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的高层管理,上下班应该打卡吗?

笔记簿杏豆


我觉得高管上下班应该打卡,这是我从个人经验得出的观点。

或许有无数人列举出很多不打卡公司的牛逼,还有很多对高管实行免打卡后公司业绩不差的例子,但我依然觉得一个公司既然要员工打卡,那高管就要同样做到。

一企两制并不是好现象,高管们并非真的应该搞出特权。

高管并非个个有想象中那么自律。

很多人赞成高管不打卡的理由无非是高管素质过人,具有超过常人的自律能力,所以为了体现对他们更大的尊重,可以免除他们打卡。我不否认高管中大部份人能够混到这位置,确实能够充分激发自己的内驱力,不必用枯燥的考勤制度来约束他。但是,龙生九子,各有不同,终究有些人天生缺乏自律和坚持。我亲自体验过遇到急事要找高层签字时,十点钟的老总尚在梦中,因为昨夜打牌至天明。

一旦取消打卡要求,那些时间观念不强,行事随意的高管,从此得到了堂而皇之溜号或迟到的特权。很明显,这对于企业工作的开展没有任何益处。反过来,至少统一打卡没坏处。

特殊化的氛围会对企业产生无形的伤害。

如果觉得高管们贡献大就应该享受特殊化待遇,我相信中层很快就会产生抱怨。与高层接近的中层人员会因为高层的特权而对公司失望,要知道中层不会认为自己的贡献小,所有的决策都是通过他们贯彻达成的。一旦这种抱怨向下渗透,基层同样会对此特殊政策生出不满。当然,企业有时会无视这种抱怨,因为这种负面伤害是无形的。

当高管们不打卡时,对中基层的考勤是否还可以严格要求?我见过的是上行下效,士气衰退。所以,制度面前一视同仁,能够以身作则的高层领导对企业良好氛围更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总而言之,我觉得高管们应该遵照公司制度不要搞特权,除了临时有状况外,还是上下班打卡的好。因为高管如果能自律的话不在乎打个卡,如果不能自律,那还有制度来约束一下。让下边员工们感受到公平的氛围我觉得更重要,一个连打卡都不愿意的高管,我认为其他方面也难以守规矩。

以上为个人观点,欢迎留言讨论。我是职场本纪,笃行职场十几年的管理人士,关注我分享更多职场智慧。

职场本纪


在我不懂事的时候,我觉得公司的高层管理无比的潇洒,想什么时候来上班就什么时候上班,不用被公司的各项规章制度所束缚,似乎是制度法外施恩的人。

但当我经历了5年的职场生涯的时候,我发现并非如此,我所经历的职场生涯并不是我所见到的那样,我公司大约100多人,除了老板一人以外,所有的人必须打卡,就连公司副总也不例外,公司副总也觉得自己应该按时上下班打卡,既不能迟到,也不能早退,我开始怀疑自己所见到的职场是不是真的。

然后我有在一个群聊中问了同行这个问题,迎来的答案无比血淋淋,被大家劈头盖脸的怼了回来,大家都一致觉得领导也应该打卡,甚至反问道领导不是人吗?这个时候我慢慢的接受了这个说法,觉得公司的高层管理也应该打卡,这样才能以身作则,起到带头作用。

一次偶然的机会,又和一些职场领域的创作者一起探讨这个问题,高层管理上下班到底应该打卡吗?看到一些南方的职场人士一致觉得高层领导不应该打卡,而北方的职场同仁则坚持觉得高层领导也应该打卡,各说各的道理。

其实作为一个北方人,我还是不能接受高层管理者应该打卡这个事情,但也说不清楚为什么,潜意识里我就觉得高层不应该打卡,大家有什么不同意见可以交流,我可以洗耳恭听,坐等说服。


笔记簿杏豆


公司高管应该不应该打卡?理论上应该,但是这个确实不应该一概而论,讲讲我看到的和经历的。

曾经在一个上市公司工作过,老板是一个拼命三郎型的,感觉除了工作没有其他生活。由于工作关系,陪同他出差了几次,全程见证了他的工作状态。有次他到深圳出差,我从广州到深圳汇合,从机场出来,直接去客户那边开会,然后一整天都是不同的客户公司开会,讨论方案讨论合作。从一家公司出来马不停蹄去另外一家,时间早就在车上坐会等,遇到吃饭时间就在茶餐厅弄个快餐。一天下来回到酒店就是晚上了,然后召集同事继续开会讨论工作,不到凌晨三点,根本不可能结束。很多人理解的出差大餐以及娱乐活动,在他那里啥也没有。在总部据说大概情况差不多。一般如果员工加班晚,第二天的打卡人力也会酌情处理。

后来本人开始创业,理解了老板的不易。所有员工的吃喝拉撒和老板息息相关,员工下班了,还继续在办公室讨论方案,想各种工作问题,通宵有些时候是家常便饭。第二天的早起有些时候自然不能完成。还有些不可避免的应酬,醉的一塌糊涂,早起也很难完成。

打卡是为了监督纪律性和时间观念,但是那是基于正常上下班的前提下。老板本应也严格遵守,但是实操上确实存在困难。但是老板绝对是全公司最想公司活下去的人,如果员工理解这点,其实就可以了,也就不会纠结这个问题。


猪杂粥来一碗


感谢有机会回答问题。茉莉的回复就是不用打卡啊。

为啥,就从茉莉的经理说一下。茉莉的经理是负责全面工作的经理,他有时还要给销售那边和客户沟通,在茉莉看来,他就是没日没夜的工作,周六日,节假日,如果客户说要见面,特别是重要的大客户,都是我们求着见啦,人际肯和我们应酬,什么时间点都要去啊。

所以你说经理根本不用打卡,他也没有偷懒的时候。

侧线的一个女经理更拼,早上6点半就到了公司,然后一直开会,开到中午,然后休息一下,接下来继续又是开会,又是各种电话会议,然后晚上她竟然搞到十点多还在工作。幸好她的孩子都比较大了,所以她是全心全意扑在工作上。

所以这些领导,打卡对他们来说有意义吗?

其实打卡只是为了普通的考勤而已,实话说,在目前的状态下,中层和高层来说,都是自觉开展工作的 ,因为有些是老板,有些是自己内在驱动的同事。

当然有些朋友会说,有些领导啊,不干活的。

茉莉这样回复你吧,没有本事的,在哪里都呆不久。有本事的,只是我们看不到他干活的时间而已。


Molly小秘书


我曾经在一家大型民企做过流程管理经理,那里的考勤管理非常有特色,给大家分享一下。

打卡要求:

职员级:早上上班、中午下班、上班,下午下班、加班上班、下班

经理级:早上上班、下午下班

总监级:早、中、晚任意一个考勤时段打一次卡即可

副总裁以上:无需打卡

为什么这样设置呢?

公司认为,对职员级要进行完全时间考核,他们是执行层,需要投入更多的时间精力,对经理层,中午不打卡,主要是开会以及作为经理层的一个福利;总监级,主要考核绩效;副总裁一般是公司创始人,可能是历史遗留下来的吧

实际执行情况呢?虽然对总监级以及副总裁级的打卡考勤没有要求,但是这些领导基本上从来不迟到,而且下班走的都比较晚,并没有因为这个考勤福利而影响上班。

当职级上升到一定程度,是否要打卡已经不重要了,因为衡量这些人的工作产出不是时间,而是绩效,当绩效压力驱动着往前进的时候,考勤管理就可有可无了。

有些单位,一些领导是一杯茶、一包烟,一份报纸看一天,这样的领导,你就让一天打十次卡,又有什么意义呢?衡量业绩的是绩效产出,而不是时间,这才是一个正确的管理导向。


谭谈流程


公司实行打卡制度,高层领导到底该不该打卡?这还真是一个棘手的管理问题!

很多人认为,制度面前人人平等,既然打卡是公司制度,那就没有法外之地,任何人都要按制度规定进行打卡上下班,高管也不例外!

管理如果这么简单,那还是管理吗?在很多公司,老板是不打卡的,想来就来,想走就走。如果教条地理解制度,老板是不是应该打卡?

有人说了,公司都是老板的,老板不打卡可以,但是高管必须打卡。可是,如果公司有很多股东,股东同时身兼高管职务,老大不打卡,他们打不打?如果他们也可以不打,那么,非股东的高管该不该打卡?

这时,问题就来了,股东高管就会想:老大不打卡,凭什么让我们打卡?公司又不是你一个人的,要打卡大家都打!老板一妥协,股东高管可以不打卡,那么非股东高管不满意了:我是公司高薪聘请的人才,同样都是高管,你们都不打,凭什么让我打卡,我还有威信吗,队伍还怎么带?

这就涉及到了分层管理的问题。高层、中层和基层,每个层面的人,他的价值是不一样的,哪能机械教条地用同一把尺子衡量呢。一个打卡的小事,对基层员工来说,他们认为这是理所应当。对中层管理来说,他们认为可以理解,可是,对高层领导者来说,他们会认为难以接受。

而公司的高层管理者,很多都是老板千辛万苦请来的人才。既然是人才,大都有点个性。如果公司缺乏统一的文化价值体系和制度执行体系,一味强调制度的统一性,往往会伤害高管的感情,反而弊大于利。

针对分层管理问题,马云曾经提出了自己的管理思想。即高层管理用“道家”,相信高管的职业素养和自律精神,主张无为而治。中层管理用儒家,核心是“人性本善”,既给他们一定的权力,也给他们必须的压力,既掌握原则性,还要给灵活性。对基层管理用“法家”,核心思想是“人性本恶”,不能有过多的灵活性和自主权,必须严格地执行上级的命令,要按时打卡,保证工作时间。

从这样的管理思想出发,高管该不该打卡,其实就取决于一个人——老板!如果老板有高度的自律性,跟普通员工一样,按时到岗,打卡上班,那么,高管必须打卡。如果老板都不能维护制度的严肃性,就不要要求高管打卡了吧。

对高管来说,信任比监督更重要。作为一个高管,一个带团队的人,我们没必要过度质疑他的自律精神。即便他们不打卡,也不会比员工来得晚。至于偶尔办点私事,跟他的价值比起来,又算得了什么呢。


管理那点事


高层管理打卡?作为企业中层管理者,我不接受打卡制度。

一、依靠打卡制度来管理员工并不高级。

体力劳动者按劳分配,工作做多少得多少薪酬最公平。如果不是计件制度,总有那么几个偷奸耍滑的,企业应该做的是慢慢清退。脑力劳动者,可能工作不容易量化,依靠打卡来保证基本工作时间是可以理解的,但我坚持认为,任何事情依靠自觉才是上上策。

二、高层管理者打卡是匪夷所思的

从我个人经验来看,越是高层的管理者越是主动工作,或者说不用等别人安排,工作自动就去找他了。相对而言,越靠近高层位置的人越愿意自觉拼命工作,越无需分清工作与生活的界限,越看重业绩本身……这样的人需要打卡来保证工作饱和度?

三、高层管理者的时间需要充分灵活

长期坐在办公室的领导一定不是优秀的领导。领导更多做的任务是寻求资源、与市场发生链接、与更多客户寻求合作,需要他走出去……可能得通宵达旦准备客户资料,可能得应酬,可能很简单只是需要闲暇时间去思考问题……

作为一名十年以来,每天提前半个小时甚至更早到达办公室的员工;作为一名长期得不定时出差面见业主的管理者;作为经常昼夜颠倒需要大面积睡眠的人……结果最重要,只要完成任务,何必管时间何必打卡。

🔚这里是斯仪先生职场笔记,欢迎添加关注,点赞评论转发。


斯仪先生职场笔记


我觉得应该打卡,你高层管理只要是打工的,凭什么搞特殊化?只是我说了不算,老板说了算!

当然啦,看上去打卡这个问题很简单,其实并不简单,下面我就跟大家说道说道。

1.规定归规定,实际归实际。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规则面前,人人遵循。如果因为你是高层管理,就可以不遵循公司的规则,那以后你的管理就没什么说服力,因为你没有做到以身作则。

所以,在制定考勤打卡规则的时候,不会明确的规定:高层可以不打卡。而是明明白白的写着:本规定适用于所有在职员工。

按照逻辑推理,你高层管理者是在职员工吧?既然是在职员工,那就应该无条件遵循。

但在实际执行效果上来看,有执行好的也有执行差的。

如果记考勤的人得到了老板或一把手撑腰,那执行效果会好很多,反之老板的态度不明确,那执行的时候就会睁一只眼闭只眼。大家都是聪明人,没必要在这个小问题上跟对方较劲!这就是我所说的实际。

2.不同公司,文化不同,打卡的潜规则不同。

打不打卡要看什么企业,打卡严不严格要看什么样的类型。

有些互联网公司是不要求打卡,但上班时间比打卡时间要长多了。像腾讯,大家都比较清楚,不要求打卡,但项目忙的时候,很多技术人员是要加班加点的,只不过腾讯做的比较人性化,有灵活性。一个广为流传的故事是,腾讯的下班班车安排时间,很有讲究,有兴趣的可以去搜一下。

但是在制造业,可能就不能这么干了。很多是流水线作业,每个工位上安排的都有人。采用弹性上下班时间,就会导致上班时间不一致,生产的进度会受到影响。所以必须要求打卡,这是毫不含糊的。

3.不同的岗位行动自由度是不同的,高层管理的行动自由度要看老板的授权。

搞过职位评估的人都清楚,海氏职位评估法当中有一个很经典的评价指标,叫做"行动的自由度"。

什么意思呢?就是你的日常的行动范围以及你所能做出决策的权限!

普通员工的行动自由度是相当低的,他的上下班时间都比较固定,因为很多工作是程序化的,需要配合与协作,你一个人是没法干活的。

行动的自由度会随着职位的增加而增大,对于高层管理者来说,他的行动自由度一般都是比较高的,怎么说也是总监级以上的人员吧。

对于注重细节、企业文化管控比较严格的公司来说,老板也会要求高层管理者打卡,但是也并非铁板一块,也要看什么类型的高层管理。像做市场管理的需要长期出差,那打卡就没有必要了。

还有一些不打卡的老人,是老板的“特赦”,做考勤管理的人要做到心中有数。

总之,我觉得高层管理者,要不要打卡,要看实际情况,最稳妥的办法是:

在考勤打卡规定上适当做一些弹性调整,增加一些表述文字,例如,“对于一些长期在外出差的工作岗位不做打卡要求,但必须要按规定汇报工作,其他特殊情况应在公司总经理批准备案后可以不作打卡要求。”

喻派职言,今日头条签约作者,15年人力管理经验的职业导师。出版有《绩效管理顶层设计》、《互联网+人力资源管理新模式》等专著。

喻派职言


企业文化的本质是以身作则!

高层管理者是企业文化的代表,

当然应该作出表率,即打卡。

[微笑]



峰兄话人力


打卡只是约束的一种形式,对于自觉上进的员工来讲,打卡只是对他们工作的统计。对于浑水摸鱼的员工来讲,打卡则成为了他们的一种负担。

其实领导们把打卡只是当成一种约束工具,严格的公司会与工资进行挂钩,但是好多公司采取的是弹性的方式,只要不是严重的旷工、早退,就不会进行处理

如果公司推行打卡制度,我认为高层也应该打卡,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1、体现企业制度的公平性。

企业制定了制度,管理者不带头执行的话,很容易带动下属对制度的抵制。而且在用制度管理的时候,员工违反制度会拿管理者说话。

2、对高层管理的约束性

高层管理者也是人,也会有惰性。如果没有一定的约束机制,有可能也会跌落自律的深渊。考勤对他们本身也是一种约束。


对待不同的员工应该采取不同的考勤方式:

比如市场人员可以外勤签到,高管可以弹性签到等等。为了避免做广告,某厂有个某钉软件还是不错的。

作者:职场战士,一个不务正业的计算机毕业生。从事过互联网,受虐于国企,专注分享职场相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