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击疫情第一线的“积极分子”:记营口西市区派驻大石桥市高坎镇丁家村驻村干部杨爱宇




抗击疫情第一线的“积极分子”:记营口西市区派驻大石桥市高坎镇丁家村驻村干部杨爱宇

抗击疫情第一线的“积极分子”:记营口西市区派驻大石桥市高坎镇丁家村驻村干部杨爱宇

在丁家村,一提起杨爱宇,村民们都会说:“爱宇啊,我们熟,他是我们村的‘积极分子’!”“积极分子”咋一听,不知头绪,与村民们多聊几句,就会明了,原来杨爱宇是入党积极分子,正在努力争取早日加入党组织;同时,还是抗击疫情等各项工作中的“积极分子”,正奋战在抗击疫情第一线。

抗击疫情第一线的“积极分子”:记营口西市区派驻大石桥市高坎镇丁家村驻村干部杨爱宇

面对这场突如其来的抗“疫”战斗,杨爱宇主动作为,沉着应战,他和村“两委”班子及时召开会议,提早进行部署,对入户宣传、登记排查、环境消毒、设卡检查等防控工作做了周密的安排,同时,研究制定了网格化防控机制,率先设立发热群众接待诊所,确保抗击疫情各项工作井然有序,高效推进,切实当好抗“疫”指挥员;作为宣传干部出身的他,深知防控疫情宣传引导的重要性,为了传递正确的防疫知识,减少村民的恐慌情绪,在紧张忙碌了一整天之后,他还要连夜编撰疫情舆论动态简报,筛选疫情相关准确信息,通过大喇叭广播、手机微信推送、电话告知、发放宣传单等形式及时发声,确保村民准确知晓疫情各类信息,更好地稳定情绪、增强信心、提振士气,切实当好抗“疫”宣传员;为确保疫情防控工作无死角、无漏点,杨爱宇从腊月二十七开始,便开启了“连轴转”工作模式,只在大年三十晚上匆匆赶回家陪父母吃了顿年夜饭,然后又迅速返回村里的值班室,多少天来,他扎根在丁家村,与其他党员干部一道开展全覆盖、地毯式排查监测以及登记造册、物资采购、联防联控等工作,每天接打电话超过50多个,村里的大街小巷不时闪过他忙碌的身影,他始终坚持与大家奋战在一起,切实当好抗“疫”战斗员。村民们都说:“我们相信村里,咱们村的活儿干得扎实,特别是哪都能看到小杨这个“积极分子”,大家心里有底”。当前,丁家村人心安定、社会平稳、秩序井然。

抗击疫情第一线的“积极分子”:记营口西市区派驻大石桥市高坎镇丁家村驻村干部杨爱宇

见到杨爱宇之后,一般人难免会生出一个疑问,40来岁的人了,怎么才想着入党啊?原来,杨爱宇以前是一名民主党派人士,2018年5月,他响应脱贫攻坚的号召主动申请到农村去,任丁家村驻村干部。在脱贫攻坚第一线,他深切地感受到每一次工作上遇到瓶颈、项目上碰上难关、群众生活有了困难,挺身而出的是党组织,冲锋在前的是共产党员,群众依靠党组织,信赖党组织,党组织就是群众的主心骨。“我要入党”,深思熟虑后,杨爱宇做出了他人生中的一个重大抉择,2019年1月,他郑重地向丁家村党支部递交了入党申请书,成为一名入党积极分子。杨爱宇常说:“驻村一年多来,很多乡亲总习惯性管我叫‘杨书记’,叫着时间久了,有的时候也真的把自己当成第一书记了,这回我要更加努力工作,尤其是在抗击疫情这场战斗中,更要向优秀党员同志学习,冲在前,干在先,向党组织和乡亲们交上满意的答卷,争取早日加入中国共产党,早日成为名副其实的‘杨书记’。”

抗击疫情第一线的“积极分子”:记营口西市区派驻大石桥市高坎镇丁家村驻村干部杨爱宇

其实,在广大村民心目中,杨爱宇一直都是一名“积极分子”,驻村以来,在他和村干部的不懈努力下,丁家村申报的“生态肉牛养殖基地”项目获批,推动了鱼塘发包方案的实施,为村集体增加收入70余万元,清缴全部历史遗留土地欠款30余万元,建成了2000多平方米的村文化广场,剩余的4户“脱贫老大难”全部摘帽,提前完成了脱贫任务。2019年,丁家村被大石桥市委授予“党建示范村”、“文明村”称号,他个人也被评为“2018年度营口市优秀选派干部”。

抗击疫情第一线的“积极分子”:记营口西市区派驻大石桥市高坎镇丁家村驻村干部杨爱宇

在杨爱宇日记中有这样一段话:“已经晚上七点多了,外面还是一如既往的冷,但村里各位同志还在做着汇总统计工作,大家的热情给这个严峻的寒冬带来了暖意。我在微信群里嘱咐同志们做好防护,并说了一句‘大家辛苦了’。冬天已经快结束了,春天还会远吗?”

抗击疫情第一线的“积极分子”:记营口西市区派驻大石桥市高坎镇丁家村驻村干部杨爱宇

是啊,冬天已经快结束了,春天还会远吗?这句话饱含着杨爱宇这名“积极分子”对抗击疫情工作,对实现丁家村美好生活的那份浓浓的期盼和祝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