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难道不知道大汉气数已经吗,为何还去辅佐刘备?

思维杜鹃


诸葛亮出山时,准确的说是汉末,当时汉王朝虽然名存实亡,各地军阀崛起自立,但文化阶层对汉王朝还是非常敬重。

最典型的是曹操的谋士荀彧,为曹操奠定中原基业出谋划策,引荐文臣良将,制定国家方针,但其反对曹操架空汉献帝,最终被赐予食盒而亡。

曹操在受封魏王后,移居邺城期间更有无数的志士和朝臣,多次想要为汉王朝争回统治权,如国舅董承等,虽然以失败告终,却宣告世人的态度,令曹操不敢再有称帝野心。

诸葛亮看出汉王朝的衰弱,但荆州刘表老迈无大志,益州刘璋更加无所作为,因此当以仁义著称的刘备,前来求教和邀请,也就成了诸葛亮出山的机会。

刘备既是汉室宗亲,至少家天下时期,民众觉得天下就是刘氏,辅佐刘备至少有正统的优势,可以当做报国!

而诸葛亮也正好想要显示自己的能力,缺少文臣辅佐的刘备刚好便是那个人,因此即便诸葛亮意识到汉王朝无力回天,倒也是愿意去尝试,这就是那个时代知识分子的执着!


多臻贵


好吧,诸葛亮作为一个杰出的政治家,当然知道东汉王朝气数已尽。

他选择辅佐刘备,虽然打的口号是匡扶汉室,说到底,其实是辅助刘备本人。打出的扶汉口号,不过是招揽那些对大汉心存好感的一部分人而已,维护既定的正统,也显得没那么叛逆。

诸葛亮也清楚:自身有才能不错,还待遇上识货的主、有需要的主。

试看当时天下,谁有刘备求才若渴,谁有刘备迷茫彷徨?

刘备需要诸葛亮指点迷津,诸葛亮也需要一个挥洒自如的舞台。

其他地方都挤满了人,只有刘备这里,诸葛亮可以一家独大,所以刘备三顾茅庐后,诸葛亮也就欣然出山了。


关键是,也没见曹孙两家来人……


钱多多读文史


这个问题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去看:

一、气数已尽的是东汉,诸葛亮想辅佐刘备成为刘秀,再造一个新汉朝

历史学家认为汉朝其实分三个阶段,即西汉、东汉、季汉(即蜀汉),这三个阶段,其实是三个不同的朝代。

王莽篡汉时,西汉其实已经灭亡,王莽的新朝存在15年。如果不是绿林、赤眉起义,刘秀乘机起兵,并最终推翻王莽、剿灭各路起义军,汉朝早就亡了。

从皇位传承来看,根据古代的宗法制,刘秀其实是小宗,皇帝那一脉才是大宗。

刘秀本来是汉景帝儿子长沙定王刘发一支的后人,因为汉武帝推恩令,爵位越分越低,食邑越分越小,到了刘秀父亲刘钦时,已经无爵位可以继承,无土地可以分封,靠举孝廉当了个小小的济阳县令。

刘秀9岁时,父亲在南顿县令任上去世,刘秀彻底沦为平民。

刘秀抓住了王莽新朝后期天下大乱的机遇,靠着刘邦九世孙的血脉聚拢人心,推翻王莽新朝统治,扫平各路起义军,最终登基做了皇帝,因为他姓刘,所以国号还是汉,史称东汉。

但东汉事实上是在推翻王莽之后建立的一个新朝代,穷小子刘秀创业成功。

在诸葛亮的眼里,东汉末年和西汉末年是一个性质。同样是汉景帝后代的刘备也是平民,刘备和刘秀一样,也是举着“兴复汉室”的旗号创业。

诸葛亮出山的时候,天下形势呈现“一超多强”的格局,“一超”就是曹操,已经统一了北方;多强包括孙权、刘表、刘璋、张鲁、马腾韩遂、辽东公孙氏这些割据势力,刘备势力不大,但也有一定的影响力。

那时候的刘备和昆阳大战前的刘秀差不多,有机会也有很大的难度。而刘表、刘璋的无能给了刘备机会,因此,他才决定追随刘备,和刘备共同创业。

在诸葛亮的心里,东汉气数确实已尽。但他要辅佐刘备建立一个新的王朝,像光武帝创业成功一样,他觉得刘备创业能成功,也能创立一个披着“大汉外衣”的新王朝。

刘秀通过昆阳之战,以少胜多,扭转局势。

刘备通过赤壁之战,联合孙权,打败曹操,夺取了荆州四郡作为立足点,真正捞到了创业的第一桶金。

这也说明,诸葛亮把刘备比刘秀是正确的。

二、诸葛亮更相信“人谋”而不是“天时”

虽然《三国演义》中司马徽说孔明得其主、不得其时。但正史上,司马徽可是向刘备极力推荐诸葛亮和庞统的。

司马徽可能也认为汉室气数已尽,但那是针对汉献帝一脉说的。

对于刘备来说,因为是重新创业,只是起步比曹操、孙权低一点,成功得比曹操、孙权慢一点而已!

对于诸葛亮来说,他给自己的定位是辅佐刘备创业,而不是帮助汉献帝刘协重振东汉雄风。

既然是创业,那就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

首先,对创业者来说,需要天时、地利、人和。刘备其实既拥有人和,也拥有天时。

曹操得天时,因为他挟持了汉献帝,挟天子以令诸侯,让曹操打谁都能从汉献帝那儿讨得一张圣旨,从而师出有名。

孙权据有江东六郡和长江天险,拥有地利,使得江东易守难攻。

刘备手里既没有汉献帝,也没有地盘,更没有什么地利,但刘备却拥有“天时”与“人和”:

  • ——刘备是汉室宗亲,这是天生的“天时”。对汉末乱世来说,那些心怀汉室的人,不一定都要追随汉献帝刘协,而是只要刘邦后代姓刘的就可以。因为汉献帝被曹操裹挟,随时有可能被弑杀。就像王莽毒杀汉平帝、囚禁孺子婴一样。刘秀的汉室宗亲身份就有很大的号召力。刘备的汉室宗亲,在东汉末年同样有号召力。因为刘备是自由之身,这个号召力甚至比汉献帝更大。这是刘备的“天时”优势。


  • ——真正的“天时”,其实是乱世带来的“机遇”。什么是真正的天时,就是机遇。乱世出机遇,乱世出英雄,刘备是英雄,身逢乱世,自然可以有一番作为。事实也是如此,刘备凭自己的打出了一片天地,而同时期的其它汉室宗亲,比如刘表、刘璋、刘繇等,都碌碌无为。而刘备本来就是一平民,却抓住乱世的机遇,重新创业。虽然诸葛亮出山的时候,刘备创业连续失败,还是零基础,但是已经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比较高的口碑。再次创业完全可以搏一把。

  • ——刘备拥有“民心”得“人和”。东汉末年,军阀混战,民不聊生。最受苦的还是百姓,而那些军阀,包括曹操、孙策在内,都没少“屠城”,暴虐程度不亚民董卓。

《三国志.魏书.武帝纪》:还过郯,谦将曹豹与刘备屯郯东,要太祖。太祖击破之,遂攻拔襄贲,所过多所“残戮”。《三国志.吴书.孙破虏讨逆传》:遂引兵渡浙江,据会稽,“屠东冶”,乃攻破虎等。

不仅曹操、孙策,袁绍、马超等几乎所有军阀都有屠城记录,所以东汉末年呈现了“千里无鸡鸣,白骨露于野”的惨景。

而刘备一生不仅没有任何屠城记录,而且每到一地,都行仁政,关心民生疾苦,受到当地民众拥戴。在徐州是这样,在新野也是这样。携民渡江就是刘备行仁政、得人和的最好说明。

得民心者更容易得天下,这是刘备能成功创业最过硬的基础。有了这个基础,诸葛亮愿意陪刘备一搏。

其次,天时只是外因,人谋才是内因,内因决定外因。

天时,归根到底是外因;地利,归根到底也是外因;而人和却是内因决定的。从哲学来看,内因决定外因。所以孟子说: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况且任何事情的成功,都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精心谋划,人谋有时比天时、地利更重要,而人谋更是内因。诸葛亮更看重人谋。这从《隆中对》可见一斑:

《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曹操比于袁绍,则名微而众寡,然操遂能克绍,以弱为强者,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

诸葛亮说得很清楚,曹操能以弱胜强,主要靠的是人谋。而谋事正是诸葛亮的长处,曹操能通过人谋以弱胜强,自比管仲、乐毅的诸葛亮为什么不能辅佐刘备以弱胜强?

三、刘备具有良好的创业条件,值得诸葛亮追随

首先,刘备有大志向,并矢志不渝地追求“初心”

刘备小时候就有大志向,想乘“羽葆华盖”的车子。长大后跟随卢植学习,注意结交人脉,黄巾起义后,乘势而起,开始创业。

但是刘备创业,一直到赤壁之前,可以说是失败的,连战连败。陶谦把徐州让给他,这么好的地盘最后都丢了,最后不得不投靠刘表。

刘表对刘备是既利用也提防,只让刘备驻扎在新野小县,帮着刘表看守荆州的北大门。

但刘备并没有因为创业接连失败而放弃梦想,始终矢志不渝地追求自己的梦想。

在荆州新野,刘备一呆就是七八年。这七八年里,曹操逐步平定北方,成长为当时天下的超级大诸侯。孙权也在江东站稳脚跟,东吴成为仅次于曹操的第二大诸侯。

刘备这七八年也没闲着,除了帮刘表平定山贼外,注重结交荆州当地的豪强,并到处寻访人才……这一切诸葛亮都看在眼里。

而刘备因为七八年没有大的战事,还慨叹“髀里肉生”,留下了“初心不改”的佳话:

《三国志.蜀书.先主传》:九州春秋曰:备住荆州数年,尝於表坐起至厕,见髀里肉生,慨然流涕。还坐,表怪问备,备曰:"吾常身不离鞍,髀肉皆消。今不复骑,髀里肉生。日月若驰,老将至矣,而功业不建,是以悲耳。"

这个典故,诸葛亮应该也有所了解。像这样矢志不渝追求“初心”的主子,值得诸葛亮效劳。

其次,刘备善于借势借力

刘备虽然是零基础,但却非常善于借势借力发展自己。

  • 第一,利用汉室宗族的身份,借大汉王朝的势。三国时代,虽然天下大乱,军阀混战,但是怀念大汉、心系大汉、向往大汉的官员、民众还是很多的,打着“复兴大汉”的旗号,就能号召很多人。关羽、张飞、赵云、糜竺、孙乾这些人都是因为刘备打着复兴大汉旗号而跟随的。

  • 第二,利用军阀矛盾,借力打力。陶谦死后,徐州民众拥戴刘备为徐州牧,结果被吕布抢走,刘备借用曹操的力量消灭了吕布,还被曹操引荐给汉献帝,确认了汉室宗亲的身份。然后又利用袁术与曹操的矛盾,主动逃离许昌,袭占徐州。逃到荆州后,又借用刘表的力量,在博望打败了前来讨伐的于禁、夏侯惇。刘备的借力打力,使自己始终就像打不死的小强,越打越顽强。

  • 第三,借助一切可能机会,发展自己势力。刘备在公孙瓒的时候,发现赵云是人才,就暗中拉拢,最终赵云成为自己的贴身护卫。在袁绍那儿避难的时候,刘备又让赵云暗中招兵买马,为脱离袁绍创造了条件。诸葛亮投奔刘备后,借东吴之力,打败曹操,夺得荆南四郡立足,更是借力的典范。

刘备善于借势借力,说明刘备创业有方法,这一点也值得诸葛亮追随。

其三,刘备有成大事的人才基础

成大事离不开各种人才。三国乱世,最需要的人才就是武士与谋士。

刘备虽然谋士力量不足,他前期创业屡屡失败,也是因为谋士的智力不足。

但是刘备帐下的武力人士并不差,相反,却非常厚实。

顶尖武将有关羽、张飞、赵云,这些都是万人敌,所谓百万军中取上将首级如探囊取物。关羽在之前就有百万军中单骑斩颜良的神话一般表演。二流武将有关平、刘封、糜芳等。

刘备的人才厚度虽然不如曹操、孙权,但是锐度非常厉害。

乱世创业要靠征战,有了这些一流锐度的武将作为基础,诸葛亮再加盟提供强大的智力支持,刘备完全能够创业成功。

综上,因为刘备完全是白手起家再创业,而不是简单的维护东汉末年的腐朽统治,且刘备得天时、人和,加上良好的创业人才基础、矢志不渝的创业初心、借势借力的创业能力,再加上诸葛亮的战略、政治、经济、军事谋划,刘备完全有可能创业成功,诸葛亮追随刘备是正确的抉择!


一叶碧云


在群雄纷争的东汉末年,诸葛亮也想有一番作为,但有实力的人都是非常高傲的,宁愿待价而沽,也不想随随便便就把自己给卖了。也因此诸葛亮放弃了曹操、孙权,还放弃他的当地父母官刘表,偏偏选择了当时诸侯之中实力最弱的刘备。

一,诸葛亮渴望建功立业

究其原因,还是诸葛亮想要有所作为,如果他选择当个农民,自然也不会有后面的事情。

诸葛亮出生在徐州,诸葛家族在琅琊郡也是名门望族,他的先祖诸葛丰在汉元帝时期当过司隶校尉,相当于现在北京市的纪委书记,他的父亲诸葛珪当过泰山郡丞,相当于市长秘书,因此诸葛亮从小的生活环境是非常不错的。

让一位官二代一辈子过农民的生活,他会愿意吗?诸葛亮也不例外。

二,锦上添花不如雪中送炭

江东孙权,虽然年少,但兵精粮足,周瑜、鲁肃、张昭、程普等等,都是身居要职,这就导致诸葛亮前往江东,即便能得到孙权的赏识,最多最多也得从中层干部做起。毕竟一来就把诸葛亮提拔成高层,这让周瑜、鲁肃等人心里会怎么想?

曹操就更不用说了,文臣武将无数,甚至都可以用不缺人才来形容。荀彧、程昱、陈群,还有他那一大家子的曹氏家族、夏侯家族,按排资论辈、先来后到的规矩来算,诸葛亮去曹操那又能当个什么样的官职?

但投奔刘备,那就不一样了。毕竟这个时候的刘备正处在人生低谷,寄身之所还是刘表的地盘,手下士兵也不过万人。不说跟曹操刘备相比,即便是张鲁,当时的实力都要比刘备强上数十倍。

打个比方,一开始就跟着马云干的人,现在是不是都身居要职成为亿万富翁了?但现在的985研究生去阿里巴巴,马云会一下子就给他集团高管的职位吗?

三,刘备拥有雄心壮志

刘备一生的口号,都是匡扶汉室。得民心者得天下,诸葛亮也知道这个道理。再加上刘备又有着皇叔这一身份,就更能得到老百姓的支持,对未来的建功立业能获得更好的帮助。

并且刘备当时的确是求贤若渴。在诸葛亮之前,刘备的智囊团是孙乾、简雍、糜兰等人。让他们管理一座城市倒还可以,但要想靠他们征战天下,他们已经是用实际行动表明了,自己是真的没那能力,不然刘备也不至于47岁了还得寄人篱下。

当然了,刘备的实力也不能太弱,不然诸葛亮也看不上他。虽说刘备之前的智囊团不咋滴,但武将方面绝对是顶级的,向关羽、张飞、赵云,还有刘封、关平,虽然刘备地盘小兵力少,但在顶级战力上,是不输曹操、孙权的。

四,总结

三大原因下,刘备最终成为诸葛亮最好的选择。与其到曹操、孙权手下当个小官,倒不如到刘备这边当第二号人物。虽说刚开始是有些掉价,但刘备的升值空间大呀。再加上刘备的个人魅力,以及的确是有些真材实料,还有刘备三顾茅庐感动了诸葛亮,这才最终让诸葛亮选择了刘备。


狼群讲历史


导语:东汉末年天下大乱,群雄并起,曹操奉天子坐拥朝廷,孙权佣兵占据东吴。大汉已是名存实亡。汉室宗亲刘备在徐庶和司马徽的建议下请诸葛亮出山相助,诸葛亮被其感动决定下山辅佐刘备完成匡扶汉室的抱负。

诸葛亮之所以执意辅佐刘备复兴汉室。是因为诸葛亮对汉朝是有情节的,天下很多人也同样对汉室有感情,亡国之际拯救国家于危难之间,重塑王朝正是像诸葛亮这种有志之士最想做的,所以复兴汉室同样是诸葛亮的理想,而这个理想在当时只有刘备能完成。

一、受传统思想观念的影响,“复兴汉室”同样是诸葛亮的心愿

诸葛亮出生于181年(汉灵帝光和四年),他是官吏之家出身,诸葛家族是当时的望族。诸葛亮的先祖诸葛丰曾经在西汉时期做过司隶校尉,他的父亲诸葛珪也在东汉末年时期做过泰山郡丞。也就是说诸葛家曾是汉臣受过汉朝的俸禄,所以诸葛亮对汉朝是有很深的情节的。

诸葛亮是个文人,他深受传统文化思想的熏陶。这些思想在诸葛亮的奋斗生涯中便可以看出:

忠义——儒家思想倡导“忠君爱国”,及其注重忠义。而诸葛亮就是个及其忠义的人,《三国志-诸葛亮传》中记载:

刘备在白帝城托孤之时对诸葛亮说:“君才胜曹丕十倍,必安国而成大事。若嗣子可辅,则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为成都之主。”

可见诸葛亮当时权利是非常大的,可以说是军政大权集于一身。如果他想取代刘禅的帝位,那是轻而易举的,而且名正言顺。然而,诸葛亮心里却从未有过半点非分之想。在刘备死后,诸葛亮为完成对先主刘备的承诺 内修法度、外伐曹魏,数次北伐,屡败屡战。即便最后劳累而死,也不曾有半句怨言。

仁政民本——“仁政”是儒家思想的核心。就是要以民为本,而诸葛亮在治理蜀国的理念中,一直渗透着仁政民本的思想。诸葛亮深知:“屋漏在下,止之在上,上漏不止,下不可居也。”他不仅带头廉政还将廉政作为一项重要的政治、法律建设。这一政策对蜀汉的经济、政治、文化等都起到了正面的影响。

——“礼”也是传统儒家思想的重要构成部分,在古代出身是很重要的,国家的治乱,取决于等级秩序的稳定与否。

刘备是汉室后裔,一直都以“仁义”著称,有打的又是“匡扶汉室”的旗帜。他的思想跟诸葛亮完全契合,对于像诸葛亮这类人来说,展示平生所学辅佐明主、平定中原是毕生的心愿,而刘备刚好跟他自己的理想一致。

二、只有刘备是真的想“复兴汉室”

东汉末年,群雄并起。当时独霸一方的有曹操、孙权等人,而刘备当时虽打响了名声但连一块自己的领地都还没有。但他有一个别人没有的武器那就是皇室身份。

《三国志》中记载:先主姓刘,讳备,字玄德,涿郡涿县人,汉景帝子中山靖王胜之后也

  • 从身份背景来看,刘备是汉室后裔。诸葛亮一直以来都有匡扶汉室的心愿,既然是复汉那必须得是正统,但在这些诸侯中只有刘备是汉室宗亲,而且他的身份已被皇帝认可,并且昭告了天下。

  • 从复汉的志向上看,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上朝配剑,狼子野心已昭然若是;而东吴本来就是割据一方的诸侯,偏安于一方,已然没有复兴汉室之心;三方之中只有刘备一心想匡扶汉室。

所以不管是从出身背景还是从复兴汉室的志向上看,三方之中只有刘备真的想复兴汉室的,如果是曹操或孙权统一天下可能就是改朝换代了,这样的话有背诸葛亮的理想,曹操身边的重要谋士荀彧就是死于这一点。

三、只有刘备能给予诸葛亮最大的信任,让诸葛亮才华得以施展

诸葛亮还在茅庐中时,平时里非常喜欢吟诵《梁甫吟》。常常拿管仲、乐毅来自比。凡是有才华之人,身上难免会有一些傲气。诸葛亦是如此,他既然将自己比作管仲、乐毅那必然不想于屈居人下。

就当是的背景而言,曹操早已下了招才令,广招天下名士,此时他身边已是谋士如云。如荀彧、郭嘉、程昱、荀攸、贾诩等。诸葛亮虽然有才但太年轻,不了解他的人并不知道他的才能,也只有徐庶、司马徽这些与他接触过的人才了解。所以如果诸葛亮投奔了曹操,他对于曹操而言也只是众多谋臣之一罢了,曹操不会特别重视他。

孙权也是一样,他身边已经有了鲁肃、张昭、周瑜等,如果诸葛亮过去地位也一定在这三人之下。诸葛亮曾经出使东吴联刘抗曹时张昭曾劝他为孙权效力。诸葛亮是这样回答的:

据裴松之注引《三国志 蜀书 诸葛亮传》记载诸葛亮原话:"孙将军可谓人主,然观其度,能贤亮而不能尽亮,吾是以不留。"

意思就是孙权确实是个明主,如果自己投奔孙权,孙权一定会受到孙权的礼遇,但不一定有充分发挥的空间。张昭听完后就没再劝诸葛亮。因为就东吴内部局势来讲,孙策将江东交到孙权手里的时,内部政权基本已经稳定。孙权手下的得力干将基本都是长兄留给他的。孙策离世时曾交代孙权内事不决问张昭外事不决问周瑜。基本已经决定了周瑜和张昭在东吴的地位。除了他们俩还有鲁肃这样的大士族也是孙权的依靠。诸葛亮来基本就是往后排了。

但刘备不一样,刘备身边唯一的谋士徐庶也被曹操设计引走了,他急需要一位有才能的谋士与他共谋天下。刘备三请诸葛亮,足见他对诸葛亮的重视。

裴松之在注引《三国志》的时强调了一点:

原话是:“观亮君臣相遇,可谓希世一时,终始以分,谁能间之?”

意思就是诸葛亮与刘备不是一般的君臣关系,他们的关系在当时都很罕见。足以见得刘备是多么重视诸葛亮,而在后来刘备白帝托孤,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表现中我们也能看到。他们的关系不是一般人可以离间的。

诸葛亮虽然出师未捷身先死,最终没有完成心中的抱负,但他为了心中的大义、理想奋斗一生,不管身处什么样的险境都从未放弃,从未妥协的精神,永远值得我们敬仰!


历史湮灭的足迹


首先看一下东汉末年的社会状况:东汉从汉和帝开始就进入了外戚和宦官轮流专权的恶性循环。所谓外戚,就是外来的亲戚,是皇后的娘家人。东汉后期,皇帝大多年幼并且不长命,没有能力处理好国家政务,皇权就落到了太后一族,这就形成了外戚专权的局面。

等到皇帝不断长大,在自尊心的驱使下,迫切希望回到权力的核心位置,而这个时候,皇帝发现身边没有一位可以依靠的大臣,因为外戚压根就不会让皇帝结交权臣 ,身边只有太监,太监就成了皇帝的天然盟友。当皇帝依靠太监夺回了皇权,太监因军功封侯。太监掌权之后,因为生理上的原因导致心理有障碍,做事奉行“顺我者昌、逆我者亡”,这又造成了宦官专权的局面。

夺权之后的皇帝又经常活不久,要么纵欲,要么被外戚一族暗杀,外戚又会扶持一位幼小的皇子继位,继续操纵政权,这时宦官退去。

东汉末年的政坛乱相就是在外戚、宦官之间轮流更替。无论外戚还是宦官,他们都对老百姓进行残酷的剥削,直到有一天,黄巾起义爆发。

在镇压黄巾起义的过程中,朝廷把刺史改州牧,把中央官员外放担任,赋予他们军权、事权,这就形成了地方豪权,如刘焉以及后来的刘表、刘璋。

一些地方大族也趁势崛起,形成了地方割据,如袁绍、袁术、韩遂、马超。

到这时,东汉王朝已经名存实亡,诸侯割据正式形成:冀州、幽州有袁绍;辽东有公孙瓒:兖州、豫州、青州有曹操;徐州有陶谦;荆州有刘表;益州有刘璋;江南有孙策。

大汉王朝走到这一步,早已经是名存实亡,气数已尽。

诸葛亮做为当世奇才,不可能不知道“匡扶汉室”无异于倒行逆施。但是他依然在27岁那年走出南阳,与刘备结成生死之交,把自己一生的才智、心血都献给了蜀国,这是为何?

一、两人追求一致。

刘备打出的“匡扶汉室”,并不是把汉献帝再扶起来,而是要重新建立起一个如同汉文帝、汉景帝、汉武帝时期一样强大的王朝,但是这个国家未必叫“汉”。否则,刘备称帝之后,也不会把国号定为“蜀”。他唤醒的是天下读书人救苍生于水火之中的美好愿望和追求,从这一点上说,两人的追求是一致的。

二、形势所迫,刘备急需谋士。

刘备和曹操都起于镇压黄巾军起义,但是完成之后,两人走向了两极分化:在刘备依附刘表、驻防新野的七八年,北方的曹操在鬼才郭嘉的辅佐下,杀吕布、败袁绍、征乌桓、平辽东,早已统一北方,率百万之众,不可与之争锋。

而江南的东吴,在孙坚、孙策、孙权三代人的努力下,已经国险民固,不可轻取。

当时,北方的曹操有郭嘉、荀彧、许攸、程昱出谋划策,南方的孙权有周瑜、鲁肃倾力辅佐,唯独刘备“左右不得其人”,导致事业缕缕碰壁。投公孙瓒、救孔融、投陶谦、败曹操、附刘表,虽有关羽、张飞、赵云等一流猛将,无奈无谋臣辅佐,到了奔五的年龄,依旧颠沛流离,无立锥之地。

三、躬耕十年,才能卓著。

刘备是一个仁义和霸业并重的人物,诸葛亮看到了刘备视兄弟为手足 、视百姓如父母,是一个仁义而又有野心的人物,并且自己正好具有这样的本事,可以帮助刘备扭转乾坤。

诸葛亮自幼父母双亡,由叔父诸葛玄养大,15岁那年随叔父来到荆州,先后师从司马徽、庞德公、黄承彦(岳父),从兵法韬略、阴阳五行、天象八卦,再到琴棋书画,无所不通。

在南阳半耕半读的十年,诸葛亮密切关注天下大势,为刘备量身定做了一套建国方略:益州沃野千里、天府之国,荆州北接曹魏、东连孙权,必为用武之地。拿下荆州、益州,成鼎足之势。待天下又变,从荆州、汉中兵分三路穿过秦岭,直取长安,然后东出函谷关克复中原;最后顺江而下取东吴,则此霸业可成!

一席话说得刘备醍醐灌顶、热血沸腾,我来对了,哥就认准你了!从此,刘备对诸葛亮言听计从,一步步走上三足鼎立之势。



在白帝城托孤之际,刘备把国家和儿子斗交给了诸葛亮,甚至要诸葛亮在阿斗不才的情况下取而代之。可以说,诸葛亮达到了一个文臣、一个谋士应该达到的最高程度,此生足矣。


品读春秋001


诸葛亮的心敞亮得很,所以有刘备三顾茅庐后的隆中对,战略就是三分天下,至于三分天下后能走多远,这需要更远大的眼光和谋略。

以诸葛亮的才智,肯定清楚:曹操阵营最强但人才济济,去了也不会尽其才;孙权实力第二人才也不少,然两者中都无其朋友圈,虽弟弟已在孙权麾下,也没理由弃一选二;而与其有姻亲关系的刘表虽据荆州但无大志,更不入其眼。

选择刘备的主因:从《出师表》《后出师表》《诫子书》等看出,诸葛亮认同作为汉室皇叔——刘备的为人和志向,深知刘备阵营是正义之师,关键刘备会尽其才。再者,大儒都有“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气慨,孔夫子就是典型,何况诸葛亮的字就叫孔明!

理解延展:大咖评价诸葛亮

刘备: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

司马懿:“真乃天下奇才也!”“亮虑多决少。亮志大而不见机,多谋而少决,好兵而无权,虽提卒十万,已堕吾画中,破之必矣!”

乾隆帝:诸葛孔明为三代以下第一流人物,约其生平,亦曰公忠二字而已。公故无我,忠故无私,无我无私,然后志气清明而经纶中理。

毛泽东:其始误于隆中对,千里之遥而二分兵力。其终则关羽、刘备、诸葛三分兵力,安得不败。

王震:诸葛孔明这个人物对当时中国社会的分裂状态很不满意,他一直怀有统一中国的远大志向,很值得尊敬。


致敬大师


诸葛亮当然知道大汉气数已尽,他并不是要光复大汉,而是要重造乾坤。

三国演义中,明镜有一句话来评价诸葛亮出山辅佐刘备。

孔明虽得其主,不得其时,惜哉惜哉!

主说的当然是刘备,时则是当时的天下大势。

诸葛亮出山时,是公元207年。

当时天下诸侯已经出现分化,曹操成为实力最强大的割据势力。

此外,孙权,刘表,刘璋,张鲁,马腾,韩遂等人拥兵自重,实力比曹操稍弱。

其实局势已经非常明朗,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已经有统一天下的雄心壮志。

从他的《短歌行》中,我们也能窥探曹操的理想。

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这正是曹操想要实现的梦想,也是整个曹操阵营中的主要作战目标。

而诸葛亮之所以要辅佐弱小的刘备,主要就是因为他要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用三分天下的计谋,来对抗曹操一统天下的目标。

可以说,诸葛亮最后成功了。

诸葛亮给刘备制定的计划,主要分了三个步骤。

第一步:

荆州北据汉、沔,利尽南海,东连吴会,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国,而其主不能守,此殆天所以资将军,将军岂有意乎?

第二步:

益州险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高祖因之以成帝业。刘璋暗弱,张鲁在北,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智能之士思得明君。

第三步:

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

做完这三步,刘备即使不能统一三国,也能成为一方霸主。

诸葛亮想要的不是光复大汉王朝,或者迎回汉献帝刘协。

他只是想借用刘备的个人身份,来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像管仲,乐毅一样,成为名留青史的名相。

事实上,他也做到了名留青史。

很多人认为,诸葛亮如果辅佐曹操或者孙权,可能结局会不一样,诸葛亮也不至于积劳成疾病死五丈原。

可是,我们仔细想想,诸葛亮用一人之力,为刘备谋略了三分天下的格局,实在是一个有经天纬地的人才。

诸葛亮看重的,是刘备的皇室身份,当时像关羽,张飞和赵云,都是因为刘备是大汉皇叔,才会忠心辅佐刘备的。

这个旗号打出来,许多人都会跟随刘备。

后来的荆州,益州和汉中,就有许多忠于汉室的人,选择了刘备作为靠山。

这也是诸葛亮比较佩服刘备的地方,他经历过无数的失败,但却越打越勇,越打身边的人才汇聚的越多。

笔者认为,这也是刘备吸引诸葛亮出山的一个主要原因。

著名史学家钱穆曾经评价诸葛亮:

有一诸葛,已可使三国照耀后世,一如两汉。

这也是为什么诸葛亮辅佐刘备,而不选择曹操和孙权的原因。

—End—



冷月钩沉


诸葛亮是三国时期蜀汉一代贤相,高风亮节,“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千百年来为世人所称颂。作为一代人杰,诸葛亮明知曹操已经一统北方,正欲携势扫平南方,一统天下,在与此不利的情况下,他毅然出山辅佐最为弱势的刘备,这是因为:

一是志存高远,渴望建功立业。

诸葛亮自建安二年(197年)叔父诸葛玄去世后,开始在隆中耕读隐居达10年之久,平日喜欢吟诵《梁甫吟》,“每自比管仲乐毅”,希望能够出将入相,建功立业。而当时曹操已经“奉天子以令不臣”,已为汉相,而且曹操集团人才济济,文有荀彧、荀攸、程昱、贾诩,武有曹仁、曹纯、乐进、徐晃,诸葛亮如果加入曹操集团,很难有出将入相的机会。而孙权集团,张昭周瑜与孙家的关系是“升堂拜母”,一文一武分别把持朝堂和军队,这是诸葛亮不愿意看到的。对于诸葛亮这样傲骨的人,宁为鸡首,不为凤尾。而刘备方面,一直缺乏重量级的谋臣,又求才若渴,诸葛亮一旦加入就可获得一展抱负的机会。

二是注重声名,忠于汉室。

诸葛亮一生忠于汉室,才有后来的五次北伐中原。汉朝400年,汉室刘氏天下成为正统士人的共识,这也是为什么当曹操企图取汉室而代之时,以荀彧为代表的忠于汉室的谋臣消极怠工。作为正统士大夫,在诸葛亮看来,曹操虽名为汉相,实为汉贼。而刘备作为汉室后裔,根正苗红,汉献帝只是曹操手中的傀儡,效命于刘备也就是效忠于大汉王朝,这自然成为诸葛亮的不二之选。

三是发展空间不同。

曹操集团雄踞北方,已经有了稳定的执政团队,曹操又是一个非常聪明自负的人,新人很难有出头的机会。作为后三国时期大放异彩的司马懿,也是到了曹丕代汉才获得重用。诸葛亮当时名气很小,时人对他都是不屑一顾,如果加入曹操集团,很可能泯然于众人也。孙权方面,江东集团正在稳定内部,向外扩张又受到曹操打压,摆平内部成为首选。而刘备方面,暂时没有任何根基,而按照诸葛亮的隆中对策,三分天下有其一,诸葛亮由此可获得一个非常广阔的发展空间。


老袁侃历史


三国时期,像诸葛亮这样的顶级人才,对主公的要求是非常高的,如果遇不到明主,宁愿不出山!

诸葛亮眼光非常高,在南阳未出山时,常自比管仲乐毅,好梁父吟,可见诸葛亮的远大志向!

当时的刘备一没军队二没地盘,可以说连诸侯的资格都算不上,诸葛亮岂能不知大汉气数已尽,但为什么还会选择刘备呢?

首先,刘备这个人有争霸天下的野心,有做皇帝的野心,也有成大事的气魄,也有成大事的性格,缺少的是军队和地盘!这点诸葛亮看出来了,关羽和张飞也看到了!所以刘备的潜力很大!

其次,以诸葛亮的才华和傲气,要出山效忠,必须要做第一谋臣,不可能会屈居别人之下,刘备急需军师谋士,所以投靠刘备,必能重用,自己才能做成第一谋士!投靠曹操会居在郭嘉、荀彧之下,投靠东吴会居在周瑜张昭之下,其他诸侯,诸葛亮岂能看不出成就不了大事!

再者,诸葛亮不服天下英雄,而与诸葛亮相比,能够克制诸葛亮的郭嘉(军师天才)在诸葛亮出山的那一年去世,隆重定下三分天下的大计!

所以诸葛亮追随刘备,一生鞠躬尽瘁!蜀汉在夷陵之战后,元气大伤,且失去荆州,开始走下坡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