前兩任兒媳,三兒媳無故暴斃,一小妾因屈辱而自殺身亡。

從海瑞的女人身上就可以看出海瑞和海母之間畸形的服從關係,這樣的男人放在今天一定是被網友們罵到脫一層皮的渣男,就連在禮教嚴苛的明朝,百姓和官員們都覺得他做得有些過。海瑞的孝比忠更加可怕,海瑞之忠尚且歸於正途,他的清正堪稱楷模。而他的孝是完全是背離一個正常人的道德、情感和人性的,可以說是他母親殘害他的妻妾的幫兇。

以上。


木劍溫不勝


海瑞這樣的人,只能當一個道德標杆豎起來讓人尊敬,但是敬完了之後,卻還是會選擇疏遠他。

對於所謂的“盡忠如螻蟻,盡孝似禽獸”這個評價,究竟對不對呢?

先說一說海瑞的“盡忠”。

他對明朝忠不忠呢?當然忠,他一生為官,一心只想著能夠輔佐皇帝重振朱家江山,是一個頗為純粹的忠臣。

但也正因為他的忠,讓皇帝不敢用他。

嘉靖皇帝為國事操了幾年心,弄出了一個“嘉靖中興”的景象之後,便開始沉迷於修道,海瑞為了罵醒嘉靖,特上《治安疏》。

他怎麼罵嘉靖的?他罵嘉靖“陛下破產禮佛日甚,室如縣罄,十餘年來極矣”,為了修道修得花光了所有的錢,為此不斷地增加徭役賦稅,肆意盤剝百姓,弄得民不聊生,然後抓住“嘉靖”這個年號,罵了句更狠的:“嘉靖者,言家家皆淨而無財用也。”

皇帝呀,難道你用這個年號就是為了讓家家戶戶乾乾淨淨,沒有一分一毫可用?

嘉靖看完奏疏之後,頓時氣炸了,將奏疏往地上一扔,呼斥道:“來人,快去給朕抓了海瑞這廝,莫讓他逃了!”

聽到他的話,站在旁邊的太監黃錦忍不住說:“皇上,海瑞這廝素有痴名,他知道上疏定然會忤逆皇上而被處死,所以上疏前便已經讓人買好了棺材,和家中妻兒老小告別,也遣散了僕從,他根本沒想過要逃。”

嘉靖聽完這才放棄了殺海瑞的想法,只能無奈地感嘆:“此人可方比干,第朕非紂耳。”

後來,嘉靖病重時又覺得被海瑞罵了,心中愈發覺得不爽,所以將海瑞逮捕入獄。

當時,嘉靖駕崩之後,提牢主事收到了消息,也知道海瑞肯定會被釋放起復,所以拿著好酒好菜去巴結海瑞。

海瑞不知情,只以為是最後一餐,所以使勁地吃,吃到了一半,這個主事卻偷偷湊在他耳邊說:“海大人呀,皇上已經駕崩了,你很快便可以出去了,到時候必定能夠得到新帝的重用!”

海瑞一聽,愣住了,問主事是不是真的,主事說確實是真的,海瑞頓時傷心得哭了起來,哭暈了過去,醒來又繼續哭。

這樣的海瑞,誰能說他不忠?

但是,他太剛正不阿了,這一點從他自號“剛峰”也能夠看出一二,為了自己心中的忠義,他誰都敢罵,也誰都敢得罪。

他被任命為應天巡撫之後,受他管轄的地方屬吏一個個嚇得自己辭職。

他為了幫百姓追回被地方豪強侵奪的田地,即便是徐階,他也沒給一點面子,徐階是誰?曾經的內閣首輔呀!但是沒用,他還是要辦徐家。

張居正主政之時,也是對海瑞敬而遠之,不敢用海瑞。

所以,歷經嘉靖、隆慶、萬曆三朝,海瑞空有一身清廉剛正之名,卻沒有一個人敢用他,只是將他捧得高高的。

這或許就是海瑞被評為“盡忠如螻蟻”的原因,雖然一生忠於明朝,但是卻只能被捧成一個道德標杆,對明朝只能起到如同螻蟻一般的作用,左右不了朝局。

再說一說海瑞的“盡孝”。

海瑞的父親早逝,是他的母親一手撫養他成人,他對母親孝不孝順呢?他作為一個被世人肯定的道德標杆,對母親當然也很孝順。

這麼說吧,海瑞的性格和人品就是在海母嚴厲的教育之下形成的,所以對於忠、孝二字,他一點也不含糊。

但是,海瑞太剛正,太清廉了,明朝官員的工資可是出了名的低,所以不像別人一樣貪汙的話,他想靠那點死工資,養活一家人,可不容易。

所以,他對母親的盡孝行為也會讓人感到驚奇。

胡宗憲曾經屢屢對人說起海瑞一事:“我昨日聽說,海瑞海縣令為了給他母親祝壽,卻只買了兩斤肉。”

這事在胡宗憲看來太驚世駭俗了,海瑞再怎麼說也是一縣父母官,給母親過壽竟然只買兩斤肉?這到底是窮,還是摳門?

海瑞當然是窮呀,他死了之後,僉都御史王汲用看到他家中用具破破爛爛,哭著找人湊錢給他辦喪事。

海瑞的女兒只因為吃了一個餅,便被他“勒令”餓死,這得有多窮,才窮得吃不起一個餅呀!

可是這麼窮的海瑞,卻為了給母親過壽,慷慨地買了兩斤肉,是不是很孝順?

海瑞的第一任夫人因為和海母關係不睦,他絕對地站在自己母親這一邊,毫不猶豫、也毫不留情地休了她。

這或許就是海瑞被評為“盡孝似禽獸”的原因了,為了給母親盡孝,不憚於成為一個極端對待自己的夫人、兒女的“禽獸”。


寧糊塗


歷史讀多了,會發現有些事情以訛傳訛久了,哪怕再離奇,大家也會相信,所謂“三人成虎”,絕非虛言。

我要替海瑞鳴幾句不平,海瑞的性格大家都知道,特別剛直,又特別迂腐較真,他這樣的人放到官場上,很容易得罪人。

↑海瑞其實是很簡單的人物,複雜的是人心

官場上的人自然要報復他,怎麼報復?抓他貪汙受賄,包養小三,生活腐敗?明顯抓不到小辮子的嘛,那就只能想辦法弄壞他的名聲,從“道德高地”向他開炮,把他的形象,人格打入萬眾咒罵的境地。

偏偏海瑞的性格和言行裡,存在很多不近人情的地方,比如海瑞的家庭生活:

海瑞父親早亡,從小是寡母謝氏帶大,母子感情深厚,直到34歲的年紀,還和母親同居一室,海瑞夫妻之間常有衝突,婆媳矛盾也比較多,這都是比較可信的歷史記錄,但海瑞家庭生活記錄下來的很少,其死後,野史中關於他家庭生活的記載卻如雨後春筍,多如牛毛,不但常被人拿來說道,而且記載特別詳細,宛如親見。

那麼,這些野史中的內容,造謠成分有多少,以及,更關鍵的是,有多少內容是海瑞的敵人炮製出來的呢?

也就是說,你得看是誰提供的史料!

↑《萬曆野獲編》,一本如此厚的野史

明代萬曆年間文學獎沈德符曾寫過一本《萬曆野獲編》,裡面記載了一個名叫房寰的御史,這個御史專門和海瑞過不去,曾經上疏攻擊海瑞“居家九娶而易其妻”,“已耋而妻方艾”,房寰說海瑞在花甲之年納了兩位美妾,以至於引起妻妾爭寵,其中有兩人同一天自縊身亡。

這還沒完,房寰又說到,海瑞先後將長房潘氏,二房許氏休棄,逐出家門。

還有,海瑞的兒子海中行死的不明不白,以及,一直到現在都廣為流傳的——海瑞的女兒因為吃小童送的餅,受到海瑞譴責,結果這女娃絕食七日後活活餓死。

這些描述太生動了,讓人過目不忘。

房寰是何許人也,著名作家鄢烈山曾經寫過一篇《房寰的邏輯》,讓人看過之後大呼痛快!

海瑞73歲那年,他的下屬,南京都察院的提學御史房寰上疏彈劾海瑞,這在當時引起了轟動,彼時的海瑞雖然早已經是花瓶閒差,但他作為道德模範,在全國擁有崇高威望和巨量的粉絲群,房寰上疏之後,立即被鋪天蓋地的口水淹沒。

你房寰不是去揭海瑞的老底嗎?好啊,那麼海瑞粉絲們就去揭房寰的老底,大家紛紛開始人肉房寰及其親屬。

果然,房寰攻擊海瑞的私德頗有點捕風捉影,但房寰自己的屁股可就極其不乾淨了——他兒子房應鬥在江南各地借遊覽為名廣收賄賂;他的親家翁嚴範“大通關節,賄濫滔天”。士子將他家的豪華比作終遭火焚的“阿房宮”,老百姓把“此‘房’出賣”的揭帖貼在他家的牆壁上。

這裡需要注意的是,海瑞粉絲護主心切,雖然查證出了許多證據確鑿的事情,但有些事情也存在過度誇大。

那麼,房寰他拿什麼理由攻擊海瑞呢?有三條:

一是“貶損主威”,即攻擊最高領袖;二是“損辱國體”,即損害國家形象;三是“攘臂疾呼而攻孔孟”,即向國家確立的至高無上的思想權威挑戰。

說實話,房寰腦子不怎麼好使,第一條,海瑞確實給嘉靖上過那封著名的《治安疏》,把嘉靖罵了個狗血淋頭,但天底下並沒有人認為那是攻擊最高領袖,而是凸顯海瑞正直敢言,為國謀事的精神,房寰要是藉此做文章,應該把攻擊點放在海瑞藉著攻擊最高領袖,想達成自己名垂青史的私人野心,

攻擊海瑞虛偽,故意炮製大新聞炒作自己,明顯會更有效果。

第二條,損害國家形象,這就是純粹搞笑了,眾所周知,海瑞奉行的就是明太祖朱元璋制定的《大明律》,他的所作所為如果說是損害國家形象,那意思就是太祖皇帝也在損害國家形象了?這個攻擊點完全無效。

第三條,說實話,正是這一條讓房寰被打入萬劫不復之地——海瑞如果在攻擊孔孟倫理和綱常,那麼你房寰呢?你一個大貪官,代表了孔孟?去維護孔孟?底氣何在,自信何在啊!!

後來房寰傳三代後再無子嗣,很多批評者都說這是報應,可見人們對房寰的憤恨之心。

所以說,類似“盡忠如螻蟻,盡孝似禽獸”這樣的評價,我們首先得看看,想想是誰提出來的。攻擊海瑞的私德,當然可以,但如果攻擊者比如房寰這樣的,自己的私德就很不講究,反而去攻擊對方的私德,那還是洗洗睡算了。

總而言之,房寰說的這些海瑞的八卦,小編是表示嚴重存疑的,而且正史上沒有對海瑞逼死女兒的事情加以記載,其來源全是野史,偏偏野史的描述極為生動,更讓人懷疑事件的真實性,怕不是沈德符等人腦洞大開的歷史發明吧?

看來三四百年前攻擊他人的方法和現在幾乎如出一轍,先從私德入手,道德上打倒對手,細看微博上那些明星之間的離婚,撕逼大戰,都能看出這樣的手法。

但是要注意,你攻擊別人私德的時候,也要做好自己被人人肉,挖掘你私德的準備。

出來混,都是要還的;

力的作用力,是相互的。

可惜,房寰們卻不知道這樣簡單的道理。


我見青史多嫵媚


海瑞,字汝賢,自號剛峰,海南瓊山人,出身於書香門第,不幸幼年喪父,由母親撫養成人,自幼功讀詩書經傳,博學多才,立志學做聖賢,嘉靖二十八年以《以黎策》中舉人,初任福建南平教諭,後升浙江淳安和江西興國兩地知縣,先後作《教約》、《興革條例》、《興國八議》等整肅吏治、均平徭役、清丈土地、抑制豪強,切實為地方百姓造福。

圖為海瑞畫像。

嘉靖四十八年,任戶部主事期間,上“直言天下第一事疏”《治安疏》批評嘉靖皇帝迷信道教、不理朝政,因此被捕入獄,嘉靖皇帝去世後獲恩釋,隆慶三年,升任南京都察院右僉都御史,總督糧儲、提督軍務、巡撫應天十府,制定《督撫條約》、《續行條約冊式》等,銳意改革,疏浚吳淞江、白茆河,推行“一條鞭法”,令徐階等豪強大戶退還民田,後被高拱、張居正排擠,在家閒居16年。

圖為《奉別帖》,據說是海瑞唯一存世的真跡,現藏於山東文物總店。

萬曆十三年復職,先後任南京吏部侍郎,南京都察院右都御史,力主嚴懲貪官汙吏,禁止徇私受賄,迎接他的卻是官員的牴觸和不配合,經歷正德、嘉靖、隆慶、萬曆四朝,已七旬的海瑞明白,自己終究得不到皇帝的信任,只是充當裝點門面的工具,悲哀之下於萬曆十五年不幸病重,拒絕吃藥,於南京任上去世,諡號“忠介”。

圖為海口的海瑞墓,現已擴建為海瑞公園。

海瑞一生清廉、剛正不阿,敢於博弈權貴,為民做主,因而深得民眾愛戴,後人對其評價非常高,其中就有“盡忠如螻蟻,盡孝似禽獸”,這裡的螻蟻就是螞蟻,在蟻群很忠誠,禽獸就是動物,而動物會反哺,意思是海瑞將忠孝做到極致。


圖文繪歷史


用人話翻譯過來就是當官效忠皇帝就像公蟻一樣只知道辛勤的工作,從來不問為什麼,把皇帝的旨意不折不扣的完成,把為官作為的原則不折不扣的堅持下去;說到盡孝,就是孝順起父母來不管不顧,認死理,會把孝道文化唯命是從發揮到極致,就像禽獸一樣沒有自己的思想。(歡迎關注我的頭條號:歷史三日談)


這兩句話說白了不是什麼好話,反而更似罵人的話,事實也的確如此,海瑞不畏權貴,不依附權貴不與奸佞小人同流合汙,寧願罷官也不願意玷汙自己的“羽毛”,這樣的清官不管是古今還是中外,的確都很難找出幾個。

但明人對於海瑞的評價並沒有因為海瑞一絲不苟的嚴肅而相應的提升,反而給自己的招來了“螻蟻”、“禽獸”的汙名,何以如此?大概還是與海瑞生活的時代背景相關,這兩句話說的很深很準,基本上反映了海瑞一生兩個方面的態度和作為。


海瑞做官,可以做到風清氣正,能到什麼程度呢?就是連老百姓的一針一線都不碰,同時不允許別人碰,也就是說下屬的行為也被嚴厲控制,最後海瑞發現自己就剩個孤家寡人了,熟悉古代管制的應該知道縣衙裡面當差辦事的都是非財政供養人員,身份地位低下,沒有工資,就靠著藏汙納垢補貼家用呢,不讓把黑手伸向老百姓,吃什麼喝什麼,最後大家索性罷工。

當然,海瑞是清官,就是把大家都餓死,他也不可能想著還是應該讓大家多少拿點的事情,這是對下,對上海瑞也是耿直不阿,認準的事情誰說都不好使,有官員下來視察,一般按照慣例,地方官要孝敬一筆的,海瑞不,還把人家當成假官,暴打一頓,海瑞的機智,可見一斑。

再說到孝,海瑞的孝主要就在於對母命的唯命是從,海瑞的嫁娶都是他老媽說了算,娶誰是他媽看好的,休誰也是他媽看好的,海瑞是一個聽媽媽話的人,基本上母親說的,海瑞都能不折不扣完成,因此也就有了“禽獸”的說法了!


歷史三日談


我是千秋文史,這個問題我來回答:

“盡忠如螻蟻,盡孝似禽獸”。這是史家對海瑞蓋棺定論的評語。

海瑞是有名的清官,為了維護統治階級的利益他視死如歸的上疏罵皇帝…,為了孝敬老媽,又不惜休妻虐女,置世人的詬病於不顧,這就是歷史上真實的海瑞。

我們今天就來一起看看這位海先生的事蹟材料:

姓名:海瑞 字汝賢,號剛峰

生卒年:1514年—1587年

籍貫:廣東瓊山

4歲老爸去世,從此以後和老媽相依為命。

海瑞的盡忠如螻蟻

1549年,35歲時候中舉。

十年後,從福建南平教諭勝任浙江淳安縣令。

任內政績:

制定興革條例、整頓社會治安、興修水利,發展生產,注重民生。

任內最讓老百姓豎大拇指的事兒:

搏擊權貴,抓了時任浙江總督的胡宗憲兒子,這胡宗憲是嚴嵩的黨羽,出巡時更是到處敲詐,無惡不作,這樣的爹也生不出好兒子。

這小子和“我爸是李剛”那位如出一轍,我爸是胡宗憲,我就是牛B,依仗權勢,橫行鄉里,尋花問柳,這小子路過淳安縣,嫌棄驛站(類似於政府招待所)招待不周,估計規格不夠高,就把這驛官(招待所經理)毒打一頓,還把驛站給砸了。

海瑞知道消息不幹了,我的天,這可是大明天下,天網恢恢疏而不漏,誰家小子這麼橫?先抓起來痛打一頓再說。旁邊有人報告,這可是總督大人家的公子,老爺您可要小心呀!

海大人是真聰明,寫了一封信,把人也送回去了,告訴胡宗憲,這小子冒充您兒子,為非作歹,敗壞總督大人名聲。

胡宗憲看完書信,再看看被打的鼻青臉腫的兒子,連連搖頭,哭笑不得,確實辦法說別的。

鄢懋卿是刑部右侍郎,官兒可是不小,副省級幹部,多少縣官見了都要巴結的,可是這位從杭州到齊雲,路過淳安,海瑞怎麼做的呢?寫了一封信,奉勸這位大人別招搖,別勞民傷財。我這地方小,沒錢接待,您還是從別的地方繞道走吧!

鄢大人一看,鼻子差點氣歪了。

這位海先生,一個七品知縣,見了領導不巴結,還說人家缺點,這確實需要很大的膽識和勇氣。

海瑞很清廉:

除了工資,別的灰色收入一概沒有。整天一雙舊布鞋,經過多次修補,依然穿在腳上。老媽過生日,只買了二斤肉給老媽祝壽,當時胡宗憲聽後感覺這人真是,於是作為典型人物宣傳了一番。

最讓人驚歎的事:罵皇帝

事情的經過是這樣的,嘉靖四十四(1565年)年十月,當時在京城任戶部主事的海瑞給皇帝上疏,論朝廷得失,實際上是說嘉靖皇帝失德荒政,這被稱為“直言天下第一事疏”,這位海先生在上疏中,指責皇帝“崇信道術”,“親暱後宮”、“大興土木,勞民傷財”,大明帝國已經處在了民不聊生的地步。

這其中有幾句話,直衝嘉靖的肺管子,海先生說:“嘉靖者,言家家潔淨無資財用也”。

我去,這是多大的膽子,敢在奏疏中,當面這樣說皇帝。

我是不得不佩服這位海先生的另類。

在這裡插句話,這位海先生一直崇尚漢代汲黯的剛直不阿品格,他就是要做大明的“鯁介之臣”。“師法汲黯”就是海瑞的為官的信條。

再來看看,收到海瑞奏疏的嘉靖皇帝大怒不已,將龍案拍得山響,連聲罵道: “畜物,氣煞吾也!”忙命左右“快去抓他,休使逃遁”!

太監黃錦回皇上說: “海大人上疏前買了一口棺材,和妻小也告別過了,現待罪於朝房,是不會跑的。”

聽了這話,嘉靖龍顏沁汗,又讀了一遍奏疏,嘆息道: “這畜物慾當比干,陷朕於殺忠臣之過,可朕不是商紂王啊!”

後又直喘粗氣,還是要殺海瑞(可見確實被氣的不輕)。

幸好徐階看出皇上的矛盾心理,說道: “陛下殺海瑞容易,豈不成全他要做比干的心願?”

嘉靖洩氣了,殺也不是,放也不是,最後將海瑞關入錦衣衛牢中,他躲過一劫。

嘉靖四十五年冬天,皇帝死了,海瑞在牢中知道消息,穿上麻衣喪服呼天喊地的大哭不止。

其實想想皇上要是不死,早晚得要了他的命,皇帝死了,他卻痛惜皇帝早逝,在他心裡“君讓臣死,臣不得不死”,這是天經地義的。

從初任南平教諭,後來升任浙江淳安和江西興國知縣,以後有任州判官,戶部主事,兵部主事,尚寶丞,兩京左右通政、右僉都御史等職。

這位海先生為官33年,讓官員們又敬又怕,得罪了不少人,一半的時間屬於罷官狀態,而且有個奇怪的現象,就是每一次罷官以後,再啟用他就給他升官一次,官兒是越做越大,不過都是高位閒官 ,其實他已經成了一個政治擺設,清廉的模範,被朝廷供起來了。

這也就是他做官如螻蟻的命運。

再來看看海瑞的盡孝似禽獸:

老爸死的早,老媽一把屎一把尿把拉扯大,海瑞把他媽看做是天使、保護神一樣,從小就是個聽話的好孩子。

海瑞一生結了三次婚,納過兩位妾。

大老婆潘氏從進門以後,勤勞能幹,性格也好,不過因為不生育,整天被婆婆也就是海瑞的老媽挑毛病,被罵“女騾子”轉世,老太太還教唆兒子續絃,沒辦法海瑞只得和老婆離婚,當然當時沒有現在的離婚,叫休妻。

繼配的二老婆許氏生了倆閨女,這婆婆又不幹了,同樣被逐出家門;

後來的三夫人也是在非常可疑的情況下猝死的。

還有一個妾,整天在屈辱中過日子,實在受不了,自縊死了。

嫁給海瑞的五位女同志,有四位落得這樣的下場,其中有海瑞的薄情,還有海瑞他老媽的刁鑽,這確實是名副其實的“惡婆婆”,是雞蛋裡挑出骨頭的“事兒媽”。

這海瑞是老媽說什麼就聽什麼,甚至打罵媳婦只要老媽不生氣,主要是這老太太實在太過分了。

海瑞不顧良心,鐵石心腸的看著妻妾一個個落難而去,秉持扭曲的孝道,這位正襟危坐的“海青天”,在講仁義道德的同時,在家裡卻變成了面目可憎的衣冠禽獸!

而且海瑞三四十歲,還經常和老媽在一個屋子裡睡覺,冷落妻妾。

除了對老婆的冷落,海瑞對孩子也不咋地。

和他同時代的學者何良俊撰的《何氏語林》記載,海瑞有個5歲的女兒,因為吃了別人給的一塊餅子,被海瑞訓斥,還說如果你不吃東西餓死,才是我的女兒。這閨女也是倔強,過了七天餓死了。這樣的記載可信度無從查考。但是如果真有這樣的事情,我感覺這位海瑞先生真的是太殘忍了。

從海瑞治家,讓我們看出了這位大名鼎鼎的人物,其實是一個封建禮教大衛道士,在害人害己的過程中,已經麻木不仁了。

這確實應了“盡孝似禽獸”這句話

萬曆皇帝對海瑞有過一段評語是這樣說的,“當局任事,恐非所長,而用以震雅俗,勵頹風,未為無補,合令本官照舊供職”。

這說的啥意思呢?

萬曆皇帝說這海瑞做實際工作不合適,用來做道德表率是可以,據說海瑞知道以後很是傷心,一連幾次辭官,皇帝都不準,就這樣在閒職高位上無所事事的過日子,最後也是鬱鬱而終。


千秋文史


海瑞歷來是口口相傳的大忠臣,但他的一封諫書間接氣死了嘉靖皇帝,幾十歲的人還和母親睡在一起,所以後來也有人認為他在忠孝兩方面都存在瑕疵,也就有了“盡忠如螻蟻,盡孝似禽獸”的說法。

在1566年二月,時任戶部雲南司主事的海瑞和家人做了告別,還備下了一口棺材,然後給嘉獎皇帝上了一道《治安疏》,就是這道奏疏,把嘉靖皇帝氣的半死還留下了病根,再加上常年服用重金屬超標的“仙丹”,當年末就一命嗚呼了。

臨死前,嘉靖還對海瑞憤恨不已,對身邊人說:我的確有不檢點的地方,要不然怎麼能讓海瑞如此羞辱呢? 這封奏疏的大概內容就是罵皇帝。

奏疏開篇還是保持了一定地剋制,說了幾句嘉靖皇帝的好話,無非是天資聰穎,具有成為聖君的潛力之類的溢美之詞,還肯定了嘉靖皇帝繼位之初的一些作為,認為嘉靖皇帝開局還是可圈可點的。

但隨後,海瑞就徹底放飛了自我,把皇帝罵了個狗血噴頭。首先說皇帝一心修道,追求長生不老,這是十分扯淡的事,因為修道而多年不上朝更是昏君的做法,正因為修道,導致了吏治腐敗朝局混亂,也才有了嚴嵩父子的權傾朝野危害天下。再加上修道是要花錢的,天下百姓的民脂民膏都讓你用來修仙了,你根本不是個稱職的皇帝。

他直言不諱地問皇帝,修仙修了一輩子,真修成了什麼結果?

他還對皇帝的迷信思想提出了批判。嘉靖皇帝連續有幾個兒子夭折了,更離奇的是都是在他去看過之後才死掉的,這讓嘉靖皇帝相信了術士的說法:王不見王。意思就是如果他再去看兒子,不是兒子死就是他駕崩。從此嘉靖除非到了萬不得已,根本不和兒子相見。海瑞認為嘉靖皇帝這是沒有人倫的做法,根本不配做天下的表率。同時他還建議皇帝,有修仙的時間還不如多和嬪妃們造人,這樣就可以讓皇室開枝散葉。


奏疏中最惡毒的一句話是諷刺嘉靖皇帝的年號,所謂“嘉靖”,真是搞的天下百姓家家都乾乾淨淨啊!("嘉靖者言家家皆淨而無財用也)

據說這封奏疏送到皇帝面前時,正修仙的嘉靖看完之後直接跳起來說:快把他抓起來,千萬別讓他跑了!可見皇帝當時的憤怒。 皇帝旁邊的宦官早就知道海瑞的德性,也知道他上奏疏的經過,向皇帝彙報說:這個二愣子是買了棺材後才上奏疏的,嘉靖皇帝生了半天悶氣,估計眼看要腦出血了!但畢竟海瑞說的都是真話,嘉靖皇帝也知道自己乾的那些蠢事,最後只能把奏疏留中(不做反應)處理。

不過雖然如此,嘉靖皇帝這口氣憋的那是相當難受啊,當年秋天就生病了,在召集大臣商議後事的時候說:我這身子骨不爭氣啊,不然怎麼會讓海瑞如此羞辱呢? 嘉靖越想越生氣,又不願承擔殺忠臣言官的名聲,乾脆將海瑞關進監獄懲罰一番。最後直到嘉靖去世後,海瑞才被放出來。

年初海瑞上奏疏罵皇帝,秋天皇帝重病冬天駕崩。從整個過程看,很難說嘉靖是駕崩和海瑞沒關係,起碼也是原因之一。所以後來有人說他“盡忠如螻蟻”,是有幾分道理的,但我們不能不佩服海瑞的膽量,也不得不承認他看問題的深度,這是一位忠臣、直臣。

再說說海瑞“盡孝似禽獸”的事。

海瑞才四歲的時候,父親就去世了,他母親謝氏性格剛強之極,獨自撫養海瑞長大,對他的教育也及其嚴格,以致於童年的海瑞已經十分成熟,身上完全看不到平常孩子的童真。海瑞對他的母親也孝順到了極點,在處理家庭內部矛盾的時候,毫無原則地聽從母親的命令。

他曾有三位夫人,第一任夫人和第二任夫人都被他先後休掉了,因為海瑞的母親認為她們沒有生男孩,是海家的罪人。而海瑞的第三任夫人離奇暴斃,海瑞說是生病而死,但有的人認為是婆媳矛盾爆發後,他的夫人自盡了。在這之前,海瑞的一個小妾也自殺了,外人猜測是同樣的原因。

更讓人詬病的是,海瑞在成年後還和母親住在一個房間裡,這讓人多了很多暗室之中的猜測,也就有了“盡孝似禽獸”的說法。

不過對於海瑞,我還是很尊重的。在皇帝比天大的年代裡,他有勇氣把嘉靖嗎個狗血噴頭,的確是忠心可嘉膽氣過人!


李飛叨


因為評價他的人都做不到他的地步!

評價他的所謂史學家就是史官,是文人。

自古所謂千里來做官,為的吃和穿。只有你海瑞跟人不一樣,不收賄賂,不貪金錢,連國家給的降溫補助都要送回去。臨死前還惦記著國家給自己多發了六錢銀子,要兒子送還給戶部。

自己和妻子都穿粗布衣服,在縣衙後面種菜,自己挑大糞上肥,堂堂縣太爺,過得比莊稼漢還不如。這種人幾千年就能出一個。其他人看的爽嗎?不爽,肯定得給你找點事,什麼像個傻子啦,像個螻蟻啦,活得沒有一點趣味啦。說海瑞愚忠?沒看見海瑞扛著棺材跟皇帝對罵,把皇帝罵的像兒子一樣?其他官員呢?只會高唱讚歌。嚴嵩當政的時候,手底下紅人四處受賄,其他官員馬屁拍的跟狗一樣,只有海瑞敢打他板子,到底誰是螻蟻?誰是禽獸?

一個人做的太好,就會被不如他的人詆譭。好比一個人成功了,其他人想的不會是他有什麼優點,而是想:憑什麼他成功了?他一定是運氣好,他一定有關係!聽說他腳臭!聽說他好色!......海瑞最大的悲劇在於,他的道德水準比所有官員都高,所以幾乎所有文人都在罵他。其實罵他不是目的,給自己的腌臢找藉口才是目的!!!


扣毛


海瑞是明朝時期著名的清官,他一生歷經四朝,嫉惡如仇,始終以打擊貪官汙吏為己任。

這位著名的“海青天”,屢屢因其剛正不阿遭人陷害入獄,卻次次化險為夷,甚至平步青雲,官越做越大。

然而,官做得再大,海瑞還是那個盡忠職守、剛強正直的海瑞。

海瑞去世後,老百姓自發為其披麻戴孝,哭倒在地的人百里不絕。奇怪的是,明人除了贊其“盡忠如螻蟻”外,還說他“盡孝似禽獸”。

為何會有這樣的評價呢?且聽有書君慢慢道來~

我們先來說“盡忠如螻蟻”。

所謂“螻蟻”,指的是力量微小或地位低微的人。

“盡忠如螻蟻”,則是說海瑞為官剛正,哪怕地位似螻蟻一般,仍抱定著“撼大樹”的目標,敢於搏擊權貴,始終奔走在為明朝盡忠的路上。

海瑞自小的志向,就是“為做官而讀書”。與別人不同的是,他做官不為名不為利,只想為朝廷盡一份力。

所以,鄉試時,海瑞極其慎重地答了篇關於“治黎”的策論。海南島的黎亂問題,自古有之,到了明代開始愈演愈烈。

海瑞的這篇策論,輕易擊中了主考官的心,他考中了舉人。會試時,海瑞又寫了一篇更精細的關於治黎的策論。

然而,這一建議卻被徹底無視。落榜後,海瑞決定放棄科舉,正當此時,朝廷突然派了他去福建教書。

教書育人,也是報效朝廷的一種,海瑞沒有多想,便去了。

執教期間,有御史來學校視察,其餘老師都跪地請安,唯有海瑞長身而立,拒絕下跪。

在他看來,跪地請安是官場上的禮儀,在學校裡則不必如此。

御史是多大的官,海瑞一介教書先生不會不知道,可他剛正不阿,竟是半點也不害怕,耿直boy初見端倪。嘉靖41年,海瑞被任命為了淳安的知縣。

一到任,他就開始不管不顧地燒火,先是重新丈量土地,再是改判冤假錯案,“海青天”名聲漸響。

當時,權臣嚴嵩的黨羽胡宗憲恰好巡視路過淳安,海瑞早就聽聞了其一路上各種勒索受賄的事情,酒飯供應和住宿接待皆儉之又儉不說,還設計將胡宗憲的兒子暴揍了一頓,並沒收了其全部的賄金。

一個小芝麻官,敢與炙手可熱的權貴做鬥爭,海瑞的膽識可見一斑。然而,這與他後來做的事情相比,只能算小巫見大巫。

嘉靖45年,海瑞買好全家老小的棺材,然後給明世宗朱厚熜遞上了一紙諫言——《治安疏》。

文內,他毫不客氣地指出了皇帝的一大堆錯誤,並直言國家已經瀕臨“民不聊生”境界。

明世宗大怒,當即就要將其殺頭,可一聽說海瑞早做好了赴死的打算,又頓覺羞愧汗顏。

天可憐見,海瑞倒也並沒有因此丟命,反而一直高升,直到去世前仍在官任。

他興利除害,整頓吏治,貪官汙吏幾乎是一聽他要來就急著逃命。他為官清廉,從來先是以身作則,歷經四朝朝朝得到重用,且他也從來沒讓皇帝失望過。

萬曆15年,海瑞病故於南京任上,嚥氣前一刻仍在處理政事。海瑞的一生,真正映證了他讀書時的夢想,一切為了做官。

且他這個官做得讓貪官汙吏膽寒,讓不思進取的帝王羞慚,讓老百姓人人甘願寵兒當女為其養老送終。

所以說,海瑞盡忠,確如螻蟻,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我們再來說“盡孝似禽獸”。

古語有云,“忠孝難兩全”,可在海瑞這裡,這句話不成立。

他忠則忠矣,孝還極孝,只不過,他的那種孝順,是一種“愚孝”,做法堪比衣冠禽獸。

所以,時人才評價他說“盡孝似禽獸”。

那具體是怎麼個禽獸法呢?

據說,海瑞一生結過三次婚,納過兩次妾,可媳婦要麼是被他趕出了家門,要麼是選擇了懸樑自盡。

唯一一個暴斃的三夫人,也被人懷疑其實不是意外,而是被海瑞殺害。為什麼會這樣呢?答案很簡單,婆媳不和,婆婆容不下兒媳。

海瑞是典型的單親家庭長大的孩子,四歲喪父,全靠母親一個人拉扯長大。海瑞的母親謝氏是一個很強勢的女人,海瑞對她的話可謂是言聽計從。

娶了第一個老婆後,因為長期沒有孩子降生,哪怕夫人勤勞能幹,性格又好,仍是讓謝氏各種不滿。

海瑞聽了母親的教唆,不但沒有為妻子說話,而且迅速地寫了休書,將妻子趕出了家門。

娶的第二任妻子倒是給力,沒兩年就為海瑞生下了兩個女兒,可謝氏重男輕女,一點也不開心,沒多久就故技重施,又讓兒子寫下了休書。

多年後,第三任夫人在家莫名暴斃,同僚都懷疑海瑞殺妻,可苦於沒有證據,事情不了了之。

同年,海瑞另一位妾因為受不了謝氏的虐待,選擇了自盡身亡。

當著母親的面,不能對妻子笑,不能對妻子說話,只要母親一變色,肯定是妻子的錯。到了晚上,妻妾們只能獨守空房,因為海瑞要陪老母親安眠。

種種行為,比之現在最受人詬病的媽寶男,真正有過之而無不及。

禽獸尚且知道關愛配偶,海瑞呢,盡孝盡到不講夫妻之道,心裡沒有半點夫妻恩愛,也無怪乎別人會說他“盡孝似禽獸”了。

然而,海瑞也只是一個普普通通的凡人,又受當時歷史條件所限,兩句評語一褒一貶,也是無可厚非~

有書君語:對此問題你有什麼不同的見解呢?歡迎在下方留言評論,別忘給有書君點個贊哦~關注有書君,私信回覆句子,有書君送你一句特別的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