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梁乡村医生防控疫情二三事

浮梁乡村医生防控疫情二三事

当好群众健康的“保护伞”

——浮梁县浮梁镇乡村医生防控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二三事

讯(吴国庆)乡村医生,以前叫“赤脚医生”,是我国三级预防保健网的“网底”,每当疫情来临时,他们都是战斗在“一线”,为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的进步和广大农民的健康做出了不可磨灭的功绩。

1月24日,大年三十,正当大家兴高采烈地忙着贴春联,准备年夜饭的菜肴时,浮梁县浮梁镇的乡村医生接到镇里通知,医务人员一律不放假,统一培训后,迅速开展防控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工作。全镇乡村医生和社区及个体诊所医生16人,没有半句怨言,按照镇党委、政府部署,在镇卫生院的指导下,打响了防控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攻坚战。

李莉芳:保障村民健康是我的职责

浮梁乡村医生防控疫情二三事

李莉芳

韩源村卫生所乡村医生李莉芳,今年40多岁,因父亲前几年不幸去世,留下了母亲和一个患肝硬化的弟弟,都是由李莉芳负担,沉重的经济压力让两任丈夫离她而去,却给她留下了两个孩子,一个16岁,在读高中;一个9岁,读小学三年级,这让李莉芳肩上的担子更重。弟弟虽然后来没有治愈,离开了人世,可是花去了巨额的医疗费。但她没有被生活的磨难压倒,兢兢业业做好本职工作,赢得了广大村民对她的信任,在精神和收入上得到了收获,让她对生活充满了信心。

浮梁乡村医生防控疫情二三事

环境消毒

李莉芳一个人担负着全村11个村小组和万平社区共2000多名群众的医疗保健和公共卫生工作。她家住在县城,每天骑着电动车上下班。接到防控任务后,为了便于工作和保护家人健康,她把儿女托付给了春节前刚做了手术的妈妈,也顾不上吃年夜饭赶往韩源村,吃住在卫生所,24小时待命。当天一到卫生所,她就和村干部一起摸排外来人口,宣传疫情防控知识,发放《关于返乡人员的健康告知书》,为外来返乡人员测量体温,进行室内外环境消毒。

浮梁乡村医生防控疫情二三事

走村串巷

韩源村至今有湖北返乡人员10名,远的韩坑村小组离村卫生所有5公里,而且道路坑洼不平,需要每天两次上门为他们测量体温、环境消毒。李莉芳说,晴天要好一点,过年那几天都是下雨,真的是不方便。最难受的还是有些村民开始不理解,实在感到有点委屈。1月25日那天,早上7点多钟,李莉芳冒雨骑电动车来到韩坑小组湖北黄梅返乡的白某家准备给他测量体温,谁知白某破口大骂,不但不肯量体温,还破口大骂,不让李莉芳进屋。白某说,正月初一一大早就穿个白大褂到他家不吉利。李莉芳站在门外,衣服鞋子都淋湿了,身上很冷,脸上也分不清是雨水还是泪水。但想到自己的使命,李莉芳还是耐心地对白某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最终让白某同意了测量体温。李莉芳说:“作为一名乡村医生,保障村民的健康也是我的职责。在这非常时期,我必须无条件地做好防控工作,保一方百姓平安。”

王远科:为了居民健康再苦再累也值得

浮梁乡村医生防控疫情二三事

王远科

王远科,他不但是浮梁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负责人,也是大洲村卫生所乡村医生,不但要做好全镇社区卫生服务工作,还要为大洲村村民健康服务。这次疫情防控,浮梁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6名医务人员负责城西社区和大洲村共2万多人的防控任务,返乡人口有50人需要每天上门测量体温、环境消毒,任务非常繁重。他们分作两个小组,按照上午9点、下午2点,风雨无阻,走街串巷,前往返乡人员家做好防控工作。

浮梁乡村医生防控疫情二三事

测量体温

在摸排工作中,发现有一航空公司机长薛某因回武汉受阻,租住在浮梁县城某小区亲戚家里。得知消息后,王远科大年三十赶往薛某居住地,给他测量体温,并进行环境消毒。第二天在测量体温时,薛某体温37.3度,略微偏高。为了慎重起见,过了两个小时后,再次测量,体温为36.9度,恢复正常。王远科及时将情况向镇卫生院上报,并坚持每天去测量体温。王远科表示:“因社区居民情况复杂,防控任务压力大。但为了居民的健康和打赢这场防疫攻坚战,我认为再苦再累也是值得的。”

浮梁乡村医生防控疫情二三事

上报工作

像以上这些故事每天都在浮梁大地发生着,李莉芳、王远科只是乡村医生的代表。他们为了农村卫生事业不畏风险,恪尽职守,默默奉献,是群众健康的“保护伞”,向他们致敬!


分享到:


相關文章: